市场化进程中的我国银行业绩效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银行业论文,绩效论文,进程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完全充分的市场竞争被经济学家认为是配置资源的最有效形式。大部分情况下,银行业市场适用此规则。但是,银行业市场竞争过度,某家银行的倒闭会因“多米诺”骨牌效应从而导致银行业危机。因此,世界各国银行业毫无例外地处于比较严格的监管之下,追求银行市场的适度竞争也就成为监管机构在管制、自由竞争和垄断之间寻求平衡的高超艺术。
一、银行业市场化与绩效的理论回顾
回顾理论研究者和监管机构对银行业市场竞争与绩效共同做出的探讨,共形成以下四种判断标准。
1.市场结构判断标准
产业组织理论的哈佛学派提出结构——行为——绩效(SCP)的分析模式,认为可以依据市场结构判断市场的竞争程度和市场配置资源的绩效。市场结构主要以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来加以判断。市场份额是某机构业务占总业务量的比重,市场集中度主要采用CRn指数、HHI指数。大部分研究表明一定的市场集中程度可以提高银行绩效,但是集中度太高则容易产生垄断,大银行可以通过操纵市场、扩大利率差来获得垄断利润。美国政策实践中运用的标准是:如果H大于1800,该市场被视为高度集中的市场;如果H在1000和1800之间,则该市场属于适度集中的市场;H小于1000,该市场被归入集中程度较低的市场。
2.存款利息刚性判断标准
Berger和Hannan(1989)提出存款利率刚性是银行市场垄断的重要特征。如果银行市场存在垄断,存款利率会随着贷款利率的下降而迅速下降,而存款利率的上升却比贷款利率上升要迟缓得多。市场的HHI值越大,该市场的存款利率刚性就越强。Rhoades(1995)、Jackeson(1997)则认为在市场集中程度较高与较低两种情形下,存款利率都存在较强刚性,市场集中度与市场垄断之间的关系呈U形。因此,他们提出应以存款利息刚性为标准。存款利率刚性分析法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但是由于这种方法至今没有确定的量化指标数值,因此,它的应用范围仍受到限制,人们往往只把它当作HHI指数法的辅助分析工具来应用。
3.银行相互作用参数分析法判断标准
Cetorelli提出通过测算银行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来评估市场垄断力的高低。他假定在完全竞争的银行市场中,任何一家银行只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而无存、贷款利率定价权。如果某银行既不能左右其他银行,又不受市场上其他银行的控制,这时银行间相互作用力为0;反之,如果市场由一家银行完全垄断,银行市场的存、贷款利率完全由它自行决定,这时银行的相互作用力定义为1;若市场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则银行间的相互作用力介于0到1之间。1998年Cetorelli和Angelini曾利用这种方法对1983~1993年间意大利的商业银行间作用力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此种方法比HHI指数更与事实相符。但是,这种方法在计算相互作用力时需要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货币供给与需求等大量数据与资料,并进行繁杂的数学运算,因此该方法没有被推广使用。
4.银行体系的配置效率标准
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机构,其资金配置效率也成为评价银行体系的效率的一个标准。一些研究表明银行越集中则新企业的发展和繁荣越困难。因为,银行业竞争可以降低利率,从而增加对新企业的信贷供给,而当银行具有垄断势力时,它将会提高利率,控制信贷供给量。Hannan(1991)的分析表明集中度高的银行市场中商业贷款利率高,Cetorelli(2003)发现《欧洲银行业第二指导法案》通过后银行竞争加剧,企业平均规模减小。Beck,Demirguc-Kunt和Maksimovic(2003)以跨国数据表明银行业越集中,则融资壁垒就越多,特别是对小企业。但是另有一些研究认为,竞争程度提高可能会影响银行的信用评价能力。因为竞争者增多,借款人信用信息的准确性、借款人信用信息的多样性、借款人展示自己的渠道以及外部评级机构的评级等信息流动受阻,这弱化了借款人归还贷款的声誉激励,从而引发借款人道德风险。Hoff和Stigliz(1997)表明竞争增加时,因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恶化导致利率提高,银行“持币待贷”的情况增加。
以上各方法对同一时段银行业市场化与银行绩效的判断不一定能够形成一致的观点,研究者和监管机构都应当结合各国实际情况来综合考虑使用各种评价标准。我国银行存、贷款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因此,笔者采用市场结构判断标准,并辅以利率刚性和资源配置绩效来考察我国银行业市场化进程所达到的程度以及市场化对银行绩效的影响。
二、我国银行业市场化进程及现状
1979年,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率先从人民银行分设出来,1985年,专业银行明确的分工界限被取消,1986年,交通银行成为与四大国有银行竞争的第一条“鲇鱼”。之后,中信、光大等股份制商业银行先后成立。1995年,城市合作银行组建。2006年底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允许外资银行开展人民币零售业务,取消所有对地域和客户的限制以及任何限制所有权、运营、分支机构和牌照的措施。下面从市场集中、利率刚性和资源配置效率三个方面来分析我国银行业市场化的现状及对银行绩效的影响。
1.市场集中度
我国CR[,4]指标恰好反映了原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占比情况。这里,将存款、贷款、所有者权益、资产、营业收入和税前利润六项指标分为两类,前四者表现银行的规模情况,通过四项均值指标反应,后二者表现银行的收益情况,通过两项均值指标反应,综合情况通过四项均值指标反应。图1揭示出三种状态。第一,八年来四大银行规模集中度呈明显下降趋势,四项指标均值反映的集中程度从90%下降到80%,而收益集中度呈上升趋势,二项指标均值从65%上升到76%。这表明四大银行规模增长的速度没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增长的快,从而被挤占部分市场份额。但是四大银行不断改革,调整经营机制、改变经营模式正在不断取得效果。特别是2005年营业收入集中度改变了原来下降的趋势,和利润指标上升的方向一致,从而强化了二项指标的集中趋势。第二,四大银行收益能力依旧相对较弱。从规模和收益的配比来看,四大银行的收益能力依旧不能和它们的规模相匹配,规模效率在大银行没有得到体现。第三,四大银行仍然处于主导地位,这种地位近期内难以改变。四项指标显示四大银行的规模下降的速度已经放缓,它们的盈利能力已经增强,有可能出现规模和收益都集中的新趋势。
图1 1998-2005年营业收入、税前利润、存款、贷款、所有者权益和资产CR[,4]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1998~2006年各期,计算整理而得。
表1显示2003年前HHI指数代表的市场集中度呈下降趋势,并且三个均值指标都下降。2003年三个均值指标都低于1800,依照美国实践中的标准来判断,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在这一年从高度集中的市场转变为适度集中的市场。2003年反映收益情况的二项均值显示的市场集中度最低,为1701。2003年后,三个均值指标一致下降的趋势改变。四项均值反应的规模集中程度先上升后下降,但仍略高于2003年的1764。表明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大银行展开了激烈的规模之争。二项均值反应的收益集中程度先下降后上升,波动幅度很大。部分原因是国有银行为上市改革,大额提取呆坏账准备,陡然增加了当年费用,从而使利润表现不稳定。同时也表明银行收益与相应资产规模集中度的不匹配正逐渐得到修正,大银行的盈利能力在不断增强。总体来看市场集中度2004年达到低谷后已经开始回升。
2.利率刚性
目前各商业银行利率是在执行国家规定存贷款利率基础上,存款利率可以下浮、贷款利率可以上浮。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已经低于通货膨胀率,存款利率不可能下浮,银行对产品价格的影响力就反映在贷款利率的上浮。图2显示,从2004年到2005年,除中国银行和民生银行利率差扩大外,其他银行利率差缩小。表明在国家规定的利率可自主浮动的范围,目前适度集中的市场中大部分银行不能影响市场利率。由于我国银行基本依靠存贷款业务来盈利,产品同质性高,从而在和国外同样的HHI指数情况下,竞争程度可能更高。从各银行利差率比较来看,占市场份额较大的国有银行比市场份额小的商业银行能够保持更高的利差率,表明他们依靠较大的市场份额比小银行更容易影响和控制利率。
图2 2004-2005年银行利差率比较
数据来源:根据各银行公司年报整理而得。
3.资源配置效率
1978~2006年这28年间,我国的经济增长无疑是世界上最快的,这至少表明银行竞争并没有带来经济增长受挫的副作用。虽然国有商业银行在资金配置方面出现了一些坏账,但相比二十多年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的成本并不算太高。从配置的结构上来看,大企业融资渠道还比较顺畅,而小企业的资金融通上存在困难。由于中国信用体系尚未建立,小企业信用状况存在信息不对称,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银行“持币待贷”的情况。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一方面表明适度竞争格局下的商业银行效率并没有发挥到最佳状态,同时也表明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单一的银行市场结构最优化并不能解决所有的无效率问题。
综合以上分析表明,我国银行业市场化进程已经改变了原来高度集中的市场结构,目前处于适度集中的市场竞争格局,国有银行垄断的势力在逐渐消除,竞争程度在逐渐提高,银行业市场化改革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我国银行业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这里,我们采用线性回归模型(1)来验证银行市场化状况与银行绩效的关系,同时还选择了与我国银行绩效有关的其他变量。
这里,π是银行绩效的测度(用银行资本收益率ROE表示);HHI和CR[,4]用来反映市场的集中程度,β是与银行本身、所处环境有关的影响银行绩效的变量向量,ASSET是银行资产规模取对数,LD是银行存贷比、MAKDEP是存款市场规模取对数、GMD是存款增长率,它们分别用来衡量银行规模、风险状况、市场规模和市场发展状况对银行绩效的影响,GDP为上一年度国内生产总值取对数,用来衡量宏观经济发展对银行绩效的影响。
本文采用1998-2005年我国商业银行共119个数据,通过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模型通过检验,相关系数为0.495,属于显著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影响银行绩效的众多因素中,只有直接与银行本身因素有关的资产和存贷比变量通过检验,其他变量未通过检验。实证分析表明银行资产规模与银行绩效成反比,这表明大银行仍有待进一步加强成本管理以实现规模效率,这与CR[,4]指标的分析基本一致。实证分析还表明存贷比与银行绩效成反比,表明银行风险越大,绩效越差。这有可能表明我国部分商业银行控制信用风险的能力尚比较弱。银行越是积极放贷,越有可能产生贷款损失,最终收益降低。但是,也有可能显示银行逐渐降低存贷比,在资产中更多加入证券投资进行组合、或大力开展中间业务以降低风险,同时获得较高的收益。未通过检验的外在环境指标表明,外在市场环境、宏观经济的影响不能直接带来银行业绩效的提高。存款市场规模的不断增长,在成本和风险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并不能提高银行的绩效。国民经济增长为银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是这一阶段国有银行仍然处于消化改革成本——改革形成的不良资产,从而其绩效不能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表现为同步增长。
四、结论与建议
以上分析表明,我国银行业引入竞争机制的市场化改革促使我国银行市场结构从高度集中走向了适度集中。虽然不能直接证明市场结构的变化与银行绩效的线性关系,但是以上分析可以得到两点结论。第一,通过市场化改革以提高原国有银行绩效的目标已经实现。因为CR[,4]的分析表明随着银行业不断引入市场竞争,银行业的盈利能力与其规模逐渐匹配,亦即对大银行而言,银行业市场化改革促使其提高了经营绩效。第二,市场集中程度与银行绩效正相关。虽然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但是与前期其他一些学者得出市场集中程度与银行绩效呈负相关的结论相比,已经出现了方向性的改变。改变的拐点为2004年,这一年,大银行规模下降的趋势停止,而同时收益出现了明显的提高。
根据我国银行业目前的市场结构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防止局部过度竞争和新的市场高度集中垄断。
2007年1月24日,外资银行获得经营人民币业务许可后2个月,花旗银行就已经获得了超过3亿元的国内居民人民币存款。监管机构大力开放市场引进竞争的同时,应当重视一些重点城市可能产生的过度竞争。另一方面,可能产生的垄断问题。原国有商业银行补足资本、管理能力提升后可能重新提高其市场份额,继而进行垄断定价。例如,在一些中间业务产品的定价上,已经出现一些大银行定价显著高于其他中小商业银行的现象。同时在农村地区,市场化改革后的国有银行基层机构不断退出,形成农信社、农业银行的地方垄断,造成基层组织融资不畅。应该鼓励银行在西部和农村地区开设分支机构,给予基层组织政策优惠,以提高这些地区的银行市场竞争程度。
2.建立市场化的配套机制
要实现竞争机制,就必须要有相应的市场化配套机制。首先应当建立能进能出的进入机制。监管机构应当最大限度地消除市场限制,减少政策性和制度性的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扶持可竞争市场中的潜在竞争者。这方面,银行业的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显失公平。其次应尽早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在审慎监管的原则下,银行业仍然不能避免风险的存在和损失的产生,用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取代目前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是现代银行业市场竞争所必须具备的基础条件与设施。再次,价格是衡量一个市场的重要指标。在强调市场竞争,强调市场行为的同时,没有价格改革的配套是行不通的。在以上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同时,放开利率,可以为银行多样化金融产品创新提供可能,可以改变目前银行单一规模竞争的格局,提升银行管理水平,可以更充分地反映银行业市场竞争状况,从而最终实现充分的市场化与适度竞争。
标签:银行论文; 垄断竞争市场论文; 市场垄断论文; 绩效目标论文; 绩效指标论文; 规模收益论文; 竞争分析论文; 银行贷款利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