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常见问题与应对措施论文_魏佳科

解析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常见问题与应对措施论文_魏佳科

(南京栖霞山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江苏省南京市210000)

摘 要:目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存在施工材料不合格、施工技术的差异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本文对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

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尤其是高层建筑的数量日益增加,而混凝土的质量对建筑的质量和安全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但同时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会降低工程的质量,严重的时候会将会威胁到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

一、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概述现代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使用,使钢筋混凝土结构成为建筑工程项目的主流,确保砼强度和质量是混凝土施工技术最为关键的部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意义从施工方来讲,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进度、质量和安全,即直接影响着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从业主方来讲,施工技术影响着工程质量,间接对业主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影响。对于不特定第三方来讲,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技术对环境和社会安全造成的影响间接作用于不特定第三方。因此,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工艺的研究是推动建筑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必须的途径。

二、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分析1、坍落度异常问题要完成坍落度的检测并避免施工风险。就要明确坍落度异常的原因。导致其异常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砂料在大部分混凝土生产厂那里都是处于露天堆放状态,风吹日晒。导致含水率高低不均匀。第二,在夏季很热或冬季很冷的时候,从生产站到施工现场运输过程之中。可能会造成混凝土水分的变化。第三,计量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失误。第四,碎石中含有大量的粉末。

这种石粉因其吸水率高,且在生产过程中掺入不均匀,导致拌合后的混凝土忽干忽湿。第五,在夏季施工过程中,原材料如砂石骨料在烈日暴晒的情况下,温度往往偏高,导致混凝土拌合初期温度过高,水泥在拌合初期容易产生一系列的水化反应,加速坍落度损失。

2、泵送混凝土堵管问题堵管现象是泵送混凝土工艺上的技术难题之一,如处理不当,会造成质量事故和人力物力的损失,应从材料和设备等方面进行分析,主要的因素如下:石子级配不好或石子超径过多。超径石子挤到一起时,在管内起拱而堵塞管路;石子级配和混凝土砂率不准。

砂率过小或过大都会增大其对管壁之间的摩阻力;石子吸水率大,在压力下能吸收更多的水分,增大坍落度损失;坍落度过大或过小。

坍落度过大时,石子与砂浆分离,尤其是经过长距离运输之后,离析更为严重,使石子集中,摩阻力增大;坍落度过小时,同样会增大对管壁的摩阻力;泵送停歇时间过长。一般如超过1.5小时,就容易堵管;泵机料斗下部进料口的横向阀与连接之间的磨损严重,间隙增大,水泥砂浆因回路倒流到泵机料斗内,使输送管内的压力降低,同时使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增大对管壁的摩阻力;泵车司机技术不熟练,或对泵机缺乏经常性维修,不能保持泵送系统处于完好状态;施工现场加水,导致混凝土离析,一旦泵送出现暂停(即使只停止了10分钟),就会导致堵泵。

三、建筑混凝土施工问题的解决措施1、坍落度异常的解决措施首先,要把握好砂料的含水率。并适当调整用水量与用砂量。

其次,在夏季温度偏高时要适当补充水分。在夏季原材料偏高之时,要对骨料进行降温处理,或对拌合用水进行预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加强石子进场时石粉含量的控制,在使用过程中,应对砂石骨料进行均化上料,保证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另外,还要严格依据相关规范规定检测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必须与在实验室的原料一致。在计量系统出现失误时要进行人工干预控制,使其恢复正常之后再继续拌制混凝土。操作工人相关质量检验人员一定要进行严格培训,掌握相关技能,以保证现场坍落度质量控制与检验工作顺利完成。

2、泵送混凝土堵管的解决措施第一,在设计试拌混凝土级配的时候应该根据原材料的情况,选定最适宜的砂率。在选砂过程中,应选用细度模数在2.4到2.8的二区中砂。最后还可以掺入适当粉煤灰以补充相关细部颗粒的不足。第二,要选用粒径适宜,连续粒级,且颗粒级配良好的卵石或碎石以保证质量。第三,混凝土出站时要明确坍落度的损失值,损失值是由运距和气温而确定出的一个适宜值;每台罐车上应用小桶准备若干桶缓凝减水剂,当出现意外情况,不能及时浇注时,以备调整坍落度使用。第四,要与施工单位协商尽量加快施工速度,尽量避免压车;第五,要适当加入一些引气剂,可大大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可泵性。第六,要控制好坍落度,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适当减少高效减水剂用量,增加砂率或调整骨料级配直至和易性良好。第七,要科学合理地布设泵送管道,尽量减少弯管;垂直向上泵送时,水平管的距离应调整好。

四、商品混凝土掺入减水剂后产生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混凝土中掺入减水剂后,减水剂的疏水端定向吸附于水泥颗粒表面,亲水端朝向水溶液,形成吸附水膜。由于减水剂分子的定向排列,使水泥颗粒表面带有相同的电荷,在电斥力的作用下,使水泥颗粒分散开来,由絮凝状结构变成分散状结构,从而把包裹的水分释放出来,达到减水、提高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的目的。增大减水剂掺量后,其浓度增大,对水泥颗粒分散能力增大,可相对减少混凝土经时坍落度损失率。

掺入减水剂后混凝土浇筑后容易在初凝前后出现裂缝。产生原因:混凝土较粘稠、不泌水、不易完全沉平,裂缝多在钢筋上方出现。

防治措施:在混凝土初凝后用木抹子将裂缝处搓毛抹压致使裂缝愈合;掺入减水剂后混凝土出机后很快失去了流动性,出现假凝现象,甚至无法施工浇筑。产生原因:水泥中石膏含量不够,使C3S(硅酸三钙)水化过快,减水剂对水泥适应性差,减水剂中主要原料(三乙醇胺)掺量过多所造成。防治措施:及时更换水泥品种或批号,必要时换减水剂品种,实际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对各批次水泥和减水剂进行适应性检测;掺入减水剂后混凝土长时间不凝固,表面泌浆呈黄色。产生原因:掺减水剂用量过大。防治措施:减水剂用量不宜超过标准规定,终凝后适当提高养护温度,加强浇水养护,必要时清除已成型部分,重新现浇。

结束语混凝土质量通病的产生是原材料和施工等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由此可见,只有在保证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的基础上,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正确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并建立配套的严格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施工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控制混凝土质量通病的产生。

参考文献

[1]钱进军.《浅谈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J].大陆桥视野,2011(16):134-135

[2]范黎峰.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J].上海建设科技,2012.04

[3]朱红梅.浅析商品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建筑施工,2011.05

[4]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5]周培进.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6).

论文作者:魏佳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住宅设施》2018年4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2

标签:;  ;  ;  ;  ;  ;  ;  ;  

解析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常见问题与应对措施论文_魏佳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