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建立具有金融和贸易功能特点的开发区?_贸易金融论文

为什么要建立具有金融和贸易功能特点的开发区?_贸易金融论文

为什么要创办金融贸易功能特色的开发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开发区论文,特色论文,功能论文,金融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浦东的开发开放有一些显然与过去不同的鲜明特色,其中一个非常突出的特色,就是上海市第六次党代会所确定的浦东开发实行“三个先行”战略之一——金融贸易先行的战略。体现金融贸易先行战略很重要的一大措施,是在浦东陆家嘴地区兴建金融贸易开发区。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唯一经国务院批准并赋予各项优惠政策的、以开发金融贸易业为使命的开发区。

兴建金融贸易区的由来

为什么要在浦东建立一个金融贸易开发区呢?这离不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战略的大背景。

我国的对外开放起始于80年代初。当时是先在沿海一些与海外有传统联系但经济还不很发达的地区试行。这些地区实行开放政策后经济迅速发展,取得惊人的成就,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强国富民的成功之路。进入90年代,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正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而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标志的新一轮改革开放,意味着我国的对外开放正转向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其深度和广度都将与80年代的对外开放有很大的不同。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实行对外开放,其效应范围势将扩散到全国,而且在面向21世纪,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快和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的形势下,我国经济如何与世界经济进一步交往和接轨,如何参与国际竞争,怎样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发展,这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考虑一个与世界经济接通的“插口”,建立起一个国内经济核心力量与世界经济核心力量交往的舞台、基地。这样,邓小平同志、党中央选择了上海。上海的发展空间正选在浦东,东西联动以“振兴上海,开发浦东,服务全国,面向世界”。

正因为如此,决定了我们在城市功能设计上必须突出为我国在21世纪国际舞台上应有的地位和作用服务,要向全世界展现我国面向未来的信心和风貌。浦东开发的整体设计不应该再是笼统的、一般的开发区,而是要按照现代经济的功能进行组团分布,既有沿江、沿交通干线的块状分布,又有内在相互联系和交叉,并且方便其功能扩散,从而成为如江泽民总书记所说的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所以,浦东开发的设计一开始就有了保税区(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现代工业园区)、高科技园区以及金融贸易区的设定,并且还有如深水港、空港、信息港、现代生活园区、现代农业区、中小工业区、旅游区等的设想。

邓小平在听取有关浦东开发汇报时特别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活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这就更增强了搞好金融贸易开发区的决心和信心。党的十四大进一步作出了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的决策,上海的责任更重了。不言而喻,陆家嘴金融贸易开发区的任务也将更为光荣而艰巨。

集中外智慧的陆家嘴中心区规划

1990年李鹏来上海宣布浦东开发开放之前,市委、市政府已为浦东开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1984年向国务院呈报的经济发展战略汇报提纲,1986年呈报的城市总体规划方案,1988年举行的国际研讨会等等。在这个国际研讨会之后,市政府成立了浦东开发的联合咨询小组。

1990年元旦过后,因为邓小平听了汇报,表示了支持,中央决定派姚依林副总理来上海考察,所以各方面都在加紧准备。其中的功能组团已作为开发原则确定下来,要向姚依林副总理汇报,取得国务院的支持。功能组团原则中最重要的,当然是要设立前面所说的保税区、出口加工区、金融贸易区、高科技园区等等。中央这时候已经总结了南方几个特区的经验,已经考虑到再建立类似的三来一补、低层次的出口加工区有不足之处,也考虑到我国21世纪的经济结构,下个世纪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领域和前景,考虑到上海的特点和优势,认为浦东开发的基本构思是符合时代要求的。

1990年6月,当时任上海市委书记、市长的朱镕基率经济代表团出访香港、新加坡,临走前特别关照,要浦东开发办草拟浦东几个重点小区的开发体制,搭建开发小区的筹建班子,时间抓得非常紧。时任市府浦东开发领导小组组长的常务副市长黄菊刚从南方考察回来,就忙着抓这项工作。7月27日我和阮延华、朱晓明,分别明确负责金融贸易区、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开发筹备工作。金融贸易开发区怎么搞,我完全没有经验,只能摸索着干,依靠领导的支持,依靠同事们的集体智慧,认准了目标努力干。9月10日,开发公司宣布成立, 我们是在没有任何经费的情况下向银行贷款200万元起步的。

从调查研究入手, 先摸清陆家嘴地区情况, 是我们的首要工作。1990年年底有一天,我向朱镕基同志汇报陆家嘴地区现有建筑和人口情况。当朱镕基得悉此地区危棚简屋连片、人口高度密集时,感到开发这一地区将会遇到的动拆迁量大、难度高有点超出预先估计。他当时陷入了沉思,不无犹豫道:我们是不是不应该把金融贸易区放在陆家嘴,是不是可以考虑放到沿海边上去,放到人口相对稀少的花木地区?!大约过了一个月,再次开会讨论时,朱镕基首先发言。他非常明确地说,金融贸易区还是应当办在陆家嘴地区,不应该办到别的什么地方去。他说,经济发展是顺着现有中心延伸的,没有外滩就不会有金融贸易区,不会有浦江两岸的中央商务区。如果放到其它地区去,就会切断与浦西的联系,就会丧失浦西老基地的基础,预期的功能也许就完了。所以,即使成本高,也要做下去,将来的回报会证明是值得的。由此可见,他的思路是缜密的,是经过深思熟虑而作出决定的。

把浦江东岸正对外滩的这块黄金宝地建设成为金融事业聚集地,与原来拥有113幢金融大楼的外滩比翼齐飞, 正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它的区位优势。为此,对陆家嘴中心地区1.7平方公里的规划, 不能不慎之又慎。1990年12月,朱镕基和有关专家提出,这个规划应该按照国际惯例,实行国际招标或国际设计竞赛。但这在新中国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从而引起了一些争议。争议的焦点,一是所谓涉及国家主权;二是需要投入相当的资金,例如招标竞赛必然要评出等级,要发给不菲的奖金。经过再三考虑,最后确定用国际咨询的办法来吸纳国际智慧,把规划做好。

1991年4月,朱镕基访问法国, 取得了法国政府有关方面的支持,贷款200万法郎支持该项国际咨询活动。 这时朱镕基已奉命上调国务院任副总理,因而这是他以上海市市长的名义与外国签订的最后一个协议。

经过紧张的筹备,有5家单位接受了咨询邀请, 他们是国际著名的意大利的福克萨斯、英国的罗杰斯、日本的伊藤、法国的贝罗4 家设计事务所和由上海4家著名大设计单位组成的联合设计小组。 他们都交出了精心构思、独特创意的设计方案与模型,并且在1992年11月20日开始接受由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组成的国际咨询高级顾问委员会的审议。会议经过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最后形成一份《关于陆家嘴中心地区规划及城市设计的建议书》,把国内外专家的智慧结晶留下来供我们作为深化规划的依据。

1993年1月,成立了由副市长、 新区管委会主任赵启正为组长的深化规划领导小组,集中了一批专家、行政领导和规划师,经过8 个多月的艰苦攻关,终于形成了一个博采众长而又富创见的新的规划方案,并且拿到参加咨询的国内外设计所、专家们面前征询意见,得到一致赞许认可。

黄菊同志在审定这个设计方案时总结了一段很精彩的话:这个方案做到了东西结合、中外结合、历史与现状结合,是当前能做到的最完善的方案。

用珍珠串起来的世纪大道

陆家嘴金融贸易开发区的规划方案在各个开发小区中完成得最晚,因为对辟建中央轴线(现己定名为世纪大道,正在施工中)以串连区内的几个功能组团地块的重大构思,难度极高,代价甚大,其必要性和价值需要作科学的论证,操作部署需要作周密的思考,资金来源需要作妥善的安排。

朱镕基十分重视这个规划设计,曾先后6次听取汇报。 他调离时方案尚未敲定,1993年他作为中共中央常委、国务院副总理视察浦东时,还专门询问中央轴线的进展情况。他和多数市委、市府领导是倾向于下决心辟建中央轴线的,因为中央轴线将通过已有的延安东路隧道,把上海的东西向城市主轴线延伸到浦东陆家嘴地区,乃至延伸到浦东国际机场;中央轴线将把构建中的浦东滨江旅游景点地区、浦东南路金融街、新上海商城、竹园商贸区、花木行政文化中心以及国际博览中心、科技城等串连沟通,不仅形成壮观的市容市貌,而且十分有利于这些功能地区的能量集聚和扩散,是非常必要的。

正在实施中的陆家嘴设计方案,我觉得有两个特点或优点是表现得很充分的:一是功能组团明确,聚合优势明显,而且相互沟通呼应;二是起点高,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大。如陆家嘴中心地区的绿地面积就占了总面积的36%,道路面积又占26%。在寸土如金的地方拿出60%的面积搞公共环境设施建设,而且在所有基础设施建设中都预留了30%的保证系数,这在我国城市建设中是少有的,也是现代化建设所必须的。

方兴未艾的功能开发

陆家嘴地区的形态开发,1996、1997年是一轮高潮,可能要持续到下世纪初,但真正的重头戏是功能开发。搞好功能开发,才是开发陆家嘴地区的本意。

陆家嘴地区的功能开发主要抓两个重点:一是金融,一是服务贸易和商业。从目前来看,金融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立证券交易所(当时先在浦西办,1997年底已迁入浦东那幢别具一格的证券大厦),利用股票、债券乃至期货交易等金融工具来激活金融业,它的明显效果已扩散到全国,这是大家都看到的。第二个阶段是允许外资银行在上海设立分行,并且鼓励中资银行搬到浦东来办分行。目前上海已有54家外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开业,还有130 多家设立了办事处,其中25家先后于去年底、今年初搬来浦东。中资银行除了工商、建设、中国、交通、农业等专业银行在浦东率先设立分行外,招商、光大、中信、深发展、福建兴业、民生等一批股份制或地方银行也都在浦东落户。这么多实力雄厚、级别层次高、独立运行的中外资银行集聚,促进了上海和浦东的金融业发展,多了一块切块资金,多了一大笔余额,方便了浦东的资金运筹和融通,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方便的金融服务。第三个阶段,从1996年底开始,中央允许外资银行在浦东进行经营人民币业务试点,目前已有9家获准, 这预示着中国的金融业逐步向世界开放,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贸易方面,目前已允许试办了3家合资外贸公司, 外地在浦东设立的外贸子公司也已有90多家。交易量现在还不算大,但这是很好的起步,将在机制上、市场开拓上发挥作用,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的领域,逐步与国际惯例靠拢。商业零售业的对外开放也已开始显示其良好前景,如新世纪商厦的日均营业额已达300万元,跻身全市十大商业行列; 莲花超市日均销售100万元,在全市知名度日益提高。 其它的第三产业行业如咨询业、旅游业、租赁业等也都已经起步,贸易功能的集聚将会愈益兴旺。

从以往金融贸易功能的开发过程来看,我觉得大致上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即:放开、聚合、扩散。也就是通过政策的引导和各方面工作的配合,把需要的项目吸收进来,逐步形成“气候”;然后使功能相似或相近的项目聚合起来,产生强大的聚合功能和组合效应;在壮大发展过程中,增强辐射扩散作用,向全区、全上海、长江三角洲、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扩散,推动经济的全面发展和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这方面我们正在做,或者将要做,有的已经显示了作用。如开放证券交易,现在已影响到全国;引进生产要素市场,如产权交易、房地产交易正日益显示其聚合、扩散作用。

总而言之,任重道远,周期比较长,不可能凭主观愿望一蹴而成。但我们是有信心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开发,其潜在的巨大能量,终将呈现在人们眼前。

在陆家嘴规划建设的这8年中,遇到的艰难阻力是巨大的。 以资金来说,8年投入了120多个亿,钱从哪里来?国家不拨款,只给政策,给土地开发权,但客观上又到处都需要钱,有了钱才能启动。这120 多个亿,一半以上是靠土地批租得来的,大约30%是股票上市得来的资金,再有少部分是银行贷款。在引进项目方面,我们决不搞盲目引进,决不只认钱而不顾这个项目的功能是否对路。相反,对路的项目积极引进,哪怕是赔钱也要争取过来;单纯的“炒家”坚决拒之门外。象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迁入浦东,我们就主动上门服务,帮助他们申报项目建议书,帮他们动迁居民,手头上有的钱先给他们用,因为这是金融界的“头”,引进后的效应非同一般。又象金茂大厦,这是陆家嘴地区的形象项目,引进后影响巨大,因而赔进了动迁费让她落户。有些对功能集聚影响大的项目,我们是再三上门动员,千方百计周到服务,让她们来到浦东。

在这风风雨雨的8年中,我们有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指导, 有中央的积极支持,有市委、市府领导的精心指挥,有全国的呼应乃至世界上许多国家、许多朋友的响应,正是在这少有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我们在新区党工委的直接领导下,全体同仁心齐劲足,开创出陆家嘴新天地的初步形象。几代人的夙愿,将在我们这一代得到实现;子孙后代的持续发展,将在我们这一代手里奠定基础。

标签:;  ;  ;  ;  ;  

为什么要建立具有金融和贸易功能特点的开发区?_贸易金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