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研究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校企论文,我国论文,高职院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08)24-0004-05
一、引言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一个特色,是当今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方向,通过校企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合作,高职院校不但能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育高技能型人才,实现所培育人才从学校到社会“无缝对接”等目标,同时还可以在校企合作中实现自身的虚拟经营和弹性扩张。同样,通过校企合作,企业能获得订单式的高技能型人才,加快知识更新,培育技术创新能力及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正是这样一种利益驱动机制使得校企合作成为可能,并且随着环境的变化及学校和合作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价值追求点变化,这种合作模式也呈现出动态发展。日本著名学者青木昌彦把校企合作定义为“通过分属不同领域的两个参与者——大学与产业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协同效应来提高大学与产业各自潜能的过程。”我国学者竺辉等提出“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是应企业人才实际需求状况而产生的并按照企业部门和学校的安排实施的、交替进行课堂教学和企业实际操作培训的教育模式。”综合各学者的不同定义,本研究给校企合作所下定义为“高职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双方以生存和发展的共同愿望为基础,以人才、技术、效益为结合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环境与资源,以培养适合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实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办学形式”。为了实现这种包括学校、企业和学生在内的“三赢”目标,高职院校与企业必须选择某种合作模式作为载体,通过这种载体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目标,我们把这种模式叫做“校企合作模式”,从根本上来讲这是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一种战略合作模式。因此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是指“校企合作中的学校和企业,为了适应环境及各自战略发展需要,在现有合作的基础上,通过改变现有合作模式中某些环节的属性,从而使合作的协同效应最大化的一个管理创新过程。”
二、现有研究述评
(一)现有研究文献梳理
自从我国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到教育发展的战略高度以来,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因此在高职校企合作领域,我国的学者和实践者们也做了大量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的收录为基础,为提高搜索成果的吻合度,先以文章题目“校企合作”为条件进行第一次文献搜索,然后再在所获文献中以“高职”或“高等职业教育”为文章题目所包含字样进行第二次搜索,从2000年9月到2008年9月我国学者共发表了264篇相关文献,并且从文献所发表的时间来看主要集中在2007和2008两年中,这两年所发表的文章数分别为74和93,合计共占所统计文献总量的63.3%。这可能与国家的宏观政策及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有关,特别是在2007年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成果展示会上,首批28所国家示范院校集中展示了一大批校企合作的成功案例。这一批成果很大程度推进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这一领域的研究,因此出现了2008年1月到9月共发表93篇高职校企合作相关的学术论文这样一种学术繁荣情形。根据这264篇文献的研究主题,可以把它们分成关于高职校企合作具体模式研究、关于高职校企合作的内涵、意义、理论、功能及利益分配等方面的研究、高职校企合作实践研究、高职校企合作模式创新研究、及跨学科研究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等五个方面,本文分别罗列了在这五个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作品及相应观点,具体请参见表1。
(二)现有研究述评
通过以上关于我国高职校企合作研究动态及主要成果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现阶段关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研究呈现以下特点:
1.研究重点仍然以高职校企合作的模式、意义、动机、利益分配、存在问题及相应对策为主流。
从所发表的文献数量来看,在所搜索到的264篇文献中,继续以“模式”为题名进行第三次筛选,共得出72篇。这些文献大部分都以研究、探讨校企合作模式及其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意义和重要作用为主,也有涉及到具体实践中的模式,例如表1中所列举的那些,还有从国际比较与借鉴角度来研究我国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的,例如魏银霞和黄亚妮等。研究者们已基本达成共识一直认为“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目前还大都停留在以学校为主导的合作形式上,其合作大都处于浅层次阶段或中层次的起步阶段。对此,政府有关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
2.研究工具、研究视角多样化,并且逐步发展到跨学科,从管理学或经济学角度来研究校企合作。
从所统计的文献来看,已有学者试图从经济学或管理学角度来研究校企合作,并试图建立基于这种视角的一种理论,例如胡延华提出的“在校企合作中实现高职院校的‘虚拟经营’和弹性扩张”,周井娟提出的“从经济学角度解读高职校企合作”,以及鲁若愚等通过构建校企合作创新全过程的利益分配委托代理模型,并推演证明了校企合作在合作创新的不同阶段对分配方式具有不同偏好,并得到各阶段的最优分配契约或达到最优分配的条件(鲁若愚,2004),还有王自勤等从博弈论角度来研究分析高职校企合作。
3.借助实践的经验及受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程的影响,近两年我国高职校企合作领域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并且研究成果的实践指导意义也逐渐增强。
从所获得文献的研究主题及发布时间来看,自2007年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成果展示会后,所发表的高职校企合作研究成果不仅已逐渐认识到校企合作的根本性问题,而且研究结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也较以前有提升。
(三)现有研究不足
虽然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还存在以下不足:
1.研究者们虽然在高职校企合作模式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现有研究成果显得比较零散,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这些成果对实践的指导价值,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就是研究者们没找到高职校企合作的根本性分析工具——价值网络,并且没有从学校宏观层面来研究校企合作价值网络的属性及构成。
2.学者们没有研究高职校企合作的生命周期,并且根据其生命周期分阶段、分层次来研究合作模式在不同阶段的特点及该阶段适合合作的领域。
3.忽视了高职校企合作中关于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对接的模式及相关问题研究。虽然我国已有部分学者开始研究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及融合模式问题,但是现阶段还未能把这些理论与成果应用到校企合作的研究中来,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冲突事实上已成为制约我国高职校企合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4.并没有从动态及持续创新的角度来研究高职校企合作。高职校企合作是基于各合作实体而构建的一种价值网络,并且这种价值网络的属性需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每次价值属性调整都是对原有合作模式的一种创新。
5.虽然有部分文献已经指出了政府应该融入到高职校企合作中来,但是现有研究并未明晰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具体作用及政府参与高职校企合作的具体模式。
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研究所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
虽然我国学者以及高职教育工作者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研究及实践付出了许多努力,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得到了什么利益?学校得到了什么利益?其他利益相关者获得了什么利益?怎样使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这种合作模式能随环境的变化而动态改变其合作的价值属性,从而实现逐步、分层、分模块深化校企合作的这样一种效果?这些都是悬而未决的问题,或者仍然停留在规范性研究的层面,因此该领域的研究尚存在以下挑战:
(一)行业及专业背景
我国目前共有1000多所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其中大部门职业院校都有各自的行业背景,不同行业背景、不同专业背景的院校,其校企合作模式也会大相径庭,而我们现在的高职校企合作研究基本都是各自为政,没有遵循一定的范式或采用共同的研究工具。由于很难总结出普适性的经验或模式,所以在这个学校的成功经验都很难为其他院校所借鉴。因此,现阶段高职校企合作研究领域的主要挑战之一就是怎样突破不同行业及专业背景,挖掘根本性的研究工具或方法,在现有高职校企合作成功的案例中提炼出能供其他不同行业及专业背景的高职院校借鉴的理论或模式。
(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
表面上看来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阶段之所以难以深化的原因是在于学校主导,企业难以从中获利,因而企业缺乏参与的动力。其实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冲突,所以研究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问题从一开始就应着手解决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及融合问题,而该领域现阶段的研究,几乎都把这个问题给忽视了。只有把文化冲突的问题解决了,校企合作才能长久、稳定,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深化,在双方价值的驱动下动态发展与螺旋式升级,最终把彼此都带入各自的战略蓝图,构成彼此异质资源的一部分,并且成为可持续竞争力的源泉之一。
(三)高职校企合作研究的发展趋势
1.研究框架整合。迄今为止,关于高职校企合作的研究并未形成统一框架,而且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高职开展校企合作的一些具体问题上,例如模式、动力、利益分配、合作障碍及相应的解决方案等。通过这些研究成果我们能深刻理解现阶段高职校企合作发展的状况,但让人觉得特别零碎。从高职校企合作研究领域的长期发展来看,该领域早期存在这种现象属于正常情况,但随着该领域的成熟,这些零散的成果应该会呈现出统一的趋势。
2.经济学与管理学理论或研究方法的应用。现有关于高职校企合作的研究中,虽然已有学者基于管理学或经济学视角,例如马希才从关系营销角度,王自勤从博弈论角度,邹伟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等对高职校企合作进行了研究,而且这些跨学科的研究基本都是在2008年后发表的,这充分说明随着实践的深化,研究者们已逐步认识到高职校企合作从本质上就是一个“超企业”的组织,只有从组织管理、组织行为及经济学等角度来研究这种组织,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研究方法与范式要由单纯的定性研究逐步转向定量及实证研究。具体我们可以参见图1。
图1:高职校企合作研究方法体系
3.理论创新
高职校企合作研究领域严重缺乏理论创新,导致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包括:第一,研究者队伍主要来自高职一线教学队伍,而这些教师主要以实践者的身份在分析校企合作,而且他们学科专业背景差别大,所以造成目前虽然研究成果多,但是能抓住问题实质的成果或者研究者并不是很多。
第二,由于高职校企合作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学者们对其研究一般都从探索性研究开始,并且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需要理论来增加研究结论的说服力。这种理论的形成过程是采用临时分类方法、概念框架及理论体系而得出的,同时该阶段的理论也可能来源于“非正式理论信息”,例如,故事、系列变量,及由此而演化成的研究范式、概念、假设和理论等。
第三,根据DiMaggio和Powell的新制度理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基本可以粗略分为三个阶段:强制阶段(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模仿阶段及规范阶段。而现阶段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开展校企合作时根本不经过第一和第二阶段而直接进入第三阶段,其实前两个阶段也同等重要。
四、结论与启示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与归纳,我们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有了进一步认识:
1.从学校宏观层面来看,整个学校的校企合作其实就构成了一张包括学校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在内的价值网络,具体如图2所示。
这个价值网络包括政府对合作企业、学校及非合作企业的指导及支持,行业协会的影响,还包括合作企业与非合作企业之间的博弈等。而且受各自的价值利益驱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都在这张价值网络进行MEI(物质、能量及信息)交换,并且他们之间的边界逐渐模糊。因此我们要根据这种价值属性不断调整合作方式及创新合作模式。
图2:高职校企合作价值网络图
2.高职校企合作模式是一个分阶段、分层次、分模块的不断深化的过程。
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首先需要完成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及职场文化的对接与融合问题,然后才能逐步开展不同层次的合作,并且这种合作随着实践不断深入、成熟,根据价值属性不断调整,呈现动态发展及螺旋式上升。
3.高职校企合作符合“超企业”的某些特征,为了从根本上来研究它并且给实践者提供普适性的理论、模式及管理原则等,我们应该采用管理学或经济学的某些研究方法和工具。
通过上述研究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学者们在高职校企合作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丰硕成果,但是该领域还是处于初级阶段。下阶段我们的研究重点应该放在整合研究方法和应用现已成熟的理论框架,特别是那些曾经在相关院校得到过验证的理论。而且该研究领域应该经历一段整合和强化的时期,学者们不应该再把目光和研究重点聚集在这些零散的理论及论点上。如果我们能整合现有研究成果,战略性地在该领域发展新理论,这必将加深我们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理解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