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复习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非论文,语文论文,智力因素论文,高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良好的习惯、性格等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往往是你走向成功的助推器,它甚至会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对于在高三冲刺阶段的学生来说,非智力因素尤为关键。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如果在教学中注重发展学生的非智力素质,就会收到超乎平常的教学效果。非智力因素,顾名思义,相对智力因素而言,是指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又对认识过程起制约作用的情感、动机、习惯、兴趣、性格等因素。
高三是最受关注的年段,也是最为关键的年段。高三的学生犹如身负重荷的马儿在持续进行着快到终点时的奋力拼搏、冲刺。在沉重的高考压力下,老师们各显神通,学生们筋疲力尽,都想在这一年里再提高一点儿分数。在这十年寒窗的冲刺时刻,学生们的智力几乎已被开发殆尽,非智力因素一跃成为提高每个学生成绩的主要因素。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地去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其成效也让人自慰自喜。
一、让兴趣成为学生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关心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具有内在的趋向性和选择性。兴趣可以直接转化为内在动机,成为推动、引导、维持和调节人们进行活动的一种内在力量。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培养兴趣之重要。笔者在高二接手两个理科班时,第一节课就和学生们讨论了一个问题,“你喜不喜欢语文?为什么?”结果令人震惊,两个班125个学生中,只有一个学生说喜欢,其余都说不喜欢。这其中大多是由于语文成绩差,有的害怕写作文,还有的甚至讨厌语文。这样的结果让笔者产生一种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以来从未有过的失败感。于是笔者更加主动地去创设一种和谐、激趣的教学情境,努力诱发学生爱学、乐学语文。笔者觉得,让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快乐的活动,是一名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长期以来,一些人把高三渲染得过于“恐怖”,学生一进入高三,便似乎成了备受保护的大熊猫,不得看电视,不得看报刊,学生也由对高考诚惶诚恐转向对老师唯唯诺诺,恨不得一下子把老师的东西嚼烂了吞进肚子,换得进入大学的门票,而此时学习也成了一种莫大的精神包袱,教育也不再是一种学习者所希望的发展行为。“教育不是为将来成人作准备,没有了儿童生活的教育是一种反教育”,卢梭如是说。因此无论在学生的哪个学习阶段,都应归还孩子以生活和探究的权利。
为此,即使到了高三,笔者也一直努力尝试着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课。比如:
(1)美文共欣赏(好文章自荐自读):由学生上台朗读自己挑选的好文章(一开始,老师帮忙筛选一下),时间固定在轮到笔者下班的那个夜自修前一刻钟。第一轮要求全班学生都参加,按学号轮流进行,朗读者先板书文题,接着尽自己的水平朗读,一般一次朗读有三到五个学生。不管那位学生读得如何,师生都会给予热烈的掌声。第二轮自愿报名,读自己挑选的文章,读完后其他同学对这篇文章进行评价。这样,课前,是外部动机激发学生去寻找美文,在寻找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己的鉴赏能力;课后,他们也得到了愉快的情感体验,激发出了更浓的学习兴趣。现代文阅读一直是许多学生的一块难啃的骨头,一旦对中心的领会有了偏差,答题就很难正确。所以,多阅读不仅能让学生更快、更准确地体会到作者的用心和情感,还能帮助他们消除紧张的学习带来的疲惫,并体验生活的丰富多彩,感悟人生的悲欢离合,同时在感动中学会以情作文。
(2)成语大比拼(语文知识竞赛):在第一学期复习成语的时候,笔者专门腾出了连在一起的两节课。在学生每天面对厚重的复习用书的时候,搞一次语文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活动前,笔者让学生自己推荐主持人、自己策划活动内容,拿出方案后让笔者过目一下。结果学生的能力超乎笔者的想象。主持人向全班学生征集方案,将全班学生以既定座位分成四个组,各组推选一名组长,没想到在活动正式开始前,各个组长还上来在黑板上写好自己的组名,以各种方式打出自己的口号,有标语式的,有提问式的,有唱歌形式的,此时笔者强烈地感受到了蕴藏在学生身上的活力。活动分三个环节,先是各组抽签在黑板上写以主题词为标准的成语,多者为胜,且互挑错别字,并扣除对方相应的成语的个数;其次每个学生拿出纸笔从本组的成语中至少挑出五个写一段文章,并评出最具文才奖、最搞笑奖等等;再次是每组上来两个学生,从一堆题目中抽一张,一个学生通过肢体来表达这个成语的意思,另一个猜出这个成语。
活动课不仅让学生积累了成语知识、活跃了思维、感受了快乐,还提高了他们多方面的能力。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让他们认真地展现自我,就会不断地发掘他们内在的学习潜能。
二、让情感成为师生交流的纽带
情感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与心理体验。语文是一块充满情感的天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一个信任的眼神,一丝赞赏的微笑,一次肯定的点头,都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同样,一个轻蔑的目光,一副冷漠的脸色,也会给学生造成压抑和创伤。
如果师生双方能达到一种情感交融的境界,老师信赖学生、爱护学生,学生喜欢老师、尊敬老师,那么在这种情景下,学生不仅会自觉地用耳朵去聆听老师的教诲,而且会带着欢快,用整个心灵去接受老师的影响。师生情感相互感染,由共鸣而激起的情感“合力”,冲击着学生的心田,成为催人向上的巨大精神力量。曾经有一个学生这样说:“老师,如果我不好好学习,那就是对不起你。”学生有了这样的表白,就不愁他不努力学习了。
45分钟的一节课是老师与学生最直接的对话,笔者也经常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学习方法。笔者曾对学生说过:敢于暴露自己缺点的学生是最能进步的学生。也有很多学生认同这一观点。无论在课上还是在课后,学生一般都会主动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有一次上课,一个学生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结果答案错了(其实错了非常正常,如果学生都对的话,那老师要下岗了),有几个同学在笑他。这个时候,笔者很怕他的积极性受到挫伤,但没想到他头一抬,微笑着说:“我不是很快要进步了嘛!”结果全班学生送给他一阵热烈的掌声。学生在学习上有这样的一种心态——不成功都难!
老师与学生沟通多了以后,学生就不再惧怕走进老师的办公室。到了高三第二学期,学生在学习上的疑问也越来越多。每天的第八节课和夜自修时间,都会有很多学生来提问,笔者都热烈欢迎,耐心辅导,然后再把好的问题反馈到第二天的教学中去。当然这时候也不全是学习上的问题,沉重的高考压力让几个心理脆弱的女生很难承受,于是笔者就跟她们聊聊天。笔者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专职的心理辅导老师,但明白,她们更多时候需要的只是一个倾诉的对象。因此这不仅是简单的学科辅导,同时也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觉得老师可以信赖。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和老师达成了默契,那么教学工作也就得心应手了。
当然情感的交流没有时空的限制,课余少了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约束,师生间更容易打开心扉进行交流。在很多家长和老师的眼中,谈到高中生上网大有谈虎色变之感,而笔者觉得网络让教师了解了学生更为真实的一面。在QQ上聊天时,他们会比在学校中更放松、更真诚,和他们聊父母、聊学习、聊生活,分享他们的喜悦,倾听他们的烦恼。笔者给他们推荐好的学习网站,他们给笔者发来最新的应用软件,师生真正体会到了“教学相长”这四个字的含义。
有人说教师像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也有人说,教师像春蚕,把满腔的心血化作蚕丝吐了出来。其实笔者不喜欢这样的比喻。笔者希望教师是黑夜中的明灯,既照亮别人,又温暖自己。对于学生,笔者奉献了一片爱心,给予了一份真心,同时自己也拥有了一份感动,收获了一种幸福。
2006年9月5日,笔者去浙师大脱产读研。当笔者顶着朦胧的天色匆匆赶到车站时,一个刚刚毕业的男生,一个被认为是“桀骜不驯”难以“修理”的学生,拎着一袋水果竟然早已等在车站售票处门口,一见面就说:“老师,你怎么来得这么晚,我担心死了。”那时还不到六点,他马上过来提笔者的行李,送笔者到车上,说那袋水果是给笔者路上吃的,里面还细心地放了两包纸巾。等到汽车开动时,还叮嘱笔者:“老师,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是你跟我说的!到了学校以后给我打电话!”作为老师,一名语文老师,当时竟然说不出一句话,但心里溢满了幸福,堆满了感动。收获着别人的关爱,而且是一个学生的关爱,这是一种怎样的温暖!
三、让习惯成为学生成功的保障
培根说:“习惯是一种多么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一切天性和诺言,都不如习惯有力。”习惯形成的过程人们通常将其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自觉阶段,依靠外力的督促教育,不断强化已形成的条件反射就形成了习惯。第二阶段是自觉行为阶段。这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靠内部的自我监督。第三阶段就是自动化阶段,达到类似本能的程度。到了自动化阶段以后,也不需要监督,也不需要意志努力,而是行为习惯。一旦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的学习态度,以学习为乐趣;自觉地看书、写字,积极动耳、动眼、动手、动口的习惯;自学的习惯,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复习。这样,教学将会成为一件轻松的事情。
笔者在高二开始就尽力培养学生自觉的学习态度,也极力矫正他们性格上的一些弱点(如做事缺乏毅力、遇事不负责任等等)。性格方面好的习惯的养成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而且效果很难预测,但笔者还是抓住一切机会来磨砺学生的性格。无论在课上还是在课余,笔者也常将自己的处事原则提供给学生,希望对他们有一点点帮助。比如:遇到问题时,要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简单的问题条理化。做事前,要给自己制订一个详细的计划,说了算,定了干,到这个点,就干这个事,既要保持适度的压力,也要学会达观地看事,高效地学习。还有九个字也很管用——“有事做,赶快做,认真做”,有事做不至于无聊,赶快做不至于拖沓,认真做不至于后悔。这样,成功也就离你不远了。因为首先是我们养成习惯,然后才是习惯成就我们。
多种方法,效果甚微,结果在高三第二学期量化批改作文过程中,意外收到了成效。这里的“量化批改作文”是笔者自己想的一个名词,就是作文速写速改,作文分数由基本分加上文章闪光点的得分(如好的题目、好词好句、感情真挚的一句话、卷面整洁等),再减去文章明显的缺点处扣掉的分数(错别字、议论观点不明,还有字迹潦草等),当然潦草扣得特别多。结果发现,这样几次作文下来,卷面整洁问题基本上解决了。这远比你耳提面命地去跟他说“字要写得干净些”“字迹潦草要吃亏的”等话要有效得多。在一份高考卷子面前,你若丢失的是自己尽了力以后智力上所不及的分数,那也可以无悔了。
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发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性,一辈子用不尽。”考察二战以后日本的三次教改,每每把养成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可以说,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好的习惯使人受益一生。
学生强烈的成就动机、浓厚的兴趣、热烈的情感、良好的习惯和坚定的信念,形成了“非智力心理优势”,使智力上的某些欠缺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使智力的发展如虎添翼,达到更高的水平。这样,“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这两根美妙的琴弦才有可能演奏出和谐的二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