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21042119820414XXXX 辽宁省大连市 116600
摘要:现如今,建筑行业的竞争趋势越来越激烈,建筑企业为了能够在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必须要提高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以此来满足建筑市场发展要求,实现整体行业的持续发展。然而,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其中依然面临一些管理与质量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建筑企业效益。所以,企业本身必须要对加强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重点问题
引言
建筑工程质量可以分为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建筑工程质量主要包括建筑工程的实体质量,同时为塑造实体质量所产生的工作质量;狭义上的工程质量,主要是从工程的结构,安全性以及结构耐久性等方面进行阐述。建筑工程质量是一个建筑的重要指标,将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同时也影响整个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它能够有效规范不合理的施工行为,同时使用质量也能够得到保障。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人员管控意识不足
在我国,由于建筑施工企业对质量管理不够重视,没有健全的质量管控体系,项目部、企业两个层级质量管理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监察力度低,主要依赖监理、建设单位等第三方对项目施工质量进行监控。因此经常出现不合格原材料进入现场、施工质量验收流于形式、质量存在隐患而未处理的问题,未达到质量事前控制所应有的效果。
1.2施工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淡薄
在我国,施工现场一线作业人员大部分是农民工,综合素质良莠不齐,缺乏应有的质量观念。如果再加之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人员自身专业技术能力不足、又疏于班前技术交底,施工中的过程检查、作业完毕后的质量验收工作不到位,就必然会导致施工作业的现场执行效果差,或作业人员无意识中做出违反质量要求的行为,最终出现施工质量问题。
1.3行业内部竞争较为混乱,并且监管缺乏
我国建筑行业目前来看进入门槛较低,同时由于建筑体量的增加,导致整个建筑市场不断扩大。这就使得建筑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程度更加严峻,并且出现了恶性竞争的局面,在这种恶性竞争前提下,企业的施工成本不断被压低,最终会导致亏损。因此施工企业必须要重视自身核心竞争能力的培养,如果仅仅依靠降低工人福利水平以及购买低价材料来降低工程成本,无法达到质量达标的目的,因此要重点控制建筑工程质量标准,以保障居住者使用安全。
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创新策略
2.1提高质量管理意识,完善质量管理机制
在质量管理中,人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因此要想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首先要提升单位施工人员的综合素养以及技能水平。对于质量管理,应该坚持全方位以及全过程的质量管理理念。同时要树立质量第一,用户第一,预防第一的原则,同时注重社会效益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施工单位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较为专业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管理水平,借助于自身丰富的工作经验,对施工进行组织和指导,同时管理人员也需要及时鉴别施工质量问题,严格执行生产条例,同时关注条例的执行程度。工人在进入施工现场前,需要进行专门的质量管理培训,质量管理培训合格之后才能够进场作业。在进行每一道施工工序之前,施工工长与质量员需要仔细核对工序,需要做好书面的交接工作,同时确定岗位责任制以及问责制度。对于工程质量管理制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完善制度离不开对责任的划分,必须要建立相应的责任区间,在出现责任时能够快速定位,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保证责任明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做好建筑材料与设备质量管理
按照现场施工规定,需要选择满足质量要求的材料,最好在采购材料之前制定材料清单。负责材料采购的工作人员需要对比多家供应商,选择性价比高的材料,既要有质量保证,又要有正规证件,严格按照材料清单进行材料的选购。如果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不能够使用其他材料替代。已经购买的材料需要在施工之前进行取样送检,按照检测报告结果将质量不过关的材料剔除。当材料进入现场之后需要做好储存工作,避免因为人为因素降低材料质量。例如在银海路幼儿园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管理,专门组织了培训,施工人员掌握设备的操作方法;后期设备使用完毕之后及时保养,确保机械设备的性能,将使用时间延长。材料管理方面,专门设置材料管理人员,按照不同种类设置相应的储存方法,很好的保证了材料质量,以此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
2.3做好施工前的技术质量准备工作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前,应做好质量事前控制:第一,设立质量包保责任制,确保责任到人。加强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检查、和内部质量考评,完善质量管理激励机制,以此防微杜渐,保证施工质量。第二,落实施工技术方案评审及交底工作。技术质量人员应充分理解图纸,制定可行的技术方案,明确工艺、合理安排工序,对生产管理及具体作业人员提出明确的质量要求,确保施工质量有方案保障。第三,制定工艺样板,明确标准。对于具备条件的项目,技术方案实施前应做实体工艺样板,让全体人员对质量有感性认识,明确质量检查、验收标准,标准明确是保证质量的重要法宝。第四,施工企业要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员工参与培训,在保障质量底线的同时,不断探讨效率更高、质量更好、成本更低的施工方式。
2.4做好现场管理工作
房建工程施工之前,管理人员要综合考察材料与施工条件。进入到施工环节之后,管理人员要深入到现场负责监督与管理,并且按照管理制度要求检查工程质量问题。工程竣工之后,需要带领相关人员对房建工程进行检查,如果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联系施工单位解决。银海路幼儿园工程为例,当建筑项目成立之后,专门组建了管理团队,并且设置了责任人以及管理人,专门负责现场的管理工作。同时,管理人员针对工程施工特征展开深入分析,按照工作人员的特长为其安排工作岗位,将工作人员的价值最大化。期间严格遵循了“协调合作、立体交叉、纵横施工”基本原则,真正提高现场管理水平。
2.5加强合约管理意识
建筑施工企业承接施工业务进行建设的基本准则是合同约定。合同约定的质量目标、要求必须要完成,质量验收程序必须规范。施工企业必须提高全体管理人员对施工合同的质量管理要求的认知:在承接业务时就必须在内部统一质量管理的目标和准则;在项目开工前必须将合同履约的质量要求对项目管理团队、项目施工作业具体人员做好交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以合约为准绳,落实采购的原材料、施工的工艺工序、生产出的半成品、构件、建筑工程实体质量的控制标准,降低质量违约风险。通过强化合同履约管控,保障质量,确保项目进度正常,生产成本可控、维护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商誉。
结束语
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问题不但会对项目投资产生决定性作用,并且也会对各项资源的充分应用以及人民群众的自身权益和生命财产安全产生重要影响,为了能够促使社会发展长期处于稳定状态,在这一背景条件的驱使下,建筑公司必须要结合其自身发展特征,提升项目施工管理理念,并注重各项质量管理工作的展开,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而逐渐完善与强化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张涛.论述强化建筑工程管理及提升建筑工程质量[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
[2]唐治红.浅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强化与创新思考[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5(21):00008.
[3]李怀中.试论强化现场管理对提升土建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性[J].居业,2016(6):160.
论文作者:张鑫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4
标签:质量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作业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细部》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