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提高教学质量论文_林强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提高教学质量论文_林强

林强 广西岑溪市糯垌镇平炉小学 广西 岑溪 543200

【摘要】课堂是老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地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是教学质量好坏的直接反映。小学数学的教学亦是如此,要提高教学质量,不得不先从课堂入手。只有通过优化小学数学课堂,充分利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才能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12-022-02

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阶段,对今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方面影响极大。因而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成为数学教师的首要问题以及最终目标。课堂作为知识传播的场所,其有效性成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素质教育实施到今天,一直都在提倡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地实施教学方法。新课改也提倡分层次教学法,这种做法都是在提醒我们做教师的要重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然后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方法。所以我们提倡备课的同时也要注意学生情况的了解,尤其是学生认知水平的了解,更是备课的重要内容。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有很多途径,比如通过和学生谈话了解学生,在谈话过程中就可以了解儿童的心理及知识储备;通过课堂提问的形式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就是可以知晓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测试的形式了解学生,考试的内容及学生的答卷情况就可以明白地显示出学生的知识能力。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再确定教学方法,那么这种方法就会十分有效。

二、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

老师们想要做好备课工作就需要仔细的通读教材,不漏掉每一个细节,通过结合平时对于班上学生们的学习能力进行布置,尽可能的分层次的设置教学内容,针对学生们的心理特点制定出富有趣味性的学习内容,通过这种方法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优化数学教学内容自然是需要以化繁为简、提升质量为主要目的,老师们在每次备课的时候都需要做好取舍,什么是课堂的核心就要着重强调,并且在整个课堂当中都需要贯穿始终,通过不断的强化记忆,提升学生们对于知识的掌握能力。并且要注意提前准备一些趣味性知识,一旦发现课堂的气氛较为低沉就需要及时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让课堂的气氛重新活跃起来。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道,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数学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很多教师会发现,学生会因为喜欢某一学科的老师而喜爱上这门功课。同样的道理,很多学生也会因为讨厌某个老师而耽误了自己所擅长的学科。因此教师在加强自身修养的同时更要注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数学的教学固然是严谨的,但教师可以在教学设计中丰富教学活动,提供教师与学生彼此熟悉、积极交流的平台,从而有助于师生互相理解、互相接纳。同时教师应该认清自己的角色,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教师应该合理制定教学目标、科学设计教学过程、预计教学过程可能出现的情况同时想好对策。作为学生的朋友,教师应尽可能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替他们着想,这样学生自然会感受到教师的真诚,从而愿意敞开心扉,拉近距离。教师只有更多地去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和学生形成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追求。这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也能最大程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良好教学效果的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趣”是活跃小学数学课堂的第一步,也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动力。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好动的年龄,教师应抓住课堂的前二十分钟引导学生进入教学内容的学习。如果教师可以创造出一个和所要教授的知识大致相同的教学情境来,同时这个情境也是学生感兴趣的,那么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会被唤起,他们就会主动联想以往学过的知识和经验来进一步发散思维,这样一来,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实现双赢。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认识时间”的相关知识时,在进入课堂后,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示这样的情景:小明同学每天早上6点起床,洗漱吃饭后,7点半到学校,8点开始上课,中午12点放学,晚上9点睡觉。教师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小明知道起床的时候是早上6点,睡觉的时候是晚上9点?他是看什么知道到了早上6点、晚上9点?学生纷纷表示小明是看闹钟知道几点的,教师接着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看闹钟就知道是几点了?大家会看闹钟吗?知道闹钟上面的数字、长针、短针都代表着什么吗?”这时有的学生就会表示不知道,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时间”的知识进行探索。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来引入这节课的内容,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有效地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联想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知识。

五、借助多媒体,构建高效课堂

新时期下,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多媒体技术是当前教育领域中应用最为成熟的一种教学手段,将其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形象的视频、声音、图片、动画等将知识展现到学生面前,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优势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圆的面积”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先指引学生对圆的认识、圆的周长等知识进行回顾,然后通过多媒体,引导学生对圆的面积这一新知识进行感知,课堂上教师通过多媒体的暂停、回放等作用,指引学生对圆的面积公式进行推导,帮助学生可以区分开圆的面积与圆的周长公式差别,在此基础上教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相应的巩固练习题,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圆的面积知识,并且能通过实际问题灵活的应用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六、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缥缈。数学教育是要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到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如改革家庭作业形式,突出应用性操作。比如学习了常见的乘法数量关系以后,我布置学生双休日随父母去菜市场买菜或购物,按计量单价独立计算价钱,学生兴趣十分浓厚。重视了数学学习的应用性操作,畅通了学数学、用数学的联系,使学生紧密结合实际生活,这正是片面应试教育所严重缺乏的,也是我们改革数学教学必须要不断加强的。如在“元、角、分”的教学中,可以开展模拟购物活动;在“分数统计”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统计一周所要学习的功课,每门功课的节数等等;在“米、千米”的教学中,可以领着学生去操场上数步伐,估计长度等等现实的生活实例。

在当前阶段这个要求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合理改善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老师们在平时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需要多多引导学生们主动学习,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努力提升数学课堂内容的趣味性,提高学生们的关注度。老师们在教学之余也要和学生们拉近关系,消除学生们的心理隔阂,让更多的学生敢于提问,老师之间也需要多多进行沟通,及时分享心得,共同为提升教学质量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邝海涛.谈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

[2]张春梅.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初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12).

[3]张颖琼.优化教学过程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青年时代,2016(8):242.

论文作者:林强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2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  ;  ;  ;  ;  ;  ;  ;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提高教学质量论文_林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