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的起源及其属性辨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起源论文,市场经济论文,属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从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以来,理论界和社会公众对它进行了热烈地议论。热点之一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无特定的社会属性?有人认为没有。因为市场经济只是调节资源配置的手段,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说在市场经济前加上社会主义字样,只表示它是社会主义制度下或者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不表示它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也有人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搞市场经济就是搞资本主义。这些议论至今没有结束。市场经济的属性关系到我国改革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是改革中的头等大事,有必要进一步讨论。本文结合市场经济的起源,就此讲一点看法。
一 市场经济起源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但并非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
市场经济从历史上看,它起源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中心是市场,因为产品要通过市场销售,生产要素和生活资料要通过市场购买。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就是市场不断扩大和发育的过程。发达的商品经济同时就是市场经济。
资本主义是发达的商品经济。不过它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过程,首先是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商品经济,之后是自由竞争时期的商品经济,再后是垄断时期的商品经济。在这三个时期里市场的作用是不同的。
工场手工业时期由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需要,加之于商品经济本身发展不够,国家干预的作用比较大,市场的作用受到很大的限制,未能主导资源配置的方向。因此这个时期严格地说还不能称为市场经济,它只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初期。不过已萌芽了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萌芽时期。
到了自由竞争时期,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后,由于产业革命的胜利和大机器生产的广泛运用,商品生产的技术基础已由手工劳动过渡到机械化作业,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大为提高。伴随而来的商品交换的数量和范围不断扩大,市场发育日渐成熟,商品市场、要素市场、资金市场、股票市场等等相继形成,市场的作用日益加强。相应地,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日益支配社会经济生活,市场的导向作用逐步占据了统治地位,政府干预下降到最低限度。正是这种情况决定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因而西方经济学后来将这个时期称为市场经济,而且是自由市场经济时期。
垄断时期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以来逐步成长起来的一个新时期。这个时期,科学技术高度发达,资本社会化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以至于出现了经济区域化和国际化趋势,客观上要求强化国家的一定干预和协调;同时,1825年以后的连续不断的经济危机,特别是1929—1933年的世界性大危机,证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能单靠市场的作用,还要把市场的作用和国家的适度干预结合起来。因而垄断阶段的商品经济国家干预的作用又加强了,形成了国家干预和市场相结合的市场经济新时期。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不论哪个阶段的市场,差别主要在于市场作用的大小和相应地国家干预程度的大小。因此,市场经济的概念通常是指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而言的。凡是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或主导作用的经济,都可称为市场经济。就这个意义上来说,市场经济是没有特定社会属性的,它本身就象一种工具,谁都可以利用它来组织社会经济。美国格林沃尔德主编的《现代经济词典》,对于市场经济的解释就是这样讲的。他说,“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组织方式,在这种方式下,生产什么样的商品,采用什么方法生产以及生产出来以后谁将得到它们等问题,都依靠供求力量来决定。”他认为美国基本上是市场经济,但也有许多不受市场指导的活动,如许多农产品的产量就是由政府规定的种植面积和所支持的价格决定的。类似的解释还有许多。它们共同的都是把市场经济看作是相对于政府干预的经济而言的,是一种社会资源分配方式或者社会经济组织方式。抽象地说,它是没有特定社会性质的,因此,一提市场经济就以为它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是不合适的。
二 实际生活中的市场经济是有特定社会性质的
说市场经济没有特定的社会性质只是理论上的抽象。作为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的一种方法,这种抽象是合理的、科学的,也是可行的,然而实际生活中的市场经济又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因而都是有特定社会属性的。其主要原因是:
(一)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要以社会经济主体具有分散决策的权力为前提。这样,经济主体(指企业)必须是具有“四自”能力的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只有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才能对市场信号作出敏锐地反映。否则,没有自主权,不能独立决策,市场的作用就会失灵,市场信号也会失真,市场经济则无法运转。
(二)社会经济主体要有独立的决策权,又必须对本经济实体的财产拥有所有权。它不仅要对借以进行生产经营的财产可以占用、使用,而且还要可以支配它,处置它;可以根据市场行情、市场供求状况和本企业的具体情况,机动灵活地、随时调用本企业的财产,调整经营方向和经营重点,因而这就必然涉及到企业的财产权,涉及到所有制。
(三)与所有制或产权相联系的还有一系列的经济关系,比如,经济实体与政府的关系、经济实体之间的关系、经济实体内部的管理人员与生产工人之间,以及总公司与分公司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些关系的基础是所有制或者产权关系。所有制决定这些关系的性质,也决定其处理的原则。在不同的产权关系中,职工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不一样,处理的原则不一样;在不同的产权关系中,企业和政府之间关系的性质和处理原则也不一样;在不同的产权关系中,企业内部总公司与分公司的关系性质和处理原则也不一样,等等。
(四)由上述一系列关系和权力决定的分配原则也是现实市场经济性质的一个方面。产权或所有制关系不一样,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的性质不一样,产品分配的原则自然也不一样。这就是说,是作为雇佣劳动者还是既作为劳动者、又作为所有者参与生产,身份地位不同,领取产品的分配原则自然也不同。
上述四点构成社会经济制度上的差别,特别是其中的二、三、四,实际是基本经济制度上的差别。市场经济总是同一定的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换言之,实际生产中的市场经济总是具体的、是存在于一定经济制度之中的市场经济。抽象的、不带有任何特定经济制度痕迹的市场经济,在实际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这就象生产一般的范畴可以抽象的存在,但同时实际生活中的生产又都不是抽象的,都是在特定经济环境或在特定经济制度之中运行的,因而又都是有特定社会性质的。现实生活中的市场经济也就是这样。
从市场经济起源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而言,历史上的市场经济一开始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因为它赖以存在的条件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前述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尽管市场作用大小程度不同,生产要素社会化和生产社会化程度不同,但构成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和按资分配原则,始终没有本质变化,因而不论哪个阶段,都属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范畴。正因为如此,所以西方经济学的一些人给市场经济定义时,总是把它同资本主义制度联系在一起,甚至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例如,萨缪尔森在他的《经济学》中说,“在一个所谓‘资本主义自由企业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物品和劳务的问题,主要是由一种价格制度(市场制度、盈利和亏损制度)决定的’”。萨缪尔森说的“市场制度”就是市场经济的意思。又如,《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解释市场经济时说:“资本主义亦称自由市场或自由企业经济”,在这种制度下,生产资料大多数为私人所有,主要是通过市场的作用来指导生产和分配收入的。类似的讲法还有很多。
再强调一下,我们说实际生活中的市场经济是有特定社会性质的,与说市场经济没有特定社会性质,是统一的,不是矛盾的。前面的分析事实上也已说明了它们不是矛盾的,因为它们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市场经济是一般,有特定社会性质的市场经济,如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特殊。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是,一般寓于特殊之中,没有特殊,也没有一般。据此理,有人把市场经济与具有特定社会性质的市场经济说成类似“毛”与“皮”的关系:说市场经济附在资本主义经济上就是资本主义的,附在社会主义经济上就是社会主义的。这种比喻不合适。因为市场经济不是象毛可以脱离皮那样,可以脱离特定性质的市场经济而能独立存在的,相反的,脱离了特定的市场经济,也就没有市场经济一般了。就象“生产”,不是原始社会的,就是奴隶社会的、或封建社会、或资本主义社会的等等,实际生活中的市场经济都是有特定社会性质的,不是资本主义的,就是社会主义的。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
正象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一样,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因为它是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这种结合不象有人说的那样,只表明它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不表明它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恰好相反,因为它寓于的经济条件是社会主义的,所以它的性质也是社会主义的。对此,不需要更多的理论说明,需要说明的主要是: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不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虽然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的起点。这里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是已被历史所证明了的。它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一样,经济运行的中心是市场。不仅一切劳动产品,而且一切生产要素和服务都要经过市场才能实现。市场既是经济发展的导向,又是联接生产、分配和消费的纽带与各地区之间经济的桥梁。市场行情预示着社会需求的指向,调节着资源配置的方向,所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对于社会主义来说,商品经济不是外来的,市场经济也不是外来的。在它的一定阶段,特别是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就是以市场经济的形态存在的。另一方面,它又是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连接在一起的,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可能产生和存在,所以它的基础不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难点
改革以来的实践证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存在许多难点。它集中地表现为如何在保障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使它的具体表现形式和运行机制有利于市场作用的发挥,或者说,如何使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完成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具体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有制如何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特别是国有制究竟以何种具体形式才能最好的体现市场经济的要求,这是主要难点之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国有制(或全民所有制)是基础的基础。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导地位,对此不能有丝毫的含糊或动摇。社会主义是可以和市场经济结合的,马克思主义者这样说,西方经济学家也有人这样说。例如,美国皮尔斯主编的《现代经济学词典》在解释市场经济概念时就这样说:“市场经济通常也包括着生产资料私人的所有制,即资本主义经济。然而,在社会公有制条件下,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也发挥作用。”问题是,要使公有制真正和市场经济相结合,必须使它的细胞单位(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成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实体。为此,必须对公有制的具体形式进行改革。现在进行的各种股份经营、合作经营以及承包、租赁经营试点,都是为了寻找最好的具体形式而做的各种尝试。不过现在看来,不论哪种形式都不很理想,一个重要因素是劳动者的积极性没注意发挥。要探索最好的形式,需要把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劳动者的积极性结合起来。只有发挥两个积极性,才有可能把企业真正搞活。
2、按劳分配如何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只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变,按劳分配的原则就不会变。只是由于经济体制转换,由于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方式存在,以及劳动制度、就业制度改革和市场经济发育日渐成熟,按劳分配会显示出一系列新的特点,而不同于计划经济时期,特别是它的具体报酬形式。但不能因此而否定按劳分配,认为按劳分配已经失去了它发挥作用的经济条件,认为现在已经不是按劳分配了,是别的什么分配原则,这是不合适的。事实上,公有制经济中的直接劳动报酬的分配原则仍然是,也只能是按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而不能有其它分配原则。现在的问题和难点是,如何在原则不变的前提之下,找到最能体现按劳分配要求的具体劳动报酬形式,并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适应于市场经济的新形势,这是需要研究和探索的。从已有实践露出的苗头看,岗位责任工资是一种比较好的形式。但完善它还需要一个过程。
3、宏观调控如何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我们的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之下的市场经济。如何把宏观调控和市场有机结合,发挥两者的长处,避免两者的短处,是建设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近些年的实际情况是要么放弃了必要的调控,要么还是惯于运用行政办法,真正适应于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还在摸索和总结之中。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连续几年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如何运用市场经济要求的宏观调控体系对其进行抑制,从而实现从行政调控向政策调控转变,还是至今没有解决好的难点。它的解决还要与产权相联系,只有理顺了产权关系,宏观调控问题才易于解决。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完善和发展,而不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为此,必须解决好体制转变中的一些难点。只有这些难点解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发展起来。
标签:市场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市场经济地位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