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家庭教育中的品德之光_亲子成长论文

古代家庭教育中的品德之光_亲子成长论文

古代家训中的品德之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家训论文,品德论文,之光论文,古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品德之光一:谨信(于自身)

      现代家庭实录

      4岁的琪琪是个聪明活泼的小女孩,深得家人宠爱。一天中午,爸爸正要急着出门,却发现备好的礼物包装被撕开了。这时奶奶正在厨房做饭,琪琪在客厅玩玩具。爸爸厉声问琪琪:“琪琪,这个包装是你弄坏的吧?”琪琪抬起头,战战兢兢地看着爸爸,小声说:“不是我。”爸爸又厉声问:“不是你是谁?!”琪琪换了更小的声音说:“是奶奶。”爸爸一听,火冒三丈:“好啊,你居然还学会了撒谎!”但由于赶时间,爸爸暂时压下怒气,一把扯掉包装纸,拿着礼物出门了。

      自从包装纸事件后,琪琪经常说谎。把杯子碰掉地了,说是风刮的;故意把颜料撒到鱼缸里,却说是不小心……

      古代家训启示

      言忠信,行笃敬,乃圣人教人取重于乡曲之术。盖财物交加,不损人而益己,患难之际,不妨人而利己,所谓忠也。有所许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所谓信也。处事近厚,处心诚实,所谓笃也。礼貌卑下,言辞谦恭,所谓敬也。若能行此,非惟取重于乡曲,则亦无人而不自得。

      ——《袁氏世范》

      南宋的袁采告诉我们:言论讲究忠信,行动奉行笃敬。在财物方面,不干损人利己的事;在关键时刻,不干妨碍别人而方便自己的事,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忠”。一旦许诺了别人,就是细微小事,也一定要有结果;一旦约定了时间,就是一刻也不耽误,这就是“信”。待人接物热情厚道,内心诚实敦厚,这就是“笃”。礼貌谨慎,言辞谦逊,这就是“敬”。如果能够“言忠信,行笃敬”,那做任何事都能顺利。

      从古代家训反思诚信教育

      品德关键词:诚信

      无论是幼儿还是成人,诚信都是一种美德,也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原则。为人诚信,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失信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难以在社会上立足,结果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袁采向我们提出了诚信的行为准则——言必行,行必果。而在诚信这一品德问题上,也应“从小做起”。对于年幼的孩子而言,诚信主要表现为:诚实,不说谎;和小朋友一起玩,不用欺骗的手段得到自己想要的玩具;答应别人的事,按照事先的约定去做等。

      反思教育:孩子“爱说谎”,问题出在哪?

      其实,孩子的撒谎行为往往是家长“培养”出来的。拿琪琪的例子来说,琪琪打开爸爸的礼物包装,是故意淘气,还是出于好奇?答案很可能是后者。那么对于孩子的好奇心,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当然是保护。即使好奇的结果带来了一些损失(如破坏了礼物包装),做父母的也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耐心引导,而不是大发雷霆。但琪琪的爸爸没有理解孩子的好奇心,更没有压抑住心中的怒火,而采取了厉声质问的做法。显然,面对从内心到身体都比自己强大的爸爸,琪琪充满了恐惧,为了避免惩罚,拿出奶奶作为挡箭牌。琪琪的第一次撒谎行为就这么出现了。令人失望的是,面对琪琪的第一次撒谎,琪琪爸爸又做出了一个错误的行为:因为忙而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只愤愤地丢下一句话便离开了。

      对琪琪而言,第一次撒谎,给自己带来了“利益”——逃避了爸爸的责罚。从心理上而言,这相当于对撒谎行为的一种奖赏,因此才有了其后一系列的说谎行为。慢慢地,说谎成了习惯。试想,如果看到破坏了的包装,琪琪爸爸不是厉声责问,而是和颜悦色地了解情况,琪琪会不会拿说谎来保护自己呢?退一步说,如果爸爸认真对待琪琪的第一次说谎,和琪琪说明“说谎比破坏包装更不受爸爸喜欢”,也许,琪琪的说谎习惯不会养成。

      以古思今,幼儿诚信品质如何培养

      ——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进学不诚则学杂,处事不诚则事败,自谋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

      翻开中国古代典籍,关于诚信的教育总是被摆在“重中之重”,在那些大大小小的私塾里,“内不欺己,外不欺人”这样的语句总在一遍遍地被背诵,被根植于蒙童那幼小的心灵里,那些关于诚信的故事也总被家长一次次地提起,被深深地印刻于幼儿脑海,不时便会忆起。如今,我们又该如何培养幼儿诚信的品德呢?

      1.告诉孩子——做错事不会受到惩罚,但欺骗妈妈会受到惩罚。

      孩子说谎,很大原因是由于害怕受惩罚,久而久之,就可能养成“惯性说谎”的坏习惯。所以,家长应让孩子“心中坦荡”,并明确地知道:如果我犯错了,爸爸妈妈不会因此惩罚我,他们会和我好好地分析,帮我一起解决。但我欺骗爸爸妈妈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

      2.以身示范——妈妈答应你的事,就会做到。

      相对于跟孩子讲道理,家长的以身示范则显得更为重要。如果妈妈总是“言而无信”,那孩子又会从父母的这种言行中学到什么呢?所以,如果你答应了孩子,就请努力做到,即使因为特殊情况没有做到,也应该诚恳地与孩子说明原因。

      品德之光二:孝悌(于家庭)

      现代家庭实录

      6岁的端端躺在沙发上看绘本。奶奶过来提醒说:“端端,躺着看书伤眼睛,坐起来看吧。”端端没有反应。奶奶再一次提醒,端端突然“呼”一下坐起来,冲着奶奶大喊:“走开,不用你管!”说完,又躺下,接着看。

      奶奶看了端端一眼,没做声,悄悄走到书房去叫端端爸爸。端端爸爸来到客厅,对端端说:“端端,起来看!再不起来,我揍你!”端端听了,斜了爸爸一眼,慢吞吞坐起来,嘴里叨叨着:“坐就坐,有啥了不起的,哼!”见儿子坐正了,端端爸爸回书房,边走边气哼哼地对奶奶说:“早就说要培养好习惯,就是不听!看,现在麻烦了吧!”

      古代家训启示

      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

      ——《颜氏家训》

      北宋的颜之推这样告诉我们:所谓教育感化,是从上推行到下,由前人延续到后人的。因此,如果父亲不慈爱,儿子就不会孝顺;兄长不友爱,弟弟就不会恭敬;丈夫违背道义,妻子就不会顺从。

      从古代家训反思孝悌教育

      品德关键词:孝悌

      孝悌:孝,指对父母还报的爱;悌,指兄弟姊妹的友爱,也包括了和朋友之间的友爱。对于幼儿而言,孝悌的品德培养应先从培养孩子尊敬长辈、孝顺长辈开始,而这种尊重与孝顺应是幼儿发自内心,出于本真之心的。这种品德的培养,应从父母的“上行下效”开始,就如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提到的,“如果父亲不慈爱,儿子就不会孝顺;兄长不友爱,弟弟就不会恭敬”。家庭的管理教育,就是要在家庭里形成“风化”。“风”就是风气、家风、门风,是一个家庭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一个传统;“化”就是教化、教育。“风”与“化”都含有“上”对“下”的影响与教育思想。

      反思教育:孩子“不孝顺”,问题出在哪?

      端端家的故事在很多家庭都曾上演。孩子不听话,顶撞大人,大人互相抱怨,家庭气氛紧张。很多父母为此着急,甚至多方诉说、求助。

      但,寻求“外援”之前,是否应审视一下家庭教育的问题呢?试想,如果听到端端和奶奶发脾气,爸爸主动过来劝说,并提醒端端“要尊重奶奶”。下一次,端端对奶奶的态度会不会有所改善呢?面对儿子的不良习惯,爸爸把责任全推到奶奶身上,经常当着孩子的面抱怨奶奶,这种行为传递给孩子的是什么呢?直接的传递是:奶奶是可以抱怨、发脾气的对象;间接的传递是:奶奶是家里地位最低的人,不必尊重。再间接一些,孩子可能会悟出:爸爸妈妈也是可以抱怨、发脾气的对象。日积月累,耳濡目染,最后便出现了孩子不尊重父母、不尊重祖辈的行为习惯。追根溯源,还需从父母的言行去找原因。

      以古思今,幼儿孝悌品质如何培养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孝悌为行仁开源。

      关于“孝悌”的品质,自孔子开始,便一直被视为是“仁”的开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关于仁的起始,关于爱的始端,往往便从尊敬、爱自己的家人开始。而要让孩子养成“孝悌”的好品质,最关键的便是——父母自身孝顺长辈,友爱兄弟姐妹和朋友。

      所以,亲爱的父母们,如果我们只教育孩子尊重父母,自己却不尊重自己的父母,对父母不理不睬,甚至和父母争吵、指责父母,这是不是就为孩子树立了一个反面榜样?孩子会不会将这一套行为复制到自己身上?

      品德之光三:泛爱众(于社会)

      现代家庭实录

      一天,特特的妈妈病了,躺在床上。5岁的特特正在地垫上玩玩具。妈妈说:“特特,妈妈发烧了,难受,你打开抽屉,帮妈妈拿盒药吧。”特特头都没抬,说:“你自己拿吧,我正玩飞机呢!”妈妈说:“你生病时,妈妈都是抱着你去医院,换我病了,让你拿个药都这么难?”特特不以为然地说:“可是,你是妈妈呀!妈妈就应该照顾儿子。”

      古代家训启示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

      ——《朱子家训》

      清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柏庐告诉我们:做人要知恩图报,要懂得爱与施予。帮助别人的事情不要整日记于心中,而受到别人的恩惠,一定不要忘记。

      从古代家训反思“爱的教育”

      品德关键词:泛爱众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简单的八个字,却道出了“爱”的真谛——知恩图报。懂得爱与施予,享受被爱同时给予爱,如此——才能泛爱众,不但爱我们的家人,爱我们的朋友,也爱这个大千世界的种种,包括自然界那一花一木。懂得感恩、乐于付出的人,更容易被社会认可与接受,也能得到更多人的关心与帮助。相反,一个只懂索取、不知付出的人,定会遭到别人的冷落与排斥。

      反思教育:孩子“不懂爱”,问题出在哪儿?

      “可是,你是妈妈呀!妈妈就应该照顾儿子。”亲爱的父母们,如果听到孩子的这句话,你心里会有着怎样的感受?为什么在特特的心里,在特特的思维模式中,“妈妈照顾儿子”就应该是天经地义的?他为什么会有这种“想当然”的想法?他为什么对病床上妈妈的“请求”“视而不见?”——是不是因为平时在家中,特特被太多的爱包围?家中每一个成员的言行举止都在有声或无形地告诉特特:你是我们的重心,只要你开心,什么都好办。“来,特特,你吃,我们不吃!”“特特小心,外婆帮你!”……当特特生活于这种“事事被包办”“时时被关心”的环境中,他甚至连帮助别人、爱别人的机会都少得可怜,他又如何学习关心与爱,如何懂得他生活于人和人相互连接的这个世界,他不仅享受被爱,也要付出爱。而他对父母都如此,又如何去爱他周围的其他一切,甚至是一些他所认为“陌生”的人、物。

      以古思今,幼儿“大爱”品质如何培养

      ——知恩图报,善莫大焉。

      ——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

      ——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

      “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千百年前的家庭教育中,长辈们总是从“坐言起行”开始,让稚子从幼时便懂得从爱身边的人开始懂得感恩,懂得“泛爱”众亲仁。这种泛爱,小到对单一的人、事,大到对整个国家、社会,于是,爱便从“一己私爱”升华到“家国大爱”。只有孩子心中有大爱,他们日后的格局、视界才会“别有洞天”,他们人生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而这一切,请从培养孩子“爱的能力”开始。

      1.感受——爱的美好

      培养孩子“爱的能力”,应从让孩子感受到“爱”开始。家庭中的爱并不仅仅针对孩子,而应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爱,让孩子知道,并不只有他需要爱,所有的人,都需要别人的爱。比如:当妈妈做饭时,爸爸可以主动对妈妈说:“你做饭辛苦了,要我帮忙吗?”妈妈可以说:“谢谢,我正需要有人帮我洗菜呢!”也可以说:“你上了一天班也挺辛苦的,先休息一会儿再帮我吧。”只有当孩子体会到了人人都需要爱,而当整个家庭、朋友之间因为有了这份爱而如此美好温暖时,他才会懂得付出爱,懂得给予。

      2.肯定——爱心行动

      当孩子感受到爱的美好而表现出爱心行为时,家长应该积极肯定并给予引导,强化孩子的这种爱心行为。就像我们也许都听过的那个故事,那个大雨天,一个小孩用他的雨披遮住了那些同样遭受风吹雨淋的小草,因为那些小草也有生命。当孩子做出类似行为时,我们在和孩子讲明如何适当地保护好自己也保护好小草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肯定孩子的初衷,欣赏并鼓励孩子的这种“大爱”,呵护孩子最本真的纯心。

标签:;  ;  ;  ;  ;  

古代家庭教育中的品德之光_亲子成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