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报业资源配置_市场经济论文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报业资源配置_市场经济论文

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报业的资源配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源配置论文,条件下论文,浅谈论文,市场经济论文,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734(2000)01—0081—07

资源配置是指经济活动(包括一部分社会活动)中各种资源在各种不同的使用方面之间的分配。其配置的规律涵盖面极广,存在于任何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之中。自人类文明诞生之日起,资源配置的规律就在其中起到了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新闻传播是人类的重要社会行为,新闻报纸作为一种特殊精神产品,理所当然也受到资源配置规律的影响。

就世界范围而言,报纸一产生就作为一种商品而流通于市场,其新闻信息资源的配置、新闻载体资源的配置、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等等,几乎都贯穿于市场经济运作的全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配置报业资源中起基础性作用。在我国,报纸一开始就与政治有着天然的联系,它是政治的产物和附属物。如唐朝的邸报、清朝的京报,原本就是官方的文告。近代以后,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报业有了飞速的发展,但由于报纸在政治生活中的重大影响,长期以来,尤其是在计划经济时期,人们更多地从政治角度对此加以考察,即便是报业的经济问题,也是从政治的视角给予关注。因而报业资源的配置一直处于一个非常特别的境地,报纸不能按需生产,其新闻的采编是严格计划的,报纸的发行是摊派的。报纸登什么、不登什么,办报人无法选择;而买什么报、爱看什么新闻,读者也无选择余地。

这几年,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我国报纸的产业特性越来越显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面向社会的复杂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体系。报纸的新闻信息传递,已成为现代化大生产中重要的一环,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地为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服务。报纸不仅仅主要产生社会效益,同样会产生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到1999年初,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有2 053种(注:孙正一:《新中国新闻事业50 年概述》,北京:《新闻战线》1999年第10期。),其中95%的报纸都已取消了财政拨款,而主要依靠广告收入和发行收入。1998年,全国报纸广告收入1 040亿元,报纸销售收入80多亿元。 报纸的经营管理已经从过去的纯粹行政管理开始走向企业化管理。报业的高科技化使报纸日益趋同于企业的技术进步。电脑化、智能化,其功能已远远超出过去概念上的报纸本身。众多报纸已开始实行多元化经营的发展战略,涉足各个领域,如房地产开发、汽车出租、工业制造、科技开发等等。

另一方面,伴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迅速发展,报业似乎也进入了一个“买方”市场,报纸种类繁多,这几年报纸发行大战硝烟弥漫,竞争激烈,但由于行政摊派等各种非市场因素的影响,这个买方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是虚假的、低层次的,报业的发展也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在这样的状况下,时代本身向报业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即报纸作为一种产业怎样来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特别是当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越来越铿镪有力,社会的市场化体系正逐步走向健全,市场经济已开始在我国所有的资源配置中起最基础性的作用时,作为与市场经济融汇一体的社会主义报业,该怎样更主动地顺应市场经济的大潮而走出一条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已成为当前新闻改革的主题,于是对报业资源的配置方式进行重新审视,便是不可缺少的了。

一、我国报业资源配置的不合理现象

1978年以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报业极不发达。1978年是一个转折点,对报业资源进行了从内容到形式、从总量到结构的重新配置。就内容而言,认识到报纸带有商品属性,是信息的传播工具;从结构上,报纸种类开始变得丰富多彩,改变了过去只有党委机关报的格局,形成了以党委机关报为主,各种综合性、专业性报纸为辅的格局。目前,地级城市已基本上有了自己的报纸,一些县,甚至镇也出版了报纸,此外,大量的经济信息类报纸、娱乐类报纸、生活类报纸、企业报纸均纷纷出版。

然而,这次资源的重新配置是伴随着党的中心工作的转移和政治体制改革起步而进行的一种调整,其中带有很强的行政的手段。于是有人误认改革报业资源配置的方式属政治改革范畴,可以滞后于经济改革,因此对如何处理报纸的商品性与政治性的关系、处理劳动产品与宣传工具的关系、处理市场供求与计划安排的关系等等问题一直未予认真考虑和涉及。因而报业资源配置方式至今山河依旧,存在着众多的不合理现象:

供求引导需求。报纸这类特殊的商品,由于它与政治的紧密关系,人们只是强调报纸的政治属性,认为报纸是用物质形态之船承运意识形态之货,报纸全部内容是非商品的。于是便出现供给引导需求现象。报纸传播的全部内容强制让读者阅读,市场无法对报纸传播内容的供与求作出调整,出现供求不平衡。全国2 000多种报纸,1/2 的报纸头版刊登最多的是工作讲活、活动和各种各样的会议,如遇到某些节庆之日,全国的报纸可谓山河一片红,看一张报而见全国之报。到处可以发现这种情况:一方面,同一新闻重复地在不同报纸连篇累牍地出现,形成了“信息洪水”;而另一方面受众急需的信息又久盼不至,形成“信息饥渴”(注:童兵:《市场经济与新闻信息优化配置》,上海:《新闻学》1995年第7期。)。

报纸配比不当。这里有报纸种类配置的不合理,也有报纸分布地区的不合理。我国众多报纸中党委机关报占2/10,行业报占3/10,许多专业报、行业报除有与部分党报同样的缺憾外,还存在内容枯燥、信息渠道狭窄等问题,而读者所需的服务类、信息类报纸严重偏少。再是分布地区的不合理,东部地区人均拥有报纸量,高于西部地区人均拥有量的2倍,特别是穷、老、少、边地区,报纸人均拥有量则更少了。

劳动力资源配置不尽合理。中国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但人力资源却严重不足,新闻工作者全国只有50万,占总人口比例不到万分之五。即使这么一点新闻劳动力资源也配置不甚合理。有1/10 的记者写的新闻是信息重复的。举一例,一项重大活动后,从中央大报到地方小报参与写同一题目的评论员文章者不下万者。有些新闻单位,有的记者写稿子每月超过二三万字,忙得没有休息日,而有的记者却无所事事,每周涂一两笔完事。

种种不合理现象导致我国报业市场发展的不健全。我们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创造了这种精神产品,但其中有不少是无市场目标的,许多办报人并不去追求市场的最大占有率,而只追求某个部门的需求、某个领导的需求;同时它又是无市场定位和无消费层次的,一些报纸只有一个层面:各级领导干部,专业报只有一个读者群:行业主管领导。于是浪费极大,概述如下:

全社会信息资源浪费。信息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信息资源的价值主要是在它传递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传播信息的一个主要途径便是大众传播媒体。传统的大众传媒主要包括报纸、广播、电视,其中报纸历史最悠久,地位也相当巩固,影响也最久远。然而,由于我国报业信息传播的单一和局限,报纸作为信息传播主渠道的作用并没有很好发挥,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各个领域中的信息都不同程度存在着闲置,许多信息进不了我们配置的视野,而人们不得不靠传播小道消息来弥补这些缺憾。信息传播也像工业产品一样是一个加工的过程,由于我们加工程度的有限和加工目的的非市场化,又导致了信息的二次浪费,把本来很好的信息源给糟蹋了。这种情况在我们当前特别,譬如,一条很有价值的经济信息,由于我们在处理时给它加上了许多领导意图和工作色彩而埋没了信息本身,使人们与它擦肩而过,这恐怕是今天我们许多报纸失去读者的重要原因。

人力资源浪费。我国有50万新闻从业人员,但由于我们信息资源配置的单一和加工的单向,信息开发和传播受到了限制。据有关机构统计,我国有近1/5的新闻从业人员空闲或半空闲。以报纸为例,《法兰克福报》是全世界著名的报纸,它只有400多人, 其发稿量却是我国一些拥有上千员工的大报发稿量的一倍。再则因信息源发掘及加工标准的局限,许多员工重复劳动,小报抄大报,大报抄口号,使一些新闻从业人员产生惰性,缺乏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劳动生产率相当低。

读者时间的被浪费。读者是报纸的最终客户,是信息的最终接受者,他花费金钱和时间读报,为的是获得更多的最新的信息。但今天有许多读者看报纸可能从头到尾找不出多少对他有用的信息,这与他花费时间希望得到收益不成比例。有时甚至还会出现负收益,有些报纸由于新闻从业人员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报道没有真实性,文过饰非,甚至还有虚假报道,对读者产生误导,造成了不好的社会影响。

二、我国报业资源配置不合理现象产生的原因

那么导致当今报纸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不协调,其根源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关键是我们至今没有真正意识到作为精神产品的报纸它同样是商品。是商品就得进入市场,而任何商品要赢得市场,就必须以市场为基本导向配置资源。

人类最初生产精神产品,不论是总结生产经验还是文化传播,都不是为了出卖而生产,他们或是为了自己能更好地生活,或是为了自娱,因而最初的精神生产同最初的物质生产一样,都不是商品生产。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产的分工,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产生分离。正如马克思说的:“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开始成为真正的分工”(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6页。 )。有分工就必然有交换,精神产品生产者用精神产品同物质生产者交换物质产品,此时,这种精神产品便成为了商品。

报纸是精神产品中的一种,近代报纸是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是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信息交流的需要而出现的。其商品的性质更为明显,即用经过发掘、加工、整理后的信息向人们进行交换,为了交换成功并获得收益,就必须迎合市场的需要。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报纸是不是商品,能否进入市场,一直以来有各种看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人们认为报纸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它不可能是商品,也不可能进入市场及以市场为导向来配置多方面的资源。三中全会以后,报纸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这一判断被否定了,人们更多地把报纸作为一种宣传工具。而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人们对“宣传工具”这一说法又有了不同的看法:就政治而言,报纸是宣传工具;就市场而言,报纸是商品。有人便概言之,报纸可以作为特殊商品,但它必须以政治为资源配置的导向。

我们认为这个说法不是非常科学。报纸是为了交换、为了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而诞生的一种特殊商品。因而市场选择决定对报业资源的组合,决定报纸对信息资源的组合,决定出什么样的报纸,登什么样的新闻。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正常的资源配置途径是市场需求引导供给、引导资源的组合,进而影响社会的资源配置,使资源发挥应有的作用。反之则适应不了人们的需要,资源的作用不可能被充分发挥出来。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报纸必须与我国的经济体制相适应。我们正在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各种资源的配置已开始接受市场的导向,报纸也不该例外。此外,政治的概念不能涵盖人们全部的精神需求,因而也不能在报纸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当然,报纸作为精神商品,具有它的特殊性。它必定带有它自己的政治属性,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属性,因而它还有超出其商品使用价值以外的其他价值。新闻的使用价值主要在于满足公众及时了解周围世界信息的需要,报纸主办者对客观世界信息的认识反映和采制必然会受其世界观和认识方法的影响,因而必然在新闻产品上表现出某种倾向性或意识形态性(注:王书瑶:《无形价值论》,东方出版社出版,第285页。),这些都会在报纸的信息传播时留下烙印, 进而对受众潜移默化。但这种潜移默化是由办报者自己主观意愿造成的其他价值,不可能成为配置报业资源的导向,就像任何商品不可能服从生产者自己的需要而组织生产一样,它只能服从于市场的需要,服从于消费者的需要。我们讲报纸有政治属性,有政治需求,指的是报纸要服从极大多数读者的政治需求,服从于读者对社会进步的强烈愿望,并按大多数群众的政治意愿去引导其他读者。当一个读者在选择怎样的报纸、怎样的信息时,其实已经把他的政治需求包含其中;而更多的报业正是借助这种政治需求而在报纸中融汇了各种政治元素,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这些政治元素的组织者,这些政治元素只有融入市场中即读者群中,才能发挥它们的作用。从这一基础出发,前面所说的报纸政治属性与商品属性的矛盾便能得到合理的统一。

还有一点我们必须引起注意,政治与商品并非完全对立。不能认为有政治内容的产品就不能成为商品(这在精神商品中如电影、书籍、绘画等中尤为明显),是商品就不能渗入任何意识形态的成份。政治与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对孪生兄弟,政治为经济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由来已久。我们现在讲报纸的政治属性,那是指这种报纸商品带有的成份而言,它是不能替代报纸的商品属性的。我们强调报纸是商品,并且以市场为导向配置资源,那是就报纸的本质而言,它同样不能排斥也排斥不了政治。

三、我国报业资源配置的市场趋势

毋庸置疑,市场应该在报纸资源的配置中起基础性的作用,市场是我们办什么样的报、传播什么样的信息的首选者。就当前我国报纸的现状,要使报纸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革。

(一)改革报业资源配置的机制,形成市场化的配置体系

中国报业改革任务繁重,但首要的是改革报纸资源配置的机制。在报纸新闻资源供给有限的前提下,如何有效地把报业中各种资源分配于各种不同方面,以便用这些资源生产出更多的为社会所需要的产品,这是我们的出发点。任何产业只有做到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才能被认为做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这是我们改革资源配置机制的目的,也是我们报业资源配置机制改革的目的。目前,我们沿用的报业资源配置机制仍然是高度集中的计划机制,从报业的职能、性质到报业的结构、编制、管理都按计划运作,从报纸发行到信息的传播,都有严格的计划安排,这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已明显不适应了。一些报纸,或无生气,信息匮乏;或无读者,发行困难。要改变这种状况,以高度集中的计划为特征的资源配置机制已无能为力了。我们生产报纸,传播新闻信息,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公众的需要,满足市场的需要。马克思说:“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注:《马克思全集》第46卷,第28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趋于完善,当今报业受众市场的需求也已逐步形成,人们开始摆脱计划经济时代的那种被动的读报习惯,自主意识增强,按配需求选择报纸。而报纸的增多,也为这种选择的实现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报业市场变得丰富多采,重大政治新闻、经济类新闻、国际新闻、文化新闻以及消遣、服务、社会、体育等各类新闻都能在这个市场中找到各自的受众。同时这个受众市场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着的,需求结构也在不断地调整。譬如,近几年看经济报道、体育报道的人多了,而看消遣类新闻的读者则在减少;随着我国军事力量的增强,更多的人开始注意军事报道。就一个读者而言,其阅读面也在不断扩大,有人既喜欢看政治类新闻,也爱看文艺类新闻;也有人既看经济报道,也看消遣报道。要满足这样一个既丰富多采又千变万化的受众市场的需求,仅靠计划是不行的。因而完全用计划机制来配置报纸的资源,指导办什么报纸出什么新闻,就会使资源配置走入歧途。尤其是当我们整个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时,报纸资源仍完全按计划配置,这肯定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也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方向。事实上,当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后,我们有许多报纸已开始自觉地进行转轨,按市场需求来引导报纸生产、引导供给,新闻报道搞得有声有色,时效性强,信息量大,切合人们关注的热点、焦点,很受读者的欢迎。而一些仍按部就班者,则陷入了重重困境。因而我们迫切需要建立一个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报业运作机制,将市场机制引入我们的报业,在坚持社会主义性质的前提下,逐步做到报业管理体制市场化、信息传播市场化、报业经营市场化、报纸发行市场化。

对报业的资源配置机制进行改革,必须考虑到我国报业市场的不完善,必须意识到报业资源配置的合理化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绝对的过程,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相对的过程。我们期望通过报业资源配置机制的改革和调整,使报业状况日趋改善。所以说以社会主义的市场机制来配置报业资源是当前一个最佳的方案,是一个比较好的手段,但也不代表是唯一的手段,可以一劳永逸。

(二)调整目前报业结构,形成合理的报业资源配比

引进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使资源得到合理的组合,形成适应市场经济的报业结构体系,这是报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报业资源配置的一个关键问题。结构的调整,主要分两个层次。一是报业结构的调整;二是新闻信息结构的优化配置。

尽管到1998年底,我国各类公开的和内部发行的报纸已有7000多种,但仔细分析这些报纸的种类,存在着非常不合理的结构。如在我们这些报刊中,专业报、行业报占的比例太多,而恰恰是这些报纸最不为读者所喜爱,而受读者欢迎的高层次党报、晚报、信息类报则相对偏少。因此,国家从1995年开始对报刊进行整顿,开始调整报业结构。但笔者以为,在宏观管理的基础上调整报业结构,应该引进市场机制,按市场的需求、读者的需要,通过市场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来优化报业结构。因为市场不可能使任何一种无效用的资源投入持久化,市场能够成为使报业结构符合高效率标准的重要手段。

报纸信息资源的调整,应该是我们报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突破口,报纸信息资源配置要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步,实现最优化配置,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充分的信息保证和舆论支持。这样,我们就应该真正摆脱过去我们配置信息资源只考虑政治导向,按领导的需要来配置报纸信息资源、传播新闻信息的习惯。目前我们报纸的信息结构存在三多三少的状况:会议报道多、指导工作多、领导讲话多;而读者关心的新闻少、实用的新闻少、高值信息的新闻少。这种不合理结构之所以存在,根源是我们在配置信息资源结构时完全以政治为导向,而且这个政治的概念又是很狭隘的。今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人们迫切需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配置信息资源中的主导作用,处理好领导新闻与一般群众新闻、基层新闻的关系,处理好政治新闻与经济新闻的关系,经济新闻中处理好生产与流通的关系,流通新闻中处理好营销与消费的关系,综合新闻中处理好国内新闻与国际新闻的关系等等;在新闻形式上处理好通讯与消息的关系,文字与图片的关系,要闻版与其他版的关系。总之,要形成适应市场、适应多层次读者需求的报纸信息结构。

(三)完善报纸的评判方式,形成以高质量的读者阅读率为主的评判标准

“新闻有四大属性:政治属性、信息属性、文化属性、商品属性”(注:梁衡:《论报纸的四个属性》,《中国报刊月报》1996年第2 期。),但过去我们评判一张报纸,评价一条新闻,唯一的标准是政治标准,唯一的裁判是领导,这就使得我们不能完整地得到市场对报纸需求的真实信息反馈,不能得到消费者对报纸品种、质量(包括政治质量)的综合评价,导致供与求之间的信息链出现断裂。在计划经济时期,也许这种评判标准和方法是与当时的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但当我们开始进入市场经济以后,这就明显不适应了。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我国人民的文化素质在不断提高,思想意识在不断成熟,他们已不可能像过去那样需要别人来教他们读什么报纸、怎样去读报纸,他们有自己的辨别力、鉴赏力。在市场面前,他们的需求能代表公正的选择。因而,当前我们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应该建立起一套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的、以读者为中心的、集新闻四大属性为一体的综合性的评判标准,并通过市场来反映这一标准的执行情况,通过消费者来评判报业结构、报纸质量,进而优化我们对报业资源的配置。

办报要以读者为中心,就意味着我们的精神产品生产要按照市场的需求和读者的需求来高质量地组织。这是我们报人需要认真思考、精心操作的。在现代社会里,名牌有超常的市场占有率,因此,创造报纸的品牌意识——名牌专栏、名牌报道、名牌记者、编辑等等是我们生产经营报纸的核心。这几年报业已逐步进入市场,但事实上报业进入市场相对滞后于企业的进入,因而多数报纸仍带着计划经济的镣铐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游泳,显得力不从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把创名牌作为报业融入市场的突破口,不失是一个好办法。名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是一笔潜在财富,是报业发展最需合理配置的资源。另一方面,报纸经营者在生产和交换的过程中,都要努力以最少的投入来制作最好的产品,努力提供公众最关注、最需要的重大新闻、独家新闻,创名牌是最佳途径。一张报纸的名牌栏目、一旦形成,受众会对它一往情深,他们可以通过名牌栏目,更快捷、更准确地获得信息,享受到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我们提出以读者为中心,这里要强调的是这个“中心”已包含对读者的引导。任何商品都有一个引导需求的问题,引导需求也是市场导向的一个重要方面。产品“它生产出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和消费的动力”(注:《马克思全集》第46卷,第30页。)。报纸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它需要适应市场,以需定供,但除此之外,它还肩负引导需求的责任。再则,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非经济因素的干扰仍较大,资源的约束情况仍然很严重,报业更需要重视这种引导性,更要用高质量、高品位的产品去引导受众的消费需求,提高受众的消费品位,增长受众的消费能力。但有一点必须坚定,需求引导供给,市场引导生产,这是最基本、最根本的规律。

(四)改善报业资源的宏观调控,形成市场配置报业资源的保障体系

我们进行的是现代市场经济,宏观调控已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全放任自流的市场经济必然失败,完全用市场来配置报业资源,也会导致混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生产者是在效益最大化的原则指导下,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和市场价格状况做出经营决策的,与此同时,读者也是本着既节省支出,又能最大限度满足阅读需求的原则确定需求决策的。人们在分别作出这两类决策时,有时可能做到微观利益与宏观利益的统一,有时很有可能使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会出现以社会利益的损失为代价换取个体利益扩张的情况,这时,资源配置会出现畸型。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有许多非市场因素影响着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变化。由于报纸是一种特殊的商品,非市场因素对它影响更大,如社会政治制度、文化背景等等,与报纸生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市场不能完全起到决定性的调节作用。另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刚刚起步,市场体系不很完善,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宏观调控显得尤为不可缺少。

我们在对报业进行宏观调控时,决不能用计划经济的手段进行行政干预。在这一点上,过去我们曾陷入了误区,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等同于计划经济,以为宏观调控就是行政命令。有些报纸的稿子编辑、版面安排都是统一的,一个标题字号的大小也来自于计划,有统一的规定,这些做法其实与宏观调控是相悖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宏观调控的目标是: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报业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调控的作用主要是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为市场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宏观调控的对象不是某张报纸,而应该是报业市场,不是某篇报道,而是整个办报导向。具体说,一是新闻立法,这是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新闻法规和制度,能在市场经济运行中构筑起宏观管理的基本框架。用规范化的法规调控和管理报业,符合市场经济的特点和要求。二是制定报业市场体系的总体规划,逐步建立起种类完备、布局合理、多层次、多功能的市场架构及健全统一的、开放的、有竞争的市场规范和制度。三是确定宏观调控的重点,即报纸新闻传播内容的总体导向,使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向相适应、相协调,与全社会利益相一致,与公众的长远利益相一致。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报业完全地、真正地进入市场是一个历史的必然,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报业真正进入市场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让市场在配置报业资源中起好基础性的作用,还需要不断进行探索。

收稿日期:1999—09—16

标签:;  ;  ;  ;  ;  ;  ;  ;  ;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报业资源配置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