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肛管插入深度延长婴幼儿灌肠药液保留时间效果观察论文_伍中华

(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 宜宾 644000)

【摘要】目的:观察增加肛管的插入深度对婴幼儿灌肠药液保留时间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思密达保留灌肠的154例腹泻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肛管插入深度为7cm~10cm,实验组肛管插入深度为10cm~15cm,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药液保留时间。结果:实验组患儿药液平均保留时间为(95.23±36.02)min,对照组患儿药液的平均保留时间为(18.26±10.60)min,实验组患儿的药液保留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增加肛管的插入深度能有效延长灌肠药液的保留时间。

【关键词】 肛管;灌肠药液;插入深度;保留时间

【中图分类号】R7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2-0057-02

保留灌肠是儿科疾病治疗的一种常用技术,多用于肠道感染治疗、催眠和镇静等,药液在患儿肠道中保留时间越长吸收越多,所发挥的药效越大,进而临床疗效越好。为了灌肠肛管插入深度对灌肠药液保留时间的影响,本文应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了探讨,详细情况如下文所示。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6年6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思密达保留灌肠的154例腹泻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腹泻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无智力障碍、语言障碍以及合并心、肾、肝严重疾病患儿,所有患儿家属均了解此次研究内容,均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应用数字随机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有77例患儿,其中有37例女性患儿,40例男性患儿,患儿的年龄在9~24个月之间,平均年龄为(13.25±3.91)个月,平均体重为(9.52±1.38)kg。实验组有77例患儿,其中有39例女性患儿,38例男性患儿,患儿的年龄在9~24个月之间,平均年龄为(13.50±2.83)个月,平均体重为(9.36±1.09)kg。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患儿在性别、年龄、体重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有对比分析价值。

1.2 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后均实施对症治疗,并由专职护理人员实施保留灌肠。将3g思密达加入20ml生理盐水中进行保留灌肠,2次/d。首先将生理盐水加热至40摄氏度左右,加入思密达进行搅拌,待思密达充分溶解后,用20ml的注射器抽吸,与一次性头皮针软管连接,将管内空气排尽,石蜡油润滑前段。患儿借助体位垫取俯侧卧位,臀部抬高10cm,保证患儿的舒适与安全。操作者一手将患儿肛门搬开,另一手将肛管轻轻插入到预定长度后缓慢进行药液注入,药液注入完毕后将肛管反折拔出。并指导患儿家属保持患儿臀部抬高10cm,平卧0.5h。其中对照组患儿的插入深度在7cm~10cm之间,实验组患儿的肛管插入深度在10cm~15cm之间。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药物保留时间,即灌肠后距离第一次排便时间,并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统计所得的所有数据应用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χ2比较对计数资料进行分析,用(%)表示,t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分析仪,用(x-±s)表示,如果P<0.05说明差异较大,且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药液保留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显著(P<0.05),详细情况如表所示。

3.讨论

肠道属于肌性器官,对压力反应非常敏感,且结肠比直肠长,容量大,当直肠内积聚药液时,压力增大,直肠壁产生兴奋,刺激神经产生排便反应。正常情况下,肛门内括约肌处于相互协调状态,具有允许气体排出但防止液体、大便溢漏的作用[1]。此外,在生理状态下,除了排便时与排便前,直肠这一段是空的,只有当液体和粪块由乙状结肠进入直肠后才会出现排便反射。

思密达也称之为蒙脱石散,对腹泻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临床治疗除了口服以外,还常用其进行保留灌肠治疗,对消化道内病毒、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有较强的固定抑制作用,同时具有改善肠道的吸收和分泌功能;提高黏膜质量,能有效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攻击;不影响其他药物的吸收和作用。在《护理学基础》中明确规定成人保留灌肠的插入深度应在10cm~15cm之间[2],但是对小儿保留灌肠的深度没有明确说明,我科室以往小儿保留灌肠的肛管插入深度在7cm~10cm之间。但是从解剖学进行分析,婴幼儿的十二结肠约长20~40cm,直肠约5~7cm,肛管的长度为2~3cm,因此直肠与肛管的长度共计10cm左右。以往肛管的插入深度在7cm~10cm时,灌肠时肛管顶端仍处于直肠内[3],灌入的药液位于直肠,容易引起直肠壁兴奋,进而产生排便反射,导致药物很快被排出体外,难以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实验组的患儿肛管插入深度在10cm~15cm之间,与对照组相比深5cm,这一长度超出直肠与肛管的总长度,灌肠时药液位于乙状结肠下端,乙状结肠容量大,药液灌入后对直肠所产生的压力较小,不会导致直肠壁感受器兴奋,因此患儿不会立即产生便意,有效延长了药液在肠道中的保留时间[4],让药效能充分发挥,促进临床疗效提升。此次研究,实验组患儿的药液平均保留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提示增加肛管的插入深度能显著延长灌肠药物在肠道中的保留时间,药液被充分吸收,固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临床疗效提升。

综上所述,增加肛管的插入深度能有效延长灌肠药液的保留时间,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患儿病程,有效减轻患儿痛苦,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杨梅,冯先琼,黎贵湘,等.急性胰腺炎中药灌肠肛管插入长度的临床疗效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4):328-329.

[2]罗伟香,陈晓莉.带气囊肛管的滴液式灌肠器应用于肝性脑病保留灌肠效果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2152-2155.

[3]韩洁.一次性吸痰管代替肛管灌肠在临床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7):3346.

[4]武华,席慧萍.肛管插入不同深度及不同体位时对婴幼儿水合氯醛灌肠效果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0,39(9):1269-1270.

论文作者:伍中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1月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  ;  ;  ;  ;  ;  ;  ;  

增加肛管插入深度延长婴幼儿灌肠药液保留时间效果观察论文_伍中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