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敬瑜
珠海市建筑设计院 广东省 珠海市 519000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从事建筑结构设计的实践经验,通过对珠海中南加华城市广场工程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实例的分析与总结,简要介绍设计过程中的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荷载效应取值、结构方案比选、特殊部位处理等建筑结构设计要点。
关键词:刚接筒体-稀柱框架结构;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人防结构设计;结构设计软件
一、工程概况
中南加华城市广场工程位于珠海市金湾区西湖片区山湖海路北侧,金泓路东侧,为金湾区航空城黄金地段。项目总建筑面积43595.12㎡,其中1#办公楼建筑面积24879.67㎡,其中1-2层为综合商业,3-19层为综合办公,2#办公楼及垃圾房建筑面积2291.22㎡,地下车库2层,面积15630.24㎡,其中负二层含三个防护单元共5689.72㎡,防护等级为核六级、常六级。底板面标高-9.20m,室外地面标高-0.3m,裙房屋面标高为10.50m,塔楼屋面标高为78.40m。
裙房长约102 m,宽约84 m,塔楼与裙房间设2道抗震缝分开3个结构单元。塔楼单元长34 m,宽约28m,核心筒宽度8.6,满足筒体总高度的1/12。工程结构安全等级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乙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烈度7度,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设计基本加速度0.10g。地面粗糙度类别B类,基本风压W0=0.85KN/㎡。抗震等级:塔楼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嵌固端为地下室负一层板面,塔楼框架、剪力墙及相关范围地下室框架抗震等级皆为二级;裙房及地下室采用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
附图 标准层结构平面图及塔楼三维模型图
二、基础及地下室设计:
2.1 地质情况:
根据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2017年12月提供的《珠海中南加华城市广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在勘探孔控制深度范围内,场地地层按成因类型自上而下分为人工填土层、冲填土层、淤泥、淤泥质粘土、粘土、中粗砂、砾质粘性土、全风化花岗岩、强风化花岗岩、中风化花岗岩等。,场地土类型为软弱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拟建场地地下水对砼结构具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结构具弱腐蚀。地基砂土无液化、软土无震陷。抗浮设防水位取室外场地完成面标高。
2.2 基础及底板设计:
本工程采用桩型为PHC-AB500预应力管桩,持力层为强风化花岗岩层,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2000kN,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400kN。承台及底板混凝土强度为C35,核心筒下联合承台厚度为2.2m,其余常规承台厚度为1.2m~1.5m。桩承台及防水板采用JCCAD及盈建科计算,防水板厚度650mm,板面钢筋采取通长筋及局部附加通长筋的方式,底筋采取通长筋及承台周边附加钢筋的配筋方式。对比抗浮设防水压力工况与常年水位水压力+人防荷载工况两者内力,最终仍为抗浮设防水压力工况控制。当防水板无法满足抗浮水压力的冲切验算时,采用承台加腋的方式处理。
2.3 负一层楼盖及地下室顶板设计:
地下室柱跨为6.0m×8.0 m~8.2m×9.0 m,综合考虑采用大板结构形式。当建筑与设备专业对层净高有较高要求且有人防及覆土的情况时,采用梁端加腋的结构形式减小跨中高度以满足要求。板厚选取250~300mm,梁截面为300×800 mm ~400×900 mm,梁端竖向加腋尺寸取1000x300。消防车荷载考虑覆土厚度的折减,对于首层中庭及吊挂较密集的区域预留足够的荷载。仓库、冷库、冷冻机房活荷载10kN/㎡,卸货区15~20kN/㎡。
2.4 人防区设计:
本工程为地下二层附建全埋式人防地下室,平时使用功能为地下停车库,战时使用功能为二等人员掩蔽部,人防抗力等级为甲类核6级常6级。共设置3个防护单元,12个抗爆单元。人防建筑面积总计5721.41平方米。战时共掩蔽3720人。人防地下室等效静荷载标准值:人防区顶板为55 kN/m2,人防区底板为25 kN/m2,外墙为50 kN/m2。临空墙(kN/m2):车道、楼梯、竖井处皆为130,相临普通地下室侧为110。临战封堵构件(kN/m2):室内出入口为140,相临普通地下室侧为110。防护密闭门门框墙(kN/m2):车道处240,楼梯、竖井处200,相临普通地下室侧为170。战时主要出入口楼梯(kN/m2):正面荷载60,反面荷载30。结构分析软件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2010;北京理正人防工程结构设计软件4.0PB1;理正工具箱软件7.0。墙体为非对称配筋,并采用附加短筋与通长筋间隔布置的方式,临水面钢筋间距不大于150mm。人防墙体受力钢筋配筋率不小于0.25%。
三、塔楼设计:
3.1 结构方案比选
筒体—框架结构体系主要分两类:(1)铰接筒体-稀柱框架结构:楼屋面梁与周边框架及筒体连接为铰接,或厚板无梁结构等。 (2)刚接筒体-稀柱框架结构:楼屋面梁与周边框架及筒体连接为刚性连接。根据地震烈度、风压值、及建筑使用要求等综合考虑,采用刚接筒体-稀柱框架结构。
3.1.1 空心楼盖结构体系与传统梁板结构体系对比。采用现浇空心楼盖结构体系,通过框架间设置宽扁梁或加腋梁与筒体刚接满足刚度要求。此方案优点在于相对传统梁板体系自重更小,框架柱截面更小,含钢梁也略有减小。但空心楼盖芯模造价较高,而梁加腋也会增加模板量及相关人工费,且施工时需专门论证等工序耗费工期。综合地区工程经验及建设单位意见考虑,仍采用传统混凝土梁板结构体系。对于裙楼部分集中商业的楼层,由于柱截面对建筑使用要求影响较大处,个别采用钢骨混凝土柱。
3.2 构件截面及材料选用
裙房部分,大部分框架梁截面300mm×700mm,次梁250mm×550mm;主体核心筒部分,大部分框架梁截面300mm×800mm,次梁250mm×550mm。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底板、地下一层板均为C35,其中底板为P8抗渗混凝土、顶板为P6抗渗混凝土;顶板至屋面为C30。核心筒外围墙厚为300mm,内墙厚分别为300mm和200mm。裙房部分框架柱截面600mm×600mm;与核心筒相连框架柱截面900mm×900mm减小至600mm×600mm,其中基础顶面至裙房顶面框架柱内增设型钢。墙、柱混凝土强度等级:纯地下室墙、柱为C35;主楼部分基础顶至4层为C45,4层至7层为C40,7层至10层为C35,10层以上为C30。钢筋材料为HRB400。
3.3 结构计算及分析
本工程计算分析采用采用SATWE。自振周期与振型:结构的前3阶周期如下:1、 2.4751s,扭转系数0.01;2、2.3007s,扭转系数0.17;3、 2.1699s,扭转系数0.82;T3/T1=0.88<0.9。分析过程振型数为10个,且程序自动考虑2个主轴方向的质量系数均满足90%以上。最小刚度比皆大于1,最小楼层受剪承载力比,X向为0.90,Y向为0.91。最小剪重比:X向为2.25%,Y向为2.57%。最大层间位移角,X向为1/1107,Y向为1/1160。最大位移比:X向为1.26,Y向为1.35。框架柱的倾覆弯矩百分比在31%~42%之间。
3.4 关键部位处理及抗震构造措施
1、筒体四角从基础顶面至屋顶均设置约束边缘构件;核心筒外墙连梁设置交叉斜筋。2、中筒内部洞口之间楼板厚度均为150mm、角部楼板板厚120mm,且最小配筋率均取0.25%,双层双向配筋且间距不大于150mm。
四、结语:
对于框架核心筒结构,需认清结构的受力特性,做好核心筒剪力墙、外框架柱的布置方案,实现多道抗震防线的概念,分配好周边框架与核心筒之间的刚度,从整体上保证力流的简洁、顺畅。本文结合某框架核心筒综合办公楼结构设计实例,简述该结构形式设计要点并提出了可行的设计思路。
参考文献
[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北京出版.
[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北京出版.
[3]朱炳寅.《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应用与分析JGJ 3-201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北京出版.
[4]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北京出版.
论文作者:刘敬瑜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结构论文; 人防论文; 框架论文; 地下室论文; 荷载论文; 截面论文; 核心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