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结肠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护理要点;心得探究
结肠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有效方法,但肠道出血、吻合口瘘是结肠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治疗常见并发症,可延迟患者术后康复进程,且可带来生理和心理创伤,需要借助有效的护理,预防出血、感染发生,加速康复进程,减少医疗负担 [1]。本研究探讨了结肠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的护理要点及心得,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6年10月-2018年10月90例结肠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治疗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全方位护理组年龄23-76岁,平均(45.78±2.34)岁。息肉数目: 33例单发,12例多发; 息肉 1~5 cm,平均直径( 1. 85±0. 41) cm; 27例有蒂,18例无蒂。男女分别是29例和16例。常规化手术室护理组23-75岁,平均(45.38±2.89)岁。息肉数目: 32 例单发,13例多发; 息肉 1~5 cm,平均直径( 1. 82±0. 45) cm; 26 例有蒂,19 例无蒂。男女分别是30例和15例。两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化手术室护理组施行常规护理,常规做好手术准备,做好手术配合。
全方位护理组应用结肠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治疗全方位护理。①心理护理:了解患者心理状态,介绍结肠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治疗优势和安全性,介绍成功案例,减轻患者心理负担。②术中护理。术中给予结肠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生命体征监测,维持结肠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体温正常,对室内温度、输液量等进行调节,并给予输液加温和保暖床垫维持稳定体温。术中严格消毒,执行无菌操作。③术后护理。术后禁食24h,之后逐渐给予流食、半流食和普通食物,循序渐进,及时补充水分,维持大便通畅。术后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并给予血凝酶肌注预防出血,为修复肠道黏膜可给予丙氨酰谷氨酰胺稀释之后静滴。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出血、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疼痛减轻时间;护理之前和护理之后的不良情绪和疼痛情况;并发症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SPSS25.0统计结果P<0.05显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护理前后不良情绪和疼痛情况相比较
护理前两组不良情绪和疼痛情况相近,P>0.05;护理后全方位护理组不良情绪和疼痛情况优于常规化手术室护理组,P<0.05。如表1.
表1护理前后不良情绪和疼痛情况相比较(x±s)
2.2两组手术出血、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疼痛减轻时间相比较
全方位护理组手术出血、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疼痛减轻时间早于常规化手术室护理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手术出血、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疼痛减轻时间相比较(x±s)
2.3两组并发症例数相比较
全方位护理组肠梗阻0%(0/45)、吻合口瘘人数2.22%(1/45)低于常规化手术室护理组13.33%(6/45)、13.33%(6/45),P<0.05。
3讨论
结肠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治疗虽然是微创手术,但也是侵入性操作,可带来应激和并发症,主要是因为创伤结肠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治疗创伤和术中操作容易引起吻合口瘘等并发症,需要做好相关护理[2]。
在护理方面,全方位护理通过对结肠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在身体和心理上采取相关护理,可把握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并通过全程给予优化生理护理,减轻患者痛苦,使其具有更好的治疗体验,减轻痛苦和减少并发症[3-4]。
本研究显示,全方位护理对结肠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治疗护理效果确切,可减少并发症和加速恢复。
参考文献:
[1]周丽.护理干预对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老年患者的影响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5):157-158.
[2]郑海霞.电子结肠镜下直肠息肉电凝切除术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26(09):72-73.
[3]苏晓云.综合护理在内镜下小儿结直肠息肉切除术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肛肠病杂志,2019,39(04):59-60.
[4]崔文娟,蔡杰超,巩颍.结肠镜辅助腹腔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治疗直肠息肉的临床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05):802-804.
论文作者:史韶淑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息肉论文; 直肠论文; 结肠论文; 切除术论文; 镜下论文; 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