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药苦口利于病论文_郭芳英

良药苦口利于病论文_郭芳英

——赏析吴克诚的《熬药》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 西安

【内容摘要】本文从丰富的内容、深刻的寓意、形象的文字等三个方面欣赏吴克诚的《熬药》,旨在给读者以参考。

【关键词】文火熬药 苦药祛病

《熬药》是一篇优美的散文,选自2003年第6期《散文》。本文通过说明药的炮制过程,描写熬药的方法及情形,列举治国之药实例,并用“我”的受教育经历现身说法,揭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

一、丰富的内容

题目《熬药》富于概括力,是浓缩型的,内涵丰富,值得体味。所熬之“药”既指治病之药,也指治国之药,还指教育之药,本文内容根据这三者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①—③自然段):治病之药

文章开头先解释了“药”。药是亡去很久的草,用了一个“亡”隐含了作者对药的敬意。但这“药”是“所谓”的药,真正的药是经历劫难的,经历晒、烘、焙、炒——九九八十一劫,才能成为真正能治病的药。正如人要经历磨难,经历挫折才能成长才能成功一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孟子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也是这个道理。没有经历千锤百炼,就不能成大器。作者用“药”的炮制过程揭示药身世沧桑的特点。正因为身世沧桑,所以给人治病时需要熬,掌握火候,掌握时间,掌握水量,把多种药用成分熬出来,熬出沧桑,熬出药效,才能用以治病救人。就像人生一样,没有煎熬,没有磨难,没有坎坷,是难有作为、难有成功的,彩虹总在风雨后,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这是第一部分,写的是制药熬药。

第二部分(第④自然段):治国之药

这一部分深入了一层,把治病之药引申为治国之“药”。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用美女和宝器贿赂吴国太宰嚭,换取吴王夫差对越国的赦免。接着又亲自到吴国给吴王阖闾看坟墓,给吴王夫差喂马,奴才一般低眉顺眼地伺候吴王夫差,骗取了吴王夫差的信任,以为其真心归顺,继而放回越国。回国后,越王勾践采取一系列措施,筹谋复国大计。自身卧薪尝胆,磨练意志,不忘国耻;鼓励国人生产生育,十年生聚,为打败吴国蓄积力量;对待敌人,贿赂吴王麻痹吴王;收购吴国粮食,使其粮库空虚;赠送木料,耗费吴国人力物力大兴土木;散布谣言,离间吴国君臣,使忠臣伍子胥被杀;使美人计,消磨夫差精力,使其不问政事。越王勾践善用文火熬“药”,不慌不忙,轻拢慢捻,用二十年的时间熬一副复国之“药”,终于打败了夫差,报了仇,雪了耻,这叫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得慢慢来,不能操之过急,这句话体现了老子“文火治国”的思想,勾践做到了,所以他成功了。而伍子胥呢?他有才能,也有忠心,他急吾国之所急,但急火攻心,劝谏吴王近贤臣远小人时不讲方式方法,出言不逊,冒犯吴王,结果不仅没有挽救吴国,还赔上了一条性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正反两个例子加以对比,对比出“文火熬药”的好处,“急火熬药”的弊端。

接下来作者把唐太宗善喝苦药和纣王咽不下去进行对比。魏征直言进谏,善于给唐太宗献苦药,唐太宗有时也不情愿喝下,甚至都动了杀魏征的念头,但为了国家大计还是硬着头皮喝下,终于喝出个“贞观之治”来,真可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而纣王呢?他咽不下苦药,听不进忠言,宠幸妲己,戕害忠良,祸国殃民,终于导致亡国。

一正一反例子对比,对比出善喝苦药善听劝谏的好处;咽不下苦药,听不进劝谏的下场。

这是第二部分,写的是治国之“药”——文火出药,苦药祛病。

第三部分(第⑤自然段)教育之药

作为父亲,教育孩子是应尽的义务。父亲的教育之“药”,孩提时候的“我”只当耳旁风,置若罔闻,甚至还嫌父亲唠叨,不解“药”,拒绝“药”。但事过境迁,父亲不在了,自己长大了,才意识到父亲的良苦用心,才体味到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真谛。其实,父亲也有如草药一样的沧桑经历,也积累了为人处世的“药方”,也有用“药”治人的能力。老人过的桥比晚辈走的路都多,老人吃的盐比晚辈吃的饭都多,老人是智慧的化身,是经验的化身,多听老人言,就能少走弯路,少吃苦头。“我”后悔自己不该不解“药”,拒绝“药”。文章以“从生到死谁能离得了那些药”作结,提醒人们要善于听劝,善于接纳不同意见,善于听取逆耳之忠言。

二、深刻的寓意

文章中的“药”是有深刻寓意的。“越王勾践很善用文火熬药”寓指的是越王勾践的复国之策:卧薪尝胆,十年生聚 ;伍子胥“输在一个‘急’字上,一急,药糊了”寓指的是伍子胥心太急,没有达到劝谏的目的,反而招来杀身之祸。魏征“善献苦药”寓指的是魏征向唐太宗进谏;纣王“咽不下去”的苦药寓指的是纣王拒绝忠臣的进谏,不听利于行而逆耳的忠言。从整篇文章看,“药”除了指治病之药外,还指治国之道,教育之道。

三、形象的文字

1、形象的描写

描写文火熬药,借用白居易《琵琶行》里弹琵琶的指法动作“轻拢慢捻”,形象生动地再现了熬药要用文火、小火慢慢地熬,不能用猛火、大火快速地熬。

2、生动的比喻

把熬药时的火苗比喻成花瓣,把锅中泛起浪花的药比喻成花中蕊,形象生动逼真。

3、神似的通感

“药香如蝶,满室翩跹”,意思是药的香味像蝴蝶一样,满屋子翩翩起舞。香味是用鼻子嗅出来的,是嗅觉形象;翩跹是用眼睛看出来的,是视觉形象。用视觉形象“翩跹”来形容嗅觉形象“香味”,这种修辞叫通感。满屋飘飞的香味,就像满屋飞舞的蝴蝶一样,不仅形似,而且神似,给人以栩栩如生之感。

文章虽然不长,但内容充实,血肉丰满;语言形象,富有魅力;寓意深刻,耐人玩味,值得一读。

【参考文献】百度百科

论文作者:郭芳英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2

标签:;  ;  ;  ;  ;  ;  ;  ;  

良药苦口利于病论文_郭芳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