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413500
【摘 要】目的:研究和分析急性期脑出血(ICH)血压水平与临床表现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110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临床资料,探讨患者血压与临床症状、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1)SBP>180mmHg组出血量>30ml患者比例高于出血量10~30ml、<10ml;(2)血肿扩大患者MAP、△SBP、SBP较非血肿扩大组更高,DBP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死亡患者PP高于存活患者,存活与死亡患者SBP、DBP、MAP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MAP<130mmHg存活率85.33%,高于≥130mmHg存活率68.57%(P<0.05)。结论: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血压水平与出血量、血肿扩大程度密切相关,直接关系到患者存活率,故加强急性期脑出血血压控制,确保血压平稳性,可降低死亡风险,改善预后。
【关键词】急性期脑出血;血压;临床症状;预后;相关性
急性期脑出血(ICH)多伴有高血压,80%患者出现血压升高,若血压未及时得到控制,将增大死亡风险。因此科学合理的控制血压,可降低脑卒中发生风险及死亡风险。我院针对110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作分析,探讨急性发作期血压、临床症状、预后之间的关系,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0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所收治,男性68例,女性42例;年龄55~80岁,平均年龄(62.09±7.68)岁;发病至入院时间3h~24h,平均(8.23±2.06)h。纳入标准[1]:结合临床症状,经CT或MRI检查,均确诊为脑出血;住院时间≥2周;发病至入院时间<24h;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脑外伤、冠心病、糖尿病、脑肿瘤、神经、肾脏、肝脏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死亡者,非高血压性脑出血、脑干、脑叶、小脑出血者;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采用标准水银柱台式血压计对血压进行测定,入院第一天每4h测量1次,第2、3天每6h测量1次,第4、5天每8h测量一次,第6、7天每12h测量1次,持续测量2周以上,以此计算出住院时间内患者平均血压水平,包括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计算方法[2]:△SBP=发病后SBP值-基础SBP值。MAP=DBP+1/3(SBP-DBP),PP=SBP-DBP。采用多田公式对出血量进行测定:长×宽×高×π/6。
1.3 评价指标
参考血肿扩大判断标准[3],发病24h后病情明显变化者,经CT检查时显示出血体积比,初始体积>30ml血肿,若血肿量>10%判断为血肿扩大;初始体积<30ml血肿,若血肿量>33,则判定为血肿扩大。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预后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组研究获得数据建立数据库,在统计学软件SPSS20.0中作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处理,计量资料主要通过(`x±s)描述,独立样本经t检验;采用(n%)表示计数资料,数据比较经x²检验,如果结果为P<0.05,则代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出血量与血压关系
SBP>180mmHg患者,出血量>30ml者所占比例高于出血量<10ml、10~30ml比例,说明血压水平与出血量呈正相关,见表1。
3 讨论
脑出血(ICH)是神经内科临床常见病,可引起严重的、永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并发症。多数ICH患者由脑小动脉变性、坏死引起微血管瘤所致,均伴有动脉硬化和高血压。脑出血急性发作多伴有高血压,血压持续增高,会增大死亡风险。据相关研究表明[4],高血压、酗酒等因素与急性期ICH密切相关,但并非所有ICH患者都具有上述可辨别因素,还包括抗凝剂应用、出血性脑疾病、动脉瘤破裂、动静脉畸形、血管异常疾病等因素。血压升高,将导致血肿扩大,增加死亡风险,且降低SBP水平,可降低死亡率。是针对60~70岁老年ICH患者,SBP每降低10mmHg,脑卒中发生风险减少1/3,致残率与死亡率也随之降低。因此分析和探讨急性期ICH危险因素,并研究血压水平与临床症状的关系,对治疗、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组结果表明,当SBP>180mmHg时,出血量>30ml的患者明显增高,同时血肿扩大与△SBP≥50mmHg、SBP≥220mmHg、MAP>150mmHg存在一定的关系,提示急性期ICH患者血压于出血量、血肿扩大等临床症状存在密切的联系。在DBP和SBP水平评估中,PP可综合反映两者情况,且对脑血管事件具有较高的预测作用。MAP可评估DBP和SBP水平,是衡量血压的重要指标[5]。在本组研究中,死亡患者入院时PP高于存活组,MAP<130mmHg患者,存活率高于MAP≥130mmHg患者,提示PP升高,促进动脉牵拉,增大了血管壁压力,其弹性成分出现疲劳,甚至断裂,加重动脉硬化的发展,大大增加了死亡风险。因此ICH急性发作时,应有效控制血压,确保其保持平稳状态,可降低死亡率,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急性脑出血患者血压水平与出血量、血肿扩大密切相关,并与患者存活率具有一定的联系,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控制ICH急性期血压水平,如降压、脱水等,减少出血,减少风险死亡,从而确保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丁倩倩,邵国富,魏义兰等.脑出血急性期血压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7):977-980.
[2] 王蓬莲,赵性泉.血压水平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41(9):812-816.
[3] 陈胜海.脑出血急性期血压水平与继续出血及预后的关系[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1,19(5):529-531.
[4] 杨帆,申明峰,姚宏伟等.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患者急性期血压调控及预后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29):19-20.
[5] 姜剩勇,谭兴春.急性期脑出血血压水平与临床表现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21(6):27-28,29.
论文作者:马慧丽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7
标签:脑出血论文; 血压论文; 患者论文; 血肿论文; 急性期论文; 水平论文; 存活率论文; 《航空军医》2015年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