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对于疫苗安全性与风险沟通的认识。方法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对本乡镇以及周边乡镇卫生院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共50人进行访问调查,收集分析其对疫苗安全性和风险沟通意识的了解、看法。结果50名免疫规划工作人员中,50名受访者中,有31名(62.00%)认为国产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同进口疫苗一样,9名(18.00%)认为前者更佳,10名(20.00%)认为后者更佳;14名(28.00%)受访者对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仍缺乏认识或者没有使用过;37名参与到异常反应事件处理工作的受访者中有22名(59.46%)认为及时的解释说明、有效沟通和对症治疗是处理异常反应事件的有效方式;15名(40.54%)受访者认为及时对症治疗并做好补偿处理是关键,在此基础上同监护人进行沟通可减小异常反应事件对人们对疫苗信任度、补充免疫接种的影响。结论 大部分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对疫苗安全性有正确的认识和充足的信心,也意识到风险沟通的重要性,但是仍有少部分免疫规划人员对部分疫苗缺乏正确了解,也没有足够重视风险沟通,有关单位需采取相应措施提升免疫规划工作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
【关键词】免疫规划;疫苗安全性;风险沟通意识
前言
免疫规划是我国有效防控传染性疾病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纳入免疫规划的接种疫苗已达到15种,包括流行性脊髓脑膜炎、流行性脑炎、甲型肝炎等,极大地降低了常见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但是随着免疫接种疫苗种类和针剂次数的增加,儿童免疫接种异常反应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同时也对免疫规划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服务质量等各方面的要求也愈加严格[1-3]。本次研究主要调查分析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对于疫苗安全性与风险沟通意识,现作如下报道。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本次调查研究对象为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本乡镇以及周边乡镇卫生院从事免疫规划工作的医务人员,受访对象共50人,年龄为25~50岁,平均年龄为41.22±5.13岁;工作经验1~20年,平均12.12±2.10年,其中1~3年10名,3~5年15名,5年以上25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方法
由本单位防保科医生组成调查小组,共8名,采用自拟的调查访谈提纲对本乡镇以及周边乡镇卫生院免疫规划工作人员进行调查访谈,内容主要包括对国产疫苗、进口疫苗安全性、有效性的看法,对风险沟通在处理接种异常反应事件中的作用的看法,每次访谈时间控制在15~45min。
2.结果
本次调查研究受访者共50名,主要包括本乡镇及周边相邻乡镇卫生院免疫规划工作人员。①对疫苗安全性认识:50名受访者中,有31名认为国产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同进口疫苗一样,占比62.0%,有9名认为前者安全性、有效性更高,占比18.00%,10名认为后者安全性、有效性较高。②在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与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的认识调查中,有23名受访者认为前者安全性和效果更好,占比46.00%;13名受访者认为后者安全性和效果更好,占比26.00%;14名受访者对前者缺乏认识或者没有使用过,占比28.00%。③在应对异常反应实践处理方式调查中,有37名受访者遇到并参与到异常反应事件处理工作中,占比74.00%,异常反应事件主要为皮疹、硬结、发热、局部红肿、死亡。37名受访者中有22名(59.46%)认为及时的解释说明、有效沟通和对症治疗是处理异常反应事件的有效方式;15名(40.54%)受访者认为及时对症治疗并做好补偿处理是关键,在此基础上同儿童家长进行沟通可减小异常反应事件对人们对疫苗接种安全性的信任度和补充免疫接种的影响。
3.讨论
疫苗的安全性关系着接种儿童的生命安全,正确有效处理接种异常反应是保障接种儿童安全和维护家长对接种信任度的关键[4-5]。
本次调查研究结果,50名免疫规划工作人员中,50名受访者中,有31名(62.00%)认为国产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同进口疫苗一样,9名(18.00%)认为前者更佳,10名(20.00%)认为后者更佳。14名(28.00%)受访者对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仍缺乏认识或者没有使用过;37名参与到异常反应事件处理工作的受访者中有22名(59.46%)认为及时的解释说明、有效沟通和对症治疗是处理异常反应事件的有效方式;15名(40.54%)受访者认为及时对症治疗并做好补偿处理是关键,在此基础上同监护人进行沟通可减小异常反应事件对人们对疫苗信任度、补充免疫接种的影响。说明大部分满意规划工作人员对国产疫苗的质量有正确认识和足够的信任,因为我国目前已建立相对完善的疫苗管理系统,包括产品注册管理、质量检测管理、质量监督管理和不良反应报告等规范化、流程化的管理系统,为疫苗研制生产和使用提供了重要的质量安全保障。部分缺乏正确认识和对质量存在怀疑者可能是因为没有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和进行相应的知识培训而导致的,还有少部分免疫规划共组人员缺乏应对接种异常反应的工作经验,部分工作人员对风险沟通仍欠缺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对此,乡镇医院、疾病防控中心的相关单位应加强免疫规划有关知识的宣传,提高免疫规划工作者和家长对疫苗的认知,同时还需加强免疫规划工作人员的技能、理论知识、服务态度等相关培训,提高其综合业务素质,加强其应对接种异常反应等风险事件的应对能力,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有效地维护家长对疫苗接种的信任,促进免疫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大部分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对疫苗安全性有正确的认识和充足的信心,也意识到风险沟通的重要性,但是仍有少部分免疫规划人员对部分疫苗缺乏正确了解,也没有足够重视风险沟通,有关单位需采取相应措施提升免疫规划共组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
【参考文献】
[1]邹介秀,龙正林,欧阳朝晖等.因疫苗免疫程序与药典规定相矛盾引发的一起预防接种纠纷的调查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16,10(05):362-364.
[2]曾莉,杨汝沛,张量智.成都市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6,43(08):1405-1408.
[3]岳晨妍,褚尧竹,段梦娟等.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对疫苗安全性及风险沟通意识的定性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6,32(01):12-14,48.
[4]221-229,237.
[5]周勇,张山鹰,林光灿等.康泰乙肝疫苗事件福建风险沟通的体会[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4,20(05):65-67.
论文作者:韦尚爽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7月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2
标签:疫苗论文; 免疫论文; 受访者论文; 安全性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异常论文; 风险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7月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