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运用论文_赵永庆

浅谈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运用论文_赵永庆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和顺县供电公司 山西和顺 032700)

摘要: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在智能电网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电网运输的环保效果,保证其运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推动整个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智能电网建设中常见的电力工程技术有质量优化技术、柔性交流输电技术、能源转换中的技术和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等,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智能电网;运用

智能电网主要是一种由多个配电网等组成的电力体系,能够很好地适应当前电力市场多元化发展的需求,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是未来我国电网建设发展的主要方向。智能电网建设具有绿色环保、结构坚固、智能化、交互性和经济性等特征。电力工程技术作为智能电网建设的基础,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智能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在智能电力网络构建时运用电力工程技术,可以节省能源、保障电力平稳运送、检查系统产生的事故、解决能源消耗问题。

1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特点

智能电网建设是应对全球性能源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在近年来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为了适应我国的实际国情以及电力系统发展的实际需要,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需要具备一系列的特点,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1.1绿色环保

节能环保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与国家建设的重要要求,因此智能电网建设也应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即资源能够实现循环利用,电网系统应尽可能达到环境污染及环境影响低的目标。

1.2结构坚固

由于电力系统的多数设施设备要在户外环境下工作,要经受不良天气及环境问题的干扰与影响,因此坚固的结构是保障智能电网系统正常高效运行的关键所在,这也是智能电网建设需要具备一个重要特点。

1.3智能化

智能电网的主要优势在于其智能性,因此智能电网应具备一定的职能诊断与智能调节能力,及面对系统故障可通过自动化的自我诊断程序与机制,在短时间内确认故障问题,并通过自我调整,实现故障的消除以及电网系统运行状态的恢复。

1.4交互性

智能电网在实际的应用中应能够实现优于传统电网系统及运行模式下的良好信息交互,为提高电力供应的质量与效率,并实现电力企业的效益提升,通过有效的信息采集与交互,构建市场与用户之间的交流纽带,并及时了解用户对于电力供应服务的实际需求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提升电网服务水平与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智能电网应具备良好的交互性,以帮助企业实现精准的电力供应服务优化。

1.5经济性

智能电网的建设对于提高能源供应及利用效率,降低电网系统整体运行成本应发挥出有效的作用,同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仍有待提高的实际国情,在电网系统建设与运行中尽可能降低成本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智能电网建设需要具有经济性的特点,即能够通过技术的革新与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以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目标,促进我国电力系统的整体发展。

2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

2.1质量优化技术

所谓的质量优化,主要是在电网建设的整个过程中,需要对电能进行合理的等级划分,这也是电网建设的重要工作环节,然后采取相应的评估方法,从而保证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电力运行体系,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对其经济性进行评估,保证用电接口方式的合理性等。此外,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中,需要不断改进电力工程技术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这是电网经济性和智能化不断提升的保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柔性交流输电技术

具体技术包括电力工程技术中的微处理等,积极引用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其成功应用为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的应用。研究发现了一种可以方便控制交流电输电过程的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的过程中,从当前来看,我国在高压变电中,多采用电力工程技术,也需要引入一些清洁性能源,并且需要隔离能源。将电力工程技术与控制技术进行融合,能保证电网工作的稳定性,同时有效地调节智能电网中的不同参数,有效地减少在输电过程中的损耗,最终提高输电线路输送电能的质量。

2.3能源转换中的技术

近些年来,智能电网系统中也逐渐尝试采用新能源技术,最大限度地降低碳排量,同时也能增加经济效益,减少能耗,少污染环境。所以,在电能的转换中要积极使用现金的技术设备,并且多利用新的能源。当前发展阶段,各个国家也在不断寻找新的环保能源,如风能、太阳能也逐渐被广泛采用,我国电力公司也在不断加大对电网技术的研究,并且逐步确定了发展方向,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中积极采用新的设备,引进新技术。

2.4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研究发现,在直流输电系统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也包括交流电,但是在供电配电运行的过程中,仍以直流形式传输电流为主要形式,在实现逆变或者是换流工序时,则需要发挥控制换流器的作用,采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该项技术还可以在远距离的直流传输中进行应用,将电力传送到一些偏远的地区。我国在远距离的输电过程中,也积极采用直流输电技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还有更大容量和更远距离的输电工程中运用此项技术。

3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总体应用分析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下面,就针对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总体应用分析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3.1电力工程技术在电源领域的应用分析

电力工程技术在电源领域方面应用不仅表现在直流、恒频方面,而且还表现在变频的交流方面,其在电源领域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整个电源的运行稳定性,而且还能保证电能的有效输入和输出。譬如:在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的过程中,我们一般都采用直流电源来对蓄电池进行充电。而利用可变电力进行相关操作时,我们不仅可以采用直流电源,而且还可采用交流电源,这样就增强了对蓄电池的充电效率。

3.2电力工程技术在输电领域的应用分析

电网的运行稳定性决定着整个智能电网的建设质量。而不断地将电力工程技术运用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可以提高整个智能电网在输电环节的稳定性。其中,电力工程技术在输电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就是通过谐波抑制技术和无功补偿技术的结合,进而实现对输电领域的控制。其中,以电力工程技术为基础的超导无功补偿技术等先进设施在智能电网输电领域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整个智能电网的无功补偿,而且还能提高电能质量,从而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

3.3电力工程技术在发电领域的应用分析

电力工程技术不仅可以应用在智能电网的输电领域,而且还能运用在智能电网的发电领域。发电功能作为智能电网所具备的基础性功能,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智能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电能的输出质量。而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改革,将电力工程技术应用在智能电网的发电领域,对于增强电能的转换效率以及减少对电量的耗费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智能电网的发电领域运用电力工程技术,可以提供整个电力工程的管理和操控水平,从而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宁.浅析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3(23).

[2]雷中平.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初探[J].科技风.2017(16).

[3]刘朋,刘功强.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析[J].神州.2013(23).

[4]吕伟伟.试论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J].网友世界.2014(07).

[5]廖文江.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3(21).

论文作者:赵永庆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  ;  ;  ;  ;  ;  ;  ;  

浅谈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运用论文_赵永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