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融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
——以土家族语言与文化课程为例
鲁美艳
(吉首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摘 要: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55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独特文化。这些丰富多样的语言文化现象,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奠定基础。本文以“土家族语言与文化”这门素质教育课程为例,谈如何将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融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
关键词: 少数民族语言文化 高校 人文素质教育 土家族语言与文化
人文素质教育是人格修养、道德品质、文化知识、诚信责任、法律和公民意识诸方面教育的整合体[1]。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认识到在专业课程教学之外适当开设具有时代特点、地方特色并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必将有助于学生更加全面健康地发展。中国是多民族国家,55个少数民族大多有自己的语言和独特的文化,甚至还有一个民族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现象。这些丰富多样的语言文化现象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能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奠定基础。本文以“土家族语言与文化”这门素质教育课程为例,从巧妙介绍土家族独特的语言与文化、认识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多样性和如何传承与保护中华民族宝贵的语言文化资源等三个方面,谈如何将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融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
一、巧妙介绍土家族的语言与文化,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土家族语言与文化”这门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土家族、土家语及土家族文化的基本概况,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土家族语言与文化,以及中国的其他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打下基础。所以,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向学生介绍土家族独特的语言与文化现象,涉及很多专业术语,如主语、谓语、宾语等。如果按以往“教师一言堂、学生很沉默”的传统模式照本宣科式地讲授,肯定就会使学生心生厌倦。所以,教师必须采用提问、播放视频、探究式教学法等多种手段巧妙引出土家族相关语言和文化知识。比如,提到土家族的分布情况时,除了用文字加以说明以外,还可以在地图上标出土家族的分布区域。了解了土家族的分布区域图以后,教师还可以举一反三,让其他少数民族学生说出自己民族的分布区域图,在一问一答或师生全体参与的互动式课堂中,中国整个民族分布区域图便逐步跃然纸上。介绍土家族的语法特点时,教师可以先不说出土家语的语法规律,而是请土家族的学生用土家语向大家问好、作自我介绍。根据这些日常交际用语,教师与学生一起概括出土家语的相关语法规律,如基本语序是“主语+宾语+谓语”,有丰富的量词,名词、数词、量词的组合语序是“名+数+量”等。掌握了土家语的基本语法特点以后,教师还可以请其他少数民族学生用母语作自我介绍,并概括出相应的语法特点。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还可以使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语言现象,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和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介绍土家族的文化现象时,教师还可以利用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技术手段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土家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比如介绍土家族不同体裁的山歌文化时,教师可以直接播放哭嫁歌、敬酒歌、迎客歌和情歌视频,除了可以给学生带来感官美的享受之外,还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欲望。综上所述,虽然“土家族语言与文化”这门素质教育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和了解土家族的语言和文化知识,但跟专业主干课程不同的是,它的重点不是在精和深,而是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兴趣。讲授的时候,一定要结合不同学生的专业特点富有趣味性地加以点拨和启发。
二、帮助学生认识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多样性,增强学生热爱民族语言文化的意识
虽然“土家族语言与文化”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讲解土家族的语言和文化知识,但作为一门对全校学生开设的素质教育课,主旨是帮助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多样性语言文化,增强他们热爱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意识。在开学的第一节课,教师可以先对班上学生的民族成分作摸底,然后每次上课之前请一位不同民族的学生对自己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作简单介绍,还可以教给大家几句简单的日常交际用语。这样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还可以增强学生热爱自己民族语言文化的意识。比如请苗族的学生作介绍时,他们除了用精美的课件介绍苗族的语言和文化以外,通常还会主动高歌一曲,美妙独特的旋律和歌声让学生如痴如醉,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热爱之情瞬间倍增。课后,通常还会有很多学生主动提出要介绍自己民族或家乡的语言与文化。一次,几个维吾尔族的姑娘介绍完自己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以后,还主动跳起了维吾尔族舞蹈。让学生在享受视觉美的同时,进一步认识到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多样性。除了请学生介绍以外,教师还可以请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人为学生现场解说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的精髓。比如介绍土家族的织锦艺术时,如果仅用文字和图片诠释土家织锦做工如何复杂、工艺如何精湛,那么确实很难给学生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相反,教师如果能把土家族织锦的传承人请到课堂,为学生现场演示土家族织锦的挑织方法,就可以把土家织锦的精美之处与独特魅力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学生在感到震撼和发出啧啧赞叹的同时,不由自主地思考该如何将这些多样性的文化永久地保护并传承下去。
三、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如何传承与保护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化资源
(一)传承与保护中华民族语言文化资源的紧迫性
作为一门素质教育课,土家族语言与文化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化并自觉树立保护与传承语言文化的责任意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各民族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很多少数民族的语言与文化都开始出现与汉语趋同的现象。以土家族为例,虽然人口众数达800多万(据2015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排名第七位,仅次于壮族、回族、满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但是有关专家近十年前就指出土家语的使用人口已经降至6.5万人[2]或不足5万人[3],已不足民族总人口的1%。近年来土家语的使用人口减少得更快,甚至在土家语通行的中心地区,如龙山县的靛房镇,也已经出现了传承的断层,20岁以下的人基本都已经转用了汉语。从中心区向外延伸,土家语的使用程度逐步降低,使用者的年龄逐级增高,至永顺的对山、双凤,保靖的仙仁、拔茅、普戎,古丈的断龙、茄通等村寨,只有五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对母语还留有淡漠的记忆,记得少量词汇和简单的句式。文化的消失速度更是让人震惊。同样以土家族为例,虽然现在保留土家语的人尚有五六万,但很多富有特色的文化现象已经彻底退出土家族人们的生活舞台。就以笔者的家乡——湖南省龙山县靛房镇齐心村为例,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还保留了完好的哭嫁传统,每当有女子要出嫁时,亲朋好友在出嫁的前一夜就会赶往女子家里进行哭别。二十多年过去了,现在的齐心村不仅再也看不到真实原始的哭嫁歌表演,就连找一个会哭嫁的人也非常难。由此可见,虽然中华民族具有丰富多样的语言与文化,但很多已处于极度濒危的状态,如果再不进行保护与传承,不久的将来肯定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所以,保护与传承中华民族的语言与文化资源已经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事情。
目送鲍泽离开后,米多无奈地拿起桌上的录音笔,摁下了结束键。随后,他想起来答应妹妹今天要在六点前到家,现在已经五点多了,他得赶紧回去。
(二)传承与保护中华民族语言文化资源的措施与策略
认识到保护与传承语言文化的紧迫性之后,根本问题是找到保护与传承的最佳措施。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应该把更多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探索、研究。教师可以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群策群力、畅所欲言,并最终梳理出最有效最可行的策略方案。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研究课题,分享经验和心得。比如讨论濒危语言的保护措施时,教师可以将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数字化保护法介绍给学生。步骤是:第一,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对流传的历史传说、民间故事和即席的个人讲述、情景对话等多种题材的长篇自然话语和使用场景进行录音摄像;第二,对所有音频资料进行记音、转写、标注、汉字对译、汉语翻译的数据化和语言学处理,运用Toolbox、Elant等语言学专业软件将录制的音频、视频文件与经过语言学处理的文本进行合成,形成音、像、文三维合成的立体性语料库;第三,将多媒体典藏库存储的语言资料提供给专门的学术机构、科研单位、当地博物馆、少数民族聚居中心,实现语言资源的永久性保存与全体民族成员共同保护与传承的目标。除了教师的分享与示范外,还可以请相关专业和有类似经验的学生分享,群策群力,共同制定出传承与保护中华民族语言文化资源的有效措施与策略,并付诸行动。素质教育课除了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外,还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起到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增强创新意识的作用。
陈树清老师多次因指导学生参加作文竞赛成绩优异而荣获“优秀指导老师”。今年正月里,我突然接到了我的作文晋级全国赛的通知,并获得一次修改机会,但是距离提交作文的截止日期只剩了5天。正值寒假,我修改过作文后,用电子邮件发给陈老师,请他给予指导和评价。令我感动不已的是在第二天的凌晨一点,老师将修改意见给我发了过来。清晨我睁眼看到老师邮件的那一刻,窗外大雪纷飞,而我的世界却刹那间春暖花开。
四、结语
本文以“土家族语言与文化”这门素质教育课程为例,从巧妙介绍土家族独特的语言与文化、认识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多样性和如何传承与保护中华民族宝贵的语言文化资源等三个方面讨论了如何将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融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结论是:将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相结合,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还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并自觉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的意识。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将相关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起到增强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谢和平.弘扬大学文化 推进人文素质教育[J].求是,2011(17).
[2]徐世璇.论语言的接触性衰变——以毕苏语的跟踪调查分析为例[J].语言科学,2003(5).
[3]张军.从母语使用人口锐减看土家语的濒危状态[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4]鲁美艳.土家族口头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保护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0).
标签: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论文; 高校论文; 人文素质教育论文; 土家族语言与文化论文; 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