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市骥江幼儿园,214500)
摘要:数学教育不仅仅是对于数字的教学,更是让学生形成数学的思维能力。幼儿是学生对外界初步形成认识的阶段,幼儿中班的学生,有简单的思考能力,对于问题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中班的数学教育,不仅仅是针对数字的学习,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形成简单的思维能力。幼儿的教学,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考虑其思维能力。抽象的文字概念,对于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在其脑海里无法具体化。将数学思维融入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切身的体会数学思维的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幼儿阶段中班的学生来说更加合适。
关键词:幼儿阶段;生活情境;数学思维
引言:
很多中班的孩子对于数字已经很熟悉,但是当真正的应用在生活中的时候还是会出现错误。在让孩子分筷子的时候就可以很明显的发现,经常会出现多一双或者少一双的现象。明明数字已经掌握的很熟练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就说明,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掌握无法融入到生活中,对于生活中的情境仍然会出现错误。传统的数学教学中,老师会讲解学习方法,如何运算,幼儿通过记忆、练习掌握知识。这种方法学生缺少实践,对于学到的内容不能与生活联系起来。通过生活中的情境进行教学,幼儿对于知识的理解更容易,这样数学学习更加具体化,充满生活气息。
一、设计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一)选取合适的教材
教材,是教室教学的一个大纲,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料。选取一个合适的教材,可以让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更加灵活,学生学习也更有趣。幼儿阶段的孩子天生对颜色比较敏感,所以教材中应该多穿插一些颜色,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果教材都是黑白色的,没有任何彩色的插画,学生会觉着枯燥无聊,教师讲课的氛围也会死气沉沉。教材的选择应该适合幼儿的年龄阶段。其次,教材的选择也要结合内容,不宜选用过难的教材。幼儿阶段主要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形成数学逻辑。如果是很困难的教材,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过于吃力,那学生就会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老师要灵活运用教材,不能照搬照读,要有自己的理解,引导学生思考。用幼儿能接受的方式,将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给幼儿创造一个情景模式,让幼儿在模式中,一边学习,一边形成数学思维。
(二)从生活中选取题材
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关于数学的例子。老师要善于利用生活,选择实用性强的内容,给幼儿贴近生活的数学教育。例如在学习图形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从身边找到相关的的图形,锻炼学生自己去发现;在学习分类的时候,幼儿每天玩的玩具,学习的工具,吃的食物,让幼儿对其归类;在寻找生活中的数字的时候,幼儿寻找身边的带有数字的用具,日历、钟表、衣服上的图案、钱上的数字。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就可以掌握了应该要学习的内容。学习方式轻松,幼儿接受容易。幼儿老师可以通过益智动画进行启蒙式教学,幼儿对于新鲜色彩,动画都特别感兴趣,老师抓住幼儿这样的特点,制作适合幼儿教学内容的动画。播放之前,老师设置相关问题,幼儿在边看动画的时候边思考问题,动画结束,知识也就记住了。利用在身边看得到摸得到的事物当做题材,将幼儿教育融入生活中。对幼儿进行教学时,选取适合幼儿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能够更好的启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数学化”生活
生活是由数学组成的,生活中处处可见数学。在幼儿的数学教育中,正确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相互结合,给幼儿一个“数学化”的生活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家庭数学化
在家里,父母应该多跟幼儿进行沟通,经常对幼儿进行提问,让幼儿时刻感受到身边的数学。例如家里来客人做客的时候,让幼儿数人数。通过这件小事情,可以锻炼幼儿的查数能力。一位客人坐一个凳子,以此类推,应该有多少凳子。把事情交给幼儿做,让幼儿感受到被信任,幼儿会更用心的去完成这件事。幼儿在家庭中的时间往往更多,所以家庭的教育必不可缺。老师应该与家庭沟通,互相配合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鼓励孩子在生活中的成长。例如家里有哪些物体是正方体,有哪些是长方体;有几件衣服是黑色的几件是白色的等等。
(二)学校数学化
在学校里,老师是学校的大家长。在教孩子数学运算的时候,可以借助一定的工具,让孩子可以自己动手。例如加减法的时候,准备十个苹果,对幼儿提问一加一等于几的时候,就先后拿出两个苹果。幼儿一开始对加法的概念不是很清楚,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让幼儿能够直观感受到加法就是变多了。同理,减法的教学同样可以用这种方法。这样的方法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将抽象的数学具体化,生活化。在课下时间,老师可以与幼儿交流的方式,一起做游戏,在玩的同时渗透数学知识。在玩玩具的时候,对玩具进行分类,老师可以故意出错,然后让幼儿去发现错误,这样的方式给幼儿极大的满足感。幼儿玩游戏的同时学习了数学,锻炼了数学思维。
(三)社会数学化
学校组织团体活动,或者亲子活动,让幼儿参观动物园或者外出春游。走出校园与家庭,发现社会中的数学。在过马路的时候,有秩序地排队,人行道斑马线是长条形,红绿灯是圆形,红绿灯上的数字是倒数的,汽车的车牌等等所有跟数学有关的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这样的活动对学生来说十分的有趣。幼儿阶段的学生充满了童真,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在教室死板的教学压抑学生,限制了学生的天性。这类活动给学生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在游玩的同时,玩出了数学思维。
结束语:
幼儿的教育要遵循量力性原则,对于问题的设置要在幼儿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又要有一定的难度,经过一定的努力可以解决,这样更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给不同的学生合理的教学方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进行数学能力的培养,更有助于幼儿对于数学的理解。幼儿的教材教育方法要适合其年龄特征,选取合适的教材更有助于幼儿学习。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数学,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数学,在游戏的过程中培养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学前教育研究》2003年7—8期周粮平《对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的理解》
[2]《学前教育研究》2003年10期钱芬《数学教育要重视幼儿的生活体验和探索实践》
[3]《学前教育研究》2004年6期周利文《浅谈幼儿生活中的数学学习》
论文作者:胡蓉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4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1
标签:幼儿论文; 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教材论文; 老师论文; 情境论文; 思维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4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