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和普及,加快了各领域的技术革新。在机电领域中,计算机的应用,大幅度提升了机电行业的科技水平,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出现,使机电设备管理更加的智能化、科学化,提升机电设备的生产效率,保证产品的精度和质量,同时保证了生产过程的安全性。本文浅析机电自动化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机电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
引言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并且在各个领域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生产率的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机电自动化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其优势和作用,总之,机电自动化技术是未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为了实现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以及获得较高的利润,企业就必须对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密切关注,从而促进机电自动化技术的良好发展。
1我国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状况
通常来说,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电子技术的发展阶段,可以认为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发生于20世纪的80年代。在该阶段,在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有效融入电子技术等科学技术,从而可以起到有效提高机电一体化机械产品性能的目的。第二个阶段是机电自动化技术快速发展的阶段。该阶段主要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在该阶段,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机电自动化技术中将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更好的促进了机电自动化技术的良好发展。第三阶段是机电自动化技术智能化发展阶段。该阶段主要发生于20世纪90年代末。在该阶段,随着光学技术、通信技术等先进科学技术的出现,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中已经完全融入了这些相关的科学技术,使得机电一体化技术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我国的机电自动化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我国的机电自动化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对于机电一体化技术已经加大了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机电自动化技术将会与国际接轨,迈入一个更高的台阶。
2机电自动化技术优点分析
2.1提高生产力和工作质量
目前人们所处的时代属于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特点就是,人们每天接收的信息量的都在呈几何式增长,知识更新和技术发展的速度非常快,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过去产生了巨大的差异。同样的,机电自动化技术也在进行着快速的发展。比如说,现如今的对于工业产品的检测和识别技术已经不能和过去的技术同日而语,过去的技术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且检测和识别的效果也比较差,而运用最新的机电自动化技术,不但大大的提高了检测和识别的效率,而且检测的效果非常好,极大的节约了人力资源和人力成本。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好处就在于,这些机电自动化设备能够同时采集并处理大量的信息,这是人力无法比拟的,而且处理这些信息的速度很快,处理完这些信息之后就能得到及时的反馈,可以及时的对产品产生的缺陷做出分析和改进,另外,这些自动化设备都是按照相应的程序进行工作的,只要程序正确一般不会出现任何工作失误,因此机电自动化设备的工作质量非常高,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2.2安全性极高,可靠性良好
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另外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是具有非常强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自我监测系统在机电自动化设备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已经安装,自我监测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是能够实时监测设备所处的工作状态。当设备处于异常的工作状态或者出现警告的时候,自我监测系统就会发出相应的警报或者信号,以提示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性能能够得到很好的保障,但是也存在着某些意外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即使真的发生了一些意外情况,但是由于机电一体化相应的技术也完全有能力能够及时止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从而使得机电自动化技术的智能化和人性化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
2.3节约资源,降低成本
依靠机电自动化技术,企业可以实现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的目的。首先,节约能源。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生产设备具有较高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依靠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可以保证设备的运行状态,一旦设备出现故障或者运行偏差,系统可以及时察觉,进行信息反馈,依靠系统进行自动调节,减少对能源的消耗。例如,在流水线工业生产中,及时监测到不合规格的产品,分析问题,及时的纠正(停止生产或者系统调整)。其次,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节约了人力资源。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减少人员操作,企业对于员工的需求降低,可以减少生产用人,节约成本。人工操作的生产模式,员工需要一定的休息时间,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机械设备不需要休息,可以时刻处于工作状态,提升企业生产力,节约人力资源。
3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3.1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虽然机器具有很多人类难以比拟的优点,但是也有不足的方面。机器是不会进行思考的,只能按照人类所编写的程序去运行,而人类最大的优点就是会思考会创新。所以,以后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一定要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去发展。近年来,关于人工智能一直话题不断,世界各国的高科技领域都在对人工智能进行研究和开发。所谓人工智能,指的就是机器也可以像人类那样思考,甚至可能超越人类的智能。如果将这一技术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相融合,那么对于机电一体化技术而言将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工厂甚至不需要任何工人,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力。
3.2网络化发展方向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种电子设备和产品都具备了上网功能,设备上网功能的完善,也促进了机电自动化技术的网络化和远程化发展。例如,机电设备网络化的发展,利用电脑终端或者手机客户端,依托网络可以实现对工厂机械设备的控制,启动或者停止生产等操作,而且依靠终端设备对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的监督,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机电自动化技术的网络化发展,还可以推动远程控制的实现,远程对工业生产进行控制,方便了企业对生产进行管理和控制。
3.3朝着模块化的方向发展
过去,机电自动化系统是一个整体,每个零件或者设备之间是相互联系以及相互依赖的,这就造成了机电自动化系统存在着较高的耦合性。机电自动化技术朝着模块化的方向将是未来必然的发展趋势。虽然机电自动化技术模块化是一项繁杂而又庞大的工程,但是其具备着以下几方面的优势:首先,各个设备与零件之间是相互独立存在的,可以起到降低耦合性的目的。其次,如果某个某块出现故障或者问题,对该模块进行修复或者升级并不会影响到其他模块的功能。最后,随着机电自动化的模块化,设备之间的接口等无须执行同一个标准,生产厂商无须使用同一家零部件生产商的产品,进一步提高了生产的灵活性的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在机电领域,依靠机电自动化技术,极大的提升了企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依靠机电自动化系统的自我监测,保证了机电设备生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依靠自动化技术,机械逐步替代人工操作,降低资源消耗,节约生产成本。随着机电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机电自动化技术必然朝着智能化、网络化和模块化方向发展。智能化发展,提升机电设备智能化水平,实现智能化的自动控制;网络化发展,依靠终端实现对机电设备的控制;模块化发展,降低机电自动化系统的耦合性,便于管理和控制。
参考文献
[1]刘烨,李佩龙.机电自动化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山东工业技术,2017(10):186.
[2]韦汉鹏.试论机电自动化技术及其发展[J].科学与财富,2017(9):156.
[3]王新明.试论机电自动化技术及其发展[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7):233.
论文作者:安晓乐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住宅设施》2018年2月上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3
标签:机电论文; 技术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发展趋势论文; 设备论文; 阶段论文; 机电设备论文; 《中国住宅设施》2018年2月上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