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多元化发展,企业间的竞争离不开人才的争夺,如何引进新型人才,留住骨干力量,是摆在企业的面前的一个难题。国有制企业体现的是国家意志,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有别于其它企业,在用人、选人上面都有自己的要求。国有企业只有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才能留住人才,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国企人力资源的现状、解决对策等进行研究,以有助于国企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与对策
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竞争加剧,国有企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国企对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重视,不断改变自己的管理模式,从以事展开,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管理模式也在不断的模索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受传统人事管理的制约,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1.1存在按资排辈现象
老国企的相关制度一直延续。在工作中,相当多的年轻人进入国企后不能根据个人优势进行工作分配,降低了工作积极性,在岗位上很难有建树。国企环境里,工作年限是一个硬要求,老员工凭借资历,可以享受较好的待遇,一个本科生想要成为副高级工程师,从入职最少要工作10年;升职、加薪会优先考虑老员工。重资历、轻实绩,论资排辈现象严重。员工进入企业后,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不多,质量不高。还有些企业在岗位调换后,不进行岗位培训,对年轻员工没有职业规划,员工的潜力发挥不出来,缺少人力考核正向激励,往往是凭个别领导主观判断进行选人、用人,由此造成了人才被埋没。
1.2管理手段落后
在相当多的国企,管理过多的依赖行政命令,国企干部在对下级下达任务时,多是直接命令的方式,很少会征求员工的意见。长此以往,员工与上级间的矛盾会影响工作效率,员工很难真正服从上级领导管理,导致消极怠工等情况出现。一些国企缺少“人本管理”思想,不能充分激发员工的主动性,间接阻障了企业的发展。还有部分企业对员工过于放权,员工在工作中将精力放在企业外部,存在兼职等现象,使国有资源外流。还有些国企管理程序复杂,灵活性很差,内耗严重,很难提高工作效率,权利和职责没有有效区分,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1.3培训机制不够完善
一部分国企仍旧延续着老旧的管理模式,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只机械地按照原有的管理制度执行,但这些模式和制度已经严重脱离企业实际,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部分国企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意识不强,缺少员工培训计划,没有对员工进行有效职业培训和相关知识教育,这样员工的水平不能得到持续提高,工作中无法最大程度发挥的作用。还有部分企业存在培训方法的单一性,培训内容不科学,往往只是理论培训,没有结合企业的实际应用,缺少实操方面的培训。事实证明,良好的培训能够被员工所接爱,会提高员工的实际水平,现阶段的人力资源培训涉及面较广,既要结合员工的各方面素质,又要注重培训方式、方法。在考虑企业培训成本的前提下,以求用最少的资金进行编制培训计划,并且计划不能脱离实践。
1.4员工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
国有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决定了,目前还部分企业存在政企不家的现象。政府对国企,特别是央企的控制性很强,企业缺少薪酬分配自主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企业工资总额被限制,同时还要参考社会稳定的因素,这种情况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员工的劳动付出与回报不匹配,劳动成果在薪酬机制中无法得到及时充分的体现。由于市场竞争的存在,国企在外企、私企等薪酬灵活性高的企业对比下,国企的薪酬体系差异也突显出来,现在的薪酬已无法充分快速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目前大多数国企薪酬体系是基础工资加上津贴等组成,员工收入的高低与员工的劳动能力、劳动成果关联度不高。现在企业也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已经开始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绩效考核,但由于种种原因,并不能体现绩效考核机制的优势。激励制度的滞后,阻碍了企业地发展。
2、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2.1适当调节企业组织结构
因为国企的国有制特性,许多企业组织结构长久不变。国企要充分融入市场经济,将企业效益提升放在首位,既要有计划性又要有灵活性。要求管理体制进行一定的优化,按照现代企业先进的流程进行组织结构整合。在管理模式提升中,采用专业化的态度,坚持高效执行原则,结合现有的人力资源配置,进行管理职责细分。企业要从现有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出发,健全现有的运行模式,适当调节企业组织机构,实现企业良性循环。从多方面进行人力管理方面提升,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团结一致促进企业的发展。
2.2优化绩效考评制度
根据企业现状,国企要借鉴行业内先进经验,制定符合本企业的考评制度。绩效考评制度要定性、定量、能力考评相结合,考评制度要求详细、可执行,以最大限度的保证绩效考评效果。考评内容要包含日常工作内容和工作的考评标准,测评过程中要求客观公正,测评结果透明,结果使员工信服。绩效考评制度的严格执行需要领导们高度重视,对考核的各个环节严格测评。测评结束后,要按照绩效激励制度进行正负激励,不符合要求者进行岗位调整。只有考评制度落到实处,发挥绩效考评的最大作用,才能使企业和员工都得到进步和发展。绩效考评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岗位要求及工作变动及时调整和增减,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完善。同时要建立考评机制,围绕考核制度,建立起有效的过程监督,最大程度地保证考评的公正、透明、科学。
2.3建立科学的选拔机制
国企的特性要求在人才选拔方面有别于私企、外企。要制定符合国企员工的选拔机制。人才选拔要按制度严格执行,保证选人及用人过程的透明、公正。要避开权力集中所带来的问题,防止内定或暗箱操作。企业组建选人、用人小组,在重要人事任命上,投票选举,防止出现用人方面的不正之风。要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多数人参与的原则。企业内部建立起良好的氛围,使人才得到选拔,在企业中发挥自己的优势。选拔机制要结合新观念、新体制,采用新手段替代传统的手工方式,使制度起到最大作用。
结束语
目前的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国有企业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借助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选人、用人方面进行优化;结合人员绩效考评制度,使人才真正实现价值,促进企业的发展;针对现阶段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企业要制定相关对应措施,适当调节企业组织结构,同时在内部要转变管理理念,建立起一套科学的选拔机制,提高企业人事管理水平,使人才发挥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1]蒙学燕.浅析新形势下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人才资源开发,2017(02):109.[2]王世芳.新形势下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人力 资源管理,2014(01):125.
[3]冯新娜.现代国企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与对策分析[J].人力资 源管理,2014(01):31.
论文作者:范晓鹏,张继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国企论文; 企业论文; 员工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制度论文; 国有企业论文; 机制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