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对策探讨论文_陈立博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对策探讨论文_陈立博

兰州祁连山汉邦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 兰州 730101

摘要:在西部地区的建设过程当中由于混凝土在抗冻性、抗裂性、耐腐蚀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施工建设的过程当中对于施工的质量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就建设过程当中混凝土施工所存在的各项问题进行探索,提出有助于提升混凝土质量的施工措施,以供有关人员进行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建筑策略

引言

进入到21世界当中混凝土材料应用到的领域越来越广泛,以混凝土为建筑材料的施工行业正飞速地进行发展,公路、铁路等建设当中采用了大量的混凝土材料,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一些混凝土建筑当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在后期的维修过程当中存在较大的困难,因此,对于混凝土的建筑施工质量进行把控是延长混凝土建筑应用时间的一大有效策略。

一、 西部地区混凝土材料建筑存在的问题

(一) 抗冻性较差

冻融循环是混凝土材料遭受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西部地区当中的有盐环境条件下,冻融循环和盐将会产生耦合作用,对混凝土材料造成一定的程度的破坏。抗冻性可以模拟环境当中水的侵入,也可以模拟混凝土抵抗冰晶的能力,因此,在建设混凝土材料建筑的过程当中应当加强对于抗冻性能的把控,提升材料的使用期限。混凝土当中的原材料是决定混凝土抗冻性能好坏的关键,混凝土 原材料主要是水泥、水、骨料以及外加剂和渗合料等,在配置的过程当中依照一定的比例来进行配置,经过一定的物理过程硬化形成人造石,因此,在配置混凝土材料的过程当中应当重视混凝土的质量。同时混凝土的品种对于混凝土的抗冻性也有一定的影响,较多材料的混凝土的质量相对于纯熟料的混凝土材料抗冻性能较差。骨料的好坏对于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应当采用质地坚硬、无裂缝、吸水率较小的材料来进行配置。外加剂对于整体的抗冻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引气剂在其中的作用,引气剂能够在混凝土当中引入大量的微小气泡,形成不贯通的孔结构。严寒条件下混凝土在冻胀的过程当中孔结构能够大大的缓解冰晶的压力,改善混凝土的抗冻循环的性能。

(二) 抗裂性能较差

裂缝是由于外在的腐蚀介质进入到混凝土材料当中导致内部的钢筋锈蚀进而加速混凝土材料的裂化,降低混凝土材料的承载能力,缩短混凝土的使用寿命。混凝土表面当中的水分在蒸发的过程当中远远超过了泌水上升到表面的速率,导致混凝土表面呈现着收缩的趋势,在混凝土内部对于外部存在一定的约束,约束力在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会使得混凝土的表面产生一定的裂缝。在混凝土使用的过程当中裂缝呈现着形态不一、深度较浅的特点,因此,在进行建设的过程当中应当在低温的条件下浇筑混凝土,并及时对浇筑后的混凝土进行养护。

(三) 耐腐蚀性较差

在河流当中存在着一些腐蚀性的有害离子,这些离子通过水蒸气的作用会渗入到混凝土内部当中,对混凝土建筑的内部结构造成破坏。这些有害离子包括着硫酸根离子、氯离子、碳酸根离子等通过一定的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造成内部结构的破坏。在这个过程当中混凝土的结构表层会不断地进行脱落,在阴阳电极和化学反应的作用下对混凝土结构造成破坏。混凝土材料的水化产物在发生反应的过程当中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分解现象,形成水化产物以及分解产物,降低混凝土结构当中与钢筋的粘结力,降低自身的强度,引起混凝土内部结构的破坏。因此,在建设的过程当中应当通过设计合理的材料配比来提升混凝土材料的耐腐蚀性,加强技术及工艺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 建筑工程当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一) 控制混凝土当中的原材料

水泥是建筑施工过程当中的主要原材料,因此在进行施工之前应当对水泥的配置做好把控,相关的水泥应当有国家的合格证明,对于施工单位的水泥类型、强度类型、硬度等级等多项合格检测证明应当进行检测。应当严格的拒绝没有产品证明的水命,确保在施工的过程当中水泥质量的达标。同时,在建筑施工的过程当中应当严格的把控与水泥有关的各项施工材料,例如砂石、骨料等,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应当严格的把控沙石的密度、含沙量等内容,做好一定的实验来进行检测,做好相应的实验,确保砂石的质量与强度,做好对材料的原材料的把控。对于原材料的数量应当及时的做好记录,建立起相应的数据库将施工的进度与施工材料的消耗量进行记录,加强对于各项原材料消耗的把控,避免材料的浪费。

(二) 合理配置混凝土的比例

在施工建设的过程当中应当严格的把控好原材料的各项比例,确保混凝土的质量能够达到相应的标准,适当的提升混凝土当中的水泥搭配的使用量,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足够,确保施工过程当中的使用状况。在选取的过程当中应当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足够高,便于在施工的过程当中进行高效的应用。选取的砂石应当合理,应当严格的根据建筑物的相应要求来进行材料的配比,确保混凝土的强度标准能够符合建筑物对于承载力的要求。在建筑工程当中应当严格的对相关的数据进行计算,确保选取的沙石能够与建筑工程的要求相互结合,确保砂石的最大颗粒直径能够与钢筋的最小间距相符合,确保混凝土的材料界面尺码能够达到相应的标准。同时应当合理的控制砂石与石子的比例,确保材料调配之后的密度能够满足一定的要求。确保建筑物的最大的承载能力、承重量和硬度能够满足一定的要求。技术人员应当严格的计算混凝土的分配比例,依照当地的实际环境进行各项计算,分析在建筑物的使用过程当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状况,将各种化学反应、物理反应考虑在材料配比的方案当中,严格的对相应的比例进行计算,确保混凝土的调配能够满足实际的建筑物的要求。

(三) 把控材料的使用量

在进行混凝土的调配过程当中应当严格的对各项的材料进行控制,避免在混凝土的混合过程当中造成材料的浪费。应当对各项材料的使用量进行详细的计算,对于使用的各项材料进行记录,将不同的材料的使用量进行及时的储存,确保在后期的使用过程当中能够依照实际的情况来进行调配。在我国的西部地区由于气候、地理条件等各项客观性因素的要求会对混凝土材料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材料使用的过程当中应当严格的按照一定的要求来进行调配,避免各项条件给混凝土建筑带来影响。

(四) 严格施工人员的工作标准

对于施工人员应当严格的做好把控,首先应当向施工人员详细的说明施工的具体要求,要求工人能够在施工的过程当中严格的按照混凝土的调配比例进行混凝土的调配,并能够依照混凝土与建筑物建设的要求进行施工,避免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因为施工人员的不合理操作对施工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施工人员应当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施工能力,了解不同的建筑物当中对于混凝土质量、硬度等方面的要求,加强对于混凝土相关知识的了解,促进施工质量的提升。施工人员应当采用持证上岗的制度,实行个人责任制度,落实工作分配任务,严格的把控施工的质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当中对于混凝土的质量应当做好严格的把控,从原材料的来源、原材料的配比、施工人员等方面做好具体的把控,协调好各个方面的工作,将混凝土材料与建筑物做好实际的配合,促进混凝土建筑物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曹湘林.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对策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7(1):130-130.

[2]王鑫磊,杨光.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对策探讨[J].四川水泥,2018(4):249.

作者简介:陈立博(1986.2-),男,汉,甘肃白银,生产技术处副处长/职称助理工程师,本科,兰州祁连山汉邦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预拌混凝土实用技术,730101。

论文作者:陈立博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5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对策探讨论文_陈立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