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字、国债与通货膨胀研究_宏观经济论文

赤字、国债与通货膨胀研究_宏观经济论文

赤字、国债与通货膨胀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赤字论文,通货膨胀论文,国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1993年年初以来,中国通货膨胀率一直攀高,至今仍居高难下。造成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流量过程方面的原因,又有体制政策方面的原因,还有心理预期方面的因素。然而,还有另一个被人忽视的重要原因,即国家财政非常困难,连年出现财政赤字,靠发行巨额国债来维持财政的收支平衡。事实上,财政赤字、国家公债、通货膨胀三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一、财政赤字与国家公债的关系

自1979年以来,除1985年有少数财政结余之外,中国财政收支连年赤字。十几年来,我国财政一直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赤字越来越大,国家靠举债来增加财政收入。从1981年我国第一次发行国债以来,截止1993年底,国债累计发行额达2614.2亿元,国债余额达1500亿元。1994年发行国债1028亿元,国债发行量有较大突破。大量赤字的存在和巨额国债的发行,必然给中国宏观经济的运行带来不良的影响。

发行国家公债弥补财政赤字,这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方式。然而,财政赤字和国家公债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怎样才能处理好财政赤字和国家债务之间的关系呢?首先,国家公债可以暂时弥补财政赤字。这是因为,发行公债弥补赤字在一定限度内增加了当年的财政收支规模,同时也延迟了部分社会购买力在当年的实现,因此,起到了缓冲器的作用,部分地缓解了财政赤字对财政机制运转的不利影响,熨平了赤字引起的经济波动,使社会再生产能够顺利进行,宏观经济亦较正常的运行。但是,要使公债能较好地起到弥补赤字的作用,第一,我们应区分弥补财政赤字而发行的“赤字债券”和扩大建设规模而发行的“建设债券”,这两种债券的发行都应掌握一定的量和度。从中国多年的经济建设来看,赤字和积累的关系是比较密切的,不过尤为重要的是“赤字债券”的发行更应掌握一定的尺度,量力而行。倘若赤字无度,债务亦随之无度,则会使宏观经济运行陷入赤字、债务两相竞长的恶性循环的怪圈。

第二,国家债务和财政赤字都应间接受制于国家经济的发展战略。即债务和赤字应有一个孰先孰后的问题。如果财政赤字事先列入预算,即在当年编制预算时先确定发行公债的额度,然后再确定赤字额度,就会使债务有比较明确的使用方向。这种“债务主动于赤字”的关系,可较有效地保证债务的清偿和赤字的弥补,有助于建立一种财政支出和赤字之间的约束机制。如果是在国家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支出控制不力而出现收支差额,对出现的决算巨额赤字而发行公债进行事后弥补,就会使赤字差额去向不明确。这种“赤字拉动债务”的效应,往往难于科学地确定举债额度,容易产生不良后果。一般来说,后一种赤字比前一种赤字对宏观经济的危害更大。过去中国无论是预算赤字还是决算赤字,公债都没有明确的使用方向,多半都是迫于外在的压力,被动地扩大支出,导致财政赤字,因而对宏观经济产生的负面效应也更大。

其次,国家债务在一定条件下会加大赤字。赤字额和债务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赤字额是指一个年度中政府预算支出超出预算收入的差额,债务额则是指在某一时间所有过去的预算赤字的总和,也就是过去预算支出超过预算收入的积累差额。如果在某一财政年度已经出现赤字的情况下,财政支出中所含的偿债支出大于财政收入中的债务收入时,那么,以前年度的债务到期偿还就会加大本年度的财政赤字,就必须“借新债还旧债”。总的来说,如果国债到期不能偿还,只有增加新债来偿还旧债,未偿还的债务额会日益增长,财政赤字同样也会日益增大。因此,利用国家债务暂时弥补财政赤字,切忌举债失度或用债失当,在中国赤字和国债规模都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更应避免财政赤字与国家债务的相互增长。

最后,要正确处理好财政赤字、国家公债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自1981年中国第一次通过发行公债弥补赤字以来,赤字越来越大,可以说政府已陷入了一种赤字状态。尽管政府可以举新债顶旧债,但新旧债务的利息支付额却日益增大,而且这种利息支付会使新债越滚越大。这是因为,在下一期为支付旧债利息,政府必定发行更大量的公债,然后到再下一期,利息支付额也就更大。这样,日益增大的债务负担势必影响整个宏观经济正常运行。因此,要使政府能为支付旧债利息提供足够的财源,国家债务不会由于利息滚入而越滚越大,就必须保持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而且这种经济持续增长的增长率要超过公债的实际利率。为此,中国不应为了借新债而把公债利率定得过高,乃至超过实际的经济增长率,与国债利率联系在一起,更应把银行存款实际利率控制在经济增长率之下。因此,为了不至陷入赤字债务经济的陷井,中国经济更应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就当前加强宏观调控来说,我们决不能以牺牲经济增长作为抑制通货膨胀的代价。

二、财政赤字、国家公债与通货膨胀三者的关系

中国财政体制改革后,中央财政的收支差额将不再直接向中央银行透支借款,而是通过向社会发行公债来解决。一般认为,通过发行公债来弥补财政赤字,不会增加货币流通量,引发通货膨胀。很显然,通过货币融资(发行货币)来弥补财政赤字,必然会引起价格上升,引发通货膨胀。然而,笔者认为,通过债务融资(发行公债)来弥补财政赤字是否增加货币流通量,能否引起通货膨胀,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切不可武而断之。因为通货膨胀主要是一种货币现象,这是我们主要通过分析国家公债与货币流通量的变化关系,来研究通货膨胀问题。首先,让我们来分析不同主体的购买公债对货币流通量的影响。①从购买公债的主体来说,主要有居民、企业、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它们购买公债对货币流通量的影响是不尽相同的。第一,就居民个人来说,个人购买公债对货币流通量的影响取决于个人购买公债资金的性质和国家对公债收入的使用程度和方向。如果居民个人把消费资金或者储蓄资金用于购买公债,那么,这只是一种购买力的转移,它不会扩大货币流通量,当居民把必不可少的消费资金用于购买公债,国家立即用于经济建设,这也只是将消费基金转化为生产资金,这都不太可能产生通货膨胀。但当居民用闲散资金或储蓄资金购买公债,政府又立即使用这笔债务收入,这是将潜在的货币转化为现实的货币,虽然货币流通总量没有增加,但是现实中的货币量会增加。这不能不对价格水平产生影响,对通货膨胀起一定的拉动作用。其实,把公债收入用于投资总的说来是一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有可能诱发通货膨胀。但是如果把公债收入用于经济建设投资,投资效益高于由于公债投资所带来的货币扩张量,它又会抑制通货膨胀。

第二,就企业来说,尽管它购买公债对货币流通量的影响类似于居民个人,但当企业把必不可少的资金用于购买公债,它对银行信贷资金的要求则会难以遏止。尽管在中国公债的“排挤效应”客观存在,在纸币供应量不变的情况下,政府发行公债吸收市场借贷资金,必然引起利率上升,挤掉一部分企业投资,但利率上升又会造成储蓄和借贷资金的增加,如果银行信贷不是太死,企业投资减少的数额就会小于政府举债所吸收的借贷资金的数额。因此,政府举债支出比征税支出仍有着扩大社会需求的作用,亦将导致信用膨胀,导致货币流通量的扩大,引发通货膨胀。

第三,就商业银行来说,它购买公债,会减少收入,或减少存款,也就是说减少它的信贷资金。如果信贷资金减少并相应收缩信贷量,不会对货币流通量产生明显影响,甚至会对通货膨胀产生抑制作用。但如果银行信贷资金本来就不足,再加上购买公债,其资金短缺程度则会更加严重,这时控制信贷资金量是很难的,如果控制不住,就会导致信用膨胀,增加货币供给量,引发通货膨胀。

第四,就中央银行来说,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购买公债一般会直接扩大货币供给量,引起通货膨胀。尽管中央银行一般不能直接向政府购买公债或国库券,但是,当政府向公众发行公债后,中央银行可以在公开市场上从公众手中买进公债,这就等于间接地通过增发高能货币弥补政府的财政赤字,扩大货币流量,使财政赤字转化为通货膨胀。

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资金比较短缺的国家,过多地发行国家公债,居民个人和企业大量购买公债,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商业银行的存款,而在各方面资金短缺,社会对银行信贷需求量又很大的情况下,中央银行难以控制货币供给量,就不可避免的要扩大货币发行,这不能不引发通货膨胀。由此可见,公债发行的“量”和“度”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决非越多越好。另外,如果公债券允许居民、企业和商业银行贴现的话,同一笔收入就获得了双重存在,而居民、企业贴现后得到的资金,又会存入银行,增大银行存款,如果按照货币扩张派生存款机制扩张,它仍然会或多或少地扩大货币供应量,引起通货膨胀。

其次,从公债运行的不同阶段、期限结构和支出结构来分析其对货币流通量的影响。第一,从公债运行的不同阶段来看。②公债运行的不同阶段包括公债的发行、使用和偿还三个阶段。在公债的发行阶段,如果公债的购买者是将闲散的资金用于购买公债,这只不过是一种资金转移,全社会的货币流通量不会发生变化。即使公债购买主体将必不可少的资金用于购买公债,其自身又没有一套扩张机制,也不会产生货币流通量的扩张,引起通货膨胀。如在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情况下,国家发行公债将多余资金购买力吸引过来,同时减少政府支出,还会缓和供求矛盾,减轻通货膨胀压力。虽然这样可能会增加政府的偿债负担,但当经济形势需要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更优先的位置时,国家财政承担一定的债务还是很有必要的。就公债的使用来说,如果公债用于经济建设投资,虽然在使用初期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货币供给量,但在投资发挥出使用效益时,又会带来货币回笼。如果公债收入是用于国家消费,那么,在本来市场供应就很紧张的情况下,则会加剧供求矛盾,在将来还本付息时,公债无收入偿还来源,必然加剧国家资金的紧张程度,其结果是举新债还旧债,这必然会扩大货币供给量,加剧通货膨胀。因此,中国公债的发行,要尽可能少发“赤字债券”,因为“赤字债券”的无限扩大,很容易使一国陷入通货膨胀的陷井。至于在公债偿还阶段,一般会扩大流通中的货币量,不可避免地要扩大公众的购买力。然而,其扩张程度则要看国家收入的充裕程度和货币在国家手中的闲置程度,以及钱还到公众手中的使用程度来定。

第二,从公债的期限结构和支出结构来看。公债的期限结构是影响货币流通量的重要因素。公债的期限越大,占的比例越高,其流动性越低,公债的使用就较为平稳,对货币流通量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而公债的期限越短,则其流动性越高,只能用来平衡短期的财政收支不平衡,这种短期内借入使用,不久就偿还的公债,会对货币流通量产生明显的影响。因此在中国当前高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政府应增加长期债券的发行,提高长期债券在全部公债中的比重,以减少经济中的流动性,减轻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通货膨胀压力。政府发行公债筹集资金的支出不应是单一的,只用于弥补经常性的财政赤字,因为这种公债无助于抑制通货膨胀。政府应确定债务资金的合理支出结构以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达到优化产业结构,增加有效供给的目的。从中国的现实经济情况来看,结构不平衡和有效供给不足是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从较长时期来看,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有效供给是抑制中国通货膨胀的一条有效途径。

此外,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进和出售公债,会对货币流通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方面,中央银行从公开市场上购进公债,会扩大货币的流通量;另一方面,在通货膨胀情况下,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出售政府债券又会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收缩银根,抑制通货膨胀。

总的来看,政府弥补财政赤字,是采取货币融资政策,还是采取债务融资政策,说到底是在通货膨胀和债务负担之间进行选择。采取货币融资政策显然会增发高能货币,扩大货币流通量,引起通货膨胀。采取债务融资政策虽然现期不会增发高能货币,扩大货币供给量,然而,却会增加政府未来的债务,这种债务很可能会越背越重,从而产生未来的高通货膨胀和负税压力。③对这一结果我们应该有较为清醒的认识。事实上,赤字过大,会导致利率的提高,社会资金短缺,扩大货币流通量,引发通货膨胀。而利率上升,汇率也会随之上升,国家贸易出口便会减少,导致贸易逆差,外资流入,如果没有相应物资进口,也会出现通货膨胀。而如果过大的赤字难以用公债弥补,则会直接导致银行的货币发行,其结果还是货币流通量的扩大和通货膨胀的发生。因此,实行赤字财政政策对一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来说,很难带来好的影响。

三、控制和逐步消除财政赤字,有效抑制通货膨胀

财政赤字已成为中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改革十几年来,其中有几年数字较小的可控的财政赤字,对支持国家重点建设推动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宏观经济不断膨胀的状态下,财政赤字连年不断对宏观经济运行危害甚大,从中国现实经济情况看,财政赤字不是扩大投资需求,就是扩大消费需求,都将导致需求的扩张膨胀,打乱正常的社会再生产进程和社会分配结构,容易造成生产与消费、积累与浪费的比例失调,赤字财政并不能增加社会有效供给,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实践证明,连续十数年来的财政赤字无论采用何种办法弥补,都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不良后果。可见,在中国这种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经济状况下,实行以赤字为特征的扩张型财政政策,只会造成经济过热,需求更旺,形成通货膨胀。因此,当前光靠发行国家公债来弥补财政赤字是显然不够的,难以消除财政赤字给整个宏观经济运行带来的负效应。中国政府要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从财政方面来说根本的办法是控制和逐步消除财政赤字,实行财政收支平衡的政策。

从当前中国经济现状出发,实行财政收支平衡政策的着力点应是治理通货膨胀,抑制物价上涨。然而,要达到这一宏观调控的目标,最主要的是要增收节支。首先,从财政收入方面来看。第一,必须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的经济效益低是中国财政收支长期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不低,产值很高,但收益的增大与投入的资源耗费量不成比例,没有一个充实的财源基础,制约了财政经常性收入的持续增长。因此,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既能减少财政对企业的亏损补贴,又能大大增加财政收入,为国家财政收入提供稳定的财源。

第二,积极深化和完善财税体制改革,促进财政收入的合理增长。从中国分税制的新的财税体制运行状况来看,按照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根据财权和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入,合理划分税种,合理确定地方财政收支基数,推进和深化财税体制的改革,有利于调动中央和地方组织收入的积极性,有利于财政收入特别是中央财政收入的增大,增强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因此,继续深化完善中国财税体制改革意义重大。

第三,严格财税征管,严肃财经纪律,堵住体制漏洞,减少财政收入的“跑冒滴漏”,严肃查处利用各种名目对国家财政收入的截留和冲减国家财政收入,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其次,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同时,应减少财政支出。第一,减少财政补贴。中国财政补贴搞得过大,负担沉重,扩大了总需求,导致了经济过热,不利于经济稳定增长。这是中国财政收支长期不平衡的又一重要原因。这里主要要减少的是企业亏损补贴和价格补贴,1986年到1992年,两项补贴累计达5600亿元。因此,企业改革和价格改革仍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两项重要任务。

第二,压缩行政经费的开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管理费开支大幅度增加,1982到1992年,按现价计算每年递增约18%,远远高于同期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增长速度。这不能不是国家财政连年出现赤字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行政经费的增加,大部分都用于消费,引起了消费基金膨胀,这就使财政用于经济建设的资金不足,特别是使财政用于支农资金比重下降,造成了农业生产增长缓慢,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稳定增长。

总的来说,中国财政要走出非常困难的境地,争取国家财政经济根本好转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然而,要达到消除财政赤字,抑制通货膨胀,实现国家收支平衡的目标,必须分四步走才能达到。第一步是,财政经常性收入+国内外债务收入+向银行借款=财政总支出(不再向银行透支弥补赤字):第二步是,财政经常性收入+国内外债务收入=财政总支出(取消向银行借款弥补赤字);第三步是,财政经常性收入+内债收入=财政总支出(取消外债弥补赤字);第四步是,财政经常性收入=财政经常性支出(即不再用债务收入来弥补赤字)。只有做到第四步,才能说中国的财政经济状况有了根本好转。④以后便逐步向名副其实的盈余性财政经济转化,在逐步缩小总供需差距的基础上,保持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大体平衡,在消除通货膨胀的条件下,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只有这样,才能大大增强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充分发挥财政这一经济增长的“稳定器”的功能。

注释:

①、②参见邓子基等《公债经济学—公债历史、现状与理论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第468-469页,第470-471页。

③平新乔《财政与比较财政制度》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561页。

④刘国光主编《体制变革中的经济稳增长》中国计划出版社1990年版,第256页。

标签:;  ;  ;  ;  ;  ;  ;  ;  ;  ;  ;  ;  ;  ;  ;  ;  

赤字、国债与通货膨胀研究_宏观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