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民族状况与民族政策浅析_多元文化论文

加拿大民族状况与民族政策浅析_多元文化论文

浅析加拿大民族状况和民族政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族政策论文,加拿大论文,状况论文,民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加拿大是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境内有120个民族。 其主体民族是英裔加拿大人和法裔加拿大人,这两个民族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0%。其他民族除当地的土著民族外,都是各个国家的移民。

加拿大对各个民族的称呼和我国不同。我国对主体民族汉族之外的所有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加拿大对主体民族和土著民族之外的各个国家的移民统称为“不可忽视的少数民族”,对土著民族称为“原住民”(ABORIGINAL)和“第一民族”(FIRST NATION)。本文所谈的加拿大民族状况,主要是指加拿大的土著民族状况。

一、加拿大土著民族的基本情况及现状

加拿大的土著民族接近100万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3.8%。主要有:印第安人(Indians),占土著民族人口总数的62%;麦提斯人(Metis)占30%,因纽特人(Inuit)占5%,还有3%的混血种族。

大约在4万年前,加拿大的首批移民渡过白令海峡,在北方冻土地带定居下来。而当时的土著民族繁荣昌盛已达数千年之久,当贪图东方财富的欧洲探险家来到北美并开始殖民时,印第安人等土著民族的平静日子才一去不复返了。疾病以及由战火和被强迫定居造成的死亡使加拿大土著民族人口锐减。

加拿大的民族分布由于历史的原因很有特点。在20世纪初,加拿大的移民政策是向欧洲倾斜,当时正是加拿大向中西部发展的时期,结果加拿大的中部平原省份欧洲移民的比例非常高。最近这40年,亚洲移民潮正好与加拿大发展大都市巧合,因此,亚洲移民大多居住在大城市中。比如,在加拿大最大城市多伦多,就有近50万中国人,在温哥华(大温地区)有30多万中国人。

加拿大的土著民族曾经自由散居在全国各地。1982年,根据加拿大宪法规定,加拿大政府承认现存的土著民族保留地。目前,全国有2787个土著民族保留地,其占地面积达31771平方公里。另外还有近5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由土著民族直接控制(这些地方大多是人迹罕至的北部寒冷地区)。由于迁移和城镇的发展,有50%的土著民族目前居住在城市。居住在城市的土著民族组建了614个社区。

印第安、因纽特和麦提斯人等土著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与贬低他们为“非人类”的政策作斗争。被强迫住在保留地的印第安人发现自己仍处于半殖民地的环境。在那里,所谓改善了原始生活的措施就是政府的救济品、“白人”学校和自来水。土著人的境遇常常引起来访者的悲怜。

保留地经常是赤贫与死气沉沉的地方,廉价的旅馆和残破的酒店不可避免地成为市区印第安酒鬼和吸毒者的栖身之地。土著民族既不属于现代社会,也不属于原始社会,他们带着其他加拿大人所没有的茫然感,苦苦挣扎于两个世界之间。

另一方面,土著民族还有许多其他的形象。在加拿大各地丰富多彩的节日庆典中,表现了很多土著民族英勇斗争的精神和他们要在加拿大生存的决心。少数民族中出现了雄辩和有魄力的领袖,他们试图将具有各种背景和利益的部族团结起来,形成一个政治实体。越来越多的印第安部族提出归还具有经济价值的土地,有些部族,如提纳(Dene)族要求成立自己的国家。面对一个以保护者自居而行隔离之实的政府,他们的努力已取得某些进展。土著各民族人民不再卑躬顺从,他们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力量,走上加拿大的舞台。

随着加拿大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加拿大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较大提高和改善。但与非土著民族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主要体现在:

(一)收入相对较低:加拿大2004年人均年收入为26500加元,而土著民族的人均年收入仅为15000加元。

(二)教育水平低:目前有50%以上的土著民族没能完成高中教育,而非土著民族82%完成了高等教育。

(三)生活条件差:饮用水和卫生系统不健全,有20%的土著民族聚居区没有足够的饮用水和排水设施。有17%的土著民族聚居区还没有可长年通行的公路。房屋狭小(人均住房面积比非土著民族低9倍),而且渗漏严重, 需要修缮的房屋面积是非土著民族的29倍。

(四)有很多不良生活习惯,比如酗酒、家庭暴力等。

(五)健康状况差:土著民族的人均寿命比非土著民族低6.4年。结核病发病率比非土著民族高6倍,心脏病高1.5倍,糖尿病高4倍,艾滋病发病率也很高。

以上数据源于“加拿大皇家原住民管理委员会”(相当于我国的国家民委)2004年的工作报告。报告的结论是土著民族的情况“非常令人忧虑”。

加拿大在联邦政府设立了专门管理民族事务的机构,即“加拿大原住民皇家委员会”。在省、市一级政府都没有专门管理民族事务的机构。但政府承认在土著民族保留地和城市社区自己成立的管理机构,通过协商确认管理机构的权限、职能和人员编制,并发给人员工资和办公经费。这些机构的名称很多很乱,没有统一的名字。什么管理委员会、协商委员会、办事处、办公室、管理中心,等等。也说不清楚这些机构的性质。我给这些管理机构定性和命名为“具有一定行政职能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二、加拿大的民族政策

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实际上是加拿大扩大了的民族政策,即由过去的一元化——各民族都要同化于英格兰——转变为承认现在的多元化,即承认加拿大多民族的存在,在各民族共同努力建设加拿大国家的同时,允许各民族保存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发展各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吸引各民族参加到加拿大的国家建设中来。由民族同化政策转变为多元文化政策,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史上,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一个重大的进步。

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ialism)一词最先于60年代在加拿大使用。 这个词开始使用时有3种意思:(1)指不同文化和不同民族的社会;(2 )指多元文化社会里各不同文化互相尊重;(3)指政府对多元文化社会的政策。

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基本内容是:

(一)在资源许可的情况下,政府将对那些愿意为加拿大作出贡献,而又明显需要帮助的弱小民族进行帮助;

(二)政府将帮助所有不同文化集团人员克服文化障碍,全面参与加拿大社会;

(三)政府将在旨在保证国家团结利益的前提下,促进加拿大各文化集团之间的接触和交流;

(四)政府将继续帮助移民学习加拿大各种官方语言,以便其全面进入加拿大社会。

1982年,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写入加拿大宪法。1988年7月12日, 众议院通过了加拿大多元文化法,也就是说,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已作为一项法律在全加拿大推行,从而加强了多元文化政策在加拿大的地位。

三、中加民族状况和民族政策对比

(一)通过对加拿大土著民族与我国少数民族的现状和有关政策对比,进一步显现出我党、我国民族政策的科学。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加拿大是发达国家。两国的国情不同,政体不同,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都有很大的差别。有很多问题不存在可比性。比如,加拿大的面积比中国还要大,但其人口却只有中国的1/40。如果按人均水平比较中国在各方面要差很多。比如,在人均收入方面,中国刚刚突破人均1700多美元,加拿大已经达到人均2万多美元,是中国的10多倍。但就两国的少数民族与非少数民族相比,差别就非常明显。我国的少数民族绝大多数人均收入仅比汉族少3~4个百分点,部分少数民族的收入水平还要高于汉族。而加拿大的土著民族比非土著民族的人均收入平均要少40个百分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所制定的民族政策的出发点和基本点是各民族共同进步、共同繁荣。对一些人口较少和发展较慢的民族实施了一系列特殊的扶持政策。而加拿大对土著民族的政策是我们(指主体民族)先发展,等我们有能力了再帮你(指土著民族),你们可以提要求,但你们的要求只有在不影响我们的既得利益的前提下我们才可能加以考虑。

通过分析困扰加拿大土著民族和在中国也存在的两个方面的问题,可以看出中加两国在民族政策方面的根本区别。一是民族语言的流失和消亡问题。加拿大的土著民族目前普遍存在的极大的忧虑和不满的问题,就是他们的后代的语言流失和受教育问题。这个问题加拿大政府不管,他们自己又无法解决。现在年龄在50岁以下的土著民族,已经没有多少人会说自己的民族语言了。他们担心他们的语言会逐渐消失。近40年来,土著民族各个层次的议员针对这个问题,累计向加拿大各级政府和议会提出了12000多个提案,但一个也没有通过。二是土著民族的政治地位和权益保障问题。虽然土著民族有自己的议员,但由于人数太少,在议会以票数多少的表决中很少通过他们的提案。土著民族在政府中基本上没有自己的代言人。由于在议会(决策机构)和政府(执行机构)中都没有为土著民族争取权益的代表,因此,土著民族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我们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历来是十分重视的,采取了大量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使之发扬光大。为了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遗产和民族语言文字,国家不仅制定了有关法律法规,而且还设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比如蒙古语八省区协作委员会、朝鲜语三省协作委员会等。少数民族不仅有各个层面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能够为少数民族反映情况争取支持,党中央和国务院还定期召开全国民族工作会议,专门研究少数民族的情况,制定特殊的优惠政策,等等。很多加拿大土著民族小区的负责人都非常羡慕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少数民族,他们认为这些在加拿大是做不到的,是“不可想像”的。

(二)通过对加拿大政府对土著民族的观念以及一些不合理政策的根源的分析,更加显现出中国的少数民族在党的民族政策之下走向共同繁荣的灿烂前景。

加拿大是在英、法殖民地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联邦制国家,国家的体制和制度都是在以维护英、法移民的根本利益为基础而制定的。虽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加拿大政府开始实行多元文化政策,宣布对所有加拿大公民实行一律平等的政策,尊重和保护所有加拿大公民的权力和利益,但其实质还是以维护英、法移民的根本利益为前提的。从该国的多元文化政策的内容中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多元文化政策的第一条就写着“在资源许可的情况下,政府将对那些愿意为加拿大作出贡献,而又明显需要帮助的弱小民族进行帮助”。也就是说,政府对本国弱小民族的帮助必须具备几个前提。首先是资源必须许可。那么什么是资源许可呢?这里的资源绝对不仅仅指自然资源。因为加拿大是真正的地大物博却人口稀少,人们目前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仅占资源总量很少的一部分。该国前总理特鲁多曾就此问题作出过解释:就是必须在不影响大多数人(指以英、法后裔为主的主体民族)现有的消费水平和增长速度以及考虑到长远发展的前提下,政府才能为弱小民族提供帮助。第二个前提是必须愿意为加拿大作出贡献。那么谁来判定是否愿意为加拿大作贡献呢?是政府。政府可以帮助你,因为你“愿意为加拿大作贡献”;政府可以不帮助你,因为你“不愿意为加拿大作贡献”。最后是“明显需要帮助”。是不是需要帮助,由谁来判定?还是政府。政府帮助你,因为政府认为你“明显需要帮助”;政府不帮助你,因为政府不认为你“明显需要帮助”。总之就是由政府立规矩,然后再由政府当裁判。是不是守规矩、是不是违规全由政府裁决。而真正需要帮助的弱小民族和人群则完全处于被动局面。

应该承认,加拿大的民主程度是很先进的,法律体系也是比较完备的。从一些个案的例子也能看出加拿大以人为本的观念是深入人心的。但联系他们的多元文化政策和我国对少数民族的理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由于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不同,人们的认识差别很大,由此而制定出的政策措施也存在本质上的不同。在我们与一些官员、议员就民族问题交谈时,可以发现我国的民族政策与加拿大有关土著民族的政策存在如下根本不同点和原因。

我们一直认为,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少数民族和汉族一起创造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少数民族和汉族谁也离不开谁。我们的宗旨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进步。但在加拿大的主要由英、法移民担任的官员、议员不是这样认为。他们说他们的先辈“仅比土著民族晚来加拿大一些时间”,是他们的先辈“创造了今天的加拿大”。正因为“是他们的先辈创造了今天的加拿大”,所以他们最有资格享受他们先辈给他们创造的成果。他们认为土著民族过去是靠他们的先辈的“拯救”、“扶持”才得以生存下来的。今天仍然要靠他们,才能进一步得到发展。他们实际上就是土著民族的救世主。我想正是基于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理念,才是制定出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民族政策的根本原因。

随着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越来越高度重视及国力的快速增强,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对口支援以及主要针对振兴少数民族经济社会事业的扶贫开发、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兴边富民行动”等战略的进一步广泛深入的实施,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事业正在迅猛发展。可以预料在不远的将来,中华民族将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书写新的篇章。

[收稿日期]2006—02—20

标签:;  ;  ;  ;  

加拿大民族状况与民族政策浅析_多元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