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经济改革中的几个理论问题_市场经济论文

浅析经济改革中的几个理论问题_市场经济论文

经济改革的几个理论问题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探析论文,理论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谈到学风问题时提出:“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本着这一精神,本文就经济改革的几个理论问题作一探讨。

经济包涵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力)和这个内容所表现的社会形式(生产关系)。由于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的辩证关系,因此经济改革的范围不应限于经济制度的改革,更要着眼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无论从内容、从形式来讲,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

经济改革的物质内容

就改革的物质内容(生产力)来说,是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生产的增长是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投入资源等生产要素;二是这些要素利用的效率(即生产力)。长期以来,为了追求增长的高速度,不是着眼于提高生产力,而是胡乱投入、滥用资源。资源的乱采与滥用,结果破坏了资源及其载体(自然环境)。环境提供资源是生产力的源泉,环境被破坏,使可耗竭资源迅速耗竭、可更新资源不能更新,必然损及生产力。所以,旧的增长方式实是以破坏环境与资源,终而破坏生产力为代价,增长也就难以持续发展。改革说到底就是要促进转变增长方式,转到以保护环境与资源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轨道上面。为此,又要求限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运用科学技术合理开发与节约利用资源,同时保护环境。而这也就是我们的基本国策。只有这样,经济才可持续发展。对此,理论上有着以下值得深思的地方。

(一)可持续发展首先遇到一个增长方式的用词问题。按照文件的说法,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是指由粗放型转变到集约型。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际上,这里讲的“粗放”多指外延的扩大再生产,“集约”多指内涵的扩大再生产。前者实指只靠投入、不注意效率甚至损害社会生产力型,后者实指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型。但是,集约这个词的原意似非如此。

粗放与集约两词初出于农业增长方式。粗放指生产要素分散投入在许多土地上的广种薄收,集约指生产要素集中投入在同一土地的精耕细作。我们现在说的这两个词并不只是指这个意义,而是近乎“外延”与“内涵”的意义。但是,“外延”这个词并不一定是“粗放”的。外延可以是粗放经营,也可以是集约经营。还可以理解为“集中投入,节约使用”。但这不包括“外延”投入也要节约使用。

况且,“集约”或“内涵”的增长方式,多就企业内部来讲,忽视外部的不经济。一些企业甚至以“节约”环保费用进行“内涵”扩大再生产。这实际上是以破坏资源与环境进而破坏社会生产力来增长自己。这种不健康的增长方式,将使社会经济不能持续发展。其深层问题还在于人口数量过剩,素质过低,从而科学技术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再加上体制上的原因,旧体制只顾追求经济高速度,不顾基本国策(保护环境与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更助长了这种增长方式。

因此,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宜明确地理解为:由不能持续发展型转到可持续发展型。这样用词明确,统一大家的认识,必将有利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

我以为这里讲的“发展”,可以作两重理解:

1.人们往往把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看作是硬道理,而不顾增长方式是否合理。因此这里讲的“发展”宜指社会生产力发展。就是说,只有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生产力不断发展,最后才能达到共产主义”。

2.依据前述原理,我们还应该将这里讲的“发展”理解为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只有可持续发展才是硬道理。可持续发展是发展生产力的前提,是更深层次的硬道理。值得高兴的是中央领导同志已经注意到这个重大问题。他们指出,“必须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结合起来全盘考虑,统筹安排,努力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资源,切实保护好环境,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 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完全一致的。”〔2〕

(二)关于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的关系,首先要在理论上阐明为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然后要弄清科学的发展为什么教育是基础。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的理论,和马克思的有关理论也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马克思的有关理论也不能丢。

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马克思曾这样说过:“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其次是在生产过程内部联合起来的社会力量,最后是从直接劳动转移到机器、转移到死的生产力上面去的技巧。”〔3 〕这是因为进入生产力中的科学的力量可以用物的自然属性来改造物。“劳动者利用物的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属性,以便把这些物当作发挥力量的手段,依照自己的目的作用于其他的物。”〔4 〕并由此用自然力代替劳动力,节约劳动时间,“而这种节约就等于发展生产力”。〔5〕具体说来,“随着大工业的发展, 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耗费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在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动因的力量,而这种动因的自身——它们的巨大效率——又……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6〕

我们还要积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这不仅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有着重要意义,而且赖以揭示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律、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等等。依据这些规律进行经济管理,才使科学顺利地通过技术转化为第一生产力。

既然国家的兴衰依存于生态环境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而环境保护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则有赖于科学的发展。因此,应该“科学兴国”。但科学的发展又有赖于教育的发展,故此结论是“科教兴国”。生产科学,教育为本,这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生产科学的精神劳动者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客体世界的内在联系,揭示别人还没有发现的客观规律,发展前人的学说,实现科学的内涵的扩大再生产。这里的前提是科学工作者必须是接受过高层次教育,了解前人的学说。否则,文盲、科盲怎能生产科学呢?另一方面,教育系统通过教师既进行科学的内涵扩大再生产,更重要的是使已有的科研成果扩展传授给学生,让更多人掌握已有的知识,实现科学的外延扩大再生产。教师的这种劳动同时还是扩大再生产知识分子的劳动,因而又是培育科学内涵扩大再生产动源的基础。

总之,没有教育的发展就没有科学的发展,就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况且,人口素质的低下还会导致破坏人类生存环境。我们“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尊师重教,加强师资队伍建设”〔7〕。 同时,还要使教师与科研工作者所支出的复杂劳动得到补偿。“科教投资的使用要改进,这也是改革的重要内容。”〔8〕否则, 即使教育培养出人才,人才也会带着知识流失到域外。

(三)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何方?关于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层次进行探索:1.农业(广义农业或称大农业,指林农牧渔各业)是培育生物的产业,而生物只有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才能生存和发展。所以农业只有走生态化的道路才可持续发展。2.在生态化的前提下,农业(狭义农业或称小农业, 指种植业)的改革也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也就是要走发展生产力的道路。

由于森林是生态环境的支柱,森林被毁,水土流失,草场以至农田随之荒漠化,江河湖泊从而淡水资源也因之被淤毁;况且没有林就没有生物多样性。可见,没有林就没有农牧渔业。因此,按照生态规律应以林农牧渔为序,而不宜以农林牧渔为序。但是,这里所说的林业,应当定位为培育森林的产业,而不是为了取得木材的砍伐森林业。并且,这里所说的林字当头的顺序,还要因地制宜,例如我国西北部的地理条件,宜为林牧农渔为序,不应毁草场为农田;又如湖泊区宜为林渔农牧为序,不应填湖造田等等。这样,我们说的“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这句话,其中农业宜指大农业。如果指的是小农业,那也要以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为前提〔9〕。为了建设生态农业, 还要从质上保护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水、土、大气等所含的有机化合物),制止它们被污染。农业应以农家有机肥代替化肥,以生物治虫代替农药。大农业还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从而充分利用生物资源,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10〕。当然,这仍然要以森林的存在为前提。

至于狭义的农业,它是以种粮为主的种植业,它的发展在遵循生态规律前提下,还要着眼于发展生产力才有出路。农业生产力是由土地的自然力、农业科技力和劳动力组合而成的。为了发展生产力,这种组合又以土地的规模经营为基础。因为大块土地经营才能合理利用土地的自然力,农业科技力才有用武之地,农业劳动才由孤立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这样组合的农业生产力才能发展,农民才能富起来。而且因提高生产力而带来的丰裕剩余产品,既使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得以发展,还为市场扩展提供丰富的商品领域。实践已经证明,小块土地经营虽然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增长了农产品,却没有提高农业的社会生产力,还刺激人口增长,使人口越穷越生,越生越穷,又阻碍土地规模经营。并且,如同工业提高生产力必然表现为减人增效一样,农业提高生产力也会表现为减人增效,农业的过剩人口必将越来越多,这是难以避免的。这会给他们带来暂时的困难,但从根本上说,有利于经济发展,符合工人和农民的长远利益。

(四)人口问题。我国生态环境之所以受到损害,社会生产力之所以难以发展,核心问题在于人口大量过剩,人口素质过于低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作为基本国策。应该说,这一国策具有科学性,问题是方方面面的工作未能认真贯彻它。旧的增长方式,加上教育基础薄弱,长期的大锅饭体制和片面的福利主义,实际上刺激了人口的增长。至于计划生育,虽然成绩很大,也还有欠科学之处。

人口数量首先要从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来考察,正是因为人口相对于环境是过剩,使我国生态系统恶化。

人口的数量和素质还要从生产力的发展来观察。我国的过剩人口主要在农村,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理所当然地包含土地规模经营),例如上海奉贤五四农场,三万亩地只要200个劳动力耕种, 那样全国将有几亿农村人口过剩。而农村计划生育比城市反而放宽,这也是一种背道而驰。

如何综合治理人口问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得以协调发展,将越来越成为重大的课题,也是改革中遇到的最大问题。

经济改革的社会形式

经济改革是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主体下的改革,目的则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这里要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要采用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有什么关系;要素市场与要素价格对健全市场经济有什么关系;如何理解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以及国企改革等等。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规律是价值规律。从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来讲,就是一个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这个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又与生产力成反比。因此,价值规律说到底就是以单位商品价值量反比例变化的形式反映生产力变化的规律。我们正是用市场经济这一机制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例如,在同一部门内部争夺市场的竞争中,一个商品生产者,为了占有市场,并赚有更多的剩余价值,就要提高生产力以反比地降低他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然后按低于市场平均价值的价格出售。这就迫使该部门其他生产者都要提高生产力,才不被淘汰。这样的市场优胜劣汰机制,使部门内部由点到面地全面提高生产力。

价值规律在流通领域展开为等价交换规律,进而表现为价格与价值相符的规律。但在每个时点上价格因供求变化而背离价值。两者相符的规律则通过价格变化迫使供求平衡。“供”指商品的实际生产量,“求”指该商品合乎社会分工比例应该生产量。就资源来讲,前者指生产该商品所耗资源,后者指社会按比例应配置的资源。国民经济按比例配置资源的规律,就这样通过价格与价值相符规律为自己开辟道路。我们又是利用市场价格机制,促使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合理,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最终使各部门共同提高社会生产力。

(二)计划与市场都是为了发展生产力。从宏观经济着眼,为了发展生产力,为了合理配置资源,就不仅要利用市场机制,还要有合乎科学的经济计划;为了保护环境资源,更须有强制性的科学计划。

旧的计划体制不是从发展生产力、按比例优化资源配置出发,而是从长官意志出发来制定计划,生产要素的计划价格又严重背离价值规律,结果导致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不能协调发展,社会生产力难以提高,这当然是应当彻底改革的。但是,改革旧的计划体制,不等于不要科学的经济计划,不等于不要建立新的计划体制。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日本就有一个企划厅嘛,美国也有计划嘛。”

计划与市场是相辅相成的,并非“一市就灵”。在有些场合,市场也会失灵。市场机制促使微观经济提高生产力,但每个生产者为提高自身的生产力,就会“节约”内部应有的环境成本,使之外部化。这或者是无偿地滥用环境资源,或者是污染环境资源。其所以如此,是因为外部的环境资源属“公共产品”,在产权不明晰下,市场无法合理配置,反而助长了滥用与破坏。这就需要宏观计划加以控制。例如,黄河的水就应该在全流域计划使用。这个计划应该按水文循环规律、流域各地气象条件、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反差状况等等来拟定。上游地区宜增加植被,发展旱地作物,节约用水,才不会导致现在下游日益断流,断送下游黄金地带的经济发展。但另一方面,这又是在市场体制中的计划,还要辅以价格机制。为此就需要明确“公共物品”的产权,既不应归资源所在的地方所有,也不应归资源占用的单位或集体所有,而应由代表全民的国家所有。同时拟定资源价格,并由国家垄断环境市场。按照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过去生产它所耗的劳动决定,而是由现在再生产它所耗的劳动来决定。黄河的水本来自天然的水循环,未经人类劳动,没有价值。但现在下游断流,开封以至山东为取得黄河水,就要投入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整治黄河将黄河水再生产出来。这样,黄河水资源也就成为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和价格。上中下游都按这个价格购用黄河水,大家就会节约用水,维护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再就水质讲,国家还要通过法规迫使谁污染谁治理,以弥补市场失灵之处。

撇开环境资源不说,即就一般资源而言,市场通过价格与竞争调节供求关系时,也还需要计划加以引导。因为在供求自动变化,特别在供过于求时,虽然价格会调节到供求平衡,但这时已有许多产品压库,造成一时的资源浪费。如有先行的指导性计划,就能避免这种浪费。我们现在各地产业结构趋同,产品结构趋同,万亿元以上的产品压库,正是缺乏先行的计划引导。

(三)培育市场经济——健全市场体系与价格体系。市场包括上游(资金、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市场、中游(一般生产资料)市场、下游(消费品)市场。这五大骨干市场及其分支组成市场体系。与市场体系相应的价格体系则是上游的要素价格(利息、地租、工资)和中下游产品的再生产价格(成本+平均利润+超额利润)结合而成。值得注意的是,生产要素是生产产品的要素,所以上游要素价格寓于中下游产品再生产价格之中,即工资寓于成本中,利息寓于平均利润中,地租寓于超额利润中。如果上游要素价格不合理,中下游产品价格结构就会紊乱,如果中游产品价格也不合理,下游产品的价格结构就会更紊乱。旧的计划体制只放开下游市场及其价格,以后又逐步放开中游市场及其价格。如果认为产品按计划价格由计划分配转到按市场价格由市场购销就建成了市场经济,就没有什么改革问题了,那是一种误解。根据以上原理,应该从体系上建立市场经济。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上游生产要素市场的培育和理顺它们的价格。

(四)生产关系要由分配关系来实现。这是改革中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在实践中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这里讲的生产关系在法权上指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配关系指生产要素所有权和使用权对劳动者创造的新价值的分配权。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分配关系又反过去实现生产关系,两者是同一产权的正反面关系,浑然一体,不可分割。

一方面,我们要从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来理解按劳动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按劳分配来讲,由于劳动者的“劳”分为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按必要劳动部分分配形成工资,它实现劳动力的所有权,这不是社会主义社会所特有,也通行于资本主义社会。问题在于剩余劳动这部分如何分配,这又决定于资金与土地归谁所有,是公有还是私有。就按生产要素分配来讲,实质上是按要素的所有权与使用权来分配。例如,地租以土地所有权为前提,利息以资金所有权为前提。

另一方面,我们要特别注意到,生产关系要由分配关系来实现。改变了分配关系也就等于改变了生产要素所有权,也就是改变了经济制度。例如,土地所有权是由地租来实现,如果出租土地取不到地租,就“意味着土地所有权的取消,土地所有权的废除……即使不是法律上的废除,也是事实上的废除”〔11〕。同样,资金的所有权是由利息来实现,如果贷款取不到利息,就意味否定资金的所有权。

值得注意的是,按生产要素所有权的分配关系,在市场经济中,就是前述的上游(资金与土地)市场及其价格(利息与地租)关系。这两个市场不仅是配置资源的市场,而且是实现产权的市场。由此更加表明,这里应是改革中的重点所在。

(五)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市场经济只要求在市场交换中,商品属不同所有者,而不问生产该商品的生产要素归谁所有。因而它既可以和生产要素私有制相结合,也可以和生产要素公有制相结合,这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可能性。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市场经济则通过价值规律所表现的价格机制与市场竞争的压力,迫使生产者提高生产力,这是两者结合的必要性。那末,两者结合的现实性又在哪里呢?我以为既然社会主义的根在生产要素公有制,市场经济的源头在生产要素市场,这就是两者的结合点。现实性就在于完善这个结合点。具体说来,土地是国有的,国家就该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将地租收归国有,在这基础上开放二级市场。国有企业的资金是国有的,企业就该支付利息,这也应该是刚性的。否则,改革是难以成功的。当然,市场经济中,物质要素都是要通过资金来购买,金融活动日益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金融市场的健康运行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但是,土地市场的整顿也是不容忽视的。

注释:

〔1〕江泽民:《在中央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1997年3月8日。

〔2〕李鹏在同一会上的讲话。

〔3〕《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第三分册,人民出版社1963 年版,第369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63页。

〔5〕〔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25、217页。

〔7〕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97年9月12日)。

〔8〕《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75页。

〔9〕见《江泽民关于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批示》, 《人民日报》1997年9月3日。

〔10〕《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75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806页。

标签:;  ;  ;  ;  ;  ;  ;  ;  ;  ;  ;  ;  ;  

浅析经济改革中的几个理论问题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