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摘 要: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课堂教学来说.课前导入环节作为整个课堂教学流程的起始阶段.对学生进入内容学习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精彩的导入能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地被吸引进来.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笔者就初中语文学科谈谈如何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恰当的用好课前导入。
课堂导入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它会对整堂课的教学活动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课堂导入进行精心的设置,从而使得教学过程顺利开展,为课堂教学注入更多的活力。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语文课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体现五彩缤纷的世界。课堂导入要适应文体。不同的课文,不同的文体,要作不同的导入设计。教授抒情散文时可以以情导入,以情激趣。教授说明文可以导之以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授议论文应当导之以理,启发学生自主思考。
一、图片导入,冲击视觉
在导入新课时,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借助图片、动画等,把干巴巴的说教变得形象生动,充满趣味,这也是学生特别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形、声、色的感官刺激,形式的新颖形象,会使课堂教学气氛轻松愉快,增强学习知识的吸引力。如教学《济南的冬天》这篇借景抒情的课文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幅幅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色,虚拟出一幅幅动人的画卷,从而变抽象的文字叙述为优美的诗意的画境,这一感官上的享受,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散文语言文字的优美。教学《夸父逐**》这则神话时,我先让学生看“夸父逐**”的图片,谈谈对夸父的最初印象。画面比较直观,夸父强壮充满力量的形象能产生较强视觉冲击,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夸父的力量,更容易进入“逐**”的话题。
二、故事导入,点燃激情
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喜欢听故事。教师可以抓住他们这一特点,适当地通过引用典故、寓言、传说、故事来诱发学生兴趣,启迪他们的思维,这样对课堂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授新课前,花极短时间,用绘声绘色的语言,讲述一则引人入胜的故事,显得亲切自然,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我教学安徒生的《丑小鸭》时,就先讲了安徒生的童话《海的女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童话故事无疑是学生熟悉和喜欢的。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久久沉浸在王子与小美人鱼的爱情悲剧中,自然而然地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学《斑羚飞渡》时,我讲了一群蚂蚁在一场森林大火中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来逃生的悲壮故事,学生听完这个故事后深受震撼,迫不及待地想了解斑羚们会有哪些出人意料的行为,于是,整堂课就被激活了。
三、音乐导入,陶冶情操
黑格尔说过“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上语文课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借助音乐,营造浓浓的或喜或悲的课堂氛围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我在科组的一次公开课上,教学《散步》这篇课文,先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通过优美的旋律和诗化的歌词,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发学生对“家”进行认真审视,从而架起文本与生活有效沟通的桥梁。学生沉浸在音乐所营造的浓浓的亲情及和美温馨的家庭生活氛围中,很好地融入到课文中来。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便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课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一些市级公开课上,我有机会听到一些老师的示范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某老师在上朱自清的《背影》时,她就以黄磊的《背影》这首歌曲作为背景音乐,音乐充满了离别的淡淡哀愁,很好地营造了氛围,让学生沉浸在离别的气氛中,对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起到很好的帮助。
四、诗词导入,激发联想
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精练、优美、生动,学生喜欢朗读和背诵,很多名句都能出口成诵。而且这些内容学生熟悉,很能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教课文《春》,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导语: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情不自禁地吟诗作文。“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些诗句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一篇今人赞春的散文。这些优美的诗句引导学生逐步进入文章描绘的情境,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从而达到移情共鸣。在教何其芳的《秋天》这篇文章时,我这样导入:“同学们,谈到秋,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无不以秋为背景,以秋为话题,写出了感情真挚的名诗佳作,你们能背一背有关秋的名句吗?”整堂课的气氛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我接着说:“既然不同的诗人对秋天的描绘是不同的。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何其芳的作品《秋天》中,品味一下作者笔下的秋天又是怎样的。”学生很自然地进入了文章的内容,也因为诗词的导入让整个教室春暖花开。
五、谜语导入,启迪思维
谜语是我们人类智慧的结晶,教师用一则浅显易猜的谜语导入新课,将会给课堂带来无限的生机,营造活跃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挖掘学生心灵深处的智慧,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教法布尔的《绿色蝈蝈》时,为了引起学生对这篇科学小品文的兴趣,我采用了谜语导入的方式,先让学生猜一个谜语:“绿袍元帅青头将,封王赐爵不关饷。相逢总爱比高低,武功不如嗓门亮。”我刚把这个谜语说完,许多学生纷纷举手,答案五花八门,有的学生说是蟋蟀,有的学生说是螳螂,还有很多学生说是蝈蝈。我说:“同学们真聪明,猜对了,就是蝈蝈。”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住了,直接进入一节课的最佳求知状态。在教学鲁迅先生的《雪》时,我也采用了谜语导入的方式,先让学生猜一个谜语:“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都不见.”我刚把这个谜语说完,学生们就异口同声地说出答案。我说:“猜对了,就是雪。”于是,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的意境。整堂课上,学生们都是兴致勃勃的。
六、生活体验导入,触动心灵
语文就是生活,教师把课文和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用自己的生活经历或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导入课堂,更容易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让学生打开话闸子,成就课堂教学。所以,在教郑振铎的《猫》这篇文章时,我就这样导入,“同学们,我们大多数人都养过小猫、小狗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万物通灵,这些小动物也会通人性,人也会对这些小动物有感情。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段生动感人的养猫的故事,来体验一种发人深省的养猫的快乐与悲伤。”因为贴近现实生活,学生都能感受得到,所以容易触动他们的心灵,让他们感同身受。教学沈复的《童趣》这篇文言文时,我这样导入,“同学们,每个人都经历过无忧无虑的童年,你们的童年过得快乐吗?”学生们都说“快乐”。我接着又问“发生过哪些趣事呢?”学生们一下子就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这一熟悉的生活体验点燃了全班同学的兴奋点。学生的心情好了,整堂课的教学进展也就顺利多了。
教育心理学指出,情感是追求真理的动力,是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积极的情感是人的主观活动的内驱力。具体生动的情境能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他们激动、愉快的情绪。教师的导语设计就要为学生创造一定的情境,学生进入情境,就会与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学来兴味盎然。
论文作者:蔡春丽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6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7
标签:学生论文; 谜语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课文论文; 很好论文; 课堂论文; 情境论文; 《语言文字学》2016年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