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论文_彭小飞

(岳池县中医医院 四川 广安 638300)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行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0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间诊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抽取58例作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方法分组,治疗组(n=29)应用PFNA内固定治疗,对照组(n=29)应用股骨近端重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以及完全负重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是93.1%,完全负重时间是(62.4±5.3)d;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是79.3%,完全负重时间是(89.4±7.6)d;2组治疗优良率和完全负重时间对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可促使患者早期痊愈,值得借鉴。

【关键词】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

【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4-0159-02

股骨粗隆间骨折,指的是股骨颈基底部到小粗隆水平以上部位骨折,好发于老年人群。目前,非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预后较差,致残率、死亡率均较高,然而老年人对于手术耐受性比较差,因而对手术疗效与安全性的要求更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手术均为临床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常规术式,但其手术疗效有一定差异[1]。本研究为明确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治疗的临床效果,将5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分别采取PFNA内固定、股骨近端重建钉内固定治疗,现报道2组手术疗效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本次研究的5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为医院自2010年6月到2016年6月收治,已经CT以及X线片检查明确诊断为股骨粗隆间骨折,排除合并麻醉禁忌症、凝血机制障碍、精神病患者,本组研究对象均已签订知情同意书。随机将上述病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均29例。其中,治疗组中男15例,女14例;年龄为63~76岁,平均年龄为(70.4±2.3)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6例,步行摔倒13例;对照组中男14例,女15例;年龄为64~76岁,平均年龄为(70.5±2.2)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7例,步行摔倒1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与致伤原因等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其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应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其手术操作如下:在大转子的正上方6cm处取切口,暴露其股骨粗隆和大转子,在C型臂机的监测下,取2.8mm导针置入其中并标记其髓内通道,通常无需远端扩髓。置入PFNA主钉,选择相应的螺旋刀片,在近端、远端依次置入负重防旋螺钉、稳定交锁螺钉。C型臂机的正位显示其负重防旋螺钉在股骨颈中下约1/3位置,侧位在股骨颈1/2位置,即可冲洗并闭合伤口。

对照组应用股骨近端重建钉内固定治疗,其操纵如下:切口位置、置入导针方式与治疗组相同,在股骨近端行扩髓处理,并徒手推入股骨近端重建钉,确保远端拉力螺钉凹槽中点延长线在下1/3处股骨纵轴线上,将髋螺钉、股骨颈螺钉导针打入后,定好位置并拧入髋螺钉、远端锁钉和股骨颈螺钉。冲洗、闭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1)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效果、髋关节活动范围、疼痛感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等评估其治疗优良率;(2)记录2组患者完全负重时间;

1.4 疗效判定标准[2]

①优秀:骨折彻底愈合,髋关节活动范围正常,无疼痛感,生活能够自理;②良好:骨折基本愈合,髋关节活动范围有所减少,生活基本自理,轻度疼痛;③尚可:骨折愈合存在轻度髋内翻,中度疼痛,髋关节活动受限,需他人照料;④较差:骨折未愈合或者畸形愈合,疼痛明显,髋关节活动严重受限,生活无法自理。治疗优良率=(优秀+良好)/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资料均应用SPSS19.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表示,其组间率(%)对比则以χ2检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2组计量资料对比则接受t检验;P<0.05表示2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是93.1%,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是79.3%,2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

2.2 对比两组患者完全负重时间

治疗组患者完全负重时间是(62.4±5.3)d,对照组患者的完全负重时间是(89.4±7.6)d,其对存在统计学差异(t=15.324,P=0.000)。

3.讨论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作为骨外科常见病,伴随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生率随之升高。由于人体粗隆部位血运丰富,骨折后不愈合情况极为少见,但容易并发髋内翻,影响其骨折愈合效果。

股骨近端重建钉内固定手术具有抗拉、防旋、抗压作用,可减少应力集中所致的再骨折现象,适合老年人应用。然而,该术式在广泛用于临床治疗中出现了退钉、髋螺钉穿进关节等并发症,为患者造成了剧烈痛苦。PFNA是在股骨近端重建钉基础上经改进而成的股骨近端髓内钉,将其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有如下优势:①操作简便,手术时间较短;②可直接将螺旋刀片打入,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手术创伤;③PFNA主钉远端仅存在一个锁定螺钉孔,经该钉孔可选择动态锁定或者静态锁定;④PFNA主钉与股骨解剖结构相符合,置入方便,可避免应力集中。

据本研究结果提示,治疗组的治疗优良率明显较高,且完全负重时间较短,证实了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突出疗效。

【参考文献】

[1]张长青,张春啸,张文治等.PFNA与PFN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4,11(5):51-54.

[2]张玉宏,郝禄军,马业锋.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临床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4(1):121-122.

论文作者:彭小飞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1

标签:;  ;  ;  ;  ;  ;  ;  ;  

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论文_彭小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