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原文化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原论文,几个问题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承办的“中原文化与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4月16日至18日在郑州召开。这次会议有两个特点:一是参加会议专家学者的地域的广泛性。与会代表有一百多人,他们分别来自日本、韩国、俄罗斯、德国、奥地利,中国大陆及香港、台湾。大陆学者,又分别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吉林、江苏、湖北、广东、河南等地。这么多国家与地区的学者云集郑州,专题研讨中原文化,说明了大家对中原文化的关心与重视。二是会议论文学科的多样性。这次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七十多篇。与会学者分别从哲学、历史、艺术、语言、考古、地理、文化,以至法学、企业管理、经贸、伦理、社会学等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对中原文化进行宏观的探讨与微观的分析,对新世纪中原文化的继承、创新,以及中原文化资源的开发,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指导性与可操作性的建议。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学术研究的气氛十分热烈,会议的成果十分丰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根据大会的发言和提交的论文,其内容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中原文化的形成及其特点
中原文化主要是指中原地区的文化,是生活在中原地区的人们与自然、以及人们之间基于对象性关系而形成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总称。中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中原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狭义的中原又称中州,即河南省。有的学者提出,中原文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史前文化是中原文化的孕育与萌芽阶段;夏商周三代是中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秦汉魏晋唐宋为中原文化的兴盛与繁荣阶段,尤其是北宋为中原文化的鼎盛时期;金元明清时期中原文化相对落后;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原文化开始复兴,并赋予了现代化的新的内容。
中原文化的基本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主导性。中原文化在北宋以前的历朝历代中始终处于支配地位,在以后的朝代里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可以这样说,中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方向。(2)兼容性。中原地区在历史上曾是统治阶级争夺的中心,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入侵,促成了民族的大融合。丝绸之路也不断传来中亚、南亚的文化。这些都推动了中原文化的多样化,使其兼容并蓄、博采众长,更加丰富多彩。(3)辐射性。由于中原地区在历史上曾长期是政治文化中心,由于历史上中原人口的大迁移,中原文化不断地扩散到祖国各地,直至海外。(4)创新性。中原历史文化能延绵数千年,在于它自我继承的同时,又不断地创新发展,这也是中原文化生命力之所在,吸引力之所在。此外,有的学者把中原文化比喻为中华文化的“缩影”。有的学者认为,中原文化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土著性,本身有一定的缺陷,尤其在向现代化迈进的今天,要善于扬弃和改造。
学者们对中原文化的成就、作用和地位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中原文化历史悠久、根深叶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施“以德治国”,搞好两个文明建设,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中原文化的内容及其与其他文化的关系
中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学者们根据自己的学术专长,多层次、多角度地对中原文化进行了研究探讨。
一是中原文化源远流长。一些学者认为中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从石器时代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到夏代的二里头文化,都说明了中原地区人类文明的进化始终都处于前列。而“伏羲画八卦”、“河图洛书”、“苍颉造字”,以及安阳出土的商代后期甲骨文,则说明了中原文化是华夏文化的一个重要源头。
二是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有的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墨、道、法、名五家创立者进行研究后认为,无论是出生地还是思想渊源,这些学派都与中原地区有紧密联系。关于老子,有的学者不仅考证了老子是中原人,而且认为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文化也是典型的中原文化,里面有许多辩证思想。有的学者提出老子思想的历史渊源于“垂拱而治”和“垂衣裳而治”。关于墨子,有的学者认为墨子是西鲁即河南鲁山人,墨子学说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其“主力”、“赖力”、“强力”的能力本位观,“强本节用”、“人给家足”的基本生存观,“兼相爱、交相利”的人道观,对等、“兼以易别”的平等观,平等对话、言行一致的沟通观,“有教无类”、“有道相教”的教育观等,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有的学者研究探讨了《孙子兵法》与《鬼谷子》间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有的学者从宋代政治经济的背景对孟子亚圣地位的确立进行了分析,认为孔孟学说的精华至今仍有借鉴的价值。北宋时期所创立的理学是中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有的学者对理学的形成、发展与演变进行了研究,宋明期间,由气学到象数学再到道学再到心学,实际上已构成了对宋明理学逐步发展演变全过程的逻辑展示。有的学者提出二程创建的洛学标志着新儒学的初步形成,也标志着汉学向宋学转变的完成。
三是中原文化与北方草原文化、西域文化的交流、融合。有的学者论述了宋、辽、金时期中原文化与契丹、女真文化的交汇融合,正是这种文化融合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融合。有的学者探讨了汉唐时期西域文化包括中亚、西亚、南亚各民族文化传入中原后的影响,从而进一步丰富了中原文化。
四是中原文化的吸引力、扩散力。有的学者指出,客家文化是在中原文化母体上孕育产生的,是中原文化与当地文化融合而成的,客家文化根在中原。有的学者对《易经》在德国的传播情况进行了研究,认为西方研究《易经》的人越来越多,《易经》是超越时代的,处处有效,不受任何文化束缚,他们把这本书当作各种生活状态下的智慧顾问。可见中原文化在当今仍受到海内外的广泛关注。
三、关于中原文化与现代化问题
中原文化凝聚着华夏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历史悠久,底蕴丰厚,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同时,也是我们落实“三个代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研究和开发这一散发着古色古香的历史文化资源,绝不是为了抒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为了更好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也正是中原文化现代化价值之所在。
正如一些专家指出的,中原文化给我们后人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比如,广为流传的夸父追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传说所昭示的战胜自然的顽强斗志和献身精神;脍炙人口的木兰从军、岳母刺字所表现的民族精神和英雄气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勤奋创业精神;重视个人道德修养,以人为本,强调团体间和谐互动的集体主义情结;以及崇学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民间传统等,这些均体现出中原文化中的人民性特征。发扬光大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实施“以德治国”方略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中原文化还给我们后人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地上、地下文物,这些古代劳动人民才智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开发、利用、保护好这些文物,以人文景观为重点,积极培育中原旅游产业,是河南省“十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还有一些专家论证了我国的许多姓氏都源自中原,我们要利用好海内外的“寻根意识”,围绕中原“根文化”做文章,研究开发历史名人资源,并以此为契机,加强同海外华人、华侨的联系,让世界了解中原,让中原走向世界,真正使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
在现实生活中,广大人民群众已自觉地继承了中原文化的优秀成份,并赋予了时代内容,创造出不少成功的范例。例如,林州人民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劈山炸石,修建人工天河——红旗渠,不仅改变了家乡缺水的面貌,而且还锤炼出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红旗渠”精神。爱国、爱家、爱集体是中原人民的又一优良品质。一些农村把传统的集体主义情结升华为自觉的集体主义思想,坚持发展集体经济,依靠集体的力量实现现代化,涌现出诸如刘庄、竹林、南街村等一批先进农村社区。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共同富裕为奋斗目标,这种朴素的信念影响着一大批优秀的中原儿女,从他们中间产生了一些具有人格魁力的先进人物,如焦裕禄、史来贺、吴金印、王洪彬,等等,在这些人身上无不体现出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最佳组合。
当然,还应该看到,中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并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的继承和延续。中原文化毕竟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形成于漫长的封建社会之中,受专制制度、宗法制度、等级制度及其思想影响较深,再加上缺乏资本主义阶段的洗礼,由此而产生的封闭、保守、落后的小农意识等会对现代化建设产生负面影响,这是中原文化中的糟粕。同时,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正改变着人类的历史,21世纪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要在科技上、经济上回应这个挑战,还要创造适应时代要求的现代新文化,传统的中原文化只有通过扬弃和创新才能不断地发展,这也是摆在我们广大社科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总之,在中原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吸取精华,剔除糟粕的原则;应该以广博的胸怀和开阔的视野,勇于吸收世界上一切先进文化的养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要重视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在实践中探索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点,使中原文化永葆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