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此背景下,城市景观园林工程为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美化城市都有着重要作用,其在现代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城市中的园林景观进行合理建设,一方面可以使城市中居住的人们的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现代城市向生态文明建设方向的发展。
关键词:景观园林;施工设计;绿化养护
前言
我国在不断深入的社会背景下,园林技术当重要。我国走上了城市经济发展与绿化相统一的路子。现有社会背景下建设环境与条件与之前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相关人员应当借助一切可以借助的因素形成新的施工设计规格与质量。在城市景观园林工程建设中坚持两大方向点,分别是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和美化社区环境,在具体建设过程中要同实际联系起来,实现最终的进步,最终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进程。
1景观园林施工设计及绿化养护技术要点的研究现状
加强现代城市中园林景观建设,可以使城市的整体环境得到美化,同时,也能可以使城市中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能够提高城市中植被覆盖率,净化空气,调节城市生态平衡。加强景观园林建设要充分结合现代城市的建设情况,体现城市精神文明,体现当地的地域风貌,通过园林工程展示城市的地域特色,从而提高城市的吸引力,促进经济发展。但是,从目前我国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建设情况来看,施工技术与绿化养护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造成该现象的核心原因就是我国城市园林景观工程建设起步较晚,专业人才不足,技术落后,在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景观园林建设造成不良影响。目前,从我国景观园林施工设计及绿化养护技术的具体情况来看,存在的问题较多,考虑的因素不全面,这也就导致了最终建设的园林工程难以满足应用需求,因此,应当加强对相应内容的分析,从而使园林工程的施工设计和养护技术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提高园林工程的整体质量,满足人们的应用需求,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2景观园林工程施工设计及养护特点
2.1综合性很强
景观园林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包括内容繁多,它不仅是一项生态环境施工技术,同时包含了园林内部建筑建设,道路建设,水利系统建设和地形考察等技术,所以它包含内容很全面,覆盖范围较广,几乎涵盖了所有生态设计和施工等技术,所以它对于设计的要求也很高,包括了生态学,美学以及创意设计学等多种理论技术支持,要完成这么一项工作需要多方面内容辅助协调。
2.2绿化技术护理周期较长
景观园林除了包括设计和施工这一重要内容,它同样还有绿化养护技术的支持,并且绿化养护和施工占据了同等重要的地位,不可分割开来,而绿化养护和建筑施工还有本质的不同,那就是施工在进行设计的时候是一步到位,而绿化养护却是要不断重复和加强。因为养护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维护周期很长,每一次养护包括对绿化植物的浇水,修剪,施肥和病虫害的防治等,必要的时候加入一些花草植入,所以养护也是景观园林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正所谓三分种,七分养。
3.景观园林设计施工技术
3.1设计思想
一是生态恢复与促进。自然生态环境本身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能够依照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自我修复,从目前来看,生态环境的发展存在多重影响因素,其中人类活动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这也使得在很多城市的风景园林建设中,设计人员需要面对的不再是绿地和空地,而是废弃工厂、垃圾填埋场等。通过相应的生态设计,能够对场地进行改造,如各类垃圾的环保处理,有利物质的回收利用等,确保其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威胁,实现生态恢复和促进;二是生态补偿与适应。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的确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受技术、能力等因素的限制,人们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出现了过度的情况,导致生态环境受到了很大影响,也阻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样的问题,在开展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其能够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在保证景观美观性的同时,将生态设计切实体现出来。例如,可以合理运用相应的清洁可再生能源以及生态能源,更好的适应自然生态环境的发展需求,同时借助有效的生态补偿措施,实现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3.2设计原则
一是多样性。风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中,应该切实保证植物的多样性,选择结构相近的生态群落,避免出现植物配置单一化的现象,使得其更加接近自然环境中的植物群落,同时也能够提升园林植物对于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二是经济性。风景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不仅需要在相对有限的条件下,发挥出最佳的生态效应,还应该强调因地制宜和节约成本,在保证景观建设效果的同时,降低成本投入;三是尊重自然。现代风景园林建设中,应该充分尊重和保护自然,从人们的现实需求出发,尽可能减少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应该避免外部因素可能产生的干扰,强化不同物种之间的联系,提升景观设计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
景观园林设计施工的安全质量可能没有普通建筑那样严谨和高要求,但是对于其设计规划需要做到相应的控制,因为它的设计受到一些一系列地形约束,以及最重要的地理面积,植物种类及分布,园路的走向和宽窄等因素,所以它的施工必须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植物的种植摆放,而且给予一定的养分和空间使得它能够成活,这样,才算是景观设计工作完成,达到了一定的美化效果。景观绿化的设计是整个工程的灵魂,不但要考虑到地形地理因素的控制,还要有植物生长的习性和光合作用,并且要符合美学标准,使得整个工程要具有美感。
3.4大力应用施工组织设计
在施工之前,需要对现场进行严格勘查和分析,除了对地形地势进行设计分析,考察应该采用哪种施工方式和技术,还要对现场各种定量进行分析,然后将其按照植物栽植要求纳入施工组织进化的编织中去,然后再按照之前所考察的现场情况进行分析和调试施工状况,然后做出适当的调整,使得工期和整个工程内容严格对照,顺利完成所要求的内容。
4.养护要点
4.1优先选择本土植物
按照地理环境的气候特点和土壤理化特性,应优先选择本地的地被植物。本地区的地被植物可以有效适应土壤和气候,即便是种植地点从深山转移至城市,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表现相对于外来引进植物要优秀很多。此外,在建设中应用本地植物,无论在前期投入上,还是在后期维护上,都能节省很大的成本和精力,既降低了成本,又帮助了企业得到更多的收益。本土野生地被植物生态各不相同,在投入利用的前期就应根据当地特色与园林景观的建设要求进行植被的选择,以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同时,对本土资源的利用能够减少外来植被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外来物种过度生长造成破坏性侵入的可能性,有利于植被的良好生长与周围生态环境的保护,并能够最大化地展现当地特色。
4.2实行生态配置
应用植物造景的过程中,需要整体思考本地区环境因子,选择适应性强的地被植物,结合选择地被植物的生态习性、生长速度与成长以后产生的覆盖范围,有效搭配乔、灌和草,有利于各类生物各得其所,建立稳定的植物群落。常绿树由于拥有较高的郁闭度,树下面经常产生秃斑或空地,这部分地区可以种植山麦冬,其成活率较高。在林分密度较小的树林中,可以选择种植开花的地被植物,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落叶树林。在岩石上可配置虎耳草等岩生地被植物。台阶、石隙间种植石蒜类、阔叶山麦冬等。
4.3浇水
在园林绿化和绿化养护的过程中,首先要掌握的就是浇水这个技术了,浇水是用来确保园林植物有足够的水分可以吸收。在浇水过程中,不会引起太多的水或者太少的水。过量的水会导致植物遭受水痰,而过少又会导致脱水。浇水是一项技术活,需要工作人员认真对待。而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物质就是水了,植物生长所需的水主要通过根部从土壤中吸收。在地下水消耗过多的情况下,用水来确保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在实际的浇水过程中,合理地分析了植物的类型和需水量。一般来说,新种植的树木,灌木和阔叶树是浇水技术的首选,而需要长期浇水的植物如果浇水的话,浇水时需要检查水质。只有确保景观植物的浇水工作符合实际要求才能促进植物的后续生长。
4.4排水
在景观维护过程中,要注意排水工作,如果土壤在生长过程中含有过多的水分,在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根部生长死亡,因为植物长期浸泡在水中会对根部造成很大的伤害。在这方面,有必要分析不同树种的生长情况在水中的影响,并进行排水工程根据树木的不同阻力进行排水,目前的排水方式包括地面水道,露天排水沟和沟渠,可以维持湿地,确保植物正常生长发育。
4.5施肥
在景观绿化保护技术的关键点上,还包括植物的施肥,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从而确保树木生存后的健康生长。在实际施肥过程中,有必要分析植物的实际生长情况,在施肥过程中,还要注意施肥工作,应选择多天无雨,土壤干燥,施用松土后除草。
结论
现有城市建设实现了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专业,开启了园林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相关人员必须要了解根本任务,提出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思想理论观点,构成科学的施工体系,另外要加快进行技术研究,做好施工建设以及绿化养护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晓.浅谈城市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措施[J].南方农业,2018,12(23):49-50.
[2]罗婉贞.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策略探讨[J].南方农业,2018,12(21):45-47.
[3]杜红莉.风景园林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讨[J].现代园艺,2018(12):156-157.
[4]侯圣超.浅议当前风景园林的设计与施工[J].山东工业技术,2018(13):243.
[5]陈磊灿,周凤依,徐彬.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策略探讨[J].纳税,2018(11):171.
论文作者:赵文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20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1
标签:植物论文; 景观论文; 城市论文; 生态论文; 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园林论文; 《基层建设》2020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