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我国会计理论体系的设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体系论文,会计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会计理论是人类在长期的会计实践中,经过思维运动所产生的关于会计的理性认识;是由会计的范畴、概念、原则、方法程序等(涵盖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所构成的有机知识体系,即会计理论体系。它可用来解释、预测、指导和改进会计实务。随着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计理论体系,就成为我国会计理论和实务界的中心问题。
一、构建我国会计理论体系的方法论
万物皆系统。会计及其理论也不例外。我们在构建会计理论体系时,除了应用唯物辩证法外,还应以系统论所揭示的一系列科学方法、原则作为指导。
1.整体性原则。人们对事物的属性认识要进入到对“组织性”、“相关性”、“有机性”的认识,从对事物的单向研究到多向研究,从线型研究到非线型研究,从而开拓对事物整体性研究的新领域。我们不能将视野仅仅局限于财务会计,而应开阔视野,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统一起来,透过各个子系统、要素之间的组织性、相关性、有机性,从总体上构建会计理论体系。
2.有序性和动态性原则。有序性原则认为,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有一定规则,而不是杂乱无章的,认识一个系统也就是要认识相关性中产生的“有序性”或规则性。它指明,系统内部的“序”必须在与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的动态交流中,才能保持和发展起来。人们从系统内在的有序过程和系统与环境的交换过程来分析系统,认识就进入到系统整体性的本质中。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会计理论体系时,要充分考虑理论系统内部各个理论要素之间的相关性,使之保持有序性;同时,在构建会计理论体系时,要从动态上研究会计理论与会计环境之间的关系。以会计环境作为研究的起点,可深入到会计系统整体性的本质中。
3.等级系统和系统发展原则。等级系统原则就是将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关系划分为等级式的不同层次。系统的形成是从无序向有序、从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从低级系统向高级系统不断演化的历史过程。因此,系统的等级存在本身就是系统自身发展变化的产物。我们必须从发展的观点,从有序性不断飞跃的观点来看待事物的系统。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会计理论体系时,要充分考虑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层次性。
二、会计理论体系的结构及内容
我国会计理论体系框架,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第二层次:会计基本理论、发展会计理论、比较会计理论;第三层次:会计应用理论。
1.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是人们(认识主体)把握会计这一事物(认识客体)的途径、手段、工具和方式的总和。它不仅包括多种具体方法,而且包括方法的方法,即方法论,是一个由哲学方法、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和会计具体研究方法所组成的多层次、多种类方法的有机体系。它是更为本质的理论。它对于充实和完善会计理论体系,拓展会计理论的研究领域,多出、快出会计理论的研究成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可以列为会计理论的最高层次。
2.任何学科首先都必须对本学科最本质和基础性的范畴、概念、原理以及由此派生的概念、原理等加以研究,以形成该学科的基本理论,其中最本质和基础性的范畴、概念、原理,如会计的本质、职能、对象、性质、程序与方法等,构成基本理论的第一层次,会计的目标、假设、要素、确认与计量、报告属于派生的概念、原理,构成会计基本理论的第二层次。
会计发展理论是运用历史和逻辑的方法,从不同时期会计环境与会计实践、会计理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中,认识和把握会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从而形成的关于会计进化规律性的理论。
比较会计理论就是对某一特定时期内不同国家(地区)的会计问题进行比较分析而得到的系统知识。其内容应包括比较会计的概念与形成基础、比较会计的内容与方法、结论与建议。
会计发展理论和比较会计理论,与会计基本理论一样,都是由会计环境推演而来的会计理论,其中会计发展理论着重从发展和进化的角度对不同时期的会计环境、会计实践、会计理论加以研究,而比较会计理论则着重对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会计环境、会计实践、会计理论加以研究。它们不断为会计基本理论提供“养分”,推动会计基本理论的发展。
会计基本理论与会计发展理论和比较会计理论之间的关系是互为前提、互相制约的。没有会计基本理论,会计发展理论和比较会计理论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存在的意义;没有会计发展理论和比较会计理论的辅助和支撑,会计基本理论将难以真正指导会计实践,推动会计实践发展。总之,在整个理论体系中,会计基本理论是主体,会计发展理论和比较会计理论是支撑,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是手段。
3.会计应用理论是运用会计基础研究的成果--会计基本理论,结合特定环境条件形成特定环境下的应用技术或规范,它可直接指导实践。它和会计基本理论的关系是:会计基本理论为其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它则是会计基本理论的具体化,直接用于指导会计实践。所以,会计应用理论是联系会计基本理论和会计实践的桥梁和纽带。
下面对会计基本理论和会计应用理论的结构及内容作一简要说明。
1.会计基本理论。
第一层次,包括:会计环境、会计本质、会计对象、会计职能、会计程序方法等最为本质、最为基础性的理论问题,这是构成整个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石。会计本质、会计对象、会计职能、会计程序方法等理论概念,应是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中抽象出来的、能涵盖整个会计现实系统和会计理论系统的最为本质的基础概念。葛家澍教授认为,现代管理会计的出现,使“已有五百年发展史的现代会计,似乎成了一门新兴科学。由于这一系列的变化,对会计的基本认识,例如会计的对象、职能、性质甚至会计的定义,人们都觉得有重新探讨和研究的必要。”
会计本质是会计本身所固有的,决定其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对会计的本质有代表性的提法有“信息系统论”、“管理活动论”和“控制系统论”等等。我认为现代会计的本质是:会计人员通过会计信息系统与会计控制系统的协同运作,实现对企业价值运动过程及其结果的反映和控制,以向内部和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强化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具有社会意义的控制活动。
会计职能是会计本身所固有的功能,是会计本质的具体体现。我国会计界一般都认为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和控制。只是对二者何为第一,何为第二,存在明显分歧。“信息系统论”认为,反映为第一职能,控制为第二职能;“管理活动论”则认为,控制是第一职能,反映是第二职能。实际上并不存在谁是第一、谁是第二的问题,因为二者都是基本职能,它们是密切联系、互相渗透的。没有反映,就不可能进行控制,反映是控制的前提和基础;控制是反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反映是会计的基础职能,控制是会计的主导职能。与这两大职能相对应,会计现实系统形成两大分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和会计控制系统,其中反映职能通过会计信息系统体现,控制职能通过会计控制系统体现。
会计对象是会计所反映和控制的范围。只有明确了会计对象,才能将会计与其他科学区分开来,才能确定会计的职能和方法。现代会计的对象是企业价值运动过程及其结果。
第二层次,会计基本假设、会计目标理论--会计信息理论--会计控制理论。
会计基本假设是由商品经济环境所决定并受会计本质、会计职能所制约的,它包括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含币值稳定假设)假设。它们是财务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前提,是制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重要指导思想。
会计目标是会计系统期望达到的境地。这里所讲的既不是财务报表目标,也不仅仅是财务会计的目标,而是包含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会计目标。它既受会计环境的制约,也受会计本质、会计职能的制约。会计环境向会计系统提出目标要求,经过会计本质、会计职能等的“过滤”,形成会计目标。会计职能是会计本身所固有的功能,是会计本质的具体体现,它表明会计能够做到什么。会计目标则表明会计应当做到什么。会计目标是主观的、外在的;会计职能则是客观的、内在的。
基于会计的两个基本职能:反映和控制,我认为会计具有两个基本目标,即会计报告目标--提供于决策有用的信息和会计控制目标--强化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当然,二者是相互联系的,不可截然分开。
(1)会计信息理论:包括五个要素:会计报告目标、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会计报告。
会计报告目标就是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它为会计信息的加工生成报告指引方向。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财务报告目标的具体化,是评定会计信息有用程度的基本标准,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重要性等内容。
会计要素是基于特定的会计目标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它决定着会计准则的形成,因为会计准则离不开会计要素及其分类这个特定对象。
确认是指对一项交易、事项或情况应否、何时、以及如何加以记录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信息筛选过程,是确保会计信息可靠、相关的基础。会计确认基础应建立以权责发生制为主,以现金流量基础为补充的两者相结合的双重确认基础。确认是计量的前提。会计计量是运用一定的计量属性,确实应予记录的会计交易、事项或情况及其数量的会计处理过程。为了确保会计信息可靠、相关,会计计量基础应突破单一的历史成本,建立以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为主,以重置成本、市场价格或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为补充的相互结合的计量模式。会计确认和计量是会计核算的核心。
会计报告是会计信息的最终载体,会计报告理论主要研究财务报告的涵义、作用、信息披露方式、编制要求、报告规范体系等内容。
(2)会计控制理论:我认为它应包括:会计控制的涵义、目标、 内容和方法等要素。
会计控制是企业管理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人员运用会计法规、企业规章、预算和会计信息,对企业价值运动过程施加影响,以提高经济效益的活动。其过程可简括为:参与决策-编制预算-分解预算-会计信息加工、生成-反馈、考核-预测-参与决策。会计控制的目标是强化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会计控制的内容包括预测、参与决策、编制预算、分解预算、进入会计信息系统前的会计审核、会计信息反馈、责任考核。会计控制的方法是实施各项具体会计控制时所采用的手段、工具和方式的总和。
2.会计应用理论。它主要包括两个要素(方面):一是主要规范会计反映和控制程序、方法的理论,包括会计准则(财务会计准则和管理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财务会计制度和管理会计制度)等;二是主要规范会计行为的理论,包括会计法、会计人员职责、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标签:会计论文; 会计职能论文; 理论体系论文; 环境会计论文; 控制环境论文; 财务与会计论文; 会计报告论文; 财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