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些年来,我国经济和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居民对于建筑的审美和安全等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新兴科学技术和方法已经使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得到了很好的保障,但是在建筑结构安全性方面依旧还是有着一定的不足,需要给予重视。本文从影响建筑安全性的因素开始介绍,指出了一下当下建筑结构中已经出现的安全性问题和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一些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建筑结构;安全性;问题研究
在建筑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人们对建筑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仅对外观设计的样式、模型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且还对建筑的防火、支撑、抗震能力等结构安全性的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社会越来越高的要求,建筑业急需对自身进行回顾并总结,在改革创新的同时吸取过往发展中总结的教训,力求在满足居民要求的同时促进自身产业的发展。
1 影响建筑安全性的因素。
1.1 土木建筑工程的承载力度。
影响建筑安全性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建筑的承载力度,即一个土木建筑工程的硬度,作为土木建筑工程,能够支撑得起多少的质量与最高承受多大的负荷都是决定建筑安全性的关键。一个建筑不论设计的多么华美,如果不能承载足够多的重量就会失去作为建筑物本身的意义所在,成了一件由石头堆砌成的“瓷娃娃”艺术品。对建筑物的承载力度有所了解并进行规划是保证建筑安全性的基础,只有明确了建筑的承载上限并加以注意才能避免超负荷地承载造成建筑安全隐患。
1.2 土木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
土木建筑工程的安全性是与使用年龄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的,无论多么完美、多么坚固的材料在岁月的侵蚀下都会逐渐失去其原有的能量,无法再坚挺地屹立在岁月中。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土木建筑工程会难免的出现质量下降、材料老化、结构安全隐患增多等问题,因为这些因素是无法避免的,如同生命终将衰老逝去一样,土木建筑工程也会有超出安全使用年限被拆除的一天。因此,在使用土木建筑工程时需要对建筑的使用寿命及已经使用的年限有所了解,对建筑的安全性有一个大概的判断。
1.3 建筑原材料的选择。
建筑原材料的选择不仅是建筑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也是竣工后考验建筑质量和寿命的重要一环。劣质的材料即使有着再精妙的设计与施工最终也会难登大雅之堂,在真正好的建筑面前无法与之比拟,而造成这一差别的主要原因就是劣质的材料修建出来的建筑质量往往有着较大的问题,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且劣质原材导致的低质工程发生事故的情况屡见不鲜;再者,不同地区因为气候的不同适合的建筑材料可能也会不尽相同,需要根据气候、湿度等酌情选择。因此,选择好的、合适的原材料对于建筑的安全性有着较大的影响,需要认真重视。
1.4 建筑施工与设计的误差。
在我国传统的建筑施工中,基本都是按照“设计蓝图——准备材料——按照蓝图施工”的模式进行建筑物的建造,但实际上在真正的施工中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或许是材料购买不同、技术的不到位或者是施工时间限制等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实际的施工与设计的施工无法完美重合,导致了施工和设计之间的误差,而这些误差可能也会导致建筑安全性有所改变。因此,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不能仅仅依靠图纸和数据来判断,更重要的是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2 当下建筑结构已经出现的安全性问题。
2.1 建筑抗震性较弱。
我国这些年来虽然引进引入了大量的技术和方法来对建筑的抗震能力进行改善,但是每次地震中都难免的因为房屋的抗震能力较弱出现不同程度的坍塌或者崩坏,造成人力、财力的损失,且需要消耗大量财力才能修复好的房屋依旧会留下一些不可修复的隐患。归根结底,造成这些的主要原因还是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较差,至少如果建筑拥有更高的抗震能力就能减少地震带来的经济损失。
2.2 有些结构不符合行业的设计要求。
在建筑的结构设计中,有些设计人员为了标新立异在设计中加入一些新奇的、夸张的设计,诚然,全新元素的融入能够使建筑更加具有艺术风格,但是并不是每一个设计都可以被允许加入建筑结构中去的,有些建筑本来是浑然一体的,却因为某一个特殊的设计使整个建筑的结构出现倾斜导致安全性遭受质疑;再其次,有些设计者为了成本选择简化建筑设计导致建筑的结构不稳,支撑能力欠缺,这些手段或许在当前能够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但是长远来看却十分危险。这些违法行业道德的设计总是无法完全肃清,时不时的有人选择偷工减料导致建筑结构安全受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建筑设计人员能力、素质较差。
对整个建筑施工起决定性影响的就是建筑设计图纸,而有些建筑设计人员的技术一般、能力普通,没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前文中已经提到即使是完美的设计都可能因为其他因素的影响无法保证建筑按设计的施工进行导致建筑结构安全性有所变动,更逞设计原本就有着较大缺陷的建筑。因此,建筑设计人员的能力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也有着极大的影响。
3 建筑结构安全性设计中的缺陷。
3.1 注重经济成本放弃质量。
建筑的设计需要考虑的要素有很多,而建筑业作为一个已发展和服务盈利的行业,自然也会追求更高效的经济收益,因此长期以来建筑业都在不断寻找更加高效、成本更加低廉的施工方式、设计方式乃至监管方式,但是有些设计者为了经济收益放弃了建筑的质量,选择更加廉价的建筑材料或者更为简陋的建筑结构,美名其曰“高效建筑”,这种做法实在令人难以理解。
3.2 有关设计中的安全性设计没有落实。
在建筑的设计中,基本上都会对建筑中的各个方面进行考虑,其中一般也会对建筑中各种事故情况进行设计并有相对应的安全性设计,但是在真正的施工中很少有人对这些设计有所关注,甚至经常性的不进行理睬,这就导致原本设计周期的建筑有了瑕疵,在面对设计中出现的危险乃至更差的情况时缺少紧急防护措施。不过大多数建筑物都会积极地为安全性设计提供便利,使安全通道、隔离门等安全性设施能有落实的空间。
3.3 没有提前对各种应急情况做准备。
提高建筑结构安全性的一个办法就是对于危险提前做出预警并设计应对方案,但是真正在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是方方面面且突然性的,设计中很难对各种危险情况都做出考虑,这一点虽然无法避免,但是尽可能地考虑更多的紧急情况就会有更高的安全保障。
3.4 没有真正以居住者安全为出发观点。
在设计师的设计中,建筑物是凭空构想出来的,因此也就难免出现与现实情况有所不符合的情况,而评价一位设计者是否有着良好的职业素养也是根据设计的是否合理与现实来判断。不过在许多不成熟的设计者所设计的建筑中,所谓的安全设计并非以实际上居住者的安全为出发点,无法起到真正的效果,这些还需要建筑业进行关注。
4 提高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具体措施。
4.1 将安全理念深入脑海。
想要建筑结构安全性真正落实,需要将安全理念深入不仅是设计者、施工者的脑子中,还有留下深刻印象在使用者脑海中,时时刻刻地提醒要注意建筑的安全性。
4.2 寻找更加高效、可靠的设计师。
面对各种参差不齐的设计师,想要使建筑的结构安全性得到保证,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选择更加有经验、可靠的建筑设计师,虽然这一方式对那些经验不足的年轻设计师来说不公平,但是现实就是如此,能力大者才会有人欣赏。
4.3 敢于引进新的技术和方法。
在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许多全新的技术和发明能够使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得到更好的保障,且取得的效果十分良好,因此想要真正地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需要在回望过去的同时展望将来,敢于尝试全新的科学技术与方法,享受它们带来的收益。
4.4 优化设计方案和结构设计。
在一个建筑设计中,难免会出现各种误差,想要使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得到保障可以从最根本的设计入手,优化设计方案,使设计拥有更多的合理性进而使建筑的安全性得到提升。
5 结束语。
建筑业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安全性的重视越来越多,但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不仅仅是居民生活的需要,还是建筑业发展的需要,建筑结构安全性进行探讨有益于建筑业日后更好的发展,也能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安全、放心。
参考文献
[1]陈佳兴.建筑结构设计与基础设计分析[J].规划与设计,2017(12):84
[2]曹雨.土木工程结构安全性的讨论[J].工程技术,2016:116
论文作者:胡清堂,席海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建筑论文; 安全性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建筑业论文; 土木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物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