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研究论文_石继良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医院 410001

【摘 要】目的:探究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中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间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7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患儿出生日期单双号分组方式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35例患儿,所有患儿均为足月儿。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对患儿进行辅助治疗;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循证护理作为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护理中,能够提高新生儿的护理质量,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改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循证护理;效果分析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新生儿病症,导致这种病症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围产期窒息等因素,均有可能导致新生儿发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1]。如果不对新生儿进行治疗,就极有可能导致其发生脑性瘫痪、癫痫、智力低下等病症,也是目前临床上导致新生儿发生神经系统残疾的主要病症[2]。所以在对其进行护理时,也需要采用合理的护理方案,对患儿进行辅助治疗,以保证治疗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中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间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7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取得了一定成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中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间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7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患儿出生日期单双号分组方式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35例患儿,所有患儿均为足月儿,入院年龄<24h,通过临床检验,所有患儿在诊断结果上均符合2004-11长沙会议中制定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和临床分度》,在治疗前对患儿进行全面体检,确认其不含有其他遗传病症和器质性疾病。

1.2方法

在对两组患儿进行治疗时,所有患儿均进行常规护理,其中包括吸氧、脑水肿控制,并在患儿入院三天后对其液体摄入进行严格控制,控制患儿的惊厥状态;对患儿所发生的酸中毒、低血糖、低血压等症状进行辅助救治。而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入循证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具体方式如下。

1.2.1 在开展循证护理前,应当成立循证护理小组,各小组分派不同的小组管理员,根据小组的情况,指派责任患儿,做好责任制管理。在开始循证护理时,应当由小组长指导小组内成员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分析责任患儿的病情,选择制定相应的护理步骤,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制定出详细可行的护理方案。

1.2.2 病情观测 由相应的循证小组护理人员,对患儿的血糖、血压、呼吸状况以及心率进行密切关注,保证患儿处于较为舒适的体位中,使患儿的呼吸始终保持畅通状态;同时,护理人员也应当做好与患儿家属的沟通工作,通过自身优秀的,护理技能使家属提高对疾病的认知,缓解家属的紧张和焦虑情绪,赢得家属的支持后,使护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1.2.3 刺激干预 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时,可以在患儿的病房中播放一些较为轻柔的音乐,能够对患儿的听觉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患儿的病房中悬挂颜色不同,且较为鲜艳的气球,这样能够对患儿的视觉功能进行一定的刺激。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患儿出现听力以及视觉障碍等其他后遗症,促进患儿的恢复。

1.3 评价标准

采用我院中自主制定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新生儿家属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评价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所有资料均采用软件SPSS21.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方法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用X2检验。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对比

3讨论

故而,近几年来,临床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重视度较高。不少医务工作者主张对症治疗。也就是说,先根据患儿的临床体征,对其基本状况加以稳定[3]。然后再采取其他的治疗方案。所以在对患儿进行护理时,也需要采用相应的护理方案,通过调查文献以及相关理论知识的方式,对患儿的基本状况和临床体征进行评估,在进行护理时,通过理论支持而对患儿进行相应的护理工作,才能保证患儿的护理效果[4]。

就目前来说,随着我国现代护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循证护理也成为了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护理方案之一;其主要是通过对于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儿的状况选择合适的护理措施,从而保证患儿的护理工作有理论依据,是一种基于经验护理的新型护理方案。在现代的临床护理中,多数医护工作人员均认为,该种护理方案的更加完善、优秀。对于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来说,其作用及时,操作快速,能够使患儿更快的恢复正常生理状态。对于家属而言,治疗速度的快慢直接能够对其情绪产生极大的影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不必要的护患纠纷。通过对患儿家属进行心理安抚、教授一些疾病知识,能够降低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保证患儿的安全健康[5]。

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结果说明,将循证护理应用于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护理中,能够提高新生儿的护理质量,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改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樊淑芳.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0):187-188.

[2]黄玉萍.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6,38(03):351-352.

[3]陈海英,刘玉惠.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24):187-189.

[4]罗云.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价值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3):3102-3103.

[5]孙琼.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效果分析[J].安徽医药,2011,15(04):520-521.

论文作者:石继良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  ;  ;  ;  ;  ;  ;  ;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研究论文_石继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