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急救护理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患者的影响论文_尹翠萍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医院 急诊科 014030

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优化的效果。方法: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 例,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急诊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抢救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患者和家属评估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不仅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医疗费用,还能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具有深远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流程优化;应用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具有发病急、死亡率高等特点。为了帮助患者更好的进行治疗,我们采用优化护理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急诊护理,有效地缩短治疗时间,提升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8 月-2016 年8 月就诊的100例AMI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 =50)和对照组(n =50)。其中观察组男性26 例,女性24例,年龄20 ~ 68 岁,平均年龄(40.26±4.38)岁;对照组男性28 例,女性22 例,年龄21 ~ 69 岁,平均年龄(40.59±4.52)岁。经过检查明确诊断,且无其它干扰性疾病,无重大脏器损伤,无用药过敏史等,意识清晰能够配合治疗与护理。同时两组患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相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中对照组只进行一般化护理:护理人员接到出诊电话后准备接诊.院前急救,送至医院;接诊人员按医生要求给氧、建立静脉通道等护理操作,待确诊后可送至导管室观察,准备术前工作。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优化护理流程。①建立急救应急小组。②护理人员得知急诊通知后,即刻与急诊医生共同接诊5 rain内发车,护理在途中与患者家属联系.安抚其情绪。③院内准备. 实施首诊护士责任制度,第一负责为接诊护士.要保证院内和急救车的密切联系。④急诊车辆达到医院后,立即为患者连接各种急诊仪器。⑤确诊后行左下肢静脉通道建立。⑥送往导管室护理。⑥将术后患者转移至重症监护室,派专职护理人员全天监护,患者病情稳定后再转移至普通病房.

1.3观察指标

治疗后,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记录患者住院时间、抢救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分诊评估时间;并对这些患者发放问卷调查,满分为1 00 分,得分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其中80 分以上表示满意,6 0-80 分表示一般,60 分以下表示不满意。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晕厥、低血压、心律失常)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患者资料均用SPSS21.0 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以(X ±s)、(%)表示,并分别展开t 与x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抢救情况比较,见表1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急诊内科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急症,抢救患者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主治医生高超的技术,还需护理人员密切的配合护理。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将以往传统护理模式的机械化转化为主动化且各环节之间衔接更紧密,有效的将院前急救、就诊急救及绿色通道进行有效的融合,通过各科室的相互协作,为挽救患者生命奠定基础,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抢救的成功概率,也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大大的增加了急诊的成功概率,因此建议临床上广泛使用此类方法进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疾病治疗。

参考文献:

[1]柴湘平,贺志飚,彭再梅.急诊绿色通道在抢救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价值[J].中国急救医学,2011,24(8):564-565

[2]聂惠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分析临床护理2016,6.234

[3]郝雁华.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的干预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22(18):145—146.

论文作者:尹翠萍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3

标签:;  ;  ;  ;  ;  ;  ;  ;  

心肌梗死急救护理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患者的影响论文_尹翠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