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品管圈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运用效果论文_石莉莉

泗阳人民医院 江苏宿迁 223700

【摘 要】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42例神经内科临床确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运用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实施品管圈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心理护理、压疮护理及环境卫生等方面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24%,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6.19%,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神经内科疾病患者,品管圈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神经内科护理;品管圈管理模式;运用效果分析

品管圈是指由同一个工作组、工作性质相同的成员自发组织起来的一个小团体,通过共同合作、相互启发及合理的运用科学工具,以全员参加的方式,不断的进行维护及改善,每名成员既是实施者,又是管理者,可大大提高成员工作质量、提升效率以及降低成本[1]。本文研究神经内科护理中品管圈管理的运用,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来自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这一时间段内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临床确诊患者,共42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1例。其中,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为46岁到81岁,平均年龄(64.29±4.15)岁,脑出血8例,脑梗死3例,后循环缺血6例,癫痫4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为45岁到80岁,平均年龄(63.10±3.56)岁,脑出血8例,脑梗死4例,后循环缺血5例,癫痫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方式护理,如: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及入院宣教等常规护理模式,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品管圈管理模式。

1.2.1建立品管圈小组

选取一名业务能力优秀、工作经验丰富及领导组织能力较强的护士作为组长,然后由护士及组长在内的所有成员通过综合分析及思考,解决目前需要处理的有关优质护理质量方面的问题,对小组的活动进行督导及协调,并加强品管圈成员的业务培训。

1.2.2原因分析

神经内科患者多为年龄较大的老年人,容易出现脑出血、脑梗死的问题,患此病的老年人一般伴有自理能力下降、行动不便、语言功能下降、容易摔倒、合并症较多及服药服从性低等问题[2]。过大的心理压力,病房不安静等因素,个性化管理的缺失。

1.2.3对策及措施

针对不同问题制定相关的对策并加以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品管圈人员应当及时地讨论,并齐心协力解决问题。①心理护理。神经内科的患者多伴有恐惧、自卑及焦虑情绪,品管圈人员应及时和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生活习惯、存在的问题及患者想法,细心对待患者,尽力满足患者的正当需求,帮助患者消除负面消极情绪,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②体位舒适护理。患者在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进行肌体测试评估,帮助其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及时换洗床单被褥及更换衣物,对于身体有障碍的患者,护理人员应教会家属按摩手法,使家属能够对患者肢体进行按摩,并时常更换体位,预防压疮,指导患者定时在床上进行锻炼,减轻部分肌肉萎缩及静脉淤积,障碍患者需在护士的帮助下进行锻炼。③维持病房环境干净整洁。要定时给病房进行通风换气,及时做好病房的卫生工作,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减少探视,在病房内做到不大声喧哗,给病人创造舒适安静的环境氛围。病房内要减少杂物的存放,要注意地板不能太滑,避免用太湿的拖布拖地,以防止患者摔倒,病床要安装护栏,以防止患者坠床。

1.3观察指标

采用随机调查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护理、压疮护理、环境卫生及满意度情况进行评分,满意度分为4个等级:非常满意、较满意、满意及不满意,用非常满意、较满意及满意来计算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对本文涉及到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采用n及%表示计数资料,且用t值检验,P<0.05,则表示不具有可比性。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心理护理、压疮护理及环境卫生等方面各项指标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下表所示:

观察组在采用品管圈护理管理后,患者中非常满意人数为9例,较满意人数为6例,满意人数为5例,不满意人数为1例,满意度为95.24%,对照组患者中非常满意人数6例,较满意人数为6例,满意人数为4例,不满意人数为5例,满意度为76.19%,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人是任何管理工作中的主体,也是管理工作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一切管理活动都需要有人员的参与。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通过品管圈管理,组织品管圈护理管理小组,由组长带头,结合有经验的护理人员。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及时的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还能够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3]。另外,通过品管圈管理工作流程,能够有效的提升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护理工作操作能力,对提高整体护理工作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品管圈管理模式,相对于对照组来说,压疮护理、心理护理、环境卫生护理等方面的评分明显提升,同时护理满意度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

综上所述,品管圈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运用,能够有效地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左力敏 关于品管圈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效果的分析[J]医学信息文摘2014(11)42-43.

[2]李海丽 试析品管圈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的运用效果[J]中国卫生指南2013(03)57-58.

[3]张珉惠 品管圈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疗卫生2012(4)21-22.

论文作者:石莉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6

标签:;  ;  ;  ;  ;  ;  ;  ;  

探讨品管圈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运用效果论文_石莉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