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近些年来,农村人口向城区发展速度加快,人们对房屋质量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此城建部门也加大了提升楼房质量的重视程度。从专业角度来说,只有确保建筑基底层施工的可靠性,才能使得施工效果达到理想标准。换言之,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将专业技术充分运用到基底层施工的具体环节中是提高楼房整体质量的基础保障。从实践经验中总结 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技术与楼房基底层施工要求具有明显的切合性,所以本文将对此做出具体的说明,以期对楼房基底层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房建工程项目;预制桩;施工工艺;静力压桩
一、房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施工特征
现阶段,从居民整体住房状态可以预见到,高层楼房将成为人们未来主要需求目标。高层楼房的兴起不仅能够避免因城市人口增多带来住房占地拥挤的现象,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相对于中、低层楼房来说,楼房基底层的载重能力必须相应提高,才能确保楼房整体的稳固性。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将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技术与施工环节相结合,将会避免楼房地基塌陷现象,从而提高楼房整体的稳固性。另外,由于钢筋混凝土技术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全部利用机械化操作,因此相对于陈旧的人力施工方式来说,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操作流程的快捷性和可靠性,而且还能够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二、预制桩施工的准备
1.预制桩的制作
整个施工过程始终要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管理理念,才能为工程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在每个流程环节中结合具体情况,有切合性的进行施工,将会避免大量财力、物力的浪费,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桩子的备制阶段,需要结合施工条件来决定相应的加工场地。如果是高度在十米范围内的方桩和管桩,选择在厂家加工有利于操作和运送,高度在十米以上的方桩,需要在施工区域进行加工。在具体的制作过程中,模板设置将直接影响着桩子成品的效果,这就需要在此操作中保持桩身各角度的精准度以及整体的稳定。在侧模板和底模板的联合操作中,为确保桩面间的平行性,需要在桩面间施加一层隔离涂料。桩体内部是以主干相连接的钢筋支撑结构,如果采用对接的方式进行焊接,需要利用混凝土和钢片在桩体的两端加以稳固,以确保预制桩成品的成效性。
2.桩的运输
加工好的桩子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凝固过程,这样能够保持桩子的坚固程度与预前方案相切合,从而确保施工的成效性和可靠性,否则将会使得桩子本身遭到破坏,影响工程的正常进度。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提早运送。就需要提前对其中的不利因素加以规避,在确保万无一失的基础上再进行起吊和运送。在桩子的起吊环节,要保持桩体的平衡性,同时避免外力间接或直接性的影响,对于桩体的起吊受力点要达到施工要求,此时也要保持桩体的角度。另外,如果在桩体中没有可供起吊配件的情况下,需要按照具体情况利用专业捆绑工具进行起吊的设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桩的定位
在桩子运送到指定场地时,也需要按照施工要求进行合理的定位安置,这将会影响到施工的成效。在进行安置之前,需要严格按照安全制度进行操作,要保证定位区域地面的规整度达到施工标准。在通常情况下,定位区域的底木距离是以桩子的起吊受力点为参照的。另外,由于施工要求的多样化,桩子也有很多不同的规格,在定位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明确类别,对于罗列高度要控制在四层范围内。
三、桩基打入施工技术
1.打桩的流程
对于打桩流程的合理规划将会影响到施工的成效性,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结合桩子的分布距离、本身规格、施工期限等多方面因素,相应的规划打桩流程。从桩子分布局势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规划为,区段的逐个设置、圆周的自内向外扩散设置、线段的先中部后西端的设置三个流程形式。
2.打桩的工艺
在正式操作前,需要对桩机进行一系列的调整,首先是对桩机进行合理的定位设置,其次是注意桩架与地面垂直的稳定性,还要注意标杆中心线与操作方向的一致性。为了确保施工的安全可靠性,相关人员需要对准备工作进行专业检测。接下来就是正式的打桩操作,专业人员需要将桩体抬离原位置一段距离的基础上,再将桩子扎定在目标位置,这样能够提高桩子的稳固性,也为接下来的锤击提供便利。在桩子定位的同时,及时将桩帽、桩箍等扣好,严格校正桩体的垂直度,把桩锤缓缓落至桩顶之上并进行轻轻的敲击,桩体沉入到土壤内达到一定的深度后,会保持在一个稳定的区域,然后再进行桩体垂直度与桩位的校正与检查,再开展打桩操作。在打桩时,必须先选择短落距来进行慢慢的敲打,等到桩体进入到土壤中 2.0m 左右后,使用全落距进行敲打。若使用落锤进行击打时,落距应控制在 1.0m 之内,柴油锤则控制在 1.4m之内。为保证打桩质量,必须严格控制桩体的入土速度,保证匀速入土,且锤击的时间与间隔不宜太长,应采取连续性击打的方式,最终将其击打到土壤内。
3.打桩质量要求和测量记录
端承桩最后贯入度不大于设计规定贯入度数值时,桩端设计标高可作参考;摩擦桩端标高达到设计规定的标高范围时,贯入度可作参考。打入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有关质量控制的规定。桩的承载力是否符合要求要进行检验。打桩工程是隐蔽工程,施工中应做好每根桩的观测和记录,这是工程验收时检验质量的依据。
4.打桩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1)桩体和桩锤明显回收。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使用施加力较小的锤,桩体和桩锤就会有明显的回收现象,尤其是在桩端碰撞到土体中硬物的情况下,回收现象会更加明显。
(2)桩体损坏。由于施工的要求桩体上会有明显的凸起,这一部分往往没有任何的内支撑力,因此在打桩过程中,如果桩端与土体中的硬物发生碰撞,桩体就会在硬物反作用力的强度下发生碎裂的现象。
(3)桩端的碎裂。在施工过程中,桩锤会与桩端间发生明显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如果桩端自身存在质量缺陷,也会引起其质量上的损坏,比如,在制作过程中桩端的土料过多,还有其内部起到支撑作用的组件安装角度不规范等等。
四、桩基静力压桩施工技术
近几年来,经过专业人士的不断钻研和探索,在桩基施工技术的基础上又研发出了静力压桩技术。由于新型基底层施工技术具有噪音污染小、运行施力平衡等优势,因此得到了建筑业的广泛应用。经实践经验总结出,静力压桩施工技术在土层颗粒匀称的软土质施工条件中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在运行过程中,压桩架主要在自身配重的静压力下,再利用专业工具的同方向助力来完成打桩的施工,相对来说,这样的施工方式更具有明显的成效性。
结语:通过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到,楼房基底层施工的质量影响着楼房整体的稳固性,因此只有将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技术充分利用到具体施工环节中,严格把守每个环节质量关,才能实现施工效果与规划方案的切合性。在施工过程中,按照现场客观条件,采取相应的操作方法,才能达到施工标准,从而使得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在具体应用中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吴有彪.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探究[J]. 2014:391-391;
[2] 史学敏.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12):00172-00172.
论文作者:梅梅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7
标签:楼房论文; 钢筋混凝土论文; 桩子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操作论文; 质量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