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邵县人民医院骨科 湖南邵阳 422900)
摘要:目的 探究椎间盘镜手术与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 抽取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一共120例,实验观察进行的时间为2016年1月~2019年1月,对患者进行分组,分组方法 数字法,分组数量: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手术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有1例患者疗效评定为无效,另外59例为有效者,总有效率则为98.3%,对照组中有12例患者的疗效评定为无效,另外48例属于治疗有效,总有效率80.0%,两组间进行比较得到P值<0.05,差异明显;观察组中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1例全身氧化应激、1例局部炎症)发生率为3.3%,对照组中12例表现出不良反应的情况,发生率为20.0%,两组间进行比较得到P值<0.05,差异显著(P<0.05);在手术情况的观察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均更少,取平均值进行组间对比,得到P值<0.05,差异明显。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结合应用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具有四大优点:有效率高、起效快、安全性高并且还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控制病情,临床应用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关键词:微创小切口手术;腰椎间盘突出症;应激反应;治疗效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日常活动减少,腰部疾病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腰椎间盘突出在中老年群体十分常见,但在近年来也有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腰椎间盘突出不仅给患者带来病痛困扰,还会影响其日常生活,需要引起重视。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通常采用经椎间孔镜来进行治疗,有学者提出,结合使用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效果更佳,对此,本研究抽取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来进行观察,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并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探究椎间盘镜手术与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一共纳入120例患者,所选取的患者均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实验观察的时间在2017年1月~2019年1月。对患者进行分组,分组方法抽签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60例患者。观察组男女比例为33:27,患者年龄最小和最大的分别为50岁和72岁,中位年龄(65.4±2.3)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32:28,患者年龄最小和最大的分别为51岁和73岁,中位年龄(65.1±2.6)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性别、年龄)输入到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对比,得到P值>0.05,差异不明显,实验可行。排除标准:(1)由于多种原因,目前正在接受激素和(或)免疫抑制疗者;(2)根据调查发现合并有严重并发症或感染性疾病的患者;(3)在精神、智力等方面存在严重障碍,干扰研究结果者;(4)癌症晚期营养不良的患者;(5)高凝状态及有出血倾向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椎间盘镜手术治疗:取患者俯卧位,找到患者突出的腰椎部位,然后在导针为中心的范围,切开皮肤,扩大患者椎间孔并将工作套管置入,摘除突出组织,观察椎间盘、神经根等,止血并缝合皮肤。观察组采取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使用微创技术,在患者骨折部位作一个小切口,并在定位针和导向针的帮助下,将患者出现突出症的部位切开,并将突出组织充分摘除。
1.3观察指标
①治疗完成后,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整体病情的改善分为三个阶段,改善最优(症状基本消失,无不适)的为“显效”,改善一般(症状得到一定缓解,治疗还需继续观察)的为“有效”,无改善(病情没有任何变化,病情恶化)的为“无效”,然后将两组中显效和有效的病例数相加,对比总的有效率;②手术情况:在治疗期间,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观察,记录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等,并在两组间进行对比分析;③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于治疗完成后,采用电话随访、门诊复查等方式,为期30d,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对比最终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结合1.3中观察的项目,将有关资料分为两类,即计量资料(百分率表示)和计数资料(均数±标准差表示),输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21.0)中,采取对应的卡方和T值检验,最终得到P值,统计学有意义标准为P<0.05。反之则差异不明显,无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中有1例患者疗效评定为无效,另外31例为有效者,总有效率则为96.9%,对照组中有8例患者的疗效评定为无效,另外24例属于治疗有效,总有效率75.0%,两组间进行比较得到P值<0.05,差异明显见表1.
2.2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两组手术情况的观察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均更少,取平均值进行组间对比,得到P值<0.05,差异明显,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3.讨论
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严重危害中老年群体健康的疾病,并且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患病后并无明显症状,容易被患者所忽视,往往发现疾病时已经发展较为严重,腰椎间盘突出采用经椎间孔镜治疗的同时,需要针对患者的病情、心理等给予有效的辅助治疗为患者减轻对疾病的恐惧,并引导患者在术后调整生活状态。此次研究,抽取120例符合要求的患者来进行观察分析,结合实验最终结果,采用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达到了98.3%,仅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等也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治疗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结合应用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具有四大优点:有效率高、起效快、安全性高并且还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控制病情,临床应用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徐国康,苏棋,屠玉兰.TESSYS技术治疗复杂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C].//第二十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集.2017:234-235.
[2]王栋梁,王四清,孙达峰,等.经皮穿刺侧路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临床疗效[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20):51-52.
[3]仇雪枫,林建,韩影,等.CT引导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6,22(12):912-915.
[4]范周洪,李建华,李娟,等.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评价[J].当代医学,2016,(5):33-33.
[5]王想福,叶丙霖,孙分歧,等.脊柱内镜下经椎间孔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C].//华夏黄河骨科大会论文集.甘肃省中医院%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2015:163-166.
论文作者:袁华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6
标签:患者论文; 腰椎间盘突出论文; 两组论文; 疗效论文; 手术论文; 手术治疗论文; 椎间盘论文; 《航空军医》2019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