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视野下的大学学科发展观_边缘效应论文

生态学视野下的大学学科发展观_边缘效应论文

生态学视野中的大学学科发展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态学论文,发展观论文,学科论文,视野论文,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同样的现象,用不同学科视角分析,具有不同的意义。而不同的学科也正是借助于这些特定的分析视角,形成了它们自己的研究对象和问题。从生态学的视角研究学科发展问题,可以看到许多从教育学、管理学角度研究学科发展无法观照的地方,同时还有利于生态学学科自身的发展。“学科生态系统属于高校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因此,以生态学的观点透视和洞察学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平衡与适应的学科发展观

在生态学上,平衡表明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输入和输出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平衡有平衡关系和平衡状态两种含义。当其指平衡关系时,一般指两种相互限制的趋势、力量或性质在数量关系上所达到的一种均衡关系,一般用数量关系的相等概念表示平衡关系,用数量关系的不相等表示非均衡关系。而平衡状态包含有平衡关系,它是以平衡关系为内容的系统稳定状态。一般来讲,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等要素更多的是用数量关系来表示,而它的结构和功能等属性则指平衡状态。当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而超过自身调节范围时,就会引起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紊乱,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输出和输入不相等,使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出现所谓的失衡现象。

虽然与一般生态系统相比,学科生态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以及学科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但我们可以将各种复杂的关系概括平衡和失衡两种形态。其中,平衡是学科生态系统的核心和灵魂,而失衡则是学科生态系统的非常态。如果学科生态系统出现失衡现象,必须设法及时调控使之恢复平衡和有序状态,否则,时间一久学科生态系统就会衰竭退化甚至僵死。就此而言,我们应该按照一种平衡而协调的模式或假设去认识和规范学科发展,不仅要使学科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平衡,也要使学科生态系统的输出和输入平衡。

学科生态系统的结构有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之分,宏观结构主要指学科类型结构和学科层次结构,微观结构通常指某学科内部学科方向、学科队伍、科学研究、学科条件等各组成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从学科层次看,在同一所高校中,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呈“正金字塔形”比较科学合理,从塔顶到塔底依次为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如果学科门类太少,不仅影响学校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也难以形成学科交叉,产生学科整体效应和边缘效应;如果一级学科太少,就会阻碍学科上档次和提高品位,就难以承担综合性的大型科研项目;如果二级学科太少,一级学科就会缺乏支撑。从学科类型看,同一学校中的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人文社会学科与自然学科等应协调发展。大家熟知,高校中各学科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学科都联系着其他有关学科,不断从其他学科吸取资源和营养。假如高校中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失衡,人文学科、社会学科与自然学科孤立存在,那么就既不利于构筑良好的学科生态环境,也不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和进行跨学科研究。从学科内部结构看,学科方向、学科队伍、科学研究等结构应该平衡而协调。学科方向的设置既要有学科本体研究,也要有特色问题和前沿问题研究;学科梯队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性别结构等要多样,尽可能形成群体异质结构,增强学科梯队的繁殖能力;科学研究既要重视基础研究,也要关注科研成果的开发和利用研究。

学科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三方面。无论是整个学校还是某一个具体学科,这三个方面都应该协调发展。首先,学科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平台,进行学科建设的终极目的就是形成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具有优势和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具有本学科优势的不同层次的人才。因此,舍弃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就无异于放弃理想和追求。其次,科学研究是学科成熟与发展的支点。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对学科成熟与发展具有支撑意义。科学研究与学科发展是相互联系的,科研工作依赖学科的优势和学术声誉获得课题,而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则是学科特色与优势形成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的重要动力,科学研究在促进学科建设的同时也不断地吸收学科建设的营养。第三,为社会服务是学科发展的外驱动力,也是社会发展对学科建设的必然要求。学科通过社会服务,不仅可以使本学科的研究成果得到转化和利用,还可以赢得回报,获得社会提供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资源,优化本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学科生态系统的输入与输出也应该平衡,这是学科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反映,也是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的逻辑要求。学科要生存与发展,必须同外界环境诸如经济、政治、文化等不断交流变化着的信息,不断从外部环境中吸取物质、能量,以弥补和抵消内部的资源的消耗和增熵。同时,学科生态系统也要不断优化自身的结构和功能,增强系统的社会服务能力,通过主动适应外部环境发展需要而获得物质、能量和信息支持,提升系统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社会系统对学科系统的影响具有综合性,任何要素的发展变化都会对学科系统的稳定和有序产生干扰,并且这种干扰不是各要素对学科影响的简单叠加,而是社会各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学科建设必须全面考虑社会环境各要素的影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学科运行的良好环境。

二、开放与优化的学科发展观

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世界上一切的孤立系统,与外界没有任何物质、能量、信息交流时,其自发演化总是朝有序程度越来越低的方向发展,最终趋向于无序。假若系统的正熵值增加,则系统的无序程度增加,当熵值达到最大状态时,系统的有序结构或状态不复存在,系统走向崩溃。因此,要维持有序状态,必须使系统获得更多的能量,清除不断产生的无序,重新建造有序。普利高津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础上将系统分三类:①孤立系统,与环境无能量和物质的交换;②封闭系统,只与环境交换能量;③开放系统,与环境既交换能量又交换物质。普利高津认为,生态系统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具有发达的耗散结构,通过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物质交换,能够克服混乱状态,使系统保持一种内部高度有序的低熵状态,维持系统稳定。

学科系统也是一种远离平衡的耗散结构,必须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从中吸取更多的负熵流(包括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抵消系统内部不断增加的正熵流,否则学科系统就会逐步走向无序,最终“沙漠化”。一般而言,经费的投入是学科生态系统的能量流,设备、仪器、器材和试剂的投入则是物质流。能量流和物质流短缺或不足,必然限制学科发展的规模、数量和速度,同时也会影响学科梯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水平以及学科基本条件的改善。信息流的匮乏,则会影响学科建设与发展观念的更新、学科队伍学术视野的拓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及科研方法的创新。因此,每一个学科都应该增加自身的开放性,拓宽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渠道,以增强系统的生存与发展能力。如果把学科系统孤立起来,断绝其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一切联系,系统必将陷于混乱与无序状态,最终走向衰竭甚至僵死。可以说,开放学科系统,架起学科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桥梁,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当然,学科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流向要合理,否则也会影响学科建设质量和学科生态系统的平衡。我们认为,学科建设是一个集学科梯队、学科方向、科学研究、基础条件和人才培养等多种要素于一体的综合性建设,虽然各要素在学科系统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有的处于主要地位,有的处于次要地位,但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它们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又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因此,在学科建设中,必须合理配置资源,既要重视和集中发展那些影响学科发展水平的要素,又不能忽视那些对学科建设有支撑或干扰作用的要素。否则,学科系统会因某些要素没有得到适当或充分发展,而影响其整体功能的发挥。比如,在某一学科中,假若只有先进的仪器设备,而没有相应的学科队伍,先进设备则无人使用,最终造成资源闲置或浪费;相反,如果有了一流的学科队伍,而无先进的仪器设备和科研条件,则会造成英雄无用武之地。因此,学科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唯有合理配置,优化使用,才能促进学科生态结构优化和升级。

三、多样与综合的学科发展观

按照生态学的观点,一个有众多生物物种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要比一个只由少数几种物种组成的简单生态系统,更能承受自然灾害或人为干预的打击,从而保持良好的稳定状态。例如,气候变化,某种害虫或病毒的入侵,对于一个作物种类单一、生态格局简化的农田生态系统可能造成严重的甚至毁灭性的打击。然而,上述情况对于一个物种丰富、结构复杂、体现了生态格局多样性的森林生态系统来说,通常是不会产生毁灭性后果的。树种单一的马尾松林,在松毛虫的侵害下可能遭受巨大损害,甚至被毁;而非单一树种组成的针、阔叶混交林的稳定性就强得多,即使遭受危害,也只能是局部的,一般不会是毁灭性的。热带雨林之所以抗灾变性强、有序化程度高,被认为是维护地球生态健全最重要的一种森林生态系统,根本原因在于其物种特别丰富、结构异常复杂。这些现象和事实的普遍存在向人们显示出一个深刻的道理:多样性导致稳定性。

从理论上讲,在同一学科生态系统中,学科的多样性意味着该系统的结构复杂,网络化程度高,异质性强,能量、物质和信息输入输出的渠道众多密集,纵横交错,畅通无阻,学科与学科之间以及学科与外界环境之间能够迅速及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使整个学科生态系统保持在动态平衡状态。

从实践来看,综合性大学和多科性院校的稳定性一般要高于单科性院校。在综合性大学和多科性院校中,由于多学科的共同存在,学科之间不仅可以构成链状关系,而且还可以形成网状关系。各学科通过交叉、融合、嫁接,通常会繁殖出新的学科生长点,从而在体现学科整体优势的同时萌发出新的生命力。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世界一流大学绝大多数是综合性大学,而且水平最高的单科性学院(如医学院)也大多是在综合性大学里。在美国高校,学科布局虽然是多样化的,但总体呈现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基础与应用并行的综合化趋势。在某种程度上说,多样是综合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多样也不会形成综合,也就很难形成高水平的学科。当然,学科并不是越多越好,把所有的大学都建成综合性大学不现实,也没有必要。但是,追求和发展多学科,应成为大多数高校的基本发展目标。同时,通过争取创建高水平的单科,从而达到一流水平或较高水平。

除学科类型多样之外,学科层次、学科方向、学科梯队结构等也应该多样化。就学科层次而言,学校的一般学科、校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和国家级重点学科,以及学士点学科、硕士点学科和博士点学科的构成比例要合理。如果所有的学科处于同一“生态位”,一方面会造成过度竞争,另一方面不能构成学科异质结构,这不利于学科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就学科方向而言,学校的每一个学科都应该有两个以上的明确方向,除学科的本体研究方向之外,还应该有自己的特色研究方向和跟踪学科发展前沿的方向。本体是一个学科最基本的部分,它是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的,是一个学科独立和成熟的标志,放弃对学科本体的研究,学科就难以生存和发展。因此,在设立学科方向时,在学科的本体部分至少要有一个方向。此外,学科还应该设有特色方向以及跟踪学科发展前沿的学科方向,学科特色方向和前沿方向的选择,可以在主体部分,也可以在非主体部分。就学科队伍而言,其职称结构应该“呈正金字塔形,这种异质群体结构,具有发展的生机和潜力”,从金字塔顶到塔底依次为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在年龄上,学科梯队人员要拉开年龄层次,否则容易造成同龄、同层次、同时升级、同时老化的情况,减少异质成分,增加了同质成分,不利于学科梯队发挥作用。

四、交叉与渗透的学科发展观

现代生态学研究表明,在两个或多个不同性质的生态系统交接重合的地带通常生物群落结构复杂,某些物种特别活跃,出现不同生态环境的生物种类共生的现象,种群密度也有显著的变化,竞争激烈,生存力和繁殖力也相对较高。例如,许多鸟类在乡村、居民点、城郊、校园等自然和人工生态系统邻接处,其种类、密度和活跃程度都比在人迹稀少的荒野、草原或单种森林更多更大;森林生态系统的林缘地带植物种类更多,花繁草茂的程度远甚于森林内部,一些野生动物更频繁地出没于植物镶嵌度大的边缘栖境;海洋的高产区都集中在同陆地、岛屿交接的地方或河口、海湾地区。如此诸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边缘效应”。

边缘效应原理对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高校的学科建设应该不断强化学科边缘效应,因为一个学科要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必须进行合理的人才流动,不断进行学术交流和知识更新,使学科处于异质的动态的学科环境之中。当前,我国一些高校的学科“近亲繁殖”严重,形成“同质系统”,很难造就出第一流的人才,产生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然而,如果在同一学科甚至同一学校有不同学派的人员,在不同风格的学派之间形成边缘效应,使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通过各学派互相启迪促进,形成“异质系统”,进而利用边缘效应的有利条件和协同作用,就能造就出非常杰出的人才,获得高品位的研究成果。过去,我国高校学科分得太细,专业面过窄,各学科专业实际上处于比较单一的同质系统,不存在产生边缘效应的条件,人才培养难以出质量,科学研究无法上档次。历史是经验也是教训,高校的学科建设应该以史为鉴,加强学科设置综合化,同时注意强化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形成交叉边缘。在科学研究上,利用学科边缘效应,把焦点汇聚到学科之间的边缘上,占领交会带,这有利于快出成果,出好成果,催生一些新兴的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在学科队伍建设上,不同学科之间互派人员进行交流与合作,不仅可以使人才和学科处于边缘之中,同时可以使学科之间产生边缘效应。不难想象,一个人从一个学科到另一个学科去进修学习,这对进修者以及接受学科来说,都处于边缘之中。进修者把本学科和本人的知识结构的特点、知识水平与思路带到接受学科,同时又把接受学科的知识结构、学术水平和特点带回到本学科,形成强烈的边缘效应。

总而言之,一个学科只有不断地更新知识和信息,才能保持边缘效应。同样,一个学科唯有保持边缘效应,方能充满生机与活力,适应社会和科技不断发展的需要。

标签:;  ;  ;  ;  

生态学视野下的大学学科发展观_边缘效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