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网络舆论引导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论文_刘明新

强化网络舆论引导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论文_刘明新

中国石化股份公司胜利油建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东营 257000

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应其具备的全球性、开放性、交互性、实时即时性以及综合性等特点,在各个方面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思想政治工作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充分利用网络的舆论引导作用,提高思想整治工作的引导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是今后广大政工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新时期,网络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思想政治工作者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不仅要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也必须掌握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推动生产经营等工作的有序开展。在现代条件下,政工工作者要积极主动地认识网络、掌握网络,借助网络快速、准确、信息量大的特点,与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创造性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使职工队伍充满生机和活力,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网络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手段还主要以念文件、读报刊、下发材料、宣传栏、集中上课为主,虽然也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等方式,但因技术手段落后,缺乏交流,人员分散等原因,信息传播速度慢,且容量有限,大大影响了教育效果。当前社会环境复杂、人的思想呈多元化,给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诸多困难,而正确运用网络所具备速度快、更新及时、容量大的特点,正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手段。看到这些问题,认识网络普及化的大趋势,有助于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广泛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来达到加强、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网络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油田改革的不断深入,带来人们思维方式、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多样化,而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回答这种“多样化”及其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帮助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在网页上开设专业技术、法律法规、企业文化、队伍管理、群众工作、绩效考核、形势任务教育等栏目,及时更新“网页”内容,为职工群众提供他们所需的各种信息和知识,有效避免“马后炮”、讲“旧闻”,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网络为政工工作者提高自身素质创造了条件。首先,要培养一支适应网络时代要求的政工队伍。结合实际制定一个培训规划和学习制度,将掌握网络知识作为考核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素质条件。并坚持领导干部带头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把重点放在青年干部身上。青年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所以要培养政治上过得硬、网络技术精湛的青年政工干部,努力建设年轻化、知识化的政工队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思想政治工作者利用互联网根据企业本身的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内容,强化竞争意识、法律意识,为企业提供普法服务,帮助职工树立全新的法律观念,正确看待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带来的机会和挑战,自觉提升综合素质。

同时,也要清醒的认识到,网络时代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应当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马克思主义诞生100多年以来的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就其本质来说是开放的,正因为其开放性,所以始终保持着生机与活力,才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相承继。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与互联网的开放性是一致的,它们不约而同地表明:封闭是没有出路的。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科学的角度表明这一点,互联网从技术科学的角度表明这一点。认识这个问题,对于加强和改进互联网条件下对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很重要,它可以回答一些人(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对于“宣传群众”、“灌输论”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的质疑,可以帮助思想政治工作者坚定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维护精神支柱。

二、立足实际,发挥网络引导作用的思路与对策

思想政治工作要上网。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政工部门的工作已形成自己的网站,这不仅有利于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更有利于党组织之间和党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同时能较好地解决目前的流动党员管理难的问题。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根据职工群众的特点来研究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坚持不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和科学精神教育,引导他们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培养崇尚科学、追求真理、解放思想的健康生活方式,以提高职工群众的精神素质。

构建具有企业特色的又能促进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的网络文化。围绕“比学赶帮超暨精细管理年”活动的开展,构建独具特色、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是文化开放性、创造性和时效性交流的结晶,是网络经济力开放性、创造性与时空性结合的产物。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方针,通过设立“基层支部工作记录平台”等栏目,让广大干部职工了解本单位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有交流、有对比,增强职工的责任意识、群体意识和创新意识,为企业改革稳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在确保网络安全的前提下,把网络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建设网上马克思主义阵地,通过因特网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通过互联网这一新的载体,使大容量的针对性很强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得到迅速传播,并通过沟通与配合,实现网上资源共享,形成网络宣传合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能力。

网上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用制度作保证。为力戒表面文章和形式主义造成思想政治工作干与不干、干好干不好一个样的现象,就必须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又能坚持经常化的制度。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制度使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规范化,避免形式主义的东西,通过制度的落实,把各项活动转化为职工群众的自觉行动,有了规章制度,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就会一以贯之,长期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起到保证作用。

通过正确应用网络的舆论引导作用,在丰富干部职工文化生活、教育形式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干部职工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工作作风,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确保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论文作者:刘明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9

标签:;  ;  ;  ;  ;  ;  ;  ;  

强化网络舆论引导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论文_刘明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