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目前输变电线路工程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文章分析了输变电线路工程的施工现状与技术问题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关键词:输变电线路工程;杆塔施工技术;架线施工技术
在我国电力企业的生产过程中,输变电线路网络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容易受到内外部种种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影响过程中容易出现技术故障,影响输电线路的输送和分配,严重的还可能造成局部电力经济损失。因此,在输电线路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对输电线路的工程施工和运行进行深入分析,同时及时提出处理办法,避免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故障发生,从而有效地保证电网能源输送的安全和稳定。
1.输变电线路工程施工现状
社会各个生产领域对电能需求不断增加,给电网系统运行稳定性带来新的挑战。目前,由于电力系统建设团队的整体素质不高,使得输变电线路工程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参差不齐;各地地质、地形以及水文条件的差异,使得输变电线路施工的工程量以及施工难度不断增加。为此,研究人员应从施工技术入手,来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对输变电线路系统应用的需求。
2.输变电线路施工的主要过程
2.1施工前的准备
需众多的工程设备来辅助输变电线路的建设,用来建造基础、架线、运输等一系列的工序,施工前还要进行供电线路的铺设,需合理放置施工材料等。
2.2物料的进场
物料主要包括钢筋、水泥、砂石等建筑原料,还包括设备用的燃料等物料,将其存放在相应的地方。
2.3基础测量、复测
精确的测量是确保后续施工环节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测量是否精确将影响相应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工程能否顺利进行。在基础测量时,既要符合图纸的设计要求,又要结合实际的地理地质环境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并对结果进行审核分析。
2.4基础施工
基础施工对输变电线路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在基础施工中要严格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操作。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合理地采用不同方式进行基础的建设。主要有岩石嵌固基础、掏挖式基础、钻孔灌柱桩式基础等。岩石嵌固基础是利用强风化岩石的抗剪力强的特点制成的基础。土质较好的地方应采用掏挖式基础,同时还要确保该地域地下水位要低于混凝土基础。灌柱桩式基础适应于基础吃力较深且作用力大的塔杆,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材质间的相互摩擦力以及桩端的承载能力。
2.5杆塔建设
杆塔的建设是输变电线路中的重要环节。在铁塔整体力气过程中应注意速度,必要时用经纬仪来解决。充分考虑地形因素,平地丘陵地区积极采用顶应力混凝土塔杆,在条件不好的地方采用铁塔式杆塔,同时应采取防锈措施。在杆塔施工时应按严格的操作规范进行施工。
2.6架线
架线是施工的核心环节,架线的主要步骤有拉力放线施工,紧线施工,导线、地线连接施工、附件安装等。架线过程中为保障线的质量,采用张力架线来代替。张力架线是使用牵张机械使导地线保持张力,同时又保证距离的一种接线方法。在紧线过程中常常出现悬垂绝缘子偏离中垂位置的现象,这种现象是因为我们在计算观测弧垂时未考虑滑车的摩擦力,在这种情况下考虑摩擦因素适当对导线弧垂进行调整,就可避免。在架设线路时,导、地线的连接是不可或缺的一步,它将直接关系到输送电的安全和可靠性。在连接导、地线时,可采用三种方式:机械钳压连接、液压连接、爆破压接。值得一提的是,在爆破压接时,不能用带有金属壳的雷管,避免金属壳爆炸式伤害导线及工作人员。同时在缠绕导爆索时不能过于用力,也不能有剧烈震动以防爆炸危险发生。隔离开关是线路中的重要设备,在安装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内部齿轮不吻合现象,导致的原因是因为安装过程中的施力过大造成,另一方面是隔离开关发热现象,此种情况是触点接触不良造成,可以在动静触动间加润滑油解决。
2.7高压试验
输变电投入运行前,需要进行高压的传输实验,在保证合格的情况下方可进行验收检验。输变电实验主要实验变压器,在变压器实验时,由于主绝缘变压器与纵绝缘不同,在试验时不同的方式会导致线圈终端或接地终端达不到实验电压,解决此现象要采用单相感应高压试验方法来代替其它方法。
2.8验收
验收前要对工程进行严格的检测实验。在保证实验合格的情况下方可验收,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输变电线路工程施工中技术问题分析
3.1外部环境影响
3.1.1雷击
在输变电线路工程施工中,雷击是一个很重要且相对比较常见的影响因素,在雷电的影响下,导线的绝缘子会产生一定的损坏,导致出现绝缘子闪络的现象。特别是在山区不仅雷击故障发生的频率较高,而且由于交通条件不便利,在施工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即使出现了输变电线路的技术问题,也可能无法及时有效的处理。
3.1.2大风
大风对输电线路工程施工运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风偏闪络以及污秽闪络,出现线路跳闸的现象。另外,由于大风而出现的飞沙走石也会对输变电线路产生碰撞或者磨损,导致表层的绝缘性受到损害,影响供电的安全性能,体积较大的异物会直接砸断电线,导致电力网络瘫痪现象的出现。而且在恶劣的天气中正常的工程施工也存在较大的困难。
3.1.3鸟害影响
输变电线路工程施工分布在户外也容易受到飞行鸟类的影响。首先,鸟类在横担或者输变电线路上排泄粪便,而由于粪便具有导电的性能,可能会导致出现短路的现象,在220kV以下的输变电线路中,一般绝缘子串比较短,鸟粪会对空间电场造成影响,放电现象也会出现在缝隙处。其次,一些鸟类会在横担上建筑鸟巢,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输变电线路施工的影响。
3.2施工技术管理操作不善
在具体的施工操作中,相关的施工人员在专业素养和安全意识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没有充分了解掌握操作规范,在输变电线路施工完成之后未按照标准做出防护措施,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容易在后期电网运营的过程中出现故障。在后期的管理中,可能存在巡逻不到位,导致存在的故障无法及时得到维修,影响了电力运输的质量。
3.3设计方面产生的故障
在进行输变电线路工程施工时,需要按照相应的施工方案,在进行方案设计时应该充分按照相关的标准和实际的情况,保证输变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如果电气设计的方案无法满足输变电线路的要求,就可能导致在后期运营的过程中出现故障,一旦出现此类的故障,后期维修中的难度也会比较大。
4.输变电线路工程施工中技术问题处理措施
4.1架设避雷线
架设避雷线是较为常用的措施,且具有良好的避雷效果。通过避雷线的架设能够有效保护导线,起到屏蔽雷电的作用,避免了雷电直接与导线接触,减少绝缘子闪络问题的出现,另外避雷线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雷电产生的感应过电压,起到保护绝缘子的作用。
4.2减小杆塔接地电阻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提高线路抵抗雷电的能力,在最大限度上避免了跳闸问题的出现。减小杆塔接地电阻的方式也有很多,在接地极处添加降阻剂也具有良好的降阻作用。另外是延伸水平接地体的方式,这样能够使电感影响得以提高,保障接地电阻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4.3输变电线路工程施工中防风害措施
针对在输变电线路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风害故障,首先可以从线路设计方面来进行预防,线路架设之前对当地的自然条件和气象条件进行研究和分析,对重点的风害区域加以重视,根据实际的情况优化导线的设计参数,减少在导线架设过程中重力明显区间的安装,降低导线和杆塔所承担的压力,保证导线运行的安全性,防止由于风力作用而出现的倒塔问题。在风力较大的重点区域,“V型串”的连接方式增加了导线的稳定性,这样能够减少风偏放电问题的出现。在输变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外角跳线以及耐张塔跳线是经常发生故障的部分,电力施工人员应对此部分的操作给予重视,采用重锤的方式来进行防范处理,或者是根据实际的情况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加长绝缘子串,来防止导线故障的出现。
结论
输变电线路工程涉及面极广,需要考虑的因素也很多,包含设计、地质环境、施工工序、员工素质、机械设备、操作方法、人员管理、设备的安装、调试等方面。在正常使用时又要考虑日常维护的安全性、简便性。输变电线路是关系到输电安全稳定的重要部分,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才能保证施工质量,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增加输变电线路的使用寿命,也是增加经济效益的一种手段。输变电线路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如果把国家比作一个人,那么输变电线路则是血管,血管发达了,才能保证足够的营养,才有足够的动力去奔跑。
参考文献:
[1]刘中林.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新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王瑶,卢建昌.影响输变电工程质量的因素及其控制[J].中华民居(学术刊):2010,(11):189-90.
[3]唐浩辉.输变电工程质量控制相关问题分析[J].科学时代,2010,(5):91-92.
论文作者:夏胜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线路论文; 输变电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导线论文; 杆塔论文; 基础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