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令世界瞩目,这也同时导致了我国工民建筑工程的建设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使我国的工民建设水平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这也使人们对工民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施工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问题在工程建筑中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分析了工民建中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1 工民建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作用
工民建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我们认真加以对待。我们知道,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主要是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加以控制的:第一是人的控制问题,项目部施工工长、质检员管理必须到位,其次施工班组人员技术必须熟练,要有一定的责任心,通过工作质量保证工程质量;第二是机械设备的控制问题,主要是要保证混凝土振捣设备性能良好,如果是现场搅拌的混凝土,还必须保证搅拌机性能良好;第三是材料质量的控制问题,商品混凝土要控制进场混凝土的塌落度和和易性,检查进场时有没有离析现象。现场搅拌还要控制原材料质量及配合比计量。第四是施工方法的控制问题,必须编制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对施工班组必须认真进行交底,同时要检查方案措施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第五是环境控制问题,主要是控制噪声,特别是夜间施工,振捣时不要去触碰模板、钢筋等,减少噪声扰民。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还要注意早期养护工作,以免应混凝土表面脱水过快而形成起砂、开裂等质量缺陷。普通混凝土养护不得少于七天,防水混凝土养护不得少于十四天。通过这五点控制,我们就可以很清楚的感受到工民建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作用。为保证工民建施工打下良好基础。
2 工民建混凝土质量问题综述
混凝土产生裂缝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引起的:
(1)收缩裂缝:在混凝土的逐渐散热和硬化过程中,产生的收缩应力高于当时的最大抵抗强度,就会产生收缩裂缝。收缩裂缝主要是由于混凝土中的水泥使用量和用水量掌握不当所引起的。水泥使用量和用水量越高,混凝土的收缩就越大,同时,选用的水泥的不同,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混凝土的收缩量。
(2)温差裂缝:水泥在水化过程中释放热量,由于混凝土的体积大,聚集在内部的热量无法及时排出,同时混凝土的表面可以自然散热,形成较大的温差,产生温差裂缝。混凝土产生温差裂缝与混凝土配合比和水泥的品种的影响。
(3)安定性裂缝:因水泥安定性不合格导致的龟裂。水泥在硬化过程中会产生不均匀的体积的变化,产生膨胀性裂缝。
3 工民建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3.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主要由水泥、水、砂、石、掺和料等原料制作而成。在工民建工程中,原材料的质量及其波动,对混凝土质量及施工工艺有很大影响。如水泥强度的波动,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各级石子超逊径颗粒含量的变化,导致混凝土级配的改变,并将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骨料含水量的变化,对混凝土的水灰比影响极大。因此,必须要认真做好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工作,从源头上保证混凝土质量。首先,要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进行相应的质量检验,只有全部性能指标合格才可使用。若粘土、淤泥在砂石中的比例超过3%,在卵石、碎石中的比例超过2%,则表明极细材料在集料表层并形成包裹层,进而影响到集料和水泥石的粘结。这些材料如果以松散颗粒出现,需水量则会增大,骨料中若含有有害物质,且超出一定范围,则不利于水泥水化,并降低混凝土强度,最终影响到骨料与水泥石的粘结,产生膨胀的有害物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对进场骨料进行必要的抽样检测,主要指标包括颗粒密度、含水量、含泥量等,禁止使用来源不同的砂、石作为骨料原料,特细砂、铁路道渣石等也不可作为骨料原料。
3.2 控制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配合比质量的措施
3.2.1 原料配比控制
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一个主要的薄弱环节。也是建筑方为了降低建筑成本,最可能偷工减料的地方。一般需要根据施工方案设计混凝土原料配比关系,然后进行试验确定最优的配比关系。因为在追求混凝土的高强度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建设成本的降低。另外,以体积配比不是很准确,一般我们采用的是质量比。还有就是试验的原料、实际的原料是否有出入,检查合格之后,才能进行混凝土配比操作。
3.2.2 混合时的控制
混凝土在混合过程中,要严苛读取原料的用量,将每次使用的砂石过称,不主张使用划线的体积配比方法。水的用量要使用表读取数据,严禁只凭个人经验注入水的用量。其他外加材料也是要过称,不能只凭经验随意加之。混合的过程还要注意时间顺序等把握。现在一般材料计算机控制计数,混合过程更加科学、更加合理,降低人为操作出现的错误,有效保障混合控制的可靠性能。
3.3 控制混凝土搅拌和浇筑质量
关于混凝土的搅拌,一方面要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计量,比如水的控制、外加剂的加量,沙石水泥的搅拌时间、加料顺序等;同时,为防止离析等情况发生,还要及时进行抽查。另一方面,在建筑施工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确定水电供应、具体的浇筑方法及振捣器的规格;其次,浇筑期间随时监控气候条件和温度,准备好必要的材料。为了提高混凝土凝固后的密实度,在振捣中最好采用二次振捣,对大面积的板不仅要除去浮浆而且要进行二次抹面,以减少收缩裂缝。因为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会膨胀变形,故而对此要事先预留好施工缝,安排合理的施工浇筑顺序,以保证混凝土的搭接质量。
混凝土在浇筑成型时,没有振实所产生的表面上的气孔、麻面、蜂窝、孔洞、缝隙等各种质量问题,易被发现从而引起重视,但人们容易忽视因为振捣不良产生的内部蜂窝、孔洞所导致的内在质量问题,而混凝土内在质量问题,同样会引起混凝土结构物的破坏。所以,施工人员必须非常重视这个环节,质检员也应积极采取相关措施,使混凝土振捣良好。
3.4 混凝土养护质量
在养护处理的时候,主要是为了保证建筑平面的平整度和避免出现裂痕,增加建筑的使用寿命。为此,在混凝土建筑完成之后,要对建筑面进行刮平和拉毛处理,同时还要考虑到温度的变化。在对平面进行刮平和拉毛处理之前,要准备足够的水泥砂浆,加入适量的界面处理剂,然后开始对浇筑平面进行刮平和拉毛处理,保证了混凝土浇筑面的平整,美化了建筑的表面。在考虑温度的时候,就不得不考虑季节的特殊性,如夏天的酷暑和冬天的严寒,因此在进行浇筑的时候,要尽量降低混凝土的凝结温差。夏天温度高,所以在施工的时候应该对混凝土表面进行物理降温。冬天,气温低,所以应该在气温和混凝土表面温度差最小的时候进行作业,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冷缩缝隙,保证了施工的安全。
结语
混凝土质量问题是建筑行业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这个问题需要重在建设过程中加一严格把关,作好后期的日常管理,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查阅大量的技术资料,浅析了混凝土质量的控制措施,望给行业其他同仁以启示。
参考文献:
[1]杨显华.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产生原因及处治方法[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4,18:20-21+24.
[2]黄睿.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早期病害检测及处治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2.
[3]邱韵.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成因分析和处理方法[J].山西建筑,2013,02:296-298.
论文作者:崔琳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9
标签:混凝土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水泥论文; 裂缝论文; 工民建论文; 质量论文; 骨料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