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趋势与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全国第六届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发展论文,理论研究论文,第六届论文,研讨会论文,趋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862(2000)03—0007—05
“全国第六届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于1999年12月17—18日在上海召开。此次研讨会由浦东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主办,《哲学动态》编辑部、中央党校哲学部、上海市委党校社会发展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苏州大学社会学系、上海《社会科学报》、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协办。来自北京、天津、江苏、广西、安徽、黑龙江、山西、上海等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近60人出席了会议。这次研讨会有三个显著特点:(1 )由民办社会发展研究院主办全国性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在国内还是首次;(2 )参加这次研讨会的都是研究社会发展理论方面的专家,不少人有专著,因而研讨会的质量高;(3)与会专家达成共识,要筹建中国社会发展理论研究会。
与会代表主要围绕全球化的实质、全球化和现代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全球化与国际战略新格局、全球化给中国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全球化与中国发展战略、社会发展的哲学元理论、邓小平的发展观、浦东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模式、作为发展理论的经济哲学研究、发展社会学的学科相关性研究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展开讨论。
一、要在科学理性层面上反思全球化
1.全球化的概念。任平教授首先将“全球化”概念的各种理解归纳为三种类型:一是从现代主义角度看全球化,认为全球化就是超越国界,出现跨国公司以及网络结构等方面的全球化;二是后现代主义的全球化观念,把全球化理解为以高科技经济为主,以跨国公司为表现的全球性结构,出现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控制方式,在内容上主张差异化和多元化;三是从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国际关系)的角度,通过两个格局的碰撞形成的全球化。他提出“新全球化时代”的概念,认为由原始积累开始的传统的全球化即武力加商品输出的时代已经结束,今天的全球化已经是以政治、经济、文化的全球化为基础,具有工业文明向后工业文明转变、后工业文明对工业文明的统治、商品输出向知识进入转化以及出现多元化、差异化等等特点。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社会发展首先必须给现代化正确定位。它既不同于中国过去所追求的现代化,因为有后现代(知识社会)的冲击,又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新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给中国社会发展会带来一系列的挑战。
何云峰教授把全球化理解为一种“面向世界”的思维方式。他认为,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这种思维方式的确立将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这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行为模式,亦即始终面向全球、走向世界。
陆晓禾教授主张,全球化是一种运动、一个过程。其中,最核心的一点恐怕是各国经济的开放。问题是在什么样的制度下全球化。我们的现实是:非西方国家只能是西方模式的模仿。这是不利于全球化过程的顺利发展的。
2.全球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王德培认为,在世纪之交和千年之交,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从全球来看,信息改变了财富的概念,市场经济使产业的相关度大大提高,出现全球经济一体化;“一国两制”的提出使国际关系出现新特点;“新兴帝国”与“传统帝国”之间在各种利益方面的冲突会继续表现出来;等等。这一系列新的特点和变化都会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必须加以正视。
邓伟志教授强调,研究社会发展必须重视全球化问题,尤其是全球化带来的“趋同化”更会给中国发展造成深层的、多方面的影响。全球化主要表现为政治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生活全球化等方方面面。全球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广泛的。例如对各阶层及其状况的影响,会导致“知识分子”(脑力劳动者)阶层的地位大大提高。全球化还会对研究财富分配(贫富差距)、农民问题等等带来新的思考视角。
姚俭建教授认为,从发展理论的角度对全球化问题加以关注,应该包含三个主要内容:一是全球化的本质和动因是什么。相应地,我们要探讨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能够应对全球化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经济模式?二是全球化的代价问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走向全球化的过程中,其得失是共存的。三是如何确立一种能够促进和控制全球化的世界性机制。例如,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选择;把世界的所有文化价值观纳入对话的过程。
3.研究全球化问题的方法论问题。刘奔教授认为,在思考全球化的时候,正确处理历史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具有特殊的意义。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一个客观的过程,但我们又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地给中国在全球化中的地位加以定位。
李立新教授认为,要注意研究全球化的方法论问题。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过程,是不可避免的。但全球化有不同的阶段。在信息化和倡导生态文明的背景下,中国现代化的定位很重要。应当把中国现代化理解为工业文明与信息化、生态文明的高度结合。特别是不能因为发达国家已向后现代过渡而否定中国向现代化发展的必要性,现代化是任何国家都不能跳跃的必经发展阶段。
二、发展观与发展理论问题
1.中国的社会发展理论研究。范燕宁教授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社会发展方面的理论研究过程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即以1976年10月至1978年底为“孕育萌芽阶段”;从1978年底至1992年初为“基本形成阶段”;从1992年初至今为“深化提高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理论主要表现为两种主要的理论视角。一种视角是从“发展观念”的层次对社会性发展中一些相对“底层”、“相对间接”的问题开展研究。另一种视角是从“发展运行”的层次对社会发展的一些相对外化、相对直接的发展问题所开展的研究。近20余年来的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研究的特点是:注重继承性与创造性的完美结合、时代性与民族性融为一体、现实性与超前性相互统一、综合性与实证性相得益彰。
2.发展的概念。夏禹龙教授着重阐述了邓小平的发展观。他认为,邓小平的发展观主要是关于“中国如何向现代化发展”的学说,邓小平的发展观是在正确把握当代世界的发展潮流和深刻认识中国的特殊国情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特别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发展的多维性和综合性,强调以人为本。邓小平这种以人为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对中国的今天和明天的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董德刚教授认为,经济增长应当是发展的决定性方面。他不赞成有增长无发展的观点,认为这种观点同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起决定作用、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方面这一观点不符合,也不符合中国国情,因为中国目前需要的首先是发展经济。阎耀军教授则认为,“发展”的概念要比“增长”大。“增长”是“发展”概念的一个方面,“发展”概念包含有许多指标和任务,“增长”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鲍宗豪教授认为,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应当包括四个基本方面:一是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这主要是研究发展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如一般地探讨发展的概念、动力、机制、规律、代价等等。二是区域社会发展研究。如中国发展战略研究等等。三是社会发展的决策和政策研究。这是研究比较具体的社会发展战略问题,甚至包括一个企业如何发展、一个社区如何发展等策略性的问题。四是对策、操作、思路方面的研究。这是涉及社会发展中最具体的问题的层面,如一个社区的文化怎么发展,一个城镇的某些具体问题如何解决等等。他从浦东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5年的实践经验中得出结论认为,这四个方面是相互依赖、 不可分割的。没有决策、对策性、操作性的研究,就不能直接接触社会发展的现实;没有基础理论研究,对策就会缺乏力量和深度。
3.发展的哲学问题。衣俊卿教授认为,中国社会发展理论面临的最为紧迫的任务,是建立一种植根于中国社会发展背景的发展哲学。人自身的现代化,是发展的深层内涵和本质。文化的转型是其最深层次的体现。
何云峰教授认为,社会发展的基础理论问题是如何处理好人类中心主义视角和非人类中心主义视角的相互关系问题。因此,也可以说这一问题是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社会发展必须有人类中心主义视角,也就是要以人为本,因为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落实到人的全面发展。但另一方面,社会发展又必须有非人类中心主义视角,因为人类必须注意生态和环境保护,把人融入整个自然界之中。这是两个相互矛盾的视角,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不容易处理好,特别是容易走向人类中心主义,忽视非人类中心主义视角。然而真正的发展必须以正确处理好这一矛盾为基础,这样的发展才是协调和可持续的。
陈新汉教授从哲学的角度提出,社会发展在本质上是不断由必然向自由转化的过程,但同时又要注意并特别要防止自由向必然的转化,社会发展过程中这两种转化会同时表现出来。今天提出的许多全球性问题,例如生态问题、环境问题在实质上都跟自由向必然的转化密切相关。
三、21世纪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环境和生态问题。王正平教授认为,生态伦理和相应的环境意识将是21世纪的第一意识,环境权利将是第一权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纳入生态伦理,这标志着人类对自然价值有了深层的认知。他认为,21世纪的人类社会发展将呈现出由自然的无机增长向有机增长、重视全球环境保护和环境质量、更关注人类整体利益、在教育中注入生态教育、人类逐渐走向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等趋势。
刘潼福教授认为,在理解发展概念的时候,首先要面对现实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对社会发展的理解主要停留在“科学中心主义”的水平上。在现实层面上,整体发展、协调发展(亦即健康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是不同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更强调时间上的连续性。在21世纪,整体发展、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都会成为关注的热点。陈章亮教授指出,中国在社会发展的实际过程中必须注意现代化的负效应,如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等等,应当注意协调发展。知识经济的崛起将成为我国现代化的关键,为此,还必须正确对待知识经济与发展、与改革、与世界各国的相互关系。
2.社会文化转型问题。余源培教授强调,社会发展过程是一个文化转型的过程。这是向文化自觉前进的过程。因为真正的文化是人的一种自觉要求和对目的的自由选择。我们的社会发展所追求的既不是伦理社会主义,也不是经济社会主义,而是以文化自觉为原则的社会发展目标。因此,文化自觉将是今后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追求。
3.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问题。邱耕田教授认为,发展观分为两大类:一是旧的、以物为本的发展观;二是新的、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以物为本的发展观是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相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片面强调物质需要的满足。在21世纪里,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将这两种发展观统一起来。
贺善侃教授认为,在全球化趋势下,21世纪的人类必须学会用全球化的视野去看问题。他把新世纪必备的这种全球化视野归纳为以下几点:首先,全球化的社会研究需要总揽性视野,也就是我们在研究社会及其发展时,应当面向全球,总括全球各区域各民族,具有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视野。为此,必须形成全面开放意识、全球环境意识以及全面合作意识。其次,全球化趋势需要用多极化的视野去研究社会及其发展。由于国际社会矛盾多极化,多极世界更趋复杂化,所以必须形成与冷战意识对立的多种社会力量和谐发展的对话协调意识以及与单向意识对立的正负结合的双向意识等。最后,全球化意识趋势还要求人们用先导性的视野去研究社会及其发展。应当注意从社会变革中提炼出新概念,形成新理论,还要把眼光指向未来,强化预测意识。
四、关于建立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及其研究方法问题
丰子义教授认为,目前的社会发展理论主要是西方的。西方的社会发展理论主要是适应西方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不可能完全适合当今中国现实的情况;也不可能回答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全部社会问题。因此,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需要建立有自己特点的社会发展理论。如何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呢?首先,应该注意从两个不同层面上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去研究社会发展问题。一是要从理论即发展的本质层次上利用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和观点去研究社会发展的一些根本性问题。二是从运行机制上去研究社会发展的调节与控制方法等。再次,应该吸收国外发展理论的研究成果。西方发展理论提出的某些问题,所阐发的某些观点值得深思和重视。最后,要加强对社会发展实际过程的研究。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研究方法,他认为,首先要注重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应以现实问题为中心,反对概念化,以更新发展观念,然后再从问题的研究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最后还要注意从跨学科角度对社会发展问题进行综合性研究。
刘奔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是否定性的辩证法,在价值观上也是否定性的异化价值观。用这种观点去思考中国的社会发展就必须考虑发展的代价。社会发展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是以牺牲人的全面发展为代价的,而中国社会发展主要是走向现代化,其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但在中国的现代发展中必须用否定性的辩证法观点认真思考发展的代价。
张雄教授特别强调从历史哲学的角度去研究社会发展。社会发展需要从多学科的角度去探讨,但是哲学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要重视从历史时间坐标系去考察社会发展的问题。
辛秋水教授认为,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社会科学还不具备完整的科学形态,因为社会科学研究无法采用实验研究法。他从自己的“政治与民主改革试验”和“文化扶贫试验”中,提出用试验的方法研究社会科学问题,并认为,这样的研究方法对社会发展会有直接的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