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国际化与资本国际化:理论、发展与现状_直接投资论文

企业经营国际化与资本国际化:理论、发展和现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经营论文,化与论文,现状论文,资本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到目前为止,国际资本流动的形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货币资本的跨国流动和生产资本的跨国流动。前者主要以各种期限借贷资本的形式流动,其中最活跃、国际化程度最高的是在开放或部分开放的资本市场国家大规模、大范围流动的国际证券投资资本;后者则是以直接的跨国生产经营活动为形式,以生产要素的全球化流动为内容的物质资本的国际化活动,其中基本上以直接投资为其主导形式。本文正是以国际直接投资为对象,从新的角度或以新的方法来讨论国际直接投资的含义、性质、形式及其最新的发展特征。

一、国际直接投资与产业资本的国际化

(一)国际直接投资的概念和内涵

国际直接投资亦称直接投资,是指居民(含自然人和法人)以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另一国并相应获取管理权的一种跨国投资活动,它是处于资本国际化进程中最主要的国际化资本形式和推动力量。

与跨国公司的定义存在较多分歧不同,关于国际直接投资的定义,尽管表述方式各有不同,但实质内容并无大的差异,其核心内容体现在:(1)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2)投资方拥有足够的经营管理权。

对于第一项内容,一般没有什么疑义,但对于第二项内容,即控制权的度的问题,却存在分歧。例如,当外方自愿或被迫以合资企业方式(假定合资方为当地厂商)对东道国进行投资,且其产品在当地市场占有了显著份额时(假定拥有支配性市场份额),尤其是在当地企业因此受到“挤出”压力时,如何认识其性质?是跨国公司控制了相关产业市场,还是按注册国籍地仅将其视作是对东道国国内厂商的竞争替代?

以上问题,关键就是投资方在企业中拥有多少比例就可以被认定为是有管理控制权的直接投资,也即直接投资中的控股比例应当是多少。显然,在这个问题上,一国之内的有关相对控股的标准和跨国投资中的控股标准是有区别的。在一家纯国内企业中,如果股权是充分分散化的,只要一方控股比例(哪怕只有5%)超过任何一家厂商,则我们就可以认为该公司拥有了相对的控股权。但是,在国际投资领域,不管这种相对多数的控股比例的取得是通过资本市场,还是经由各方的内部协调而取得平衡,却未必就可以简单地说是直接投资,因为,控股权和管理控制权间的关系并非是确定的。

正因如此,划定直接投资的标准就带有一定的随意性。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拥有25%的投票权,法国为20%,美国为10%。显然,即使一家厂商达到了以上的投票比例,也并不意味着拥有经营管理控制权,充其量只能说是部分拥有了经营管理权。所以,我们在讨论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国际化产业的市场结构的效应时,还是只能就国际化产业和投资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状况,特别是其投入资源的优势和在合资企业经营中的地位来具体考察。

按照通常理解,国际直接投资必然伴随着国际资本的流动,不管这种流动是货币资本还是物质资本。但是,我们在此还是要明确直接投资下国际资本流动的真实含义,因为它对跨国公司是否通过直接投资实施其对企业和市场的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对外直接投资并不必然意味着真实资本从一个国家流向另一个国家。现实中,当发生直接投资时,却可以并没有资本流动意义上的投资。例如,若一家美国的跨国公司收购了英国一家跨国公司的下属子公司(我们假定该子公司地处英国),收购的资本没有必要从美国流向英国来完成资本的象征性流动。事实上,与绿地投资(Greenfield Investment)不同,这一收购并未创造出净生产性资本。其次,即使发生了直接投资下的经济投资(Economic Investment),也未必就发生资本从投资母国到东道国的转移。因为,跨国公司可以为这一投资在受资国当地筹措资本(我们将其称之为国际投资资本的当地化或本地化),也完全可以从第三国或国际金融市场融资。在前一种投资资本当地化的情况下,跨国公司等于是在东道国行使了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功能。跨国公司认为,在受资国的资本市场不发达和不完善的情况下,这种资金的使用功能转换是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的一种经济贡献。最后,直接投资的实质内容是投资企业的生产要素的投入,但是,这种投入的要素可以是无形的。例如,跨国公司品牌、管理技能等无形资产的注入,也是直接投资的一种形式,甚至可以据此获得对企业的绝对控制权。从这个意义上说,直接投资可以是非物质和货币资本的流动。从东道国的角度来说,这种投资尽管没有带来货币资本的实际流入,但因为这些无形资产的进入使东道国节约了从国际市场购取这些资源的费用,所以它是对资本投入的一种有效替代,也就等于是国际资本的等价流入。

(二)产业资本和企业经营国际化与直接投资

就国际化资本的所有者或支配者来说,由企业所有或支配的产业资本是国际化资本的主体之一。因此,在国际市场上,产业资本的国际化从其主体角度看,就是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国际经营企业支配资本的国际化。这种国际化的形式主要就是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及其带动下的企业经营的国际化。所以,产业资本国际化主要就是通过企业经营的国际化来实现的。

资本(包括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国际化的基础和前提是国际市场内的厂商,特别是主要的厂商必须是高度经营国际化的厂商,也就是说,达到规模化、数量化、全球化的跨国经营。

从理论上说,跨国公司在资本国际化进程下的直接投资活动中应当是占主导地位的,统计检验确实也证实了这一点。事实上,在世界每年的对外直接投资总量中,跨国公司,特别是具有不同程度垄断市场势力的大规模跨国公司往往是直接投资的主要实施主体。

应当指出,跨国公司只是一种名称,它的实质内容应当是以对外直接投资为起点的企业经营的国际化,或称之为企业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 of Firm),它的衡量标准之一应当是企业在其注册地(通常为母国)之外的国家从事经营活动的程度。所以,从理论上说,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企业以本国为生产基地而进行的出口经营活动,不在国际化经营的范围内。典型的如出口产品生产企业,其产品的生产在母国之内完成,并在本国将出口产品售卖给外商或本国的出口代销商、经销商。

那么,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应当包含什么内容?通常,经济学家认为主要是以下几种:(1)建立和发展海外分支机构、代表机构;(2)生产许可转让、安排;(3)建立海外的销售和生产分支机构;(4)在海外兴办合资企业。

本人认为,以上的国际化经营内容的界定主要是就静态角度而言的。事实上,从现在的国际市场国际化经营企业的活动内容来看,经营方式的变化、组合使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活动更多地具有动态化的特征,经营的国际化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活动内容事实上要丰富得多,它对资本国际化的推动以及由此造成的结果也大有不同。例如,既有导致国际市场竞争加强的,又有强化国际产业资本垄断的。

(三)企业经营国际化与内部化(Internalization)

企业经营的内部化,是指厂商在其生产经营活动中,为绕过外部市场的不完全性和不确定性,而将原本应当从外部采购和对外部销售的生产经营活动内部化,即组成一个自成体系、跨生产经营环节的企业集团。在众多的企业中,实施内部化经营的企业之所以能够有效经营并具有竞争优势,主要原因就在于厂商认识到在外部市场是不完全的条件下,以建立内部微型市场为形式的经营内部化能够有效降低区位成本,减少外部交易成本。但必须指出的是,这种企业集团未必一定是跨国经营厂商。只有在被内部化了的诸构成单元跨越一个以上国家时,才与企业经营的国际化相联系。当然,不考虑国家间当地市场规模大小的差别,当厂商实施其跨国的内部化发展时,其规模一般总是更大,市场势力也往往更强。企业的生产、市场内部化和经营的国际化是相互推动、共同促进的。

跨国公司内部化和经营国际化的相关性,是以区位成本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为主干的内部化理论所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这一理论的重要结论之一,就是在一国国内市场,厂商,特别是达到规模经济以上生产经营水平的厂商,要实现其内部化的经营,也许相对比较容易。但是,在国际市场,试图以国际化经营来实现企业的内部化经营却并不那么容易,全球各国规模大的公司数量远远超过跨国公司的数量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厂商即便是跨国公司,其经营国际化本身是存在着许多障碍的。这些障碍主要包括:(1)满足分布于全球多样化、差异化需求的能力;(2)技术优势加以资本化的能力;(3)金融、财务的跟随扩展能力;(4)国际化经营扩展中的人力资本资源;(5)有效吸收、利用东道国资源的能力;(6)承受更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压力的能力;(7)克服信息壁垒的能力;(8)克服、绕过本国及国外政府管制、政策壁垒的能力;(9)厂商内部组织机制的约束,包括公司长期经营传统、惯例等对国际化经营形成的羁绊。

这些障碍中,有些是与企业的内部状况直接相关,带有个别性特征的。例如厂商内部资源,特别是管理资源的利用状况,经济学家们称之为企业国际化发展中的内部壁垒;而有些则具有普遍性,与国际化经营中的产业市场进入壁垒相联系,波特称之为外部壁垒。

二、直接投资与产业资本国际化的发展、现状

(一)直接投资与产业资本国际化的早期发展特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直接投资与产业资本国际化的特点主要有:

(1)以出口商品市场为导向,贸易推动资本输出。在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阶段,商品输出是当时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主要特征和形式。以资本输出为形式的跨国直接投资进入不仅规模极小,而且主要是服务于国际商品贸易的。但随着私人垄断资本在西方国家的出现且势力日趋强盛,以跨国投资为形式的相对过剩资本的输出成为19世纪以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主要特征。

(2)实施跨国直接投资进入的国家只局限于西欧和美国少数几个资本主义强国,且主要的对象都是当时的殖民地国家。在1913年440亿美元的国际投资总额中,英国居首位,为183亿美元,其后分别为法国(87亿美元)、德国(56亿美元)、美国(35亿美元)。

(3)间接投资为这一时期国际投资的主要方式,它对企业经营的国际化及产业资本的国际化推动作用不大。当时的私人国际投资,特别是英法两国,主要是以固定比率的国家和公共投资受益为目标(参见表1)。因此,欧洲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当时主要是通过残酷的企业内部资本积累(即自筹资本和经营利润的高比例再投资)来实现的。与此相对照,美国的对外投资却从一开始就表现为直接投资进入的比重较高。

(4)以原材料为目标的后向垂直一体化成为当时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行业指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经济落后国家的破产资源成为直接投资生产进入的主要目标。事实上,当时国际上一些资源消耗型的基础重工业企业都在抢占遍布世界各地的矿产生产基地。

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发展特点不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企业的直接投资和国际化经营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因为战争,对外投资来源的国别结构发生较大变化。这实际上既是国际竞争实力格局发生变化的反映,也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跨国公司谋得国际市场的支配地位打下了基础。

(2)对外扩张的企业大多为技术先进型的新兴工业,或者是大规模生产消费商品行业的企业。

(3)国际卡特尔分割市场是这一时期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特征之一。

(4)东道国的贸易关税保护措施迫使企业在向外扩展时,直接在消费、销售地点进行生产。

(5)间接投资在国际投资总额中的比重开始下降。这主要是因为战争使相当一部分国家从债权国变成了债务国,财务匮乏使许多国家无力再大规模地购买国外政府和企业发行的债券。据经济学家估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各国对外间接投资在资本主义世界国际投资总额中的比重,已从1913年的90%下降到75%。

(6)产业的进入指向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第一产业部门向制造业产业转移,美国在这方面的变化更为明显。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美国在国外的制造业直接投资占其对外投资总额的18%,金额只相当于其对外第一产业直接投资的33%。但到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不久,美国在海外制造业中的直接投资已达到19.3亿美元,居单项行业的首位(1914年矿业居首位)。

(7)20世纪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最大的跨国公司主要是在这个时期奠定其国际化基础的。那时,大量垄断资本的海外分支机构在这一时期涌现,相对于1914年前,增长速度非常惊人(参见表2)。例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向最重要的海外市场——欧洲的扩张就是在那时实现的。

(8)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纵向的以发展中国家为主要目标和纵向一体化为其进入形式的对外直接投资,开始部分地向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也就是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数十年的发达国家和地区间的横向直接投资,在这一时期就已经显示出这样的趋势。尽管从总量上,直接投资的大部分还是投在经济比较落后、资源比较丰富的西方殖民地和其他国家。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三次直接投资高潮与产业资本国际化现状

1.三次直接投资高潮。

战后以来,国际直接投资已经出现了三次高潮:第一次为1979~1981年,第二次为1986~1990年,第三次为1995年至今。

(1)第一次高潮起于第二次石油危机之后。其原因部分地是因为石油危机导致跨国公司纷纷竞相向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投资,包括对拥有石油资源的发达国家投资(阿拉伯当时成为世界第二大受资国),以及增加对石油加工工业的投资力度和范围,投资的主体主要是荷兰、英国和美国的大石油公司。但必须指出的是,因为此次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且总体规模偏小,因此,此次高潮对制造业市场结构的影响还是有限的。

(2)第二次高潮则主要集中在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发达国家间的横向相互直接投资占据着主导性地位。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和蔓延,以及全球范围出现的直接投资自由化(FDI Liberalization)政策。这次高潮中的诸主体国家中,作为对外投资国的日本和主要受资国中国的崛起引人注目。同时,这次高潮对市场结构的作用也是明显的,它大大促进了跨国公司建立在生产要素全球范围流动基础上的国际化生产经营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发达国家之间产业市场的竞争。

(3)第三次高潮尽管主要是受世界两大对外直接投资国美国和英国的带动,但主要的特征之一是发展中国家的参与,特别是主要的20个对外投资国和54个受资国中发展中国家的比重显著上升。另外,美国和中国成为投资增量的原因,两国在1995~1996年内吸收了同期世界直接投资流入总量的三分之一。1995年,涉及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占到了当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38%,达900亿美元。1995~1996年间,发展中国家吸收的国外直接投资占全球直接投资流入总额的34%,而且相对于前两次而言,发展中国家吸收国际直接投资流入的主要原因已经从资源优势转向了区位优势。

2.目前直接投资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首先,当代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直接投资越来越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它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企业的国际化生产规模越来越大。1994年,由全球约28万个企业海外分支机构所生产的商品及服务价值额(按已实现销售计算)达到了6.4万亿美元(1995年估计为7万亿美元)。这当中,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仍然是主要的企业国际生产经营方式。但直接投资已经取代出口而成为服务于国外市场的支配性形式。

必须指出的是,作为产业资本国际化的主要表现,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经营活动,或者说国际生产和经营规模要远大于直接投资规模。1982~1994年间,全球跨国经营企业所拥有的资产总量远远超过了各年的对外直接投资量(1989年末到1991年初及1992年例外)。众所周知,跨国公司为了其全球化生产体系的运转,所需资本并不全部来自于跨国的直接投资资本流动。从渠道上来说,跨国公司的投资经营资本主要从商业银行、当地和国际资本市场、社会组织、企业内部自有体系这几个渠道筹措。我们从各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所统计的全球直接投资总额,只是跨国公司国际化生产经营中使用资金的一部分。按照联合国的估计,若将跨国公司为其全球化经营所动用的全部资金加以汇总计算,仅1996年一年,金额就大约为1.4万亿美元,但其中属于跨国直接投资的金额仅为3500亿美元,只占全球用于跨国生产经营活动资本总量的四分之一。所以,在现实世界中,如果再加上委托加工等新型国际贸易方式所推动的国际化生产活动,以及国际生产所导致的产业生产连带效应,全球的国际化生产规模实际上要远比直接投资所反映的跨国公司跨国生产经营规模大得多。而且事实上,自80年代中期以来,跨国公司在海外支配控制的实际资本流动量与直接投资额之间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大。

其次,从产业分布状况看:第一,从第一产业看,石油、采矿、采石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产业。实际上相对于第二、第三产业、石油开采历来是国际化经营程度较高的行业,也是大规模跨国公司集中的行业所在。

第二,从第二产业看,直接投资集中的产业,同时也是目前资本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化工、汽车、电子等行业,且其特点是:(1)投资于汽车行业的国家结构基本上反映了国际汽车市场的生产商结构,即由美、日、德厂商居支配地位的垄断市场结构。这表明,直接投资对资本的国际化和其结果之一的产业的国际化起着很大的作用。(2)若干国家成为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的“生产地”,其职能并不仅仅是为满足东道国当地市场的供给,还得向邻近的市场进行供给。这意味着,对规模经济效应显著的行业来说,向“生产地”周围国家、地区的供给完全可以通过贸易而非直接投资来实现。这就是为何国际汽车市场的直接投资受资国只在少数国家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事实上从汽车厂商的实际国际经营战略看,其生产的布局和生产地的供给辐射范围是呈区域化分散布局的,它对我们正确理解资本高度国际化产业的统一市场与生产地点的分布,理解生产的相对地点集中与竞争的广泛国际化都有重要的意义。(3)从产业的角度看,一方面,资本的结构性国际化主要是通过少数国际化经营的大垄断企业资本来实现的。另一方面,并非所有的产业都能发展为高度资本国际化的。有些产业,由于需求和供给的特有技术经济特征和客观条件的要求、约束,使商品和劳务的生产、经营只适合于当地化经营;同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有些产业资本国际化的进程至少在短时期内不可能有大的发展。这就是为何现有的世界大多数产业还呈现为较低程度资本国际化的客观原因之一。

第三,从第三产业看,金融、贸易是两个直接投资比重大大超过制造业产业国际化的行业,特别是金融保险业,它的市场供给尽管主要还是以当地化为主,但确实也是所有产业中资本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产业。所以在1997年美国《幸福》杂志评选的世界500强中,金融企业的数量是最多的(银行、保险、证券等合计达135家)。而对于贸易销售行业而言(批发、零售、贸易合计36家),它的国际化经营及对各国的影响,除进出口这一块之外,在直觉上还不如制造业,但近十多年来它已成为直接投资的新热点。

(三)企业经营国际化与产业资本国际化的不平衡发展

1.企业加速的生产国际化推动了产业资本的国际化。

80年代以来,企业的生产国际化程度显著提高,资本的国际化进程呈加快发展的势头。例如1982年到1994年间,跨国经营企业的国际化生产速度显著加快。这表现在:(1)全球的海外分支企业的总产品(以它们的产量衡量)增加了近3倍,相应地占全球总产出的份额,从1982年的5%增加到了1994年的6%。(2)1982~1994年间,全球直接投资的累计规模,1994年比1982年增加了整整4倍。(3)1996年,全球直接投资的累计余额达到了3.2万亿美元。特别需要指出的是,1986年至1995年间,全球直接投资的增长率是同期世界各国固定资本形成增长率的2倍;同时,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的资产总量达到了8.4万亿美元(1994年),增长速度也明显快于全球总固定资本形成的增长速度。这意味着,各国国内生产体系的国际化程度有了明显的增强。

2.企业生产要素的全方位流动加快了产业资本的国际化。

跨国公司经营的国际化使资本国际化进程中的产业资本的内容、质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表现在:(1)在全球专利和专有技术的跨国支付中,70%是发生在跨国公司及其海外子公司之间的。这说明,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活动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力量,是促进全球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同时也是推动科学技术等高质量要素资本化、国际化的原动力之一。(2)1990年以来,跨国经营企业间在研究与开发方面的战略伙伴合作关系呈显著增加趋势,合作的领域主要集中在面向21世纪的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等核心技术产业。值得注意的是,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群体在国际领先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显上升。在全球跨国经营企业间的研究与开发战略合作伙伴中,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伙伴在数量上有明显的上升(1989年为3%,1995年则上升到了13%)。这说明,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在这些年的迅猛发展,在产业国际化的进程中,发展中国家投入这一历史,进程中的要素已经从原来的主要以劳动和土地要素为主扩展到了资本、技术甚至人力资本资源等更广的范围。同时也说明,发展中国家在推动经济全球化、产业国际化中的作用和地位近年来得到了加强。

3.产业资本的国际化表现出不平衡发展的态势。

(1)发达国家资本国际化的进程明显较快。主要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经营程度是最高的,它们在加快推动产业国际化进程的同时,也加强了著名跨国公司的国际垄断地位。多年来,尽管实施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数量明显增加,但相当规模的国际直接投资还是集中在少数大跨国公司手里。拥有最大海外资产的全球100家跨国公司所拥有的海外资产合计达到1.7万亿美元,占全球海外资产存量总额的五分之一。这些著名跨国公司全部来自主要发达国家,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法国、意大利、荷兰、瑞士8国。

(2)少数企业的高度国际化经营产业加强了国际产业资本的垄断化。近年来,对外直接投资活动集中在少数跨国公司手里。尽管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广泛存在于许多跨国经营企业,但从投资额的分布看,在世界主要对外直接投资国家中,相当比例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由少数跨国公司实施的(见表3)。这说明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程度与企业的规模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与产业的生产集中度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与相关产业的资本垄断化存在着互动关系。

(3)不同产业的国际化规模(程度)存在着较大的不平衡。按照联合国的统计,在世界最大100家和发展中国家最大50家跨国公司所拥有的海外资产中,电子产业的份额比重最高,占16%,汽车和化工行业位居第二、第三。但在世界最大100家跨国公司中,汽车和化工行业跨国公司所拥有的海外资产份额要显著高于发展中国家最大50家公司汽车、化工行业跨国公司所拥有的海外资产份额。另一方面,拥有最大海外资产25家跨国公司主要集中在汽车、电子、电气和计算机、能源、食品、化工医药行业。这些行业正是国际化经营程度最高的产业。

实际上,从美国《幸福》杂志1997年评出的500家最大企业排列看,进入500强的企业超过10家的行业分别有汽车、化工、食品、电子及电气设备、通用机械、金属冶炼、炼油和医药。若再集中考察规模更大的跨国公司,可以发现,在前50家中,汽车生产企业就占到了10家,电子、电气、计算机和办公设备业合计也只有8家。所以,国际化经营规模和程度最高的工业产业主要还是集中在汽车、电子、电气、计算机、化工、医药,其中以电子、汽车业特别突出。

(4)在发达国家中,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进行的国际化经营活动实际上主要还是集中在各个国家的最大跨国公司。发达国家(不包括日本)的累计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极少数跨国公司。而且,本国市场的相对规模越小,对外直接投资的集中程度就越高。

标签:;  ;  ;  ;  ;  ;  ;  ;  ;  ;  ;  

企业管理国际化与资本国际化:理论、发展与现状_直接投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