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江南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当前我国在开展建筑工地施工时,往往将施工现场设置在城市的内部或者是居民区等。但是,建筑单位要是没有真正地开展相应的保护环节,就会产生许多生活污染。这些污染不仅会影响到建筑施工工程的进度,还会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很多影响及麻烦。所以,在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开展融入环境保护及管理的理念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环境保护
1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1.1建筑施工中的扬尘问题
由于我国市场中运用的施工原材料的种类较多,并且一些水泥、混凝土材料的运用较多,但是以上的材料都会在施工中产生较多的粉尘,且在运输及进一步地使用中也会出现许多的环境、尘土的污染。而道路上的扬尘算是施工中比较严重的污染之一。这是由于施工原材料在被运输时,车辆往往会将地面的尘土带起,并且留下许多灰尘。此外,建筑施工材料的运输车如果承载的货物越重,那么最终留下的扬尘也会较多。同时,汽车在行驶中也会产生许多尾气,这类气体中包含许多种物质,因此其味道也比较刺鼻,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十分不利。除此之外,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扬尘不光来源于汽车等,还会在人们搬运材料时产生,这类粉尘都会影响到施工人员、附近居民的健康。出现扬尘较多的区域也会有着污染环境的现象,所以,施工管理人员更应当着手对环境的保护,并不断地处理其中存在的问题,尽量降低对居民造成的影响,并促进社会环境更加良好。
1.2建筑工程中的水污染问题
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也会出现水污染的现象,并且这类现象更加普遍、严重,也会造成许多后果。其实,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水污染现象大都来源于生活污水的排放以及雨水等。但是,大多数建筑施工场地都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并将生活中的污水进行随意地排放,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人们的用水。此外,如果在施工过程中要是遇上雨天,受污染的雨水就会进入到地下水体系中,从而造成地下水含有悬浮物以及化学物质较多的现象。
1.3建筑工程中的噪声问题
对于建筑施工工程来说,其中最不能避免的环境污染因素就是——噪音。这是由于许多建筑施工工程的周期都比较长,其中,还包含了比较复杂的流程工序。因此,建筑施工人员不光要在这样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原材料,还应当关注于仪器等的选取。此外,工程中需要运用的仪器、设备等,大都会产生许多噪音,如果不注重解决,不仅仅会使工人施工效率低下,具有较低的效率,还会影响社会安全。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及污染控制措施
2.1加强施工前期的设计与监督
首先,在进行挖掘方案设计时,要做好建筑施工现场裸露地方的防护设计,要将安装防护网和地表覆盖地膜等环境保护措施提前设计进去,不仅可以保护施工现状的整体环境,还能增加设计的美观度。其次,在进行前期设计时,还要做好建筑屋面和工程材料的设计,要将材料的防水性能充分考虑进去,要尽可能地减少高强度降雨对整体建筑物损害。
2.2提高建筑工程重金属排放检测与控制
在对类似于居民住宅、医院、幼儿园等工程项目进行施工时,设计师一定要将材料的污染与排放检测放在首要位置,要保证建筑施工材料符合我国《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相关要求,要尽可能地从源头上控制建筑重金属的排放指数。其次,施工项目负责人要与环保监督部门进行配合,要在原有检测基础上重视建筑施工环境的自身检测,要依照严格的检测标准和对内部环境中所用的建筑材料和重金属化工材料污染指数进行化验。同时,在对重金属设备与材料进行检测时,一定要注意室内的污染指数和化学物质残留含量,要尽可能地采用溶剂型涂料和木器进行单独检测,从而测试出重金属建筑材料中有害化学元素的含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建筑工程项目中聚乙酸乙烯酯胶黏剂等材料中有机化合物VOC的含量,要保证这些材料的含量控制在110g/L以下,同时还要保证游离甲醛含量不超过1.0g/kg。最后,要将橡胶类胶黏剂的使用量控制在国家要求的标准范围内,要保证橡胶类胶剂的挥发性含量不能超出250g/L。同时,要对建筑物室内的甲醛、二甲苯物质的含量采用多次、多地采样的方式进行分析检测,从而杜绝死角问题的诞生。
2.3加强建筑工程噪音和水污染控制力度
首先,在噪音控制方面:施工企业可以在建筑物周边安装隔音板来降低噪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提倡文明施工,尽可能地减少施工人员的大声喧哗;在搅拌机、电锯等大型机械设备上使用消声降噪等处理装置;加强施工现场噪音监测,从而降低噪声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伤害。其次,在水污染方面:尽可能地避免雨水季的长时间施工,强降水或地面水流量过大不仅会影响建筑施工进度,同时也会影响混凝土等材料的硬化和凝固;提高建筑物外围防水处理,墙体外围和建筑物表面的涂料、水泥以及其他边角料材料具有较大的腐蚀性一旦遇水脱落与居民区地下水或周边河流混合就会给居民的生命造成一定的伤害;在建筑物较为平坦地段安装废水泵处理系统,以便提高建筑物的污水排放率。
2.4实施绿色施工
绿色施工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指和自然生态、人居环境相协调的施工方式。施工企业应当积极实践绿色施工的理念。一是就施工过程中的噪声污染问题,施工方可以尽量将噪音设备搬离到远离居民区的地方,或者对一些固定的噪声源如木工房、钢筋加工车间等采取一定的隔音封闭;二是就粉尘污染,采用人工洒水方式是行之有效的控制方法;第三是对光污染,应当要进行一定的隔光处理,并尽量让施工车辆在居民区不要打开远光灯;第四是对水污染,要在工地旁边设计专门的废水存储槽,根据废水成分,采用化学方式进行净化处理然后再排放。
2.5采取限时施工
当前,很多施工企业因为种种因素,都会在夜间进行施工,比如为了赶工期,夜以继日进行作业;再比如如果白天温差较大,为了能够确保混凝土能够保持物理形态稳定,一般会选择温差较小的夜晚进行施工。虽然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在夜间施工有着各种各样迫不得已的因素,而夜间施工给周边居民带来的影响也往往是其最为敏感也最为直接的。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地区,本身到了晚上就比较安静,而一旦施工项目部进场后,夜间施工所造成的噪音将会给周边习惯夜晚安静环境的居民带来直接的冲击。所以上级主管部门和施工企业都应当要对此进行必要的管控和改进。
2.6加强对金属粉尘的回收利用
对于有的项目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粉尘,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回收,然后重新回炉加工来进行钢铁冶炼,使之变成有效的出产金属物;比如对于一些本身内部分子结构比较稳定,物理特性表现比较坚固的金属渣滓,则可以对其稍加处理,然后把它们融人到混凝土、水泥、砂石等建筑材料中,提高这些建筑材料的坚固性。对于实在不可回收利用的有害残渣要借助化学方式来降低其有害物质,保护生态环境。
2.7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安全意识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在得到正式实施的过程中,需要面临和承担高危险系数的风险,也就是说,执行施工项目的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一同面临各种未知的安全隐患,因此,在正式上岗之前需要具备专业的认定和培养,能够具备较为突出和自觉的安全意识,并且,还要对现场施工材料和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进行掌握,避免错误使用带来安全问题,这样才能够保证管理人员能够在严格的安全培训之下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此外,政府以及施工单位的职能部门要加强重视程度,对存在的环境问题加以控制,加强市政工程建设的同时,要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使得人类与社会能够和谐相处。
总之,对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的环境保护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在新时代理念的发展背景下,其施工环境保护的重心、措施需要放在实际情况中,并分析出问题中制度的完善和创新,对相关专业实施人员应该采取积极的人才培养战略,进一步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更重要的是对各个管理环节应该强调其精确度,从而能够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环保性的加强。
参考文献
[1]尚立顺,赵松岭.建筑施工中的环境保护策略[J].科技经济导刊,2017(35):96-99.
[2]潘朋,夏明阳.建筑施工中的环境问题与保护措施标准化探析[J].中国标准化,2017(20):195-196.
论文作者:张巍巍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
标签:建筑论文; 也会论文; 材料论文; 水污染论文; 环境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