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
韩 枫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安徽 合肥 230031;合肥行政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1)
摘 要: 全球化是一个发端于资本主义兴起之时的全球经济、政治和文明相互影响、相互配合的过程,经济全球化是其核心。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社会主义产生、发展的重要历史条件,经济全球化的本质与发展趋势是一致的。经济全球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发展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中国道路和中国呼声。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1.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经济全球化是各国在市场和生产中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的过程,它促使人力资本、商品、服务、技术和资源的跨国流动,优化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经济全球化以资本扩张、科技进步和相对的国际和平环境为前提,表现为生产、贸易和金融的全球化、跨国公司经营的主导化、知识人才跨国流动的普遍化等特征。
2.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经济全球化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而产生的历史性概念。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需要即资本的扩张本性,以地理大发现和工业革命、技术革命为条件,以殖民扩张为手段,展开了输出商品、资本,争夺世界市场和原材料的斗争。这个过程,一方面使得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配置,促进世界贸易、世界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另一方面,“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 ,在加速世界各国工业化的同时也加剧了世界范围的两极分化。以科技革命为先导,资本主义先后经历了四次阶段性转变,催发了经济全球化浪潮的纵深发展。当前,以信息、生命、纳米、量子、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标志的第四次技术革命方兴未艾,促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转变,经济全球化呈现出超越时空、纵横联动、内容丰富、经济与社会相互渗透的局面。
藏药诃子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任丹君等(24):3392
二、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应对
1.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演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困扰世界的很多问题包括国际金融危机,从本质上来讲,并不是经济全球化造成的。“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不是哪些人、哪些国家人为造出来的。”经济全球化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另一方面,“当世界经济处于下行期的时候,全球经济‘蛋糕’不容易做大,甚至变小了,增长和分配、资本和劳动、效率和公平的矛盾就会更加突出,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会倍感压力和冲击。”
2.经济全球化的中国应对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全球化深刻演变,全球产业链加速整合,主要经济体抢占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通过40年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不仅积累了资本,而且改善了民生。 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对内需要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对外需要发出反对保护主义、支持经济全球化的中国主张。同各国一起加强协调、完善治理,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自由化。通过主动作为、适度管理,促使经济全球化进程再平衡;通过顺应大势、结合国情,把控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路径和节奏;通过讲求效率、注重公平,使更多国家地区和人民共享经济全球化的收益。积极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既要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着力解决公平正义问题。
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产生和发展
以党报媒体融合传播能力为例。从党媒官方网站发展情况来看,中央级网站平均每月被转载新闻篇次约是地市级网站的75倍。从党媒官方微博发展情况来看,《人民日报》《广州日报》等单个官微的粉丝量约是排位后50%其他党报单个官微粉丝量的100倍。从党媒微信发展状况来看,《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单篇文章平均阅读量与其他69家微信公众号的阅读量差距更加悬殊,大概在200-1000倍之间。由此可见,除了《人民日报》等中央级媒体数字传播能力较强外,其他大部分报纸数字传播能力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20世纪70、80年代,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并超出经济范围,由此带来不同政治理念、社会思潮、文化观念的碰撞和交织。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与社会主义低谷双重影响下,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这一新的伟大革命的进程,邓小平理论应运而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全新的历史时期。经历了改革开放40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积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完全要归功于中国共产党人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局势的准确把握,确立了和平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并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从追随经济全球化到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再到引领经济全球化,并以经济全球化思维关注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和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完善。
2.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完善
第一,是中国和发达国家综合国力强弱对比变化间的矛盾。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实际的社会主义是在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各个方面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断扩张突破了“民族历史”的界限,形成了“世界历史”或“全球化”的态势;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在这一进程中的飞速发展也暴露了其内在无法克服的矛盾,而对这一矛盾的揭示正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逻辑前提,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正是从资本全球化过程中摄取营养的。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世界性的实践运动,对于社会主义中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也是利弊共存的。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中国的发展始终面临三种矛盾。
②亩均产值和亩均纯收益。根据亩均产量、种植面积、单价、种植补贴、亩均成本等,对不同区域亩均产值和亩均纯收益进行了计算。桃花山镇农民用水者协会管辖范围内的亩均产值为1 500元/亩,亩均纯收益为742元/亩;调关镇及东升镇农民用水者协会管辖范围内的亩均产值为1 512元/亩,亩均纯收益为746元/亩。
第二,是中国发展的民族性和世界性间的矛盾。
第三,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间的矛盾。
经济全球化不仅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开放条件和发展动力,也使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不断得到更新。经济全球化也给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了压力、威胁与挑战。经济全球化对社会主义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长期并存、对话、斗争的过程也是艰巨而复杂的。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的经济全球化面前应该如何发展完善呢?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根本点充满战略自信。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1版.
[2]石建国.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和发展[J].泰山学院学报,2018,40(01).
[3]陈欣宇.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7.
中图分类号 :D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9052(2019)07-0016-02
收稿日期: 2019-5-22
作者简介 :韩枫(1969—),男,安徽肥西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研究。
责任编辑:李凌峰
标签:经济全球化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 人类命运共同体论文;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论文; 合肥行政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