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药物结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焦虑症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孙慧杰

浅析药物结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焦虑症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孙慧杰

孙慧杰

哈尔滨市普宁医院 150027

【摘 要】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药物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1月来我院治疗的焦虑症患者66例分为两组,药物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每组33例。药物治疗组采用盐酸万拉法新胶囊治疗,综合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治疗。结果 在本研究中,药物治疗组显效率为57.58%,综合治疗组显效率为87.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焦虑症患者,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药物治疗有着良好的疗效,对患者的社会功能、生活质量有着显著的提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认知行为疗法;药物;焦虑症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ombined with drugs in the treatment of anxiety disorder. Methods 66 cases of anxiety disorder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5 to November 2016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drug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group,3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drug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venlafaxine hydrochloride capsule,and the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on the basis of drug treatment. Results in this study,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drug treatment group was 57.58%,and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was 87.88%,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combined with drug therapy has a good effect on the patients with anxiety. It has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he social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It is worth promoting in the clinic.

[Key words]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drugs;anxiety disorders.

临床上,焦虑症通常又称作焦虑性神经症,是神经症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治疗中,本文旨在研究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药物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笔者选择了焦虑症患者共66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成果报道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焦虑症患者,共66例。分为2组,其中综合治疗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15例,年龄28~55岁,平均年龄(45.2±3.6)岁。药物治疗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14例,年龄27~56岁,平均年龄(44.3±3.4)岁。入选标准:所有患者都符合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焦虑症的相关诊断标准[1],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所有患者的评分都超过14分,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排除重度精神病患者和其他类型神经症患者,排除并发严重躯体病的患者,排除正在服用治疗焦虑症药物的患者[2]。所有患者经过严密细致比较,在一般资料中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药物治疗组采用盐酸万拉法新胶囊治疗,患者在睡前服用25 mg,持续3天后每过2天加量25 mg,到第二周周末加至150 mg/d,2次/d。当患者的药物反应比较严重,患者耐受力不足时应当适当减少药量,持续治疗12周之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剂量。

综合治疗组在采用盐酸万拉法新胶囊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具体如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专业医师对患者进行个别性的心理治疗,每名患者前3天,每天治疗1次,然后转为1次/3d,持续治疗4周后,转为1次/周,直至治疗12周结束。认知疗法需要提供信息、重建患者的认知,主要包括糾正因功能性失调造成的焦虑,纠正认知放大等,同时还可以采用呼吸控制训练和催眠训练等。

1.3 观察指标

疗效诊断标准:采用四级评定方法,包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和无效。其中,痊愈:患者焦虑症状消失,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减分率超过80%;显著进步:患者症状大部分消失,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减分率在50%~80%之间。进步:患者症状有所好转,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减分率在30%~50%

之间。无效:患者症状基本没有改善甚至有所加重,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减分率不足30%。显效率=痊愈+显著进步[3]。

采用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评价综合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后的社会功能,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LSR)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药物治疗组显效率为57.58%,综合治疗组显效率为87.88%,明显药物治疗结合认知疗法的疗效更高,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患者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焦虑性的情绪,通常又被分为广泛性焦虑(GAD)、惊恐障碍(PD)和社交焦虑障碍(SAD)三种,患者的症状主要包括没有明确对象的紧张,同时有心悸、手抖、出汗等[4]。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焦虑症治疗中,人们对心理治疗的作用越来越肯定,结合药物治疗也不断在探索。认知行为疗法来源于Beck的认知治疗,目前,认知疗法已经成为焦虑症心理治疗中的首要方式。焦虑症患者通常都表现为认知行为上的失衡,因而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能够进一步重建和改变患者的认知过程,从而达到治疗目标。在认知行为疗法之外,采用药物治疗通常都选择万拉法新,其属于一种SNRI类的抗抑郁剂,有着很强的抗焦虑作用。在本研究中,药物治疗组显效率为57.58%,综合治疗组显效率为87.88%,明显药物治疗结合认知疗法的疗效更高,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综合治疗组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满意度评分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焦虑症患者,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药物治疗有着良好的疗效,对患者的社会功能、生活质量有着显著的提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 玲,潘润德,陈 强,等.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药物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2):125-126,175.

[2] 佟 峰.探讨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药物治疗焦虑症的疗效[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1):412-413.

[3] 宫艳芬.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2):151-153.

论文作者:孙慧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1月上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5

标签:;  ;  ;  ;  ;  ;  ;  ;  

浅析药物结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焦虑症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孙慧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