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的美学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学论文,背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2003年底武汉一家晚报披露,朱自清的名作《背影》在中学生民意测验中得分相当低,中学生不满的理由是,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形象又很不潇洒”。因此,某中学语文教科书将《背影》排除在外。据说这一消息引起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家长的义愤。教科书的编者又连忙出来“辟谣”,说是该新闻失实。《背影》已经决定列入下一册语文课本,一场新闻风波就此平息。但是,为什么要放入下一册,教科书编者并没有任何解释。尤其重要的是:对于“违反交通规则”和“不够潇洒”没有正面回答中学生的质疑。
事实上,这里有一个很严肃的美学问题。遵守交通规则与否,属于实用价值。遵守是善,不遵守是恶。道德的善恶是一种理性。审美价值,则是以情感为核心的,情感丰富独特的叫做美。“情”与“理”之间的关系,既不是完全统一的,也不是分裂的,而是错位的。
在《背影》里,父亲为儿子买橘子,从实用价值来说完全是多余的。父亲执意自己去,越是不顾交通规则、不考虑自己的安全,就越显示出对儿子的深厚情感。如果左顾右盼地考虑上下月台的安全,就太理性了,没有感情可言,甚至杀风景了。这篇抒情散文以情动人,情感的审美价值和实用理性的反差越大,越是动人。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完全不讲实用理性:你不是为了三百两银子吗?我百宝箱里有的是。可是你背叛了情感,我就不但财宝不要,连命也不要了。把情感看得比财富,甚至比生命还重要,才更动人,审美价值更高。
至于“不够潇洒”的问题,也一样。父亲越是感觉不到自己的费劲、自己的笨拙,越是忘了自己的不雅观的姿态,就越是流露出自己心里只有儿子,没有自己。这就是诗意。如果不是这样,父亲很轻松地、很潇洒地、很轻快地把橘子买来了,就光剩下实用性,一点诗意也没有了。
学生不理解,与他们缺乏美学修养有关。对《背影》进行到位的教学,对于青少年进行审美启蒙是很有帮助的。
当前语文教改课堂上最为突出的现象是: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问来问去,平面滑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什么都是对的。《背影》中的父亲“不够潇洒”也是对的。这种倾向发展到极端,就是“一切由学生说了算”。事实上是,一千个学生说了都算,就没有人说了能算,放任这一切,就完全放弃了教师的职责。
其实,就是接受美学,还有一个“共同视域”范畴。在一定的历史语境当中,还要看你是不是达到学科前沿,有一个相对而言哪一个比较深刻正确的问题。福建师范大学赖瑞云教授在他的《混沌阅读》中指出:“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不可能变成李耳王。”教师有一个如何把学生向当代学术水准的高度引导的任务。当学生把《背影》的精华当成糟粕的时候,语文课本编者的理论水平和分析能力就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这不仅是对美学观念的考验,而且是对思想方法的考验。《背影》的语言,和朱自清同时期的许多作品相比,有一个显著的不同,不像《春》《梅雨潭的绿》和《荷塘月色》那样采用华彩的语言、排比的句式,不作大幅度的渲染,直接抒情的语句都被压缩到文章的结尾去了。在作者情感发生震撼的地方,用的是比较朴素的语言,几乎全是叙述。这是很见功力的。朱先生早期常用的抒情和渲染的办法,其实并不是文章成熟的表现,留下了比较稚嫩的痕迹。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朱先生的文风,一洗铅华,回归朴素,达到了更高的层次,这是叶圣陶、唐弢、董桥早已指出的。
2
《背影》从上个世纪20年AI写作出来,直到今天,80多年期间,文学理论、教学方法和观念,更迭颇为频繁,但是,对于《背影》的解读,却并没有多少进展。其最佳者,照搬叶圣陶先生上个世纪前期所作的论述:作者笔下的父亲把大学生的“我”当做“一个还得保护的孩子”。圣陶先生还提出,全文含蓄地表达了做儿子的深情,省略了许多多余的直接抒发的成分。今天客观地推敲,圣陶先生的说法还是比较表面的,没有真正抓住《背影》中父子感情的深刻和独特的表达。我们来看这句话:
我赶紧拭干了眼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被父亲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怕别人看见,还有道理,怕自己的父亲看见,就有点特别了。这里明白地显示了,儿子对父亲之爱和父亲对儿子之爱的不平衡,或者错位。对父亲的爱,儿子起初并不以为然,对父亲随时都要加以保护的姿态毫不领情,甚至是厌烦和拒绝的。但是,父亲在儿子种种明显的抵制下,却依然故我地事必躬亲,没有丝毫感觉,直到父亲为儿子买橘子。这里不可忽略的有以下几点:第一,面对父亲那么多正面言语和行为,儿子都没有被感动,却被父亲并不优美的、笨拙的、没有诗意的背影感动得热泪盈眶。第二,这种感动,是偷偷的,不能让父亲发现的,因为自己对父亲有愧疚感。这种愧疚感,在当时,是一种懊悔(两次提到自己当时真是“太聪明了” “聪明过分了”)。这种内疚和懊悔的性质,并不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是“一贯的”。其动人之处,恰恰在于双方感情不同步。开头对父亲的感情的不理解、不珍惜,是无声的,父亲并没有觉察,故懊悔之情也不便提起。第三,更为重要的是,父亲对于儿子情感的转折,依然毫无感觉。儿子不领情也好,被感动也好,父亲都不在意。他的爱是不求回报的,只是做完了自己认为该做的,就“心里很轻松”了。
“背影”是不平衡的父子之情转化为平衡的关键,忽略了这个词语的内在含量,就无从把握《背影》的情感特点。它并不是从父亲那里单向发出的,而是和儿子双向互动的;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把儿子“当做小孩子”,是一种真诚的意向,在父亲虽然是一贯的,在儿子却是从不接受到被感动的。
《背影》的动人之处,不仅是父子之情,还在父子之情的动态转化。文章的高潮是:一方面是强烈的转化,一方面是无所觉察,二者的对比,显出父亲的爱是无条件的爱。而儿子的爱则是在条件逐步作用之下才升腾起来。儿子的爱是一种激动状态,而父亲的爱则是平静状态。这里就显出了朱自清的深刻之处:他笔下的亲子之爱,是错位的,爱与被爱是有隔膜的。爱的隔膜,正是《背影》之所以不朽的原因。在五四新文学中亲子之爱是很普遍的主题,冰心的母爱曾经有很大的影响。经过半个多世纪阅读历史的考验,冰心的文章在中学语文课本有逐渐消逝之势,而《背影》不论在内地还是在港台,仍然是众多课本必选的经典,原因可能就在于《背影》中的爱的隔膜有着特别的深度。
3
到这里为止,还只是分析了当时父子感情的变化过程。但是,事情发生在1917年,文章写作在1925年,是整整八年之后。这期间发生了许多事情。例如,文章中写父亲要到南京谋事。事实是,从那以后,一直没有成功,也就是长期失业。这就导致了家庭经济近于破产的边缘。当时的情感拉开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在回忆中获得了程度上,甚至是性质上的改变。文章结局的“背影”就超越了当时当地,而是转移到了写作时间上,这时儿子对父亲的感情有了变化:
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这里,当时的悔懊变成了如今的忏悔。然而,忏悔什么却并没有交代。是忏悔当年对父亲的不领情吗?似乎不是。
先从文章的结构上看, “背影”分别在开头、情感的高潮和结尾出现三次,背影第三次出现时,是忏悔中带着对父亲的回护和原谅。文章强调忏悔是很沉重的,沉重到每思及此,就流下眼泪。有一些苛刻的读者认为,“《背影》一文素有散文佳作之誉,其实不无瑕疵,其一便是失之伤感。短短千把字的小品里,作者便流了四次眼泪,也未免太多了一点。”(《余光中散文选集第三集·青青边愁》,时代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152页。)
其实,朱自清的眼泪的内涵是很丰富的,不是浅薄的“伤感”,其中蕴涵着不可明言的复杂的矛盾。要解开这个谜底,关键在于“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不好”从何而来呢?
从朱自清的传记材料看,不难找到答案。
朱自清1920年从北大毕业以后,到杭州某中学任教,每月薪资七十元,寄一半回家。仍然不能满足要求,因为其父娶有一妾,朱自清的生母和妻子颇为压抑。为节约开支,乃往扬州一中学就职。偏逢校长系父亲故旧,薪资全送父亲处。又去职,往温州、上海等地任职。这一行动的结果,就导致了父子二人“两年的不见”。直到1925年,朱自清终于在清华谋职成功,乃将生母及妻儿接往北京,形势显然进一步僵化。转机是,其父考虑到朱自清孩子众多(五个),教育不便,乃主动要求将一部分子女及其生母接回扬州。父子关系虽然有所缓和,但是,每月邮扬州家用,其父均无回音。故到1927年7月,放暑假了,还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回家探看双亲。
所有这一切,都可能是朱自清忏悔的缘由。但是,这些都是后来的事,在当年,也就是1917年,朱自清还是个大学生,这些触他之怒的事情尚未发生,对父亲的回护原谅,又从何说起呢?从《背影》来看,某种难言之隐存在于字里行间。再来看看文章的开头: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背影》中写的就是“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的感受。当时,朱自清在北大读预科,《朱自清年谱》(1917年冬)有如下记载:
因祖母逝世,回扬州奔丧。父亲时任徐州榷运局长。在徐州纳了几房妾。此事被当年从宝应带回淮阴的淮阴籍潘姓姨太得知,她赶到徐州大闹一场,终至上司怪罪下来,撤了父亲的差。为打发徐州的姨太太,父亲花了许多钱,以至亏空五百元。让家里变卖首饰,才算补上窟窿。祖母不堪承受此变故而辞世。(姜建、吴为公《朱自清年谱》,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3页。)
原来,造成祖母逝世、家庭濒临崩溃的原因,就是父亲道德上的过错。作为20岁的大学生,他对父亲此等说不上口的品行以及造成的后果,虽然口不能言,但却郁积于心。在此情况下,儿子对父亲在情感上是有距离的。说得客气一点,至少认为父亲是不高明的。可是到了车站,父亲却处处做出高明的样子。儿子认为父亲“迂”,讲话“不漂亮”,给自己丢脸。正是因为这样,后来看到父亲艰难地爬月台买橘子,才分外感动。
经典总是历史的,理解经典文本,有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回到历史的语境中去。不回到朱自清所处的历史语境,就不能理解他为什么被父亲爬月台的姿态感动,自发性的感受只能是感到“不潇洒”“违反交通规则”。《背影》中对父亲的爱的拒绝是公然的,而为父亲感动流泪却是秘密的。亲子之爱的这种错位,不仅是时代的,而且是超越历史的,表现了一代又一代重复着的普遍的人性。
经典文本的历史性和当代青少年之间的隔膜,是一个重大的难题,但,并不是不可沟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