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向研究_文化创意产业论文

湘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向研究_文化创意产业论文

湘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定位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湘西论文,创意论文,产业发展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14(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6133(2010)04-0043-07

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以文化产业为核心的创意产业的发展规模和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综合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目前,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湘西地处湖南西部,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这里风情古朴、民族历史文化悠久,土家族、苗族、白族等10多个世居民族的生活习俗丰富多彩。其中,尤其以土家族、苗族风情民俗为代表。2001年以来,湘西旅游经历了10年的跨越式发展,其文化创意取得一定的发展,逐渐与旅游结合,形成了合力。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因此湘西借助旅游业发展的良好契机,以发展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为新的引擎,全面推动湘西文化产业升级,科学确定湘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向和思路,探索湘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态势,明确湘西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位。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及重要地位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文化变化最为明显的就是传播模式的转变,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和思维方式,它使各种人群都可能成为文化传播的主体,也使信息成为一种社会财富资源。后来,文化的产业属性在现代社会突出的体现催生了文化产业理论的兴起,但是,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标准的理论范畴至今还没有公认的界定。1947年,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尔诺与霍克海默首次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他们认为:“文化产业是指生产领域中广为人知的商品逻辑和工具理性,在消费领域同样引人注目。闲暇消遣、艺术作品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为文化产业所过滤;随着文化的高雅目标与价值屈从于生产过程与市场的逻辑,交换价值开始主宰人们对文化的接受。高雅文化所奋力追求的最佳产物,如家庭与私人生活的传统结合形式、幸福与满足的允诺,对不同的他者的渴望等,让位于孤立的、受人操纵的大众。而正是这样的大众,参与着具有最低共同点的可替代性的大众商品文化。”[1]10英国学者尼古拉斯·加纳姆认为:“文化产业指那些使用同类生产和周组织模式如工业化的大企业的社会机构,这些机构生产和传播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如报纸、期刊和书籍的出版部门、影像公司、音乐出版部门、商业性体育机构等等。”[2]29国内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文化产业概念进行了界定和分析。《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指出,就所提供产品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定义为“按照工业化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具体可以分为文化产业的主体或核心行业:文化娱乐业、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音像、网络及计算机服务、旅游和教育。前沿文化产业: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摄影、电影电视创作,甚至工业与建筑设计,以及艺术博物馆、图书馆。拓展的文化产业:广告业和咨询业”。[3]3由于文化产业在理论界缺乏一个统一的定义,加上因国情和文化背景的差别,导致各国在文化产业实践中往往根据本国经济与社会的需要和基本情况,确定不同的文化产业概念和行业划分。

随着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部分城市与地区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目前,各国政府与专家在文化产业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确定了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经济、技术等相互融合的产物,明确了文化创意产业是从传统经济向知识型经济转型的“朝阳产业”。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首次对创意产业进行了定义,将创意产业界定为“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英国将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等十多个门类确认为创意产业。此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开始被人们自觉地推动。20世纪末以来,不少国家和地区开始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战略产业和支柱产业,把发展创意产业提高到战略高度,并采取相应政策措施来扶持其发展。从文化产业到文化创意产业,我们看到了它们在内容上的承续性和重合性,后者更是打破了传统二、三产业的界限,实现对不同行业、不同部门和不同领域的重组与合作,形成融合多种产业内容、产业流程的混合型、创新型产业形态。[4]30但是,我们不可将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作为同一概念加以运用和理解,也不能把文化创意产业看成是文化产业的高级阶段,更不能把文化创意产业看成是文化产业中的创新型产业。德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克指出:现代经济发展中的根本动力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新,强调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5]40中国学者金元浦教授认为:文化创意产业是全球化条件下,以消费时代人们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为基础,以高科技技术手段为支撑,以网络等新传播方式为主导的,以文化艺术与经济的全面结合为自身特征的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重组或创建的新型产业集群。[6]14当然,同文化产业一样,文化创意产业目前也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由于各国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加上研究目的不同,导致文化创意产业概念和统计范围宽窄不一。文化创意产业在文化产业的基础上得到迅速发展,主要是因为其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等特点,具有创造财富和促进发展的巨大潜力,无疑对提升产业发展水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湘西文化创意产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湘西地处湖南西部,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基础薄弱,但是这里积淀着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灿烂的民族文化。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湘西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晚。

(一)湘西文化创意产业现状

1.民俗旅游业的发展

湘西位于湖南西北部,以土家族、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1%。在湘西,民族风情浓郁,历史文化丰富,有国家文化历史名城凤凰、中国南方长城、国家自然保护区小溪、土司王朝八百年故都老司城、龙山里耶战国古城址等。千百年来,湘西人用自己的勤劳勇敢和聪明才智创造了本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近年来,湘西民俗旅游业发展已经形成了民俗旅游村、歌舞节庆、民俗文化园、民俗博物馆等四类发展模式,它以各民族风情为吸引本源,有其一般旅游活动的特点,又具有自己的特殊性。湘西传统的民族文化、民俗风情是当今民俗旅游业最深厚的根基和体裁,同时也成为了湘西文化创意产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仅从湘西凤凰县民俗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来看,2001年至2009年旅游收入保持年均50%以上的高速增长,2007年旅游人次达到45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5亿元人民币。[7]21湘西民俗旅游业增加值增长迅速,支柱产业地位日益显现。

2.民俗歌舞表演成为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亮点

湘西由于有利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它给湘西旅游业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与条件。湘西的阳戏、傩戏、辰河戏、哭嫁歌、梯玛歌、廪歌、摆手舞、跳香舞、苗鼓舞等等,这些都是发展湘西旅游业进行民俗歌舞表演的资源基础,可以直接成为文化创意旅游吸引物。近年来,湘西的演出团体在固定的场所或旅游景点上演出,使游客们在欣赏了湘西的自然风光之后又能了解和体会到湘西的民族艺术文化,这样,民俗歌舞表演成了旅游者在一定范围内的旅游活动,它自然成了湘西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湘西民俗歌舞表演同时也在民族节庆时展示,此类表演用于展示歌舞、节庆等非物化形态的民俗文化,通常不作为独立的旅游产品形式,多以自然的或人造的背景和平台来展示、演出。

3.加强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湘西自治州在“十五”期间新建县级图书馆和文化馆4个,在建2个,新建和改造乡镇文化站43个,其中已达省标24个。建成了吉首至各县二级光纤干线527公里,完成了SDH传输平台设备配置,实现了州内网络间的互联互通。建成了县至乡镇光纤干线网800多公里,传输包括州广播电台、电视台节目在内的35套以上广播电视节目。7个城市电影院成功完成改造。完成了湘西剿匪胜利纪念碑、陈列馆、大型浮雕、迎宾踏步等建设项目。完成湘西大剧院、湘西民族文化城、里耶秦简博物馆的建设工作。

4.发展了文化市场

2008年湘西自治州已注册的文化经营户总计2000多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上交利税逾千万元。仅2008年全州接待游客近6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亿元。媒体收入大幅度增长。2008年湘西自治州电广宽带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经营收入为1700万元,团结报经营收入为1000万元,湘西电视台广告收入70万元,湘西电视报广告收入65万元。

5.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

2004年4月,文化部将湘西自治州列为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保护试点单位。随后,湘西自治州成立了民保工程领导小组,通过并下发了《关于做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试点工作的意见》,湘西自治州计划用10年时间推进这项工程,并对219个乡镇全面铺开调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类的生存环境、项目品种、民族特色与价值进行了调研和论证。在湘西,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特点,制定出了“先抢救、后保护”;“政府带头、部门承办、群众参与”;“法律保护与村规民约相结合”;“多层保护与网络保护相结合”的政策。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湘西自治州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6.初步形成一批文化产业聚居区

近年来,湘西自治州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分别在有条件的县市建设了若干文化产业园,着力打造“创作型企业”和文化产业链,以此促进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创意产业。目前,湘西自治州已有“吉首乾州文化园”、“吉首德夯文化园”、“凤凰文化园”、“永顺芙蓉镇文化园”等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聚集园区,它们在带动就业的同时又着力帮助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湘西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湘西旅游业的发展和文化建设的稳步推进,文化创意产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从整体来看,湘西文化创意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不少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的问题让人忧虑,如果它给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就更不容忽视。

1.对文化创意产业缺乏整体认识

人们对文化创意产业认识不够,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社会氛围没有形成。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强调的是创造力,它科技含量高,文化附加值大,众多发达国家已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然而,由于缺乏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特点、发展规律的理论研究,对创意产业的兴起是产业发展演变新趋势认识不到位,尚不具备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科学认识和宏观驾驭,至今未明确提出将创新产业作为湘西支柱产业发展的理念。虽然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写入了规划,但在文化创意产业及其发展问题上存在一些模糊认识,不能分清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区分,忽视了文化的经济内涵和产业因素。对文化创意产业认识上的偏狭,必然会带来负面影响,严格来说湘西文化创意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是结合旅游业来展示民族风俗与文化艺术,必然会影响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湘西自治州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但未形成系列产品及品牌,人们应该认识到,湘西未来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是如何将独具民族风情的文化产品化、品牌化,实现公司化运作,让文化与市场实现对接,互动协调发展。

2.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没有链条化

湘西文化创意产业主要是以旅游业为龙头,分散经营,没有实现链条式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要求有的产业形态需要在融合的基础上重新整合,重新进行专业化分工,形成新的产业链。专家们指出,全球地方和区域战略后10年的任务是找到一种可以把文化产业与更广泛的制造业部门联系起来的方式,创造性、风险、创新和信息、知识与文化在全球经济中将具有核心作用。因此,只有实现链条式发展,完善部门的系统划分,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才能使文化创意产业做到可持续发展。

3.政策体系不完善

虽然,我国2000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国家“十五”规划的建议中,首次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随后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确立为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的重要政策措施,对文化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进行了功能性战略定位。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要求一年一个新台阶,一步比一步明确,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坚定决心和信心。但党中央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这些宏观政策还没有转化为具体的支持政策,还没有真正转变为国家行动,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还没有真正进入国家发展战略。湘西自治州虽然出台了许多有关文化产业建设方案,但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固定的、合理的产业格局体系尚未建立起来,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还未彻底破除。

4.文化创意产业结构单一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向大众提供文化、艺术、精神、心理、娱乐产品的新兴产业,它有知识密集、高整合性、高附加值等特点,对提升产业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产生着重要作用。目前,湘西文化创意产业主要是以旅游创意产业为主,主要集中在文化服务方面,文化产品开发和创意几乎是空白,不仅产品单一,而且缺乏拳头产品。在实地调查中,我们发现湘西文化产品同类现象严重,许多项目雷同,使消费者产生厌烦情绪。湘西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还未形成集群,规模效益尚未得到体现。湘西文化创意产业以文化旅游、文化娱乐、民族饮食文化等为重点,对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如网络、出版、会展业、动漫业等没有明确的规划布局,产业规划欠均衡,扶持机制不健全。湘西文化创意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升级。

5.文化创意人才匮乏

湘西自治州文化创意人才流失比较严重,引进人才的机制不活,引进人才的渠道不畅,造成文化创意人才匮乏。据有关部门调查,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的广告公司创意人才缺口为74%,说明创意人才匮乏已是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湘西自治州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比例为4%,为全省平均水平的41%,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者占从业人员的比例为14%,为全省平均水平的57%,远不能适应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湘西文化创意产业缺乏经营管理人才和作品原创者。

6.缺乏精品意识

如今,湘西自治州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文化创意产业,而且已把文化创意产业中旅游创意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运作。湘西文化创意产业前景广阔,但缺乏精品意识,有特色的精品甚少,除了凤凰古城、永顺王村、吉首德夯等几个火热的景点外,再加上近几年活跃在舞台上的《苗族鼓舞》、《土家族打溜子》、《辰河高腔》、《阳戏》等几部屈指可数的文艺演出精品,也没有再出现过体现湘西民族文化的创意精品了,而且文化创意的知名度不高。

7.缺乏宣传包装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需要精心策划和适度宣传的特殊产业。在湘西自治州,有许多优秀的民族歌舞和传统戏曲,同时还有许多令人陶醉与神怡的民族节庆,如“清明歌会”、“椎牛”、“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赶秋”、“百师会”等,但其都未能很好的包装与宣传,难以找到开发商或合作伙伴,难以吸引外来资金。在当今信息时代,如果产业的产品和资源离开了包装宣传就会被人冷落,失去应有的价值。

湘西文化创意产业定位目标与发展对策

发展湘西文化创意产业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当地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遵循湘西特色的发展定位目标,建构具有民族文化价值导向性产业中心,以旅游业为突破口,拉动湘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坚持“本土化”、“民族文化资源的传承”、“产业优势聚焦”三大原则,真正形成支持湘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合力。

(一)定位目标

1.湘西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规划建设,在体现民族与地方特色的文化经济战略的同时,应该体现湘西自治州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中需要解决的方向性问题。必须具有高标准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定位和文化经济定位,应充分整合、利用、转化和开发湘西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依托现有的旅游业优势,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2.发展湘西文化创意产业要面临工业化、信息化和全球化三大挑战,中国刚刚进入工业化中级阶段,却要面临国际分工带来的信息化、全球化的挑战,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这就确定了我们必须综合考虑工业化、信息化、全球化对文化创意产业带来的影响,应该走出一条区别于发达地区的新型文化创意产业的道路。

3.以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湘西特色”目标定位,超越作为单一项目和产业属性不明的定位,发展能体现知识密集、整合性高、附加值高等特点的文化创意产业。在运作过程中,突出湘西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依托旅游业的发展,建构和塑造湘西文化创意产业品牌。

4.注重关联性研究,把各个子系统联系起来,分析各个子系统之间互相影响的关系及系统运行机制,把政策支持体系建设成为一个有机的、可以及时反馈问题、自我完善的系统。

(二)发展对策

1.加大资金投入与环境的优化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影响湘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资金不足,难以对湘西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进行大规模、大面积的成片开发。仅靠政府投资的渠道已不能适应当今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形势,只有创新投资体制,拓宽投资、融资渠道,坚持国家、部门、国有、民营、内资、外资一起上的方针,这才是湘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根本途径。在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逐步完善经营机制。资金投入后,行政管理要强化协调服务职能,为企业的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在湘西,许多产业项目是随着旅游业发展而相应发展的。湘西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必须优化环境、规范市场、规范对经营企业的执法行为,维护正常的经营秩序。在产业开发中,必须突出民族文化主题,通过周密计划、合理设计,开发出具有湘西特色的文化创意项目来。

2.出台有关文化创意产业的优惠政策

湘西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优惠政策是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如今,湘西自治州还没有一个具有可操作性、实用性的文化创意产业扶持政策。政府需要成立专门的领导班子,从民族文化的发掘、整理、创意与策划、传媒打造、市场运作、品牌效应、扶持发展等环节去形成文化创意产业链,应尽快出台能扶持文化创意产业的有关优惠政策,在资金、宣传包装、基础建设、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加以重视,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3.提高认识,加快体制改革与重构

必须明确发展湘西文化创意产业的目标任务,进一步明确发展湘西文化创意产业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要从战略高度上认识文化创意产业,使之成为湘西发展经济的重要支柱。实践证明,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需要文化体制改革来推动,通过改革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引入市场化竞争机制。[8]33湘西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必须确立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辩证关系,要把它作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产业来加以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自身结构应当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而相应得到调整,文化体制改革与重构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迫在眉睫的问题。落后的文化体制必须科学的重构,领导必须深入地调查市场,做到科学、正确的调查决策,文化体制改革与重构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积极创立产业品牌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只有创立产业品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市场有利地位。在对湘西文化旅游业研究中,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湘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必须以“神秘湘西”为依托,深入开展对民族文化的研究,挖掘内涵,如湘西的民族风情、民间习俗、传统文化、民间绝技、民族服饰、民族饮食、人文建筑、文化艺术等,加快与旅游业的融合与优势互补,精心打造精品景区和精品线路。[9]116在创立文化创意产业品牌时,着力精心策划和实施一批有较大影响的文化创意项目和经营项目,作好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宣传工作,利用文化创意表演打造“魅力湘西”品牌形象,利用传媒和包装宣传打造湘西文化创意产业品牌。湘西自治州民族文化优势和特色十分明显,要把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在文化名人熊希龄、沈从文、黄永玉和民族民间文化上做文章,以一个名人或一种地方文化打造一个文化品牌。

5.以旅游创意产业为龙头,拉动其他产业发展

旅游业是一项新兴的产业,与其他产业相比具有很强的文化性,文化资源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已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运作。近年来,湘西自治州各级政府对文化旅游建设高度重视,产业门类逐渐健全,旅游产业所带来的外需已经成为湘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湘西自治州已经印发了《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明确地把旅游业作为重点产业,逐步形成了“政府领导,公司运作,群众参与”的旅游业发展模式。根据湘西州委、州政府确立的旅游产业带动战略总体要求,湘西文化创意产业要以旅游产业为突破口,拉动其他产业发展。据资料统计显示,2009年全州年接待中外游客700多万人次,旅游业总产出占全州GDP比例达到19%,旅游业成为湘西自治州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

6.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建立湘西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可以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层次,便于高效率地管理和各类项目的链条连接。在集聚区内,将民族文化遗址、古建筑作为创意元素,聚焦文化创意人才,着力开发高新科技和高文化含量的创新产业。在区内可以建立一个长远发展的文化园,根据文化艺术的流传分布状况和特色价值,把文化艺术作品向娱乐、传媒、出版、动画等产业延伸,可划出如下文化创意聚居区:“祭祀仪式区”、“民俗区”、“民族史诗区”、“民族歌舞区”、“稀有剧种区”、“民族音乐区”、“民间文学区”、“民间工艺区”、“民族服饰区”、“民族饮食区”、“影视基地区”、“动漫区”、“会展区”等等,培育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精品和品牌,提升湘西文化实力和形象。

7.培养文化创意人才

湘西自治州严重缺乏产业管理人才、策划人才、创意人才、技术人才、文化经纪人等,文化创意产业领军人物更是难寻,人才匮乏严重阻碍了知名文化企业和品牌的打造。因此,必须加强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高等院校及中等专业学校应积极培养文化创意人才,利用多种专业机构进行专门的资格培训。用好现有人才,让其安心创业。同时,大胆引进人才,创造良好环境,营造适宜创意人才发展的外部条件。

收稿日期:2010-10-05

标签:;  ;  ;  

湘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向研究_文化创意产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