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勘察测绘是围垦的第一步
②大围垦造田
永不过时的“围垦精神”
综合整理 余安迪
围垦,是指用堤坝把滩地围起来开垦。这不仅是造田的重要举措,更是治理“坍江”的有效手段。新中国成立后到90年代,萧山人经历过33次围垦,共围得滩涂361平方公里,约合萧山区土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若与宋代时相比,围垦将萧山区的面积翻了将近一番。《新华每日电讯》刊文,对此称为“人类造地史上的奇迹”。
现年58岁的余观祥,曾经经历过三次围垦战役,回忆起当年的情形还是历历在目。在一次采访中他提到:“真正见识到围垦筑堤的辛苦是在1986年的‘52000亩’围垦,光是走去出工就有10多里路,大冬天还是赤脚的。”
应依据水资源的水质性能和需水水质要求进行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优势互补、互相调剂,科学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在地下水大规模超采地区,实行多水源补偿利用的原则,控制地下水开采。尽量利用雨水,增加有效降水利用量,以地表水补充降水的不足,以地下水补偿地表水的不足,以再生水补偿原水的不足,以节水补偿供水的不足,以跨流域调水补充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的不足,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水资源的供需平衡。上游已修建水库的河流、河道内应保证一定的流量,以利于补充地下水和改善生态环境。
那时参与围垦的人里,有农民、工人、医生,也有官员和知识分子,他们“活干累了就席地而睡,夜里还要有人放哨,潮水来了得逃命,睡醒了就起身接着干”。这是那个年代,萧山人民参与围垦的真实写照,恶劣的生存环境、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使得他们不得不奋起反击,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与汹涌的潮水相抗衡。
据余观祥介绍,围垦战役,在改革开放前后的不同阶段,有着质的变化。刚发起时,就好像战争年代,靠的是人海战术,小米加步枪,围垦纯粹靠肩挑手抬。改革开放后,以前生产队的手摇船几乎销声匿迹,运输都开始用钢丝车、拖拉机。去围垦的人们也骑上了自行车。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甚至出现了摩托车的身影。
③大围垦造田
④1969年成立萧山县围垦指挥部,84年搬到头蓬,88年改为萧山市围垦指挥部
1993年11月的13000亩大围垦,更是让在围垦的吆喝声中成长起来的人们记忆犹新——围垦首次进行机械化施工,从此围垦战役正式告别了人海战术,翻开了新篇章。
继电保护通道故障的科学定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技术与方法的正确、合理,可减少误判,提高故障定位的准确性及有效性,提高故障处理效率,避免造成事故扩大而影响电力的安全生产。
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纤维素酶添加量、料液比、酶解时间、酶解温度、辣椒粒度、表面活性剂类型和表面活性剂添加量这7个因素对提取辣椒碱、辣椒二氢碱及辣椒红色素含量的影响。
30年间,最多时日动用15万余人,用原始的劳动工具和生产方式,围海造田52万亩,使350平方公里的滩涂变成良田,“坍江”得到治理。这一工程,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誉为“世界围海造田的奇迹”。这些年,有关萧山围垦精神的文章,也多次被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参考报、解放军报等国家级媒体以原创、转载等方式刊发。
为能更好传承围垦精神,2015年,萧山成立了萧山围垦文化(书画)研究会。研究会选址围垦精神发祥地河庄,这里地处大江东腹地,有着十分深厚的围垦文化底蕴。成立以来,研究会始终坚持“传承精神、服务大众”的方向,在收集历史资料、实物、图片,把文化基因保留下来的同时,也在努力打造具有吸引人才、技术、资本的独特文化品牌。
土生土长的萧山作家俞梁波,曾耗时6年完成60万字长篇小说《大围涂》,以记录和纪念萧山人民围垦治江的历史。俞梁波说:“从整个萧山的发展来说,围垦就是‘本’。没有这个根基,就什么都没有。”如今,围垦精神已然成为一种激励,一种信念,推动人们去实现更大的梦想。而传承沙地文化,弘扬围垦精神,对萧山来说,无疑将是一个永恒的命题。
↓经过多年的改良、耕种,被围垦的土地逐渐成了钱塘江南岸的良田和湿地
标签:土地总面积论文; 萧山区论文; 围垦论文; 《新华每日电讯》论文; 有效手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