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永和镇西坑小学 张长新
摘 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活动化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来讲,接受程度极大,该方法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学生所处阶段的学习状态和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对该阶段的数学知识掌握程度加深。基于此,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活动化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并且能够根据该方法制定相应的活动,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活动化教学方法;应用
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而且是具有个性的学习。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教学的方式方法,在数学的课堂上避免枯燥的讲授。在本文中对活动化教学方法进行简要的论述以及如何在课堂上进行应用。
一、活动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意义
(一)符合课改理念并贯彻落实
过去传统数学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学生死记硬背,学习效率较低,理解程度参差不齐。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更加适合学生学习,教师进行应用的方法,那就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们自己动手进行实践,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合作和交流,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而且极大的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数学的课堂上不再是传统记忆中的枯燥和乏味[1]。所以,该教学方法不仅符合课改的基本理念而且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也有极大的优化。
(二)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一门功课最大的动力就是对其产生兴趣。在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在成长的阶段,好奇心重,喜欢玩闹是该阶段的学生最大的特点。活动化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给学生营造出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而且也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就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提升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完成了教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学生们对相关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大大的提高了。
二、活动化教学法在课堂中的应用
(一)情境表演
情境表演是让学生们根据数学的相关知识和例题,进行相应的情境表演,这不仅能够让数学的课堂气氛更加的活跃,而且也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满足该阶段学生的表演欲望,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开放。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材料,建立一个有效的情境让学生们进行表演,提升学生在课堂的参与程度,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也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理论知识,加深对该知识点的印象,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2]。
比如在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的教材中,第一单元《除法》中的实际案例“租船”,该例题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信息进行实际的模拟,分为两个角色,一是船只的管理人员,二是租船的学生,并设定了两者之间的对话。如下:
管理员:每条船最多只能乘坐4个人。
学生:我们一共有22个人,需要租五个船,但是还剩下两个人,所以我们至少要租六个船才可以让每一个人都能坐上船?
(二)实践活动
学生在课堂学习到的知识最终都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应用到实际中去,将实践和理论知识相结合才是教学的最终任务和目标,这也才能体现教学的价值。因此,我们要积极地鼓励学生主动的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活动中去,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这样也可以提升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速度[3]。
比如在讲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中“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时,不仅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实际运用的能力,也为了有效的实现数学的价值,教师可以组织具体的实践活动。教材中给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单手投球远还是双手投球远?”在学生们经过讨论后,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具体的统计和测量投球的距离,在学生们收集具体的数据之后,根据得到的数据可以画出相关的统计图。在这个活动的实践过程中,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应用的意识。这也正是“学以致用”的真正含义。
(三)小组竞赛
以学生的自愿性和自主选择性为原则,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开展相应的小组学习竞赛的活动。让不同的学习小组在“竞争”中逐渐掌握教师讲解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和老师的互动性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而且提升了学习效率。除此之外,在进行知识的总结和复习中,可以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的活动,以此来确保学生们真正的掌握知识[4]。
比如在复习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数的混合运算》中的知识时,为了不让课堂变得枯燥,使学生没有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教师组织了学习小组之间的做题比赛,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巩固学生之前学习过的内容,加深对该知识点的记忆能力。比赛的练习题如下:
结束语:
综上所述,活动化的教学方法不仅符合了我国课程改革提出的基本理念,而且也能够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们对学习的态度和兴趣。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上,实施活动化的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阶段的基础阶段,该阶段的学习不仅是知识上的学习也是人格的塑造,通过该教学方法让学生有个性的主动学习,对学生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不仅如此,也是目前教育环境和背景下,能够作出的最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君忠.小学数学优化教学对策分析[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7(46):165-165.
[2]朱振学.小学数学的多样化教学策略分析[J].学子:理论版,2017:66.
[3]杜江红.小学数学优化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7(05):87-88.
[4]蒋慧婵.小学数学采取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31):129-129.
论文作者:张长新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学生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教师论文; 学生们论文; 数学论文; 阶段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