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实验小学,563300)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施行,在经过了多年的教育实践之后,阅读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成了重要的一部分,一方面,通过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领悟、吸收、鉴赏和评价、探究文章的能力,另一方面,阅读可以改变人的思想,也有可能改变命运。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阅读;改善提高
引言:
小学高年级阶段,语文阅读在一定程度上,难度也有所提高,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探索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来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阅读的教学水平。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了极其重要的任务。
一、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纵观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中的阅读题材,多以记叙文为主,比如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桂林山水》,但是这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基于他们领悟和体会文章的能力有限,而阅读能力又是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才形成的,所以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阅读,是一件迫不及待的事情,掌握了阅读的技巧,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很好的理解和体会文章,丰富自己知识,提高写作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阅读成了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提高语文阅读能力也重中之重。
二、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现状
近些年来,小学高年级的阅读课程不断开设,从整体上来看,小学高年级阅读课程具有一定的进步性。这些进步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小学高年级阅读课程的教学内容,不是仅停留在课本知识及试卷的内容上,而是已开始逐步拓展到课外的阅读上。第二,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教学过程,学生和教师的互动性变强,这主要源自教师的教学素质从整体上有了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运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学习兴趣,促进整个阅读教学课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1]。这些都是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方面,但是,在小学教学实践过程中来看,其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多媒体教学方式引用较少
目前,许多小学的多媒体技术运用过程还不够完善,尤其是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程的教学上,多媒体及互联网新兴技术还不能和教学实际更好地结合在一起,这就导致了整个教学过程枯燥乏味,阅读教学效率较低[2]。所以引进多媒体设备,利用这一平台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
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让很多人出现时间不够用的情况,比如,教师在工作中要面对一个班级的教学,在生活中要面对一个家庭的琐碎,自身一定程度上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想象,在阅读上投入时间不够,就会出现知识库更新不及时,阅读面变窄,势必在语文教学中会失去一定的课堂乐趣。
(三)学生课外阅读文学作品少,
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小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较少,80%的小学生课外读不够理想,课外阅读作品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偏少[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不仅要完成学校的学习和作业,还要参加各种培训班,时间和精力都有限,同时各种电子产品更新不跌,学生大多都不会去阅读书本,所以课外阅读量就不能保证。
三、如何改善和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阅读能力是一朝一夕积累而来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就要注意从日常堂入手,完善和调整教学方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学修养
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储备、幽默的课堂风格,还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比如在讲课中引经据典,深入分析,将课文内容很好的呈现于学生面前,这样不仅能让课堂具有吸引力,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从教师自身而言,需要制定一个严格有效的阅读计划,从而填补自己的文化漏洞,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理解能力,这样才能将所要传达的内容,简单明了的讲解给学生,用丰富的文学知识去影响和培养学生,让学生信服。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体裁丰富、文质兼美,既能体现文化内涵,又能体现时代气息的文章[4],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历史带进课堂,比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材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师制作课件,让学生看到圆明园未被破坏之前和破坏之后的对比,挖掘文章的意义,引导学生感悟作者,使他们历史所触动,从而产生对阅读的兴趣。
(三)制定阅读计划,提升阅读兴趣和能力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规定,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增加课外阅读量,并指出五、六年级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小学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
1.固定阅读时间,可以每天抽出半个小时,家长和学生一起读书,这样不仅能够学到知识,还能增进亲子关系。
2.制定阅读计划,学校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推荐各类书籍,比如一年读26本书,平均下来两个星期读一本书,家长定期向学校反馈读书成果,老师组织读书分享会,来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
3.布置阅读摘录卡,最后进行评比,在班级进行公示,提高个人荣誉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不仅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长期熏陶,还要通过通过学生自身的阅读兴趣和家长的引导配合,结合课外阅读的拓展与延伸,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张海英.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21):85
[2]许艳.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3):218-219.(教师版),2017(21):85
[3]刘超.浅议小学中高年级文学素养的有效渗透[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2):57.
[4]江俐.浅议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J].中国教师,2014(08):9-11.
论文作者:林永江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4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3
标签:小学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能力论文; 语文论文; 课外阅读论文; 兴趣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4月下论文;